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恆時不離菩提心,將可成就真正的本尊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56648)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8/8/8 上午 05:16:49
--  恆時不離菩提心,將可成就真正的本尊

 

  噶千仁波切慈悲開示

 

    佛陀教導了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法門,究其精髓,會發現一切教法的根本乃是覺醒心,也就是所謂的菩提心。菩提心是我們一切安樂的因,它是慈與悲。首先,不論由誰來解釋教法,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擁有正確的動機,也就是廣大的菩提心。接著,我們運用廣大的方便,達到金剛乘的究竟意義;但我們必須先生起菩提心,行持真正的菩提心。最後,則必須以菩提心,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而迴向善德,願他們得以在初、中、後都獲得安樂。這是我在這裡所要強調的重點,也就是必須培養慈與悲。

 

    所以,當我們在講述、聆聽、禪修與修持佛法時,都應該要有正確的發心。首先說到講述,講述佛法的上師首先必須要有利益等空一切如母有情眾生的動機。他必須具有希求眾生都獲得安樂、遠離痛苦的願望,並以此為唯一的動機來講述佛法。如果上師欠缺這樣的動機,或只是因為珍愛自我而講述佛法,那麼他所講述的佛法將沒有利益。

 

    至於聆聽教法的人,也必須觀察自己的動機。這動機必須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願他們遠離痛苦、擁有安樂。如果只是希求自己的安樂,以我執的態度聽聞佛法,或者不能遠離我執,則將無法達到想要獲得的安樂。

 

    因此,我們應該要有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動機。一開始,我們應該將敵人和施害者放在最重要的第一位,對他們培養悲心和菩提心。之後,當我們進行禪修、觀修本尊或持誦咒語時,都必須隨時不離菩提心。在觀修本尊時,若能恆時不離菩提心,將可成就真正的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