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四加行不是拚數量,應配合止觀禪修進行】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58758)

--  作者:whataboutu
--  發表時間:2018/11/29 上午 01:29:56
--  【四加行不是拚數量,應配合止觀禪修進行】

【四加行不是拚數量,應配合止觀禪修進行】

 

宗薩欽哲仁波切:#在大禮拜中途穿插禪坐的修持

阿瓊仁波切:『#四加行完全可以修成欲心一境』

 

🍀宗薩欽哲仁波切:「厭倦」是另一個問題,如果讓它生根,你就會產生強烈的抗拒感,而完全不想做大禮拜。克服這種「抗拒」的一種方法,是在大禮拜中途穿插禪坐的修持。其它的一些好方法,包括專注於身體的感受,例如膝蓋的疼痛,或思惟每個大禮拜正在摧毀生生世世的惡業,或去想像當你完全如法地做一遍大禮拜時,必定積聚無量的福德。藉由這些方式修持,一旦你被引介到更高的大圓滿禪定與心性時,你終將體會到禪定真正的滋味。

 

  接受大圓滿教法的人,一旦初嘗禪定的滋味,一切就會豁然開朗,你會發現自己無可回頭地迷上了禪定。當然,適應新的習慣需要時間,不過如果你堅持並規律地修行,你的世界將以未曾想像過的方式開展。從那時起,禪坐將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乏味。

 

🍀近代大德,毗瑪拉密渣尊者百年一次的化身,堪布阿瓊仁波切回答如果四加行如法而修的話:『完全可以修成欲心一境』(到這個禪修程度就可以去找成就上師們請求直指心性的教法,堪布阿瓊仁波切又說:上等修行者即能夠成就四禪定;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禪;下等修行者也能達到欲心一境。在此基礎上,進而為其直指大圓滿覺性,如此才能實現標準的止觀雙運。)

 

🍀希阿榮博堪布開示:前行修得好,遠離世間八法。八風吹不動,對境無妄心,就是禪定。此定不著定相痕跡,行住坐臥不離其中。阿瓊仁波切在《前行備忘錄》中寫道:傳統上,前行修完後,上等修行者即能成就四禪,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禪,下等修行者也能達到欲心一境。定慧本是一體,很多人都是在修前行法階段顯現開悟的。

 

🍀【什麼是欲心一境?】

 

  慈誠羅珠堪布『在欲界一境心階段,每當靜下來的時候,會感覺整個人的身體完全消失在空中,根本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並能在七天中保持這樣的境界,不起任何念頭。』

 

  《釋迦佛廣傳·白蓮花論》『第五階段如山王穩固般之究竟覺受。此時已至覺受極至,此覺受與無勤作行實乃一意貫通。將心專注於任何一處,皆能自然融入此法,無需任何勤作,自然明然安住於此法中,任何分別念都無法動搖,至此則已修成所謂欲界一心(欲心一境)。此時因心能安住,故而各種不同之覺受都可出現。

 

  在此種境界中安住修持,即可獲所謂身心輕安之境界。如能獲取身心輕安,則將心專注一處之時,身心可在很多天當中無勞累之感,整個身軀如棉花一般調柔,且心內充滿明晰、安樂之感覺。若所獲輕安最初尚有沉重、穩固之感,則應繼續再修,直至滅盡此等作意。此時就如影子一般微薄、乾淨,行者會現前與正行禪定相同之境界——出現寂止。

 

  此種修持才可稱其為寂止,因其乃輕安之心。此種心屬於初禪未至定心,凡得此寂止之心者,不管有相抑或無相空性法門,無不可修。

 

  修成此種寂止時,因心堪能之緣故,身軀亦具色澤光潤、充滿安樂、力量等特徵,心也清凈無染,任運行持眾多事業,身心遍布無邊喜樂。尤其可貴者乃在於煩惱減少,能感覺與內在大樂相同之覺受。以能依此種寂止觀想佛之福德力,再加佛之加持力,行者即可親見,或於覺受狀態下,或於夢中得見如來,並聽聞法語,無量功德就能在自己相續中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