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guest
-- 發表時間:2021/8/20 上午 01:35:20
-- 賓頭盧尊者見過佛陀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一日,阿育王於佛陀成道的菩提樹前受持八關齋戒,並準備種種寶蓋、幢幡、上好飲食,欲供養佛陀的成道弟子。三十萬比丘來此集會,其中有十萬是阿羅漢,二十萬是學人及凡夫比丘,然而上座的位置卻沒有人坐。
這時,阿育王問諸比丘:「上座的位置怎麼沒有人坐?」其中有一位名叫耶舍的大阿羅漢,具足六神通,告訴大王:「這是上座的位置,其他人怎麼敢隨便坐呢?」大王又問:「除了尊者以外,還有上座嗎?」尊者回答:「有,大王!這位上座乃是佛陀所授記留住世間的尊者,名叫賓頭盧,他應該坐此上座之位。」大王聽了很歡喜,於是詢問會中是否有人見過佛陀?尊者回答:「有,大王!賓頭盧尊者見過佛陀。」大王又問:「可以見到這位尊者嗎?」尊者說:「大王!不久就可以見到賓頭盧尊者來到這裡。」 這時,尊者賓頭盧領著無量阿羅漢凌虛而降,猶如雁王乘空而來。尊者便坐於上座之位,諸比丘各自禮敬後次第而坐。 大王見到賓頭盧尊者頭髮雪白,身形如辟支佛,於是頭面禮足,長跪合掌,看著尊者容顏,說道:「我今雖貴為一國之主,統領天下,並不以此為喜,今日得見尊者,就如同親自看到佛陀一樣,心中歡喜雀躍,勝過擁有王位。」這時,大王又問尊者說:「不知尊者是否見過為三界所尊仰的世尊?」這時,賓頭盧尊者用手舉著雪白長眉,對大王說了一首偈語: 「我見於如來,於世無譬類, 身作黃金色,三十二相好, 面如淨滿月,梵音聲柔軟, 伏諸煩惱諍,常處於寂滅。」 大王又問:「尊者曾在何處見佛?」尊者回答:「如來與五百阿羅漢同在王舍城結夏安居,那時我也在其中。佛住舍衛國時,為降伏外道,現種種神通變化,遍滿諸方,乃至上至阿迦尼吒天,那時我也在其中,見到如來顯現神通之相。如來至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時,我也在其中;佛陀說法圓滿後,與諸天眾回到人間,下至僧迦奢國。當時,我還看到天人聽佛說法的喜悅,以及優波羅比丘尼以神通力化作轉輪聖王,帶著眾多弟子乘空而來,至世尊所在之處。」 「世尊住舍衛國時,有五百位阿羅漢常隨左右。那時,給孤獨長者女在富樓那跋陀那國,請佛及比丘僧到她家接受供養。諸比丘各乘空前往,而我當時以神通力改變山形地貌,前往受請。這時,世尊責備我:『你怎麼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顯現神通呢?罰你必須常住於世,不得入涅槃,以護持正法,勿使毀滅。』」 「如來與諸比丘僧入城中乞食。那時,大王您與兩位童子在沙堆中遊戲,您見到佛陀迎面而來,雙手捧著沙土供養佛陀。世尊為此童子授記:『於我滅度百年之後,這位童子將於巴連弗邑受於王位,率領閻浮提,名叫阿育。並當廣布我的舍利,於一日之中造八萬四千塔。』這位童子就是大王您,當時我也在其中。」 此時,大王問尊者說:「尊者今住在何處?」尊者回答:「我與諸多修梵行的僧人住在北山,山名為揵陀摩羅。」大王又問:「有多少位修行人呢?」尊者回答:「有六萬阿羅漢比丘。」並告訴大王「大王何須多問呢?現在正是設齋供養眾僧之時。大眾齋食畢,大王必然歡喜。」大王回答:「好的,尊者!但是我想先供養佛成正覺所在的菩提樹,然後再施設種種上妙飲食供養僧眾。」阿育王隨即下令群臣,通告全國:「大王今將集合五眾弟子,布施十萬兩金供養眾僧,並以千甕香湯灌溉菩提樹。」 這時,站在阿育王右邊的拘那羅王子,豎起二指,默然不言,意欲加倍供養。大眾看了都笑了出來,大王也笑了,並說:「唉呀!王子!你的發心比我還多,這樣功德更加增益。」又說:「我要以三十萬兩金供養眾僧,再加千甕香湯,洗浴菩提樹。」此時,王子再舉起四指,表示要以四倍供養。 這時,大王生奇怪的問身邊大臣:「是誰教王子這樣與我競爭?」臣稟告大王:「有誰敢與大王競爭呢?但王子聰慧利根,想要增益供養功德,所以才這麼做的!」 大王看著王子,向賓頭盧尊者說:「我將宣告全國,除了我倉庫所藏的財物外,其他一切,悉皆布施供養賢聖眾僧。」 於是,大王、賓頭盧尊者及比丘僧,以香湯洗浴菩提樹。菩提樹因此更加茂盛、莊嚴。大王及諸臣看到此景,都歡喜非常。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二十三》 省思 所謂「布施供養福無邊」,因為過去生值佛出世,把握因緣,以赤子恭敬之心,捧沙供養佛陀之功德,而感今日得成轉輪聖王統理天下之果報。透過賓頭盧尊者的見證,阿育王護持佛法的信心更加堅定,進而發起大心,供養僧眾,令正法久住,這都是因為有佛、法、僧三寶住世的關係。 阿育王能行大捨──布施一切財物、國土護持佛法流布;想一想,我們能捨的是什麼?想要去除心中妄想、執著的煩惱,就是要能捨;一句好話,一個微笑,舉手之勞,都是布施,從小地方開始做起,養成習慣,將來也能大施大捨,能夠捨得乾乾淨淨,煩惱也沒有了,清淨光明的心就能現前。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1/8/20 上午 01:35:51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