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轉貼】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69266) |
-- 作者:good -- 發表時間:2021/9/11 上午 08:32:52 -- 【轉貼】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 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 "高僧求法難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按斯旨,往往將經輕易看"。 夢參老和尚 業障消了,智慧增長了,你自己看佛經,你就想要往裡頭進了,這是真正入佛門,就深入下去了,你就自然會去研究。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稀有想。 現代印刷術很發達,到處都有佛經;假使沒有原始的經本,還拿什麼去複印啊!怎麼能印得出來啊! 現在的寫作文章,不能算是佛經,你要怎麼對待,我沒意見,佛也沒有說。我所指的是大藏經,那是諸佛之見。 至于後人的知見,寫得很多,那是他個人的知見,不是佛的知見。 皈依佛的人,學的是佛的知見,你還沒有這個智慧抉擇,也不用批駁他,你批駁、辯駁,他也不接受,大家更增加煩惱,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寶。 你知道法寶難得到什麼樣子嗎?以前我們中國有三大高僧,到印度去取經得到成就的;去的人很多,有成就的只有三位。 大家都知道唐僧,就是玄奘法師。還有,唐僧之後的義淨三藏法師。還有,玄奘之前的法顯法師,那是最早的,法顯法師八十歲才到印度去取經,他回來之後翻譯了很多經。 在唐朝時,義淨法師看見有很多人對經典不大恭敬,他就寫了:“高僧求法難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 ”說的是後來看經典的,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那些都是拿生命換來的。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按斯旨,往往將經輕易看。 ”這首詩是說去取經的時候,好難啊,路途非常的遠,萬里啊!沒有交通工具,都是一步一步走的。 古來人得一本經,真是當寶。 現在佛經印得很多,可以十本、八本地看,看完了當小說一樣隨便就丟了,所以他也得不到好處。 古人得一本經,他的心就入進去,就念啊、誦啊。之後,思惟經的義理,是這樣的;所以他很快就証道,很快就開悟,很快就行了。 現在的人精進心生不起來,希有心沒有了。 每位大法師要去行腳的時候,晚上一定還要念經,一定要持誦,還要修行。有時候沒吃的,哪有吃的,喝喝水都很難。 大家看看玄奘法師就可以了。義淨法師也有一部書,法顯法師也有一部書。玄奘法師的書是《大唐西域記》,大家經常看的《西游記》不算數。 他們都有筆記,看他們每天走的路,這個時候你才知道經的寶貴。 義淨法師尊重我們大家都是賢者,凡是佛弟子都是賢者,跟聖人差一截,是賢而有德的人,讀到佛經都是賢而有德的人。 如果這個道理你沒明白的話,往往將經輕易看,你也不重視這個法寶,看得很輕。 一定要重視佛經,因為重視了,你才會受持。如果受了三皈依,平常就要修持。修的時候要念三寶,別的修法你才能做。 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方法,臨睡的時候、早上醒的時候,念十聲都好。如果在白天,你都能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麼念就夠了。 何況你再念《普門品》、《金剛經》、《彌陀經》,再念諸佛菩薩聖號,那就更好了。如果說你的業障很重,你能夠這麼的來念三寶,自然就能消除業障。 業障消了,智慧增長了,你自己看佛經,你就想要往裡頭進了,這是真正入佛門,就深入下去了,你就自然會去研究。 所以常念三寶的功德,非常的殊勝,我心裡頭隨時念三寶。不只你們諸位在家的道友,就是我們出家道友時時刻刻也要念念不斷地念三寶。 為什麼我們拿串念珠呢?我們大家知道是念佛記聖號,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意義,只要摸一下,就知道我們不能失掉我們的念頭,不要失掉念三寶。 你受災難的時候,往往是你失念的時候,魔、災難才能進來;如果你念念都念的時候,魔障進不來。 你可別給他空隙,你一打妄想,或者一想別的,他就進來了。含義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拿串念珠,念念不忘三寶,只要一摸到念珠就想到。我們和尚摸摸腦殼,一摸腦殼就想起來了我是幹什麼的,我應當做什麼。 懂得這個道理,這就叫修行。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1/9/11 下午 08:33:36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