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宗薩欽哲仁波切:當你越來越深入接近因和緣的真相,就會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一個明顯的事實...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71499)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22/9/9 上午 01:29:56
--  宗薩欽哲仁波切:當你越來越深入接近因和緣的真相,就會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一個明顯的事實...


可否請仁波切解釋一下緣起性空,以及佛教中空性的概念?

不論你是否相信,完全徹底地理解因、緣和果就是理解空性。因為當你完全理解了因緣,就會認識到沒有獨立的、萬能的、初始的因。

把三四根木棍立在一起,頂上放塊木板,這時如果再在木板上放只杯子,突然間那東西就成了桌子。如果你坐在上面,它就成了椅子,而桌子突然不復存在,正像它突然出現一般。

所以桌子或者椅子都是暫時性組合在一起的,然而,除了這樣暫時而轉瞬即逝的聚合物之外,沒有一個初始的桌子或椅子。

那些相信万能力量的人相信一切都依賴其他人控制,而不在自己掌握;而那些只相信物質主義的人相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這兩種誤解都會導致痛苦。

然而因緣不是很容易搞懂,所以人們總是不情願去深層次地理解因緣。因為當你越來越深入接近因和緣的真相,就會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一個明顯的事實——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究竟的因和緣。這樣的認知使我們更加接近佛教空性的概念。

我推薦大家看一部叫做《羅生門》的日本電影,是黑澤明導演的作品,從不同人的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因為有不同的因和緣,所以沒有一個故事是完全真實的。基本上這就是我們的情況。由此可以說明,緣起和空性是同義詞。

佛學中是怎麼解釋宇宙起源的? 

在非正式的對話中,通常我們能夠討論起源,也能夠討論終點。但是當你加上“宇宙的”、“最初的”、或“終極的”這類詞語的那一刻,換句話說,當你想知道“究竟的起源”和“究竟的終結”那一刻,那麼在佛學裡,因為時間是相對的,所以沒有“究竟的開始”和“究竟的結束”那樣的事情。

這類對話變得非常複雜,因為你身處可講、可聽、可想、可描述的世界,卻在嘗試著去講那些不可講的,聽那些不可聽的,想那些不可想的,描述那些不可描述的。

所以,當你試著討論或思考那些不可討論或思考的事情時,總是會出現問題。此外,當我們討論不可說或不可描述的事物時,就已經造成了一種神秘感,然而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神秘的事,只是簡單的未經加工的真理。

但是因為我們人類無法直接看到真理本身,我們能嘗試理解未經加工的真理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貼標籤。這個悖論在偉大的道家經典《道德經》中被精確地表述為“名可名,非常名”,這表明我們人類熱愛命名。

在佛教裡,我們也給這種樸素、未經加工的真理貼了個標籤,叫做“法身”。你可以認為法身是神話般的、神秘莫測的,但事實恰恰相反,法身只是一個簡單的真理。

因為神秘有“很難”或者“不可理解或解釋”的含義,使得法身看起來可能像是個神話。但事實是,法身就在你眼前,甚至要碰到你的鼻子了。我能說的就是這些了。

那些問“什麼是一切的起源”的人必須記住,有一個世俗諦(相對真理)的領域和一個勝義諦(絕對真理)的領域, 他們不能身在世俗諦而期待一個勝義諦的答案,反過來也不行。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2/9/9 下午 01:30:14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