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當心中具備了不可動搖的正念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60468) |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9/3/3 上午 06:50:51 -- 當心中具備了不可動搖的正念 當心中具備了不可動搖的正念,絕不會忘失自己,陷入漫天的妄想當中 阿姜查尊者 徹入「法」的內觀的審視和增長,引發了甚深的平靜之心。一旦具備了這種清明而透徹的內觀,便意味不管是闔眼靜坐乃至睜著雙眼做事,內觀都會無時不刻地存在。不論你的處境如何,是否在從事正規的禪修,清明的內觀依舊不減。當你的內心中具備了不可動搖的正念,絕不會忘失自己。不論是行、住、坐或臥,內在的覺醒都不可能令之失去正念。覺醒的狀態不致使你忘失自己,強而有力的正念自會護持心自然而然地處於正念的狀態。這些均是訓練、長養心的成果;就在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超越疑惑。你不再追問未來、不再質疑過去,更不須對當下躊躇不定,卻也不忘失過去、現在和未來。你清楚時間的存在,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事實,可是卻不再為之擔驚受怕。 何以不再擔驚受怕?因為過去發生的已然發生,過去便已經是過去。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則是過去「因」所導致的「果」。這個道理舉一個淺顯的例子說明便是:你現在之所以不覺得餓,是因為過去曾經吃過東西,所以現在不餓其實是過去行為所導致的果。如果覺知你當下的經歷,就能明白過去。過去吃一頓飯是「因」,當下覺得活力充沛為「果」,進而促成你未來能活躍於工作。因此,當下正在提供未來「果」的「因」。過去、現在、未來可以因而視為一而不異的。佛陀稱此為「不二法」ekodhammo——沒有多元的不同,只是如此而已。眼見當下,即見未來。從認知當下中明白過去。過去、現在和未來構成了一條相續的因果鎖鏈,不斷接連下去。過去種種「因」已在當下產生種種的「果」,而這些「果」也已為未來造就了「因」。這道因、果的運作方式用在修行上亦然。當你以止、觀訓練心而得成果時,這些成果必會令心更有智慧、更加善巧。 一旦心徹底超脫疑惑,對任何事物就不會再狐疑、猜測。不帶疑惑是指不須再藉修行來探索、尋道,能隨遇而安地生活、處世,自在地——也即是平靜地活在世上。即便身處混亂之中,都能尋獲平靜。如此你已完完全全不再製造問題地活在世上。佛陀雖住於世間,卻得以在世上獲得內心的真實平靜。各位身為法的修行者,必須亦步亦趨地學習,別迷失並執著事物該如何的概念,也別執取任何始終是模糊的概念或賦予不必要的重視。只要心被擾動,就去審察,思惟其「因」。當你不再為事物給自己平添問題時,你便輕鬆自在了。一旦沒有事情造成心理煩擾時,便能保持平等心。也就是說,你會以正念和時時覺醒所維繫的平等心繼續如常地修行下去。你會持有一種收攝和平衡的心。若有任何事物在心中產生,要立即以審察和觀照逮住它,屆時如果有清明的內觀,就以智慧加以勘破,防止它在心中造成苦受。清明的內觀若尚未成就,就以奢摩他禪修的修習暫且將它放下,別讓心陷入執著。假以時日,你的內觀定會強到足以勘破它,因為不需多久,你的內觀會增長到足以思惟(觀照)一切依舊引發執著和痛苦的事物。 最終,心還是得精進的對治、制伏一切因經驗的感官對象(外塵)與心理狀態所刺激而生的種種反應。心必得和它所接觸的每一個對象奮鬥一番。既然六根和它所對應的六塵皆會在心中匯聚,因此只須將覺醒凝聚在心上,就能獲得徹入眼、耳、鼻、舌、身、意和它所接觸的對象(所緣境)的領悟和慧觀。心已然存在,因此,重點是要去直接審視心的中心;愈加以審視,慧觀就顯得愈清明而深刻。我在教導時很強調這點,原因在於這對修行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通常,根塵接觸時,受到種種外塵的影響後,心只能被動地反應喜、惡。這是未開悟者的心的狀態,因受某種刺激而落入好心情,或因他種刺激產生壞情緒。 因此,堅毅不動搖地審視你的心。感官經驗到種種外塵時,別餵養了心理的造作,因而陷入漫天的妄想當中——這已經是在修習毘婆奢那,依慧觀在審視一切外塵(感官的對象)了。毘婆奢那禪修就在於增長智慧。以各種不同的所緣對象修學奢摩他——不論是持念「哺哆」、「達摩」、「桑夠」或觀呼吸,均能使心體驗三摩地的平靜與穩實。奢摩他的禪修是要將覺知專注於一點上,暫時放下其他所有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