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強制往生法 普巴紮西仁波切 傳講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749) |
-- 作者:噶瑪事業圓滿 -- 發表時間:2006/8/25 下午 12:25:37 -- 強制往生法 普巴紮西仁波切 傳講 轉貼: 強制往生法 (持明上師 普巴紮西仁波切 傳講)——寶上心師兄提供 願 善妙增廣! |
-- 作者:鄔金恰恰 -- 發表時間:2006/8/25 上午 01:29:46 -- 頂禮 喇嘛阿秋仁波切...... |
-- 作者:雲 -- 發表時間:2006/8/25 上午 08:36:18 -- 一心頂禮南無阿彌陀佛 |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21/7/31 上午 04:04:30 -- 【 突遇地震等橫死災難時使用的"強制往生法" (剎那往生法) 】 . 強制往生法 ( 剎那往生法 ) ---- 普巴扎西仁波切普傳 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親人朋友,觀想每一個人的頭頂上都端坐著一尊佛,如果你信佛,而你的家人不信佛,還反對你信佛的話,你今後見到你的家人,你就觀想你的家人頭頂上端坐著一尊佛,佛放出光明,將你的家人全身籠罩在佛光中!心中默默的祈禱,願如來保佑你的家人吉祥如意,願你的家人能早日信佛!這麼觀想,很快你的家人就能信佛了! . 我們走在大街上,看到來來往往的行人,我們也可以觀想每一個與你擦肩而過的行人,頭頂上都端坐著一尊佛,佛放出光明,將其籠罩在佛光中,心中默默祈禱,願如來保佑其吉祥如意,命終後能不墮三惡趣!你能做這種觀想,這些行人,在未來世與你相識後,都能與你敬愛的! . 強制往生法(普巴扎西仁波切普傳法) 明觀一尊阿彌陀佛像住於頭頂,並念誦: 祈請大覺阿彌陀佛尊 .加持往生西方極樂剎 如是念誦二十一遍為一座 依普扎上師教言,若能每日修持此法一座以上,並配以嚴持淨戒,斷惡修善,則極易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功。 上師對阿彌陀佛的外內密常有開示,此是廣傳的法,所謂"強制"可理解殊勝的加持所在,有信心者要珍惜. 上師曾開示:這個強制往生法是破瓦法的一種,簡易方便又非常殊勝,並且極易往生。早晚可念誦21遍或108遍皆可以。 . 註:由此文可見,平時應時時觀想頭上有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的上師,養成這樣的習慣。 ................................................. 【 願人人都掌握剎那往生法 ---- 索達吉堪布】 . 世界末日不一定到來,但每個人的死亡末日,卻隨時有可能突然降臨。 對每一個人來講,無論你信不信佛,死亡都是無法避免的。 當然,每個人死的方式都不相同:有的人是長年臥病在床,疾病纏身而死,有時間提前觀想佛陀、念誦佛號;而有的人卻是突然橫死,根本措手不及,一瞬間就離開人間了,這個時候,一定要用上“剎那往生法”。 什麼是“剎那往生法”呢? 我們若遭遇地震、車禍、洪水、墜崖、雷擊、中彈等危難時,來不及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極樂世界的莊嚴等,此時第一個念頭:一定要想著自己的心識往上去。 若能觀想上方是阿彌陀佛,自己的心識融入阿彌陀佛心間,那是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也要想心識往上去。 有了這種意念,依靠三寶的加持力,一定不會墮落而獲得解脫。這是蓮花生大士在《六中陰》中極為殊勝的竅訣! 這個方法說起來簡單,但屆時能不能用得上,就要看平時的準備了。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點緊急情況,甚至走路被石頭絆了一下,也馬上這樣觀想,那麼,久而久之後變成“本能”,一旦大難臨頭,就會馬上想得起來。否則,只是稍微了解一下,從來也沒有訓練過,那關鍵時刻很容易驚慌失措,什麼竅訣都忘得一乾二淨。 人死後到了中陰階段,這時若能及時憶念阿彌陀佛,也能夠往生,這是非常關鍵的!喬美仁波切說過:“到了中陰階段,慢慢知道自己已死了,此時若祈禱阿彌陀佛、藥師七佛(藥師七佛曾發願救度中陰身),他們就會現前,引領你前往清淨剎土,或是八大菩薩前來接引。” 倘若生前曾破過戒、毀過誓言,業力非常深重,此時明知在中陰界,也拼命憶念了諸佛菩薩,但什麼感應都沒有,這該怎麼辦呢?一定要想往生極樂世界,往西方去! 然而,中陰界沒有日月,根本不知道“西”在哪裡,這時你要一心一意祈禱阿彌陀佛,這樣,阿彌陀佛定會現身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途中,你可能會遇到昔日的親朋好友,他們哭哭啼啼地求你不要離開。這時你千萬要注意:不要貪戀,不要被這些哀求的話語引誘,因為這是心魔幻化的障礙,要阻擾你不能順利往生。 上述竅訣極為殊勝難得,望大家切莫等閒視之!不管你現在能否接受,最好先將此記在心中。來源:《做才是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