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最了義的壇城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60475) |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9/3/3 上午 06:54:46 -- 最了義的壇城
最了義的壇城
慈誠羅珠堪布
《大幻化網》裡面講了七種勝義諦:「法界勝義諦、智慧勝義諦以及果勝義諦,果勝義諦包括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五種。」
法界勝義諦,是第二轉法輪講的遠離一切執著、戲論、妄想的大空性。中觀所說的法界是這樣,密宗所指的法界也是這樣;智慧勝義諦,是指三轉法輪禮講的如來藏光明;果勝義諦,是指眾生心的本性中原本就具備的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
果勝義諦的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既不是化身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也不是上述的那些有頭、有手、有形狀、有顏色的報身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而是法身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故而是無相的。
它是如來藏光明的一種特殊功能或功德。實際上,法身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在我們的如來藏光明當中本來就具備了,報身和化身都是從佛的法身中顯現出來的一種形象。真正的佛,就是佛的法身。
密宗之所以稱為金剛乘,就是為了表示基、道、果當中的基、果一體而無二無別,就像象徵無二無別的金剛杵一樣。
《大幻化網》裡面還將七種勝義諦歸納為兩種——清凈勝義諦和平等勝義諦。清凈勝義諦也即光明的部分,諸如光明、佛的壇城、本來清凈等等,都稱之為清凈勝義諦;平等勝義諦就是法界,因為法界當中沒有任何戲論,所以叫做平等。
不平等的是什麼呢?本來是平等的法界,但由於眾生的執著——自、他、器世界、有情世界、輪迴、涅槃等等的所取、能取,就成為了不平等。不平等的執著全部消失於法界,就叫做平等勝義諦。
密宗最強調的,即是這兩種勝義諦,其實這也是第二轉法輪和第三轉法輪中講的勝義諦。
第三轉法輪中的《大乘入楞伽經》認為:外境就是心。從這個角度來說,《入楞伽經》是唯識的經典;但它同時也在講,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並強調大空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又屬於中觀的經典。
平時我們看到的佛教典籍,比如月稱菩薩的《入中論》,龍樹菩薩的《中論》,還有《中觀四百論》等等,大多是中觀論師破唯識的觀點。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觀和唯識的觀點存在著矛盾,但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唯識宗除了真相唯識和假象唯識的分別以外,還有一個分別,就是經唯識和論唯識。經唯識是《大乘入楞伽經》等佛經裡面的唯識觀點;論唯識就是《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後人寫的論典。
中觀論典通常所破的,是論唯識而不是經唯識,這個務必要分清楚。經唯識本來與中觀是不矛盾的,至少在空性和光明的觀點上不矛盾,無著菩薩等唯識大德的真正見解,與中觀也不矛盾,但有些還沒有證悟的唯識宗論師,會以自己的分別念去分析佛經內容,然後建立自宗,破斥他宗,他們認為,阿賴耶識是實有的。龍樹菩薩他們所破的,就是這些觀點。
我講這些的原因,是因為密宗跟唯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榮森班智達曾說過:「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密宗和唯識宗比較相似。」密宗認為,外境既可以說是心,也可以說是心的一種幻覺,或者是心創造的一種現象,反正就是在心以外不存在別的外境。 如果唯識宗放棄阿賴耶識是實有的觀點,則不但與中觀宗的空性見完全一樣,而且與密宗的見解也是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