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文殊菩薩往昔老師向佛求教獲得富貴辦法,佛說了四句話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66757)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20/7/12 上午 10:43:37
--  文殊菩薩往昔老師向佛求教獲得富貴辦法,佛說了四句話

(轉貼)

原創 經藏之聲

佛陀還在世時,為了能讓有情眾生盡可能的方便接受到佛法教化,很多其實早已有很深修為的人都甘願配合佛陀講法。比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舍利弗、阿難等等,還有一些小朋友,也來替眾生提問,願佛慈悲開示,比如妙慧童女。

 

妙慧童女家住在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中,父親是有名長者,那一年,年僅八歲的她,在耆阇崛山中聽聞佛陀講法。見到妙慧童女後,佛陀就看出了她非凡的來歷。

 

原來,妙慧童女在往昔曾做過文殊菩薩的老師,令文殊菩薩住於無生忍。文殊菩薩在得知此事後,連忙稱道:大德,想不到今日仍能親近。

 

通過以上可知,妙慧童女的修行層次絕對不低,但她卻問了佛一個明顯與她修行層次不匹配的問題:如何獲得富貴。

 

佛陀知道妙慧童女是替眾生所聞,自然慈悲回答,佛說想要獲得富貴,要做到以下四點:第一,應時布施;第二,不起輕慢心;第三,把歡喜心情給別人;第四,不求果報。

 

所謂應時布施,就是要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布施,可以理解為雪中送炭。看到有人受災了,捐款捐物,這叫應時;有人需要某本經典了,結緣給他人,這叫應時;周圍朋友遇到困難,心理有坎兒過不去了,耐心陪伴,給他打氣,這叫應時。

 

佛雖說提倡要應時布施,但也並不代表著平日里不需要布施,只有將布施形成習慣,具備布施思惟,才能在他人有需要的關鍵時刻伸出援手,成就自己。

 

佛陀十分反對人有輕慢之心,輕慢之心代表著有分別心,有我執心,這都違反了佛陀所提倡的平等觀。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佛,人與人之間地位雖有高低之分,但在人格上卻不分高低貴賤,所以,佛陀才能接受不可接觸者入佛門,帶領他們共同修行。

 

另外,佛陀提倡不論對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的任何一種生命形態,都不應該有分別心,對所有生命都要尊重,因為生佛不二。

 

再說給予眾生歡喜,眾生的心理都是喜歡喜而避憂愁的,以一顆歡喜之心對待他人,令別人生起歡喜之心,這樣可以結下很多善緣。

 

有一點值得提一句,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高興的時候,但是不要把自己的不如意掛在臉上,讓周圍人看到自己消極的樣子,尤其是在職場中,大家都是同事,沒有人有義務去看你的臭臉。生活本就是苦,能把自己的苦隱藏起來,給予眾生的都是歡喜,這樣的人就是菩薩。

 

最後,不希求回報,這件事佛在《金剛經》中說的非常明確,佛說菩薩不受福德,是因為菩薩對於福德不貪著,菩薩雖然做了很多很多有益於有情眾生的事情,但菩薩們並不驕傲、不自滿,菩薩不會把自己所做的福德,變成阻礙自身修行的阻礙。

 

《金剛經》中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讓我們離一切相,既然不執著一切,又有什麼理由執著於自己做了什麼好事,而貪圖回報呢?

 

做任何事不求回報,即是踐行了《金剛經》所說的不著相真理,自然能得富貴。

 

努力做好以上四點,必然得富貴,這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7/12 下午 10:44:51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