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十種惡行會讓你來世變醜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71256) |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22/8/2 上午 10:47:01 -- 十種惡行會讓你來世變醜 《佛說業報差別經》: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 白話: 一是心胸狹隘,動不動就暴跳如雷; 二是斤斤計較,動不動就忌恨他人; 三是亂打妄語,誤導他人; 四是胡作非為,令人煩亂不堪; 五是對於親生父母,沒有愛戴尊敬之心; 六是對於古來聖賢,沒有一點恭敬之念; 七是侵犯掠奪聖賢用以維持生計的田產物業; 八是在佛寺塔廟裡把長明燈滅掉; 九是看見相貌醜陋之人,惡毒攻擊他們的容貌,輕視踐踏他們的尊嚴。 十是經常做各種壞事。 因為上述十種惡行,來世會讓自己變得醜陋不堪。 |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22/8/2 上午 11:00:06 -- 安世高大師 千里跋涉償宿債 朝陽出現在塔與寺之間,大師安世高放下經卷,站起身來,又是一個不眠之夜。他譯出的經典越來越多了,像《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百六十品》……他身旁的隨侍小僧已有些 睏倦。「大師,休息休息,講講佛家的故事吧。」他請求。「好,好。不過佛法無邊,從何處說起呢?」「就說說您自己吧,比如您的前生……」於是大師便將前生 事跡一一道來。說者安祥,聽者靜穆,整個禪房,整座寺院,仿佛都沉迷在已往的時光中…… 世高前世便已出家,他細細研讀,苦苦參求,境 界日新月異,同學中,有一個性情特別暴躁,化緣時,一但施主所為不稱心意,便憤恨惱怒,咬牙切齒,甚至甩手便走,弄得在場的人都尷尬萬分。「師兄啊!瞋為三毒之一,最為出家人所應戒懼,切不可如此。」世高每見他瞪著眼手持空缽化緣回來,便苦口婆心地勸導。「好了好了!有完沒完?我不好,我來世不得好報!」 他聽不進去。世高搖頭嘆惋,不再說什麼。一切語言不過是重複,它無法改變既定因緣。就這樣,轉眼便是二十年。一天,世高來向這位同學辭行:「我要去廣州, 了結宿怨,望師兄保重。」同學說道:「師弟道行高深,了知今生來世,還望賜教一二,以使我早日出離苦海。」世高語調稍帶沉重地說:「師兄通曉經典,勤奮刻苦,程度不在我之下。但你生性瞋怒太多,死後轉生,雖已超凡,卻要得一醜陋形體。我若得道,一定超度你出此惡境。」兩人含淚分別。 廣 州一帶正兵荒馬亂,世高身背行囊,急急地朝紛亂之處奔去。「站住!」一個少年唾手拔刀橫擋在路上,「哈哈!可算找到你了!」行路的人不知怎麼回事,圍在一 旁觀看。世高的目光從刀鋒慢慢移到少年頭上,微微一笑:「施主莫急。我前世欠你的,故此長途跋涉來還你。你現在的憤怒還是前生帶來的。好啦,你現在動手 吧!」說完便伸出脖子。少年微微一愣:前生?他已不記得了,但……他總該是仇人,於是提刀斷喝:「我不管什麼前生後生,你且拿命來!」一道寒光閃過,暢流 的鮮血在看客的驚詫之中暗淡下去。 不久,安息國王后生出一位太子。這位太子幼年便以孝行為人稱道,而且出奇地聰明,天文曆法、陰陽五 行、醫學、法術、無不通曉,對於鳥獸的叫聲也能了解。一次在路上,群燕剛剛飛過,他便對侍從說:「有人要為我們送飯來。」侍從以為他小小頑童,說著玩兒 的,也不在意。但看到抬著食盒過來的宮女,不由得驚呼起來。他的名聲很快傳遍西域。……但他好象不屬於這個溫柔富貴之鄉,仿佛受什麼力量的驅使,他沉入浩 繁的佛家典籍之中,他不慕聲色,而是謹遵戒律,過著寺僧般的枯寂生活。國王死後,他依禮法繼承了王位。帝王生涯給他帶來的不是自足,而是煩惱,他看到欲望 正是這煩惱這痛苦的根本,由此才生出無窮無盡的因果報應……行服期滿,便讓位與叔父,自己出家修行。日日夜夜,苦讀苦參,一天,他終於開悟了,他想起來他 在廣州被殺,更想起以前種種,以後種種,原本緲茫莫測的三生,在他成了一彈指間的故事。於是他遊歷諸國,弘揚佛法,在漢桓帝(公 元 147 — 167 年)初年來到中原。 和尚變王子,王子變王,王變和尚,小僧早已聽得入了迷。大師不再說下去,他窮盡佛理,識盡本性,他已到了無事不可說的境地。「大師經歷真是神奇!」小僧開始讚嘆。「不可如此說,貧僧向你講這些,非為誇示於人,只是要你明白,前因後果,件件分明報應。」「是,弟子明白。不過,大師要度化的師兄現在何處?大師何時去——」小僧疑惑地問。「這個麼,你日後自然知曉,不必多問。你去歇息吧,歇好了快來幫我抄寫。」世高平靜地使他的故事暫告一段落。 世高譯完經典時,已是漢靈帝(公元 168 — 189 年)末年,關中洛陽一帶大 亂。他準備到江南去,臨行,他對曾幫他抄寫經文的小僧說:「數年前的疑問,我如今解答:我昔日的同學如今是廬山共阝(注:音念恭) 亭湖廟神,現在該去超度他了。」小 僧(如今眼角也有皺紋了)也聽說過這位廟神,靈驗得很,過往商旅前來祈禱,廟神就讓風向兩個方向吹,這樣船無論上行下行都得到佑護。曾有人向神求竹子,未 經允許便砍掉許多,結果載竹子的船沉入水底,竹子又回到原處。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他對世高說:「大師前去,本應隨侍,只是脫不開身……」世高笑道:「你 我緣分已盡,日後你自有去處。我們就此分別,不必傷悲。」 世高一路行來,到達廬山。與他一道走的三十餘只船紛紛靠岸,船主擺上貢品請神降福。神發話道:「爾等客旅之中,有位僧人,速請他上來。」一幫人急忙將世高請到廟中,又慌慌退到一旁。世高對著珍玩貢品,暗暗點頭。 「哎,世高學弟,當初你我一道出家修行,還記得麼?我也如你一樣廣求智慧,心懷慈悲,只是生性多瞋怒,不如你心平氣和。現在做了廟神,周圍千里,都屬我 管轄,因常行善事,所得供養很多。只是神報不爽,終於難脫惡形。現在與你重見,真是既悲又喜。我壽命將盡,但醜陋的形體又長又大,若爛在這裡,必然污穢江 湖。你最好將我度化到山西大澤中。哎!只因前世一誤,死後恐怕要墮入地獄。我這裡尚有許多寶物,你可用來造寺修塔,以使我投生在好地方。」 世高聽完說道:「師兄之意已知,定當照辦。只是,我特意來超度你,為何不顯出形體呢?」神說:「我形體醜陋,眾人一定害怕。」世高說:「只管出來,不妨 事。」神從床後露出頭,是一條巨蟒,頭大如磨盤,不知身體有多長。蟒頭伸到世高膝邊,世高向它說了一陣梵語,並唱禮讚佛的梵歌。蟒蛇聽得淚如雨下,很快便 隱藏起來。世高取了財物,辭別而去。船出發後,蟒蛇又爬上山頂眺望,眾人朝它揮手,它便消失了。 一天晚上,眾人見一少年來到船上,世高為他祝願,正驚異不止,少年便無蹤影了。世高說:「剛才那位就是廟神,它已脫離惡形,往生別處。」自此,這座廟不再靈驗。後來,山西的大澤中出現一條死蟒,頭尾長達數里。此地便是後來的潯陽蛇村。 世高用廟中財物,在豫章建起廟宇。不久他又南下廣州,尋找前世殺害自己的少年。此時的少年已是皤然老翁,子孫滿堂。世高徑直來到他家。「老先生還記得從 前的事麼?」老翁搖一搖頭:「哎,眼前的事都已糊塗,何況從前?」世高便不再問,他將當日償命之事,以及彼此宿緣一一說來,老翁聽得十分盡興。世高說: 「我還有債未償,如今要到會稽(浙江紹興)去了。」老翁猛然醒悟,眼前所對並非凡人,怎能兒戲般相待?他立即追悔以往的罪過,供給許多物品,並不顧年邁, 追隨世高東遊會稽。兩人剛入集市,便碰上打群架的,不知從何入飛來一塊石頭,正中世高面門,當下便氣絕身亡。老翁頻驗二報,心下開悟,開始精研佛法,廣說兩事因緣。 自此世人便漸漸深信,他們並非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而是生活在前生、今生、來生組成的無盡的因緣之網中。至於世高又投生何處,就並非凡夫所能推測了。 (上述公案出自《神僧傳•卷第一》,文章僅供參考,一切應以佛陀說法為準。) 附《神僧傳•卷第一·世高》: 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子也。幼以孝行見稱。加又志業聰敏克意好學。外國典籍及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乃至鳥獸之聲無不棕達。嘗行。見群燕忽謂伴曰。燕雲。應有送食者。頃之果有致焉。眾咸奇之。雋異之聲早被西域。讓國出家修道。博曉經藏尤精阿毗曇學。既而遊方遍歷諸國。以漢桓初年到中夏。通習華言宣譯諸經。多有神跡。自稱先身已經出家。有一同學多瞋。分衛值施主不稱。每輒懟(音隊)恨。高屢加訶諫。終不悛改。如此二十餘年。乃與同學辭訣雲。我當往廣畢宿世之對。卿明經精勤不在吾後。而性多恚怒命過當受惡形。我若得道必當相度。既而適廣州值寇亂。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負卿遠來相償。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時意也。乃延頸受刃容無懼色。少年殺之。觀者填陌。莫不駭其奇異。已而神識還為安息王太子。游化中國。值靈帝末關洛擾亂。乃振錫江南雲。我當過廬山度昔同學。行達共阝(音恭)亭湖廟。此廟舊有威靈。商旅祈禱能分風送船上下。各無留滯。嘗有乞神竹者。未許輒取。舫即覆沒。竹還本處。自是舟人敬憚莫不懾影。高同旅三十餘船奉牲請福。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門可便呼上。客咸驚愕。請高入廟。神告高曰。吾昔外國與子俱出家學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怒。今為共阝亭廟神。周回千里並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豐。以瞋恚故墮此神報。今見同學悲欣可言。壽盡旦夕而丑形長大。若於此捨命穢污江湖。當度山西澤中。此身滅後恐墮地獄。吾有絹千匹並雜寶物。可為立法營塔使生善處也。高曰。遠來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異眾人必懼。高曰。但出眾不怪也。神從床後出頭。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長短。至高膝邊。高向之梵語數番。讚唄數契。蟒悲淚如雨須臾還隱。高即取絹物辭別而去。舟侶颺帆。蟒復出身登山而望。眾人舉手。然後乃滅。倏忽之頃便達豫章。即以廟物為造東寺。高去後神即命過。暮有一少年上船。長跽高前受其咒願。忽然不見。高謂船人曰。向之少年即共阝亭廟神。得離惡形矣。於是廟神歇矣。無復靈驗。後人於山西澤中見一死蟒。頭尾數里。今潯陽郡蛇村是也。高后復到廣州。尋其前世害已少年。時少年尚在。高徑投其家說昔日償對之事。並敘宿緣。歡喜相向雲。吾猶有餘報。今當往會稽畢對廣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資供隨高東遊。遂達會稽。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群斗者。誤傷高首。應時殞命。廣州客頻驗二報。遂精勤佛法具說事緣。遠近聞知莫不嘆異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