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文集(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0)
----  厭離今生之歌•森林杜鵑妙音 ─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0&id=14010)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8/9/14 上午 09:24:47
--  厭離今生之歌•森林杜鵑妙音 ─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厭 離 今 生 之 歌

─ 森林杜鵑妙音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堪布益西彭措 譯

遍智諸佛自色顯現善知識,

無量總持辯才功德寶藏主,

百部化基米滂智慧無垢尊,

祈願無離無合歡喜住心蓮。

今生安樂圓滿如夢之諸法,

日夜不斷貪執苦惱眾有情,

心中顯現眾多無義世事時,

情不自禁唱起厭離之道歌。

所謂財富雖為眾人希求處,

實為勞碌身心增加諸痛苦,

即便善妙衣食亦不忍受用,

臨終引起貪執障礙解脫道。

如何圓滿唯僅衣食二者外,

於己帶來快樂絲毫絕無有,

若人擁有贍洲所有諸財物,

其猶不知滿足貪求散亂住。

卑微貧窮之身眾人雖不齒,

然思不斷積護被盜之痛苦,

具有多財之人生活情形時,

我想樂睡即眠乞丐真幸福。

夏季鮮花以及富人之財富,

現時看似美妙然其難穩固,

若於無有實義此物太執著,

難忍惡趣險路豈能不須行。

昔曾擁有四洲所有圓滿樂,

青春美飾勝似天人之尊主,

無常亦如空中彩虹悉滅盡,

吾等財富受用定如草尖露。

去年富比龍王多數富貴人,

今年步入痛苦乞丐行列中,

此等雖非夢境然如夢顯故,

於此輪迴之樂不得不生厭。

眾人交口稱讚某某獲高位,

恰似秋雲無有恆常堅固性,

無有實義定同夏日彩虹故,

反覆思維難道不增厭離心。

惱亂眾多開示解脫僧人心,

屬民無過亦以法律作懲處,

自詡賢善狀如毒蛇具威嚴,

步入後世險道之時當如何。

現時自部下中高高在上狀,

待見閻羅卒時汝貌當不同,

難以解脫惡趣感受痛苦時,

領地眷屬受用雖多亦無益。

風華正茂蜜蜂享受花精粉,

陶醉悅意花園難捨又難離,

秋末寒冷使者突然降臨時,

煩亂縈繞心頭無法排遣去。

如是於此現世耽執眾士夫,

死主閻羅怒目現量見到時,

回想一生懈怠散亂行為時,

心中雖生猛厲後悔已不及。

與己俱生以及終生守護之,

自身若欲帶走自亦無自主,

親友受用如空繁星雖耀眼,

然定一切留於後世獨自行。

高貴喻如粉飾華麗眾妙屋,

無有穩固終成沙土瓦礫堆,

於此顯現應作詳細之觀察,

於諸喜愛處所貪執將減弱。

自己父輩祖輩前代諸世中,

不斷希求此生然亦未成功,

我雖如何精勤亦如彼無成,

故修甚深聖法豈非已是時。

前半生敵多數下半生為友,

今日愛重之友然於明日時,

亦有可能成為斷命之怨敵,

親怨無有定準何必強貪嗔。

自己身體所生可愛諸子女,

猶如自己心臟愛重而守護,

何日其身力圓當報恩德時,

不作利益只令生起厭煩心。

青春韶華同齡少男少女眾,

互相含笑睥睨戀戀又不捨,

情投意合心中雖願長相聚,

來日苦樂誰知油然悲心生。

不定長久相聚一家眾親屬,

猶如集市旅客雖然暫相聚,

然以昔業六道不定而去時,

互相各奔東西何方亦不知。

雖願與勝上師相聚不分離,

昔日所積業感誰人能遮止,

相聚猶如杜鵑時至南飛去,

金剛道友決定相離無須疑。

上面尊主如何恭敬無法喜,

下面眷屬如何守護無滿足,

於此輪迴世事無有成辦時,

坦然放鬆安然休息正是時。

如何降伏敵人數量卻愈增,

如何慈護親屬煩惱卻更多,

雖吃眾多美食愈加增不淨,

現時乞丐流浪之行應希求。

於他如心守護合意之密友,

於自當面背後無有高興時,

其心之中唯有新交之女友,

無友獨自心喜安住正是時。

雖遇具足戒智利生善知識,

然初見時一切恭敬又歡喜,

若常相聚則唯精進宣過失,

濁時利益眾生自利難成辦。

讚頌具德大士之語不欲說,

微細惡行聞時不作少觀察,

遇到何人即便精進廣宣說,

於此眾生秉性如何不生厭。

自境所住智者看亦不欲看,

他處而來精通欺騙手段者,

老奸巨滑敬如天尊思此景,

佛教真實接近隱沒之徵兆。

戒律智慧雖為持教之勝飾,

然今眾人不敬具有功德者,

綢衣嚴飾唯得活佛名字者,

雖無一絲功德然居顯赫位。

自己充滿十萬過失亦不觀,

於他過失明裡暗裡精進宣,

見到與我相同此等朋友時,

厭離之心於己心頭久縈繞。

所積五穀春天播撒於田中,

心思秋季果熟收穫雖如此,

然而人壽無增漸減之顯現,

豈有於前無滅存在之把握。

心中雖有人生定死之信念,

然而未於死時無定精進修,

從生至今之間多年已逝去,

修此聖法成就心中無把握。

自然而然之中造下諸多罪,

漸積各種惡行心中無處容,

若於今日死主閻羅忽降臨,

去處唯有惡趣此外更無有。

雖獲暇滿未得佛法精華義,

雖遇上師未勤習學密意行,

雖獲甚深教言煩惱未對治,

一生空過生起猛厲悔恨心。

現今風燭殘年修持善法後,

昔日所造墮罪異熟淨無餘,

祈願大恩上師如雨而降下,

臨終無悔聖法成就之加持。

淨與不淨浩瀚刹土範圍中,

依於人與非人等等無定身,

文殊怙主上師利生行者前,

我亦不離而住發此吉祥願。

無始以恩養護慈母眾有情,

無有遺餘大樂清淨刹土中,

容易引導威力吾身獨獲得,

願能成辦文殊上師所欲義。

何者耳聞此歌願與吾一同,

消淨耽執今生如霧分別念,

無勤作中自在菩提三十七,

成就究竟二利十力功德主。

具三十七菩提分數之頌文,勝生木龍年七月三十日,阿旺洛珠宗美口中流出未作絲毫修改瞬間而成。芒嘎郎!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8/9/14 上午 09:26:48
--  

《厭離今生之歌》講記

堪布益西彭措 講授

輪迴世間中的人、事、物皆是無常的本性、虛假不實、終歸壞滅,無有半點實義可言。諸佛菩薩來此世間度化有情,同樣會在化緣已盡之時,將色身融入法界。雖然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的色身已經離開我們,但上師的智慧身卻永遠悲護著每一位有情。今日,承垂法恩的弟子們只有按照大恩上師的遺教來修行,才是在內心深處真正依止上師,也只有這樣,才能生生世世不離上師的護念,最終才能有機會將自己的心與上師的心融為一體。此次傳講上師的教言,亦是想光大上師的遺教,令道友們皆能於心中銘記,因此時此刻,恐怕再沒有比光顯上師之遺教更有意義的事了。

講正文之前,首先解釋題目:厭離今生道歌──森林杜鵑妙音。

分五段解釋:1、厭離什麼?2、為何要厭離?3、何為道歌?4、森林、杜鵑比喻什麼?5、為何稱之為妙音?

第一段:厭離什麼?

厭離的是今生,包括今生的財富、名聲、地位、家庭、事業、情感等。總之凡屬於今生的一切圓滿,都需要從心裡割捨,否則便無法通過修習佛法而趨入解脫正道,如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尊者云:「世上哪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既欲學佛又要追求世間八法的打算只能說是妄想而已,作為佛子,當繫念我佛昔日為尋求真理救度眾生而辭親割愛、捨棄一切世間圓滿毅然出家修行的功德。

第二段:為何厭離?

1)之所以要厭離是因為如同雜毒的美味般,乍一品嘗,香甜爽口,但緊接著便是毒性入身的痛苦。同樣,本質上是苦諦的所謂今生圓滿,表面上看起來似有安樂可享,但實際上若耽著這虛幻不實的假象,結果只能是備受欺誑以至摧毀清淨善根。因為它就像一副漂亮的金手銬,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但若戴上去,便會被緊緊束縛,無有半點自由。在此世間不知有多少人被巨額的財富、顯赫的名聲等一副副光亮的「金手銬」所緊緊束縛,從而令自己的心不能與真正的安樂之因──正法相應。它又像具有魔力的迷幻藥,服用之後,便被其支配得顛顛倒倒,無有半點智慧。放眼世間,凡極其熱衷今生圓滿之人,其相續中除圍繞名利所轉動之外,又怎會有清淨的世出世間智慧。

如同芭蕉樹,外表看起來碩大、堅實,但稍經剖析,便空空如也。同樣,無智之人,將希望寄託於表面上似有安樂的所謂今生圓滿之上,便如同水中撈月般,畢竟無有實義可得。此今生圓滿的欺誑性還在於如同鹽水,看起來好像能解渴,但其實越喝越渴,永遠無有滿足之時。

如是便知:世間法是痛苦的本性,所以要厭離。

2)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之所以要厭離今生,是因為耽著今生是解脫道的最大障礙,亦是一切罪業的來源。

說它是解脫道的最大障礙,是因為:若專注於今生圓滿的追求,則勢必會將絕大部分的時間、精力用於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的求取中,如是又能有多少時機用來串習正法的聞思修行?即使稍有時間可以支配,但由於心早已被雜染的世法所束縛,又怎能與解脫道相應?因為脫離以出離心攝持的任何身心所作,皆不可能積聚與解脫道相應的善根。並且,若僅耽戀今生,則包括後世獲得人天安樂的善根都不會有。所以,被今生圓滿所束縛的人身是可憐之至的無暇人身,無有希望解脫,故叫作「息滅解脫燈」。

說它是罪業的源泉,是因為:為今生圓滿而求取的人,任何罪業都會毫無顧忌的去造作。如為獲取物質財富,在強烈貪心的驅動下,會千方百計乃至不擇手段地將他人的錢財攫取到自己的囊中。在此過程中,不要說造下綺語、妄語等惡業,甚至於不惜將自己擁有財富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傾家蕩產的極度痛苦的基礎之上。若求取不到,便大動嗔心,以至想方設法欲將障礙剷除。同樣,為了名聲、地位及男女感情等,身口意三門亦全部圍繞罪業而轉。所以,若沉醉於追求今世圓滿,則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結局只有墮入三惡趣。故應看破今生、厭離今生而少欲知足。

如巴楚仁波切云:「今生世間的一切瑣事,將導致現在與將來無法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所以應該斬斷今生的繩索,修持後世的菩提。今生的父母、親友、財產受用皆要如唾液般捨棄,衣服、飲食等應當隨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修持妙法。」

大恩上師於《忠言心之明點》中亦講道:「貪著現世無法緣,屢享欲樂生貪心,利樂稱譽求不得,如夢買賣故捨棄。」

意思是說:若貪著今生,便不會有學法的緣份;多享欲樂,只會增上貪心;而且利樂與名聲皆如夢中買賣般虛妄無實,了不可得。所以為了獲得真正的安樂,今生的圓滿皆應捨棄。

第三段:什麼是歌?

此處的歌並非以分別心所杜撰的普通文字,而是上師如意寶安住於智慧境界中,瞬間脫口而出的道歌,若用心吟唱,定能獲得道歌的加持。在道歌的最後,上師亦發願作加持:願聽到此道歌者皆能清淨耽著今生的分別念,於無勤作之中成就二利究竟的佛果。

第四段:森林杜鵑比喻什麼?

森林中的杜鵑,每逢初夏之時,便會日夜不停地鳴叫。遠離故鄉的浪子,耳聞杜鵑之聲,好像是在一聲聲的叫──快歸去!快歸去!如是輪迴中的有情如同漂泊在苦海中的浪子,誤將他鄉認己鄉,由於迷狂地向外追求輪迴中所謂今生的圓滿,而忘記需要返回心地的家園。為喚醒如是有情,出離娑婆,回歸極樂,上師如意寶便化身應世,如森林中的杜鵑般,日夜不停地啼唱,勸導眾生,捨棄今生入解脫路回歸心地之家。並且上師這種喚醒有情捨棄今生、返歸心地之家的事業於生生世世中從未間斷過。所以此處森林杜鵑實際是在比喻,於五濁惡世的末法時代,以悲心喚醒世人迷夢的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

第五段:為什麼是妙音?

因為此道歌完全是不假任何分別念思索的智慧自然流露,所以是妙音。又因為道歌未夾雜任何貪嗔煩惱,完全是從清淨大悲心中等流而出,所以是妙音。並且聽聞、受持如是之道歌,一定能夠遠離今生世間八法的染污束縛,令身口意三門完全轉入解脫道,從而圓滿一生的修行,所以是妙音。

下面正式宣講道歌的內容。

整個道歌共三十七個頌詞,分作四層講:第一層是第一頌,講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第二層是第二頌,講吟唱道歌的等起;第三層是中間三十一頌,具體講厭離今生的內容;第四層是最後四頌,講發願。

第一層: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

遍智諸佛自色顯現善知識,

無量總持辯才功德寶藏主,

百部化基米滂智慧無垢尊,

祈願無離無合歡喜住心蓮。

此頌分三層講:1、對誰祈禱?2、為什麼要祈禱?3、祈禱什麼。

1、對誰祈禱?

即對遍智諸佛自色顯現的善知識──具有無量總持功德、無量辯才功德的功德寶藏之主尊──百部壇城化基的米滂智慧無垢聖尊,虔誠祈禱。下面分別解釋:

1)遍智諸佛自色顯現善知識。

自色,即諸佛智慧自現的色法。在大恩上師自己所著的《全知米滂仁波切略傳》中,開始便說:「三世諸佛智慧總集的文殊師利菩薩,其智慧種子字『德』字,在釋迦牟尼佛的所化刹土──藏地雪域,變成以人的形相利益無邊眾生,使他們都成為獲得殊勝菩提安樂的大智者,這位在眾生面前以善知識形象應世的尊者,就是全知米滂仁波切。」

根據全知米滂仁波切傳記中的記載,尊者的弟子經常看到在他將要傳法的時候,旁邊的文殊菩薩像便放光融入他的心間;在與格西洛繞彭措辯論時,格西等現量見到尊者是文殊菩薩;在竹慶寺傳法時,弟子們亦見到是文殊菩薩。全知米滂仁波切曾對弟子們說:「對你們來講,也可以說是文殊,因為一切經論皆已無礙通達,且於辯論之時,無餘顯現於心中。」

晚年在圓寂之前,全知米滂仁波切親口對弟子說:「現在說真話沒有人聽,講假話才有人相信,我過去從來沒有跟人講過,其實,我不是普通的凡夫,而是乘願來此人間的菩薩。」而且說:「我從兒時至今,所著的一切著作、儀軌皆是文殊菩薩加持入於心間後而作,無有一句夾雜自己的分別念。」

通過上面的傳記,要明確祈禱的對境是遍智諸佛自色外現善知識形象的全知米滂仁波切,也可以說是諸佛智慧總集的文殊菩薩所外現的大班智達──全知米滂仁波切。

2)無量總持辯才功德寶藏主。

A、無量總持功德。

總持,梵語稱之為「陀羅尼」,即以殊勝的正念與智慧將所有經論的句與義皆能不忘記而受持,而且過去沒有聽過的法義亦能於心中明現。

關於全知米滂仁波切具有無量總持的功德,可以以尊者的傳記來證明:

全知米滂仁波切在十五歲修文殊語獅子時,即獲得極其殊勝的驗相。尊者自己說:「從那時起,無論閱讀顯宗還是密宗等的典籍,只要一過目,便能理解,只需聽傳承,而勿須煩勞上師解釋。」這便是法義能夠於心中明現的總持功德。

在石渠即雅寺時,三天便閱完甘珠爾。在格蒙寺入定修法的間歇,用二十五天閱完丹珠爾,且在此次閱讀之後,經論的內容便已經熟記不忘。爾後,於札加寺以背誦的方式念誦丹珠爾的傳承,當時弟子們按論部對照,發現無有絲毫差錯,這便是經論句義明記不忘的總持功德。

B、無量辯才功德。

辯才無礙解,即是對所有的提問皆能夠無礙的回答,且對所有的問辯者皆能夠答辯,獲得了從某一法義展開,乃至宣說一個大劫,亦不會窮盡的智慧。

在紐西堪布的《大圓滿傳承源流史──藍寶石》中如是讚歎全知米滂仁波切:「他完全覺醒了在無數個生世的串習中所形成的白業功德作為因,加上上師的恩德與深意的加持作為緣,移到自相中,對佛經甚深廣大的意義,在不違背四依法的前提下,分別以辯才無礙來加以理解,自在大如天空的天成智悲印象,解開八大無畏的伏藏。」又讚歎說:「在能夠講解無數典籍的學者當中,他就像一頭無畏的雄獅,能夠流暢地講解或漫談,典籍注釋等方面暢行無阻。」

C、無量功德寶藏主。

頌詞中是以「總持」與「辯才」為例,實際上全知米滂仁波切的功德無法用語言一一描述,只能說是「無量功德寶藏的主尊」。

依怙蔣揚欽哲仁波切曾對人說:「如今在這片大地上,沒有人能比喇嘛米滂更有學問,如果將他的本生與功德皆記錄下來,則恐怕比《廣般若經》的經卷還要多,只是他不願意寫而已。」

3)百部化基米滂智慧無垢尊。

「百部」是指四十二部寂靜本尊與五十八部忿怒本尊,共一百部。此百部本尊的化基便是全知米滂仁波切。「米滂智慧無垢」是尊者的名號,藏文為「米滂•羅珠智美」,其中「羅珠智美」四字翻譯為「智慧無垢」。

2、為何要祈禱?

因為所祈禱的對境,並非普通的凡夫、仙人以及聲聞、緣覺,亦非功德不圓滿的學道菩薩,而是諸佛自色、形相現為人之形相的無量功德寶藏主。對於如是智悲力圓滿的全知上師──米滂仁波切,有緣者只要具信心與恭敬心,則無論何時何處作祈禱,皆會得到大悲的觀照與智慧的加持。所以欲獲得佛法共與不共的悉地,需要特別注重虔誠祈禱與我等因緣甚深的全知上師──米滂仁波切。

上師如意寶於《全知米滂仁波切略傳》中寫道:「我們依靠誠心向他祈禱的日光,一定能夠使尊者浩大無邊、如雪山般的加持日漸融化,並且流出共與不共兩種悉地的清泉,滋潤我們身口意的大地。」

此是大恩上師用金剛句所作的證明,無有絲毫誇張。上師本人十五歲時開悟,便是依靠全知米滂仁波切的加持。當時上師一心一意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在短時間裡,念誦一百萬遍全知米滂仁波切的祈禱文,且閱讀尊者所著的《直指心性》滿一萬遍。如是得加持後而開悟,從此以後,獲得真實文殊菩薩化現為上師形象的全知米滂仁波切以彩虹身來攝受。

大恩上師曾對弟子們說:「我自己相續中乃至刹那頃的慈悲心與信心,皆是由全知米滂仁波切的加持入於心間的結果,我們這些弟子,即使以尊者開個玩笑,亦會對獲得意傳加持產生障礙。」上師還說:「全知米滂仁波切所造的顯密論典,在七世之中,此無比善說的加持會一世比一世更加增上、殊勝。」而且說:「我自己的加持要快速圓滿的融入弟子的相續,比較困難,但是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可以保證迅速證悟大圓滿的正見。」

作為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的弟子,通過上面的教言,應當了知虔誠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的重要性。

如今在五明佛學院求法,所學所修,大多數是全知米滂仁波切為眾生遺留的法寶,相續中能夠生起少許信心、悲心與智慧亦皆是全知上師──米滂仁波切加持的結果。總之,作為法王如意寶的弟子,若欲獲得共與不共的悉地,乃至最高成就,千萬不要忘記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祈禱尊者是一切加持的來源。

3、祈禱什麼?

所祈禱的便是「無離無合歡喜住心蓮」,即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以無離無合的方式恆時歡喜安住於自己信心的蓮花之中。此處信心比喻為蓮花,智慧的加持比喻為日光,安住心蓮比喻全知米滂仁波切的智慧完全融入心間。

無離無合即上師的智慧與自己的心成為無二一體,既然無二一體,便不會有分離,亦不會有和合。因為只有存在他體才會有兩個他體的分離與和合,既然是無二一體的未有絲毫遠離過,又怎會有和合之相可得呢?從如是的祈禱方式亦可以看出大恩上師與全知米滂仁波切於實際中無二無別。並且上師幾乎在所有的著作之前,都要頂禮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如在《無常道歌》中云:「廣集諸尊壇城之作者,無上恩師法王米滂尊,安住吾心蓮花盛妙墊,唱起一串自然悟道歌。」在《大圓滿直指心性廣疏》中云:「佛子文殊童子之心間,顯現諸佛三密德字形,復於此世現示善知識,恆時皈依米滂降措尊。」在《給巴先的教言》中云:「諸佛智悲力之幻化舞,如海壇城本尊射收主,吾之唯一依處米滂尊,願菩提間相聚蒙守護。」在《三世佛語合而為一》中云:「自心無生光明性,即是了義文殊尊,住於本無離合中,了悟本面而頂禮。」

通過這些事例,應當了知如何隨學上師如意寶的行為,即上師是如何祈禱,作弟子的亦應隨學上師祈禱的方式而作祈禱──祈禱生生世世不離全知米滂仁波切,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的智慧身攝受我們,與我們的心無離無合,祈禱能夠生生世世弘揚全知米滂仁波切的無上教法。

雪域年龍達熱拉姆空行母的父親──伏藏大師阿傍尊者曾經授記:全知米滂仁波切圓寂後,轉世為上師如意寶。實際上,上師如意寶的功德、事業也就是全知米滂仁波切功德、事業的延續。

第二層:吟唱道歌的等起。

今生安樂圓滿如夢之諸法,

日夜不斷貪執苦惱眾有情,

心中顯現眾多無義世事時,

情不自禁唱起厭離之道歌。

頂禮、祈禱全知米滂仁波切之後,便開始宣說吟唱道歌的等起。根本之因是由於以大悲心觀照輪迴的苦惱眾生所引發,即見到無量的眾生對於如夢幻般的所謂今生安樂圓滿之諸法,日夜不斷地貪執。當心中顯現如是眾多無意義的世間瑣事時,便情不自禁唱起厭離的道歌。

之所以說是以大悲觀照,是因為上師早已徹見一切今生安樂皆是鏡花水月,無有絲毫實質可求的義理。但世間的眾生由於全然不懂此理,便於心中妄執存在實有的安樂,且由此實執誤誘身口意三門不間斷地造作惡業,而不知回頭是岸。見到眾生無意義地追求今生、造作罪業,上師的大悲願海中便自然等流出能夠滌蕩眾生罪業的清涼道歌。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8/9/14 上午 09:28:26
--  

第三層:具體講厭離今生的內容。

所謂財富雖為眾人希求處,

實為勞碌身心增加諸痛苦,

即便善妙衣食亦不忍受用,

臨終引起貪執障礙解脫道。

如何圓滿唯僅衣食二者外,

於己帶來快樂絲毫絕無有,

若人擁有贍洲所有諸財物,

其猶不知滿足貪求散亂住。

卑微貧窮之身眾人雖不齒,

然思不斷積護被盜之痛苦,

具有多財之人生活情形時,

我想樂睡即眠乞丐真幸福。

此三頌講財富是引發身心痛苦的根源,故應厭離今生的財富。

所謂財富雖為眾人希求處,

實為勞碌身心增加諸痛苦。

所謂的財富,雖然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希欲求取之所在。如為了發財,傾注自己有限的精力,徒耗寶貴的時光,甚至背井離鄉隻身遠赴異地他鄉,更有甚者竟然不惜違背道德良心,造盡惡業。但實際上人們朝思暮想的財富,根本不可能給任何人帶來任何本質意義上的幸福。相反,在求財、守財、破財的過程中,唯一獲得的只能是勞碌身心,增加各種痛苦的結果。如羅狀元云:「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如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總是於朝朝暮暮中匆匆忙忙苦苦的追求財富,不知不覺於懵懵然然之中便走完一生,再回首終生的忙碌,皆只是徒勞辛苦而已。

即便善妙衣食亦不忍受用,

臨終引起貪執障礙解脫道。

前面兩句是講追求財富所引起的今生之身心痛苦,此二句是講執著財物是臨終解脫的障礙。

若平時對財物很執著,慳貪的習氣便會漸漸堅固。如為積累財物,即使稍好的衣食,自己亦捨不得受用。這種貪執薰染的習氣導致臨終時心中仍然放捨不下,由此便形成趣入解脫道的極大障礙。如修習淨土之人,若臨終時心中仍執著錢財,則無法提起往生的正念,在這種狀態下,即使阿彌陀佛親來接引,亦無法與佛陀感應道交從而失去解脫的良機。因為臨終的心態至關重要,古人云:「心緒多端,重處偏墮。」意思是說,臨終時哪方面的心念力量強,便隨此心念轉生。所以,此時若念佛心強,便會往生淨土花開見佛;若念財心強,以如是的貪執,便可能墮入餓鬼道中感受劇苦。故若貪執習氣深重,一定是往生的嚴重障礙。如一棵樹存活時一直東傾,則最終一定是倒在東邊,而不可能是西邊。同樣,若平常念念皆是求取世間八法,則最終一定是轉生回娑婆世界,且多是墜墮三惡趣。所以為使臨終心無牽掛順利往生,則於平時便要放下對財物的貪執,不貪不求少欲知足,如是到緊要關頭,才能與佛相應端坐蓮台、直趣西方。

如何圓滿唯僅衣食二者外,

於己帶來快樂絲毫絕無有。

此二句是提醒具貪有情:生存必須的條件其實很簡單,所以無需過多奢求。

生活所須的財物中,可以分成兩分,即一分是安身立命、滋養色身的必須品,另一分則是恣意五欲、縱情六塵的奢侈品,美其名曰「改善生活、品味人生」,其實質完全是貪欲的產物。生存必須品無外乎衣食兩類,並且飲食方面能夠療治飢虛足矣,衣物方面能夠遮寒蔽體亦罷。除此之外莫貪珍肴佳膳、華服美衫,錦衣玉食的生活不僅無有絲毫快樂的本質,反而成為身心的負擔。因為首先需要揮汗如雨或者絞盡腦汁地去積累資財,千方百計獲取之後又要去購買,買得以後還要受用,如是便無有閒暇的時間與精力去作真正能夠利益自己身心的事。懂得此理之後,便要用減法的公式來對待自己的生活所須,而不能用加法,也就是說,除了生活必須品以外,一切多餘的財物都要逐漸減少,如是知足少欲,心才會趨於清淨,相應正道。如羅狀元在《醒世詩》中云:「平生衣食隨緣過,才得清閒便是仙。」又說:「身貧少慮為清福。」所以,安於清貧簡樸的生活,心便會少打妄想,如是少思少慮才是難得的清福。

若人擁有贍洲所有諸財物,

其猶不知滿足貪求散亂住。

此二句是講擁有財富未必擁有安樂之理。

窮人覓財不得是求不得的痛苦,而擁有資財的富人是否一定安樂呢?答案是:只要相續中存在對物質的貪執,便不會擁有真正的安樂。如頌詞中說:若有人擁有南贍部洲所有的財物,但仍不知足欲貪求更多的財富,則身心一定是處於散亂不安的痛苦狀態中。如即使是百萬富翁,雖富有資財,但若仍想謀求更多的財富,則一日清閒亦難得。如是便應了知:痛苦與安樂並不在財富的多少,而是在於貪執的有無,離貪安樂即刻現前,具貪痛苦永遠相隨,即使富可敵國,但只要貪執未斷,則仍然不會有安樂可得。因為苦樂只有在心上才能夠建立,無情的財物上不可能存在苦樂的自性,所以千萬不能將追求安樂的目標確立在財物的積聚上,否則,會因此被貪欲的煩惱所繫縛而疲於奔命永無寧日。

卑微貧窮之身眾人雖不齒,

然思不斷積護被盜之痛苦,

具有多財之人生活情形時,

我想樂睡即眠乞丐真幸福。

既然幸福的標準並不在於擁有外在財物的多少,而完全取決於內在心靈的感受,則腰纏萬貫看似體面的富翁,實際中未必比身無分文看似寒酸的乞丐活得更自在。卑微貧窮之人,雖遭他人輕視,但想及富人那種為了財產必須連續不斷的遭受積累、守護以及唯恐被盜的種種痛苦生活情形時,便想還是想睡就睡,無有心事掛礙的乞丐,才是真正的幸福。

乞丐雖然生活貧窮,地位卑微,但內心自在,因為無有守護家業的辛勞,且日日皆是隨緣而過,隨遇而安。從來不會有唯恐財物被他人偷竊的擔憂,更不必憂慮公司倒閉破產負債之類的繁雜瑣事,心中無有牽掛。相反,富人日日為財富所累。如辛辛苦苦積聚財富之後,又怕被他人盜掠,為此而採取的種種防護措施,將本應屬於悠閒溫馨的家園,封閉得如牢籠囚房般堅固,自己亦如身陷囹圄般惶恐不安,絲毫亦體會不到生活的自由愜意、祥和安樂。而且出門亦時時提防、處處小心。日日夜夜皆於擔驚受怕的狀態中煎熬,無有片刻放鬆之時,加之當今社會又愈加複雜,財富反而成為危險的因素。如是比較起來,富人的確不如乞丐生活得幸福自在。羅狀元於《醒世歌》中亦云:「貪名逐利滿世間,不如破衲道人閑,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意思是說,在此世間充滿貪名求利的人,但都不如身著破衲的修道人清閒。如籠中之雞,雖然食用豐足,但等待它的將是湯鍋中的沸煮。野鶴雖然無有糧食,但屬於它的天地卻極其寬廣,可以自由自在穿雲破霧、嘯傲長空。

夏季鮮花以及富人之財富,

現時看似美妙然其難穩固,

若於無有實義此物太執著,

難忍惡趣險路豈能不須行。

昔曾擁有四洲所有圓滿樂,

青春美飾勝似天人之尊主,

無常亦如空中彩虹悉滅盡,

吾等財富受用定如草尖露。

去年富比龍王多數富貴人,

今年步入痛苦乞丐行列中,

此等雖非夢境然如夢顯故,

於此輪迴之樂不得不生厭。

此三頌講財富、受用是無常的本性,即財富圓滿是壞苦的本性,所以對輪迴中有漏的財富當生厭離。

富人的財產就如夏日的鮮花般,綻放之時雖看似美豔,妙語難喻,但卻並非堅實之法,一旦因緣離散之時即刻破滅。如果對如是無有實義的財物過分執著,則死後定赴難忍惡趣的險路。

昔日即便是擁有四大部洲所有的圓滿、安樂,青春美飾勝過天人的尊主,當無常顯現之時,亦如空中的彩虹般皆已滅盡,何況吾等如此微少的財富受用,決定會如草尖的露水般,僅一晨之頃便消散無餘。

去年富裕如龍王般的諸多富人,今年已窮困潦倒變成痛苦的乞丐。此等雖然不是夜晚的夢境,但卻與夢境顯現同樣虛假,見到所謂輪迴的安樂如是欺誑不實,又怎能不生厭離心呢?

頌詞中「鮮花與彩虹終歸壞滅」的比喻,是告誡有情勿被一時美妙的假相所迷惑,當認清虛妄的本質。如夏日的草原雖然綠草鮮花交映互飾,處處皆是紛繁妙景,但這一切僅僅是顯現一時的虛幻假相。時至秋日寒霜初降,綠草枯蔫、鮮花凋零,待到寒冬大雪彌漫,寸草不生、朵花無存,所以此種所謂的美妙無有絲毫實義可得。

再看彩虹,因緣聚合正現之時,的確絢麗異常,如七色的彩帶懸掛於空中,但此亦是幻化,一旦因緣消散,便蹤影全無。

鮮花與彩虹喻示輪迴中的一切圓滿,皆不離壞苦的本性而無絲毫堅固可求。一切看似光耀的財富,皆必定如彩虹消失於虛空般滅盡無餘。擁有者與所擁有皆無有絲毫實義可以永久保留,這便是一切有漏法的本性。

如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云:「春時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道歌是說:春天剛看到楊柳發綠,至秋風刮起之時,就會看到菊花發黃,此世界中的一切皆在不停地遷變,榮華終究是三更的美夢,夢中似有安樂,夢醒了不可得,富貴亦如九月的秋霜,旭日初升便化為烏有。

羅狀元亦云:「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看破世情天理處,人生何用苦營謀。」意即既然功名富貴如晨露水泡般虛假無實,則實在無有任何必要於人生中對此等幻化苦苦謀求,故應捨棄對虛假財物的追求,將身心完全投入於有實義的修行中。

眾人交口稱讚某某獲高位,

恰似秋雲無有恆常堅固性,

無有實義定同夏日彩虹故,

反覆思維難道不增厭離心。

此頌是講高位無常,無有實義,故當捨棄世間的高位。

若某某獲得高位,世間的人們皆會交口稱讚,但不知所謂的高位,就如秋日空中的浮雲般,看似浮在高處,實際是刹那生滅無有絲毫恆常堅固的自性,轉瞬之間便會蕩然無存。每一種高位的獲得皆是在一時的絢爛之後,便無聲無息的消失,注定如彩虹般無有任何實義可得。如是反覆思維,為何不增上厭離心呢?

大恩上師於《無常道歌》中亦教誡道:「秋日白雲堆積如雪山,刹那無跡消失虛空中,現世如是無有可靠處,此喻堪為厭世良教言。」

惱亂眾多開示解脫僧人心,

屬民無過亦以法律作懲處,

自詡賢善狀如毒蛇具威嚴,

步入後世險道之時當如何。

現時自部下中高高在上狀,

待見閻羅卒時汝貌當不同,

難以解脫惡趣感受痛苦時,

領地眷屬受用雖多亦無益。

此二頌是講為官不仁者必定墮落,警告有權勢的人不要依仗一時之權勢而造作惡業。

本來僧人所作的是為眾生開示解脫道路的弘法利生之事業,凡為官者當給予護持,但某些惡官反而惱亂僧眾的日常修行,干預弘法事業。對於無辜的民眾,亦不分是非,濫用職權妄施法律肆意懲處,且於外表假裝賢善、自謂善良,實際內心如毒蛇般令人恐畏。如是的一時威風,至步入後世險道之時又當如何呢?雖然現在依靠權勢,對部下發號施令,儼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但見閻羅獄卒之時,定將威風掃地。若至只能於惡趣中呼號哀怨備受痛苦煎熬之時,則生前擁有的領地、眷屬、受用雖然不可計數,但屆時亦無濟於事。全知米滂仁波切於《君主法規論》中亦指出:「未來惡劣諸君主,損害追隨佛陀者,違背三世佛經教,最終墮入大地獄。」又云:「佛於虛空藏經等,諸經部中已遮止,懲罰制裁出家僧。經說君主若懲治,一切追隨佛陀者,成為損失福德力,毀壞國政之根源。」所以,一切惱亂僧人身心的行為皆會如影隨形般必然領受因果的報應。

憨山大師於《醒世歌》中亦云:「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嗔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意即某些人自以為聰明,用諸多騙人的伎倆欺世盜名,雖能一時蒙蔽世人,但卻無法欺騙因果。因果規律毫釐不爽,若心地諂曲貪嗔,則必定墮入地獄,若心地公平正直,則必定升入天堂。所以,今生雖然一時處於高位,但亦不能因此貪執權勢,否則高位便成為躍入痛苦深淵的跳板。因位高權重之人,一旦造起罪業往往極其深重、過於常人,所以最終的結局亦是難以想像的淒慘。如大恩上師於《岩洞老人顫抖道歌》中云:「自認英勇傲慢權勢者,欲想於自領地長久住,若勤造作諸多無義罪,轉生地獄之時心定顫。」

風華正茂蜜蜂享受花精粉,

陶醉悅意花園難捨又難離,

秋末寒冷使者突然降臨時,

煩亂縈繞心頭無法排遣去。

此頌是以蜜蜂採蜜來喻示提醒人們眼前暫時的安樂,皆難逃終歸壞滅的痛苦。所以,不應執著眼前的安樂,當捨棄今生去尋求佛法的大義。

當萬紫千紅的鮮花盛開之時,蜜蜂歡喜的享用花蕊的精粉,陶醉於賞心悅意的香濃花園中不忍離去。雖然蜜蜂願意享受長久的歡樂,但時節無情,當秋末的寒冷使者突然降臨之際,鮮花便皆凋零,失去往日的芳香,留存的只有煩亂與感傷縈繞心頭而無法排遣。大恩上師於《無常道歌》中亦有一頌與此頌意義相同曰:「點綴絢麗多彩花叢中,蜜蜂歡唱勝似妙音天,雖欲享受長久之歡悅,無奈業感顯現花凋零。」此中的喻義在於:若能夠仔細深入地思維,則定會了知一切所謂的三有安樂本是痛苦的本質,爾後便不會強執今生的富貴榮華、名聲美貌乃至一切看似安樂的所謂世間圓滿。

如來芽尊者亦云:「我雖然看見世間那些最高貴、有權力、極為富裕、相貌莊嚴的人,但是對他們不生羡慕心,而注重前輩高僧大德的事蹟,這是自己相續中生起少許無常定解的緣故。因此我除了無常外沒有其他殊勝的教言傳給別人。」

如是於此現世耽執眾士夫,

死主閻羅怒目現量見到時,

回想一生懈怠散亂行為時,

心中雖生猛厲後悔已不及。

與己俱生以及終生守護之,

自身若欲帶走自亦無自主,

親友受用如空繁星雖耀眼,

然定一切留於後世獨自行。

此二頌是講與上一頌中的比喻相對應的意義。

很多人在一生中的黃金時代,幾乎將所有的精力皆用於追求當生之聲色犬馬的世間享樂上面,並沒有為未來的解脫積聚資糧。如是耽著現世而空過一生的人們,於臨終現量見到死主閻羅王怒目圓睜之時,回想自己的一生都是在懈怠與散亂的行為中度過,解脫的資糧絲毫沒有積累,此時心中雖然生起猛厲的後悔心,但為時已晚。死時,即使是欲帶走俱生而有、且終生保護的身體,亦決無自主的可能,更何況其他身外之物呢?親友、受用等雖然如夜空中的繁星般耀眼,但這一切決定無法相隨,只有自己一人孤獨地隨黑業飄泊在可怕的中陰險路。

針對此段,不妨分析一下兩種人生追求,及其最終的結果:一種人追求現世的世間八法,將畢生的時間與精力幾乎都用於求取功名利祿、富貴榮華之中,為此沒有積累解脫的資糧,臨終之時,窮盡此生所得到的名聞利養、妻財子祿,不僅對自己起不到任何幫助,且絲毫亦帶去不得,只有為求取欲樂而造下的黑業伴隨自己轉入惡趣受苦。所以追求今生,結果是先樂後苦。

另一種人則並不耽著今生無意義的欲樂,而追求來世的解脫,為此淡名泊利、疏親遠財,甚至遠離塵世的喧囂,幽居在極靜的山林,辭尊居卑、遁名匿跡,勤積七種聖法財,結果於臨終之時,因為無有世間名利財眷的耽著,心中了無掛礙,又因為此生無有空過,善法資糧積聚圓滿,便於相續中伴隨著佛法的境界安然而逝。由於厭離今生,尋求解脫而感得先苦後樂之果,從而真正實現了暇滿人身的大義。

經過比較不難得知:前一種人就如比喻中的蜜蜂般,注定於憂悔中死去;而後一種人由於厭離今生,所以,不僅於生時善用佛法給予生命最莊嚴的點綴,亦於歿時給予死亡最終極的關懷,可謂真正做到於生於死無憾無悔且於來世又必獲安樂。

大恩上師在圓寂之前說過如是的教言:「巴楚仁波切曾經說過『無須上師自為自上師,無須侍從自為自侍從』,即是針對如我一般的人而言,我是多麼幸福啊!」又說:「臨終之前說很多話是沒有用的,有的人臨終時還在為分割遺產而花費心思,真是無有任何價值。」

全知米滂仁波切亦云:「已獲難得暇滿時,今若放逸不謹慎,死主使者到來時,縱然追悔豈能改?……死主於彼從不問,汝事是否已完成?是故一切福德事,即日迅速當行持。」

所以,既然已經獲得難得的暇滿人身,若不倍加珍惜,整日放逸懈怠,對於有關佛法的前行、正行、迴向等都是心不在焉、若無其事的態度,則不僅空過此生,且殃及後世。如持咒時三門散亂,聞思時僅求傳承,發心時錯亂因果,待人時無有慈悲,所追求的又都是世間八法,如是一生幾乎都是在懈怠與散亂中荒廢時光。至臨終閻羅死主清算總帳之時,便會發現信心、悲心、智慧、福德及禪定等功德可謂點滴無有,相反殺盜淫妄等諸惡業卻比比皆是。總之,善業微乎其微,惡業無法計數,由此定當墮入地獄無疑。

若果真如此,再回望一生的懈怠與散亂,即便是捶胸頓足、悔不當初,亦是無濟於事。試問諸位:若閻羅死主即時將至,能否泰然自若、問心無愧?能否回首往昔無有空過?所以,若再不悔改恐怕很多人都將如頌詞中所說「心生猛厲後悔已不及」。

故從今以後,為使臨終無悔,便要珍惜分分秒秒,一方面需要盡量斷除懈怠與散亂的行為,另一方面,力所能及的與佛法相關的一切修行都需要迅速行持。莫貪戀眼前的所謂幸福,莫憧憬未來的所謂美滿,存活一日就要精勤修學一日、積累一日的資糧,萬萬不可空耗時日。

高貴喻如粉飾華麗眾妙屋,

無有穩固終成沙土瓦礫堆,

於此顯現應作詳細之觀察,

於諸喜愛處所貪執將減弱。

此頌告誡有情當學會觀察虛假的外表粉飾,由此減弱以往的貪執。

頌詞中舉了一個例子。如經過粉飾、裝潢之後的華麗房屋,若不觀察,便容易被此假相所迷惑,認為是穩固恆常、令人悅意的實有之物。若詳細善加觀察之後,便會了知這只是暫時的假合,除沙土木石等之外,根本不存在實體的美妙住宅。再將土木等繼續分析下去,則除微塵外一無實有。因為假合的本性永遠是虛妄,不可能有真實性可得,亦不可能令它變成實有法,所以終有一天所謂美妙家園亦會成為零散堆積的沙土與瓦礫。

佛陀曾告誡過眾生三界是苦、空、無常、無我的苦諦。輪迴中三有的本質本來如是,任誰亦無法否定,但世上的人卻偏偏不願正視輪迴痛苦、人生無常的事實,總是挖空心思、想方設法妄想創造出一個實則根本不存在的有漏的所謂堅固安樂。

人生本來平淡簡單,執著今生的人卻總想使它奇異複雜,如是厭棄簡易質樸,追求奢侈豪華,為掩蓋土木沙石便在屋子的裡裡外外裝飾點綴,當假合完成之際,仍全然不知這一切僅是微塵的堆積,反而生起強烈的實有貪執。實際中,土木陋室與豪華住宅的所謂差別僅僅在於,前者是土木的本來面目,後者是本來面目的包裝粉飾而已,二者在虛假不實方面無有任何不同,皆是微塵積聚性。若不知此理,房屋裝飾得愈加精美,則癡心便會愈加增盛,清淨智慧自然愈發減少。

通過此喻推廣觀察:一個人本來普通平凡,身體是微塵的堆積,且不淨周遍,內心又是刹那變化的相續分別,且業惑充滿。如此的微塵積聚與刹那相續,又有何高貴可言呢?但如是的事實,人們卻不願接受,不願安住於純樸自然,總想通過包裝之後擺脫平凡普通,以便在他人面前展現出看似誘人的所謂人生高貴境況,時下諸多所謂名人便是如此。如欲成明星,首先需要在外表上修飾一番,爾後在言談舉止上再造作一番,甚至於不惜重金聘請名家杜撰個人傳記,偽編動人情節,虛構曲折離奇,還要通過參予一些公益事業而製造場面、烘托背景。如是所謂個性鮮明、內涵豐富的光彩明星形象便炮製而出,成為他人心目中高不可攀、競相追逐崇拜的偶像,此時自我感覺亦是不同凡響。但如是虛假的「高貴」,最終一定會顯露它的本來面目。因為不淨顯現絕對不是美麗,業惑雜染絕對不是清純,終究只是不淨微塵與雜染刹那的自性。

經由如是分析,便可了知欺誑的所謂「高貴」,實際無有任何穩固的實義可得,根本不值得去營造追求。所以,沒有任何必要去增益高貴的身份、顯赫的名聲與豪華的生活等,迫切需要的唯一是以老實真誠的態度勤苦的修行。

大成就者單巴桑吉尊者云:「物質如雲霧般,不要執著為常有;一切名譽如谷響般,不要追求名譽,應當修持法性;妙衣如彩虹般,應當穿破舊的衣服修行;美味食物亦是不淨物之因,不要為充飢而忙碌;如意寶自己具有,不要貪著飲食財物;任何瑣事都是無有利益的,應當修行成就之法;自己的身體最終會被小蟲吃掉,何時消失亦無法確定,不要散亂虛度此生。」

自己父輩祖輩前代諸世中,

不斷希求此生然亦未成功,

我雖如何精勤亦如彼無成,

故修甚深聖法豈非已是時。

此頌是告誡有情:凡追求今生之人,永遠都是失敗者,只有修持聖法,才能成為永遠不敗的聖者。

父輩、祖輩都是為希求當生的圓滿而奮鬥終生,雖欲實現一生的現世理想,但皆終告失敗而死去。如是一代代往前推,可以說在此輪迴世間,無始劫以來,出生過無量的未蘇醒出世間善根的眾生,只是為當生的圓滿而奮鬥,結果周遍十方三世,一切耽著今生的有情,皆無一例外的從未得到過真正的成功。

在此世間,曾出現多少希望自己長生不死、江山永固的帝王,但回望歷史試問成功者誰,可謂古今絕無。相反,在政權被推翻的過程中絕望而死的卻比比皆是。又有多少商人,一生的所求就是巨額的財富,但商場無情,爾虞我詐,任誰亦不可能是永遠的贏家,很多人往往是在貪婪中遺憾的死去,即使生時富甲一方,亡時連根線亦帶不走。如果此等亦可稱得上是成功者,則真可謂是對「成功」二字的絕妙諷刺。再看天界中,無論欲界、色界還是無色界的天人,若擁有實有的成功,便不會墮落。如我乳轉輪王,在注重現世之人的眼目中可謂是成功的典範。因其首先做統治四大部洲的金輪王,爾後又升至三十三天與帝釋天平起平坐,如是的成功可謂遠遠超過人間最顯赫的統帥。但因為權力欲的膨脹而生起欲廢棄帝釋、自己稱王的一念害心,結果當時便墮到地上,於權力欲未獲滿足的遺憾中死去。不僅我乳轉輪王是如此的失敗,殊不知昔日曾有多少天界的成功者最終皆從充滿妙欲的天界墜墮下界。

何以故一切世間法的希求者最終皆不成功呢?可以分兩種情況回答:一是因為無有因緣的會聚而得不到所求,如是當然是失敗者;二是暫時因緣積聚時,雖然會有暫時圓滿的短暫顯現,但最終亦終歸壞滅。暫時的所謂成功者相比前者僅僅是悲慘的結局稍遲顯現而已,最終注定失敗,這便是任誰亦無法更改的輪迴壞苦的本性。所以,可以下結論說:一切追求今生者,結果都是失敗者。

如是應當了知先輩們一代又一代地為追求當生的理想,實現出人頭地的願望,而廢寢忘食去構畫所謂人生藍圖的一切設想,皆只是虛幻不實的妄想而已。即使暫時得以實現,最終還歸失敗,種種的現世計畫與設想最終都要破滅,一切的努力終歸付諸東流。祖先既然皆是如此,則今日的我們於所謂的現世圓滿無論怎樣精勤努力,亦決定如他們一樣,終究無有成功可得,過去無有成功,未來亦不會有成功的可能。如回首往事,每個人都不難發現,昔日的理想與人生目標,於若干年之後,基本無有實現。無論如何努力,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十之八九,即使曾經擁有,但又隨著因緣的變遷而必定消散,如是除了滿腹的惆悵傷感、寂寥失落之外,又真正得到過什麼呢?以過去類推未來,一定亦復如是,不會有真正的成功。如是若能如此看破世間,則可謂已至修持甚深正法之時,所以大恩上師於道歌中云:「我雖如何精勤亦如彼無成,故修甚深聖法豈非已是時?」

可見一切世間的所為除空耗時日外,無有絲毫實義可得,只有佛法才是有價值生命的唯一寄託與真正歸宿,只有修行成就才是真正實現了人生的大義。所以,應當放棄一切對於此生的追求,將全副身心皆投入於解脫道的修行中,唯有如是最終才會得到真實的成就。一切世間法的所謂成功皆無有實義,我們所希求的應是佛果的成就,如《讚佛偈》中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才是永遠不敗的究竟圓滿的成功。

前半生敵多數下半生為友,

今日愛重之友然於明日時,

亦有可能成為斷命之怨敵,

親怨無有定準何必強貪嗔。

此頌是從親怨不定的角度,說明人情的無常,從而勸誡眾生不必太執著親怨,當放下一切親怨的情執而趣入解脫道。

前半生的敵人,後半生很有可能變成朋友,今日愛重的親友,說不定明日就變成奪取自己性命的怨敵。親怨就是如此的變化不定,因此何必一定要對所謂的親人貪愛不已,對所謂的仇人嗔恨不已呢?親怨關係極有可能瞬息轉變,又何必執著不休呢?

如昔日兩人關係密切之時,日日不分離,彼此對於對方之事,皆很在意投入,若有人對其中一位稍有怠慢,另一位則心中不悅,甚至彼此的過失,在對方眼中亦成為優點。一旦某日,兩人發生利益衝突,便會瞬間變成敵人,再見面時則冷眼相對,此時若耳聞目睹對方的功德,反而心中不悅,唯恐對方成功。如是觀察,所謂的親情友情又有何真實可言呢?

如巴楚仁波切云:「此生雖然很多人成了自己的仇敵,但是後來他們也會變成朋友,互相交親,關係異常密切。雖然說是父母兄弟,有些卻為了一點財產受用,而心裡生嗔恨心,以至互相殘害;雖然是家人或者親戚,但也有因為暫時的瑣事,而成為仇敵,甚至互相殘殺。所以,一切親怨皆是無常,應當反覆思維此道理,並且以大慈大悲愛護所有的人。」

所以,應放下對親怨的偏袒執著,如是才能親怨平等,在此基礎之上,才有可能修得廣大的慈悲心。如果只是偏愛親友,而唯恐怨敵得受饒益,則如是之心根本不是大乘的慈悲心,因為大乘的大慈大悲是要愛護所有的人──無論是親友還是怨敵。故每一次發心皆應想到要利益法界的一切有情,如此才稱得上是在平等心基礎之上的大慈大悲。如果暫時難以做到以大慈大悲愛護所有的人,則亦應如頌詞中所說「不必強貪嗔」,因為親怨不定,人情無常,所以無有任何必要以私心妄計某對境是永恆不變的可貪者或可嗔者,如《親友書》中云:「母或改為婦,父乃轉成兒,怨家翻作友,遷流無定規。」

自己身體所生可愛諸子女,

猶如自己心臟愛重而守護,

何日其身力圓當報恩德時,

不作利益只令生起厭煩心。

此頌從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角度,提醒人們去認清親情的虛幻無實,如是啟發有情,對於輪迴中的一切,皆應生起厭離心,從而尋求永恆的出世間安樂。

凡夫對於自己所生養的子女雖然都非常愛重,如心肝眼目般對待,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父母指望他們能回報自己的養育之恩時,卻未料到含莘茹苦撫養大的孩子此時因羽翼豐滿,個個皆遠走高飛去尋求自己的安樂,對父母反而視同路人。即使接近父母,亦只知索取,不盡孝道,不僅沒有給父母帶來絲毫安慰與快樂的利益,反而成為父母的負擔與煩惱的源泉。對如此兒女,只會令人生起厭煩心,不生不養倒也安樂。

如密勒日巴尊者於道歌中云:「子初悅意如天子,慈愍之心難形容,中間過分催索債,雖施一切無悅時。」意即兒時的孩童於父母眼中,皆如天子般嬌貴可愛,此時父母對孩子慈愛的心難以形容,可謂抱在懷裡、愛在心中,但到中間長大成人時,便開始過分的索債,無所不要,雖然父母將一生的積蓄都送給他,但他還是無有悅意之時。

尊者接著於道歌中云:「別人之女迎入內,大恩父母逐出外,父親呼喚不答覆,母親呼喚不應聲,後成冷淡之鄰居。」待到娶妻之時,將別人家的女兒迎入家中的同時,卻將自己的大恩父母趕出門外,父呼不應,母喚不理,如此絲毫無有恭敬的態度,爾後便成為冷淡的鄰居,漠不關心。

又云:「勾結狡者造惡業,自生怨敵刺痛心,應斷輪迴之耙繩,世間子孫我不求。」最後則是勾結狡詐的人造作諸多非法行,如此走邪路刺痛父母的心。所以執著兒女到底有什麼歡樂可言?古人云:「兒女是債,無債不來。」故應斷除輪迴的枷鎖,不求世間的子孫,即使已有子孫者,亦要放下對子孫的貪執。因為既然已經清楚子女與父母間討債還債的債務關係,便應拋開對兒孫的幻想,徹底捨棄今生的所謂天倫之樂,尋求解脫所帶來的無上大樂。

青春韶華同齡少男少女眾,

互相含笑睥睨戀戀又不捨,

情投意合心中雖願長相聚,

來日苦樂誰知油然悲心生。

此頌告誡有情要厭離今生的男女感情,對此為何要厭離呢?因為如果它是安樂恆常的本性,則不但沒有理由去厭離,而且還應主動的去追求,但事實相反,這種感情不僅是非理作意所引起的煩惱,而且還是令人深陷輪迴的根本因,是真正障礙身心解脫的違緣,並且在充滿苦苦與壞苦本性的同時,又具有時時變遷的無常性,完全屬於心前迷亂的執著狀態。既然情愛的本來面目是如此,則應立即「欲海回狂」,以冷靜的智慧看清它的真面目後,於心中捨棄耽著,然後將自己的身心投注於人生的實義──尋求出世間修行所帶來的真正解脫,如是才能得到真實永恆的安樂。

大恩上師在頌詞中,通過闡述情愛難以持久與未來境遇飄忽不定的側面,來引導眾生觀察情愛的本質,從而令有情了知情愛無常虛妄的本性。若能夠深刻認識此理,則自然可以生起相應的對治智慧,於是便可灑脫地放下對感情的耽著,斬斷縷縷情絲。

青春韶華的同齡少男少女,由於多生累劫積聚之愛欲習氣的成熟,使得相見時,彼此自然相互吸引,互相含笑愛戀,心中異常耽著、戀戀不捨,片刻亦不願分離。如是在男女雙方情投意合之時,總是幻想能夠與自己的愛人永遠相聚、白頭偕老,甚至生生世世夫唱婦隨。但這僅僅是以貪執心所引發的妄想而已,因為人世間的一切祥瑞苦憂、悲歡離合永遠不可能以分別心的想法去左右其生滅變化的規律,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皆是隨因緣刹那不斷演變的緣起顯現。所以,此世界中任何一對男女的邂逅相遇、彼此相戀,都決定只是因緣會遇的暫時顯現而已。而因緣本身無有任何堅固的本性,會不斷的遷變,故決定將顯現互相分離的無常性,注定會在「春花秋月」的絢麗之後顯現「月落花黃」的淒苦,終究難逃壞苦的本性,所以大恩上師說「來日將會遭遇何種的苦樂,任誰亦無法預料。」即便當初於熱戀中時,彼此詩情畫意般的美好感覺,亦決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殘酷的現實粉碎無餘,僅空留痛苦的追憶。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所謂互相愛慕的美好感覺,本質上只是一種非理作意的妄想而已。對此可以從三方面說明它的非理作意性。

首先,因為習氣力的成熟,在心前所現的認為值得自己愛慕的相,實際上只是由無數微塵暫時假合的不淨體,但以迷亂力,偏偏在心前顯現清淨美麗獨一之相,甚至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心中的愛執,而所執著的這一切卻與事實截然相反,所以唯一只是非理作意罷了。

其次,身體是刹那遷變的變異之法,絕對不可能停住於某一刹那,周遍身體的每一支分皆是如此不停、遷流不已,但在心前卻總是現堅固恆常之相,此與真實相亦全然不相符合,所以叫非理作意。正因為是非理作意,僅僅只是一種美麗的妄想,所以最終必然會有如肥皂泡破滅般的結果。雖然普通人以現有的智慧無法見到微細無常,但粗大的無常還是會無情的充分暴露、顯現無餘。如所貪愛的對境顯現一時的青春美麗之後,便由無常演變成人老珠黃,在此過程中,耽著的妄想亦會隨之逐漸徹底破滅,所以當初的喜愛與日後的厭惡,皆只是自我欺騙的愚癡所引發而已。

再者,從內在心識的側面講,亦是一種非理作意。如對方的心識本來就是虛妄分別,無有絲毫穩固堅定的自性,完全是刹那遷變的生滅心,而且是由愛欲所引發的染污心,但在戀愛者的心前偏偏顯現清淨恆常之相,固執的認為對方對自己,有一種永恆不變的愛情,清純而又美好。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出現情感危機,幻夢難以持續之時,彼此才發現昔日海誓山盟所掩蓋的虛偽無情,所以非理作意所帶來的結果必定是飽受情感失落的痛苦。

欲界中,不知有多少所謂癡情男女於一生中為了虛無飄渺的無實情感,雖然不惜於顛倒執著的狀態中癡迷追求、苦苦掙扎,但最終亦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品嘗破滅的苦果。即便如是,卻仍不覺醒,癡狂不已不知出離。見到如是的輪迴現相,大恩上師不禁油然生起悲愍之心,同時亦是教導具緣弟子應迅速放捨看似極具誘惑實則虛假無實的情愛,盡早遠離輪迴之因的鎖鏈,趣入離欲的解脫之道。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8/9/14 上午 09:32:01
--  

不定長久相聚一家眾親屬,

猶如集市旅客雖然暫相聚,

然以昔業六道不定而去時,

互相各奔東西何方亦不知。

雖願與勝上師相聚不分離,

昔日所積業感誰人能遮止,

相聚猶如杜鵑時至南飛去,

金剛道友決定相離無須疑。

此二頌亦是講「會合終離別」的無常道理,若能真正認知此理,便會看破一切世間的相聚實際只是虛妄無實的暫時假相,無有任何可把握之處,故無須執著。如是便會對於今生暫時短促的相聚生起厭離,去尋求生命真正的永恆。其中第一頌是講世間親友的相聚無常,第二頌是講修學佛法方面,弟子與上師之間,以及道友相互之間的聚散亦是無常。從而令有情了知:正是因為無常,有緣者才會於因緣會遇之時呈現暫時相聚之相,亦是因為無常緣盡終必離散。

人世間中,由於業緣的關係,父母兄弟等會在一段時間內,暫時生活在一起,這便是人類的家庭。在如是的家庭中,有一種屬於家的特有溫馨──血脈相連的「天倫之樂」,如父母與子女間的骨肉之情,兄弟姊妹間的手足之情等,許多人都將一生的幸福寄託於如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之中,希望家人長久相聚、永不分離。但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永遠團聚」的夢想終究有一天,會在時節因緣變化之時徹底破滅,一家人最終的結局,必定是隨著每個家庭成員各自別別的業力而各奔東西、四分五裂,這便是任誰亦無法遮止與改變的業的規律。

對於如是聚散無常的道理,大恩上師以一極其生動形象的比喻來啟發眾生:如集市的清晨,四面八方的人皆雲集而來,頓時使得整個集市擁擠不堪、熙熙攘攘,趕集的人們暫時相聚在一起,相互寒暄,彼此問候,呈現一片相聚的愉悅。但時至近黃昏之際,人們便各奔東西,不可能再作片刻的停留。待夜幕降臨,集市的街道上鋪面關閉,買賣皆無,先前的摩肩接踵頃刻之間便瞬變為此時的人跡罕見,方才車水馬龍的喧囂亦被此刻冷冷清清的沉寂所替代。

比喻中所描述的情景,雖然只是生活中家喻戶曉的一種現象,但此現象所喻示的意義卻並非人人皆知。因為通過此種現象,可以揭示一切由因緣所產生之現象的本質,即無常是內外一切有為法的共相,任何一種有為法皆無法逃脫最終消散的結果。如是人類的家庭作為有為法的一種,自然亦無法避免最終的解體。所以,有情世界中的千家萬戶,最終的結局必定是「家破人亡」,任何一個家庭亦絕無可能逃出此壞苦的本性。若深諳此理,便會了知,家庭暫時的相聚,絕無恆常安樂的自性可得,相反注定是痛苦周遍的無常本性。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即是指輪迴中的每個家庭,都有能夠令人淚光瑩瑩的感傷故事。所以當厭離今生的輪迴之家,去尋求真正的棲身之處。

另外,在修行的道路上,雖然每個修行人都希求長久依止殊勝的上師永不分離,但任誰亦無法遮止業力成熟之際,所感召的難免分離的結局。短暫的相聚之後,最終皆會如杜鵑南飛般,各自隨因緣而去,金剛道友亦決定分離。對此亦不必懷疑,如是的結果最終必定會顯現。

同世俗的相聚相比,與上師、道友的相聚可謂是以法緣所感現的清淨相聚。因為在佛法的修行過程中,上師是傳授妙法、賜予智慧的導師,道友是相得益彰、和衷共濟的助伴,對於已離世俗之家尋求解脫的修行人來講,一心依止的,只有殊勝卓然的上師與見行相合的道友。雖然如此,但只要尚未脫離三界的繫縛,亦會仍然時時皆處於不自在的輪迴現相中承受昔業所感召的種種顯現。所以,即使是以過去世的善根資糧,暫時值遇具相上師與如法道友,但在因緣消散之際,上師亦會示現涅槃,如是以普通的根識便再也無法恭視上師色身的顯現;道友最終亦會分離,再也無法共同安住在一個道場作殊勝的聞思修行。

於我等具有無比恩德的一切智智金剛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尊者,亦於我們預想不到之時,離開我們示現涅槃,這也是在提醒眾生:無常的本性周遍於輪迴的一切現相中。雖然上師的法身遠離生滅、堅固恆常,但在有情的生滅心前所示現的色身影像,亦決定是一種無常的現相,所以只要虛妄的分別心尚未泯滅,則在此刹那生滅的分別心前所自現的一切境界,決定皆是無常的本性,包括心前顯現的上師與道友,亦注定要示現分離的現相。如是看來,輪迴中的有情皆是隨業漂泊的浪子,無論何時何處,皆無法避免不自在的命運。所以,以妄心顯現的一切現相,皆是令人產生厭離心的對境。故應了知,只有現前法身、證入常寂光淨土,才會最終獲得遠離一切行苦的大安樂,這才是最究竟的安住之處。

以下三頌是勸誡有情對於今生的瑣事、親怨以及世間朋友生起厭離心,從而放下今生的世俗因緣,將自己的心完全轉入於解脫道中。

上面尊主如何恭敬無法喜,

下面眷屬如何守護無滿足,

於此輪迴世事無有成辦時,

坦然放鬆安然休息正是時。

「世間瑣事」包括輪迴中的衣食名利等一切方面的所求。

頌詞中的前二句是舉例說明「有求皆苦」的道理,第三句是講「輪迴的追求永無止境」,第四句是講「不求即止」,所以上師是在告誡眾生「放下瑣事,於心性中休息」。

在我執增勝的世間,欲成辦輪迴的瑣事,需要付出巨大的艱辛,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任何一件瑣事的完成,皆需要諸多因緣的積聚,若無因緣,無論如何追求,終歸徒勞無義。在各種因緣中,最複雜亦最令人苦不堪言的就是人事因緣,而在瑣事的成辦過程中,又難免要與人接觸,如既要向上級請示,又要與下屬商討。為取悅於上級,必須左右逢源、阿諛奉承,甚至卑躬屈膝、盡現奴相,可謂用盡心思,即便如此亦難以得到上級的首肯。在對待下屬方面,也許有人認為很容易,實則不然,因下屬並非無情之物,而是具有分別、我執粗重的末法凡夫,所以即使對其百般呵護,但他未必有少許知恩之心,感恩戴德之人於此世間已極稀有、甚難值遇,尤其是當在利益上不能滿足他們的貪欲,甚至僅僅是一時的令他們少有虧欠之時,便會立即引起其以我執所暴發的猛厲煩惱。所以,在對於世間瑣事的追求過程中,處處都要感受種種由人事因緣所引發的痛苦牽纏而無法擺脫。

頌詞中的第三句是總的指明:在輪迴中,若欲圓滿對世間瑣事的追求,可謂絕無可能。如有一愚笨的孩子,在狂風中欲用沙子堆成一座高山,每一次努力堆成的山,都被大風無情地吹垮,山垮了再堆積,又再一次被吹垮。如是只要堆山的執著不捨,孩子便永遠不會有圓滿結束之時,而在此追求的過程中,一切的所作所為皆是徒勞無義的枉費辛苦,無有絲毫實義。此比喻所表達的意義是:輪迴萬法本來是虛妄不實、無常壞滅的本性,無有絲毫堅實可得,而對如是刹那生滅的輪迴瑣事,若欲令其圓滿遂心、萬古長存,當然是決無可能。具此執著頑固不捨者,便如比喻中的孩童般癡頑可笑。

講到此處,也許有人會問:如何才能結束輪迴中的瑣事呢?

答案很簡單:「放下之時,便是徹底結束之時。」所以,若放下對今生的所謂追求、放下對世間的妄執,則一切身心的勞苦便會自然得到解脫。以上面的比喻來講,若孩子一旦發現堆積沙山的夢想,只是一種不可實現的妄想而放下堆積沙山的念頭時,則即刻便可遠離以執著心推動的營造、保持以及感受失敗的一切身心痛苦。同樣的道理,若在此世間,生活中的一切皆能隨緣而過,苦苦追求的執著一旦放捨的當下,便是「坦然放鬆安然休息時」。

如何降伏敵人數量卻愈增,

如何慈護親屬煩惱卻更多,

雖吃眾多美食愈加增不淨,

現時乞丐流浪之行應希求。

在世間,有三件事能夠令人的心不自由,一是降伏怨敵,二是守護親屬,三是追求飲食。若能夠放下對親怨的執著、美食的貪求,便可以品味自由自在的生活。

頌詞中的第一句是講怨怨相報無有了期,第二句是講親親相纏增上煩惱,第三句是講貪求美食無有實義,第四句是講相比之下應希求乞丐流浪的行為。

之所以要放下對親怨的執著,是因為有情相互之間,存在循環報應的因果規律,若落入如是的業緣關係中,便會帶來諸多麻煩,可謂是一種糾纏不清的相互作用。如今日你雖然通過武力降伏怨敵,令其受盡身心的污辱,但同時亦令他在相續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他日定會想方設法的進行報復。以我執的推動,終有一天,他必然會在你的身心上製造更大的痛苦,爾後你又需要還擊,並且若今生不能對治嗔心,則於未來世還要互為仇敵,如是怨怨相報何時了。本欲迅速降伏怨敵,結果反而結下生生世世無法化解的怨結;本欲只對付一個怨敵,結果因為對方亦有眾多助伴的緣故,導致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自己的怨敵。了知此理之後,便不應與任何人結怨,一切以我執推動的降伏怨敵的三門行為皆要徹底放下。實際中,在外境上並沒有怨敵的自性,所謂的怨敵僅僅是嗔心自現的不清淨影相,若能調伏嗔心,息滅分別,則自然便會遠離一切怨敵。如《入行論》中云:「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若息此嗔心,則同滅眾敵。」意思是說,在此世界中,粗暴之人多得可以充滿整個虛空,如是在外境上又怎麼可能一一制伏?但若能息滅嗔心,便等於寂滅一切怨敵。道理即是:若一旦嗔心的分別消失,則一切不清淨的怨敵相便會隨之自然消失,於是在此世界中便再也無有怨敵相對。所以「放下怨敵想,一切怨敵無」的確是真正從根本上擺脫怨敵牽纏的善巧方法。

另外,在此世間,與親朋相處,便會形成一種世俗交往的關係網,一旦落入此網的繫縛中,為隨順凡情、遷就俗理,身心便會陷入於無休止的牽扯當中而無法擺脫。如若有一心態複雜、貪求很大的親屬,今日你對其以慈愛護持,令他得到少許世間的滿足,結果以後隨著心中貪欲的膨脹便會對你有更多的希求,他需要解決的各種輪迴瑣事,亦如夜空中的繁星般無窮無盡,若欲一一隨順,只會不斷增上煩惱。而這樣作的結果,亦無有任何具功德的意義可言,因為滿足親屬的世間欲求,亦不可能令其獲得真實安樂。

頌詞中第三句的意義是告誡有情不要貪著飲食,因為美食受用再多,亦只能是增加不淨糞的因素,如是徒耗精力,去追求美食的享用,的確是在浪費暇滿人身,不僅毫無實義,反而會因此增上貪欲、造作眾罪。

通過如上的解釋,便應了知在此世間欲得身心自在,便不能有親怨的耽著,一旦結上「親怨之緣」,便會陷入恩恩怨怨的纏縛之中,使得身心時時會為了護親伏怨而廣造諸業,如是則必定無法修行出世間的佛法,所以應放下對親怨的執著,同時亦要放下對飲食的貪求。如此一旦遠離對親怨與食物的執著,在外緣上,便已經擺脫了相當的繫縛,從而可以真正行持乞丐的流浪行,身心自在無有牽掛。所謂乞丐的流浪行,是指無親亦無怨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需要隨順親友的情面,又不需要提防怨敵的攻擊,不受任何人的擺佈控制,天作被、地當床,一切皆隨緣而過,這便是無牽無掛的流浪行。之所以要希求如是的流浪行,是因為當生活簡單到如此程度,心慮單純到如此程度時,便可以真正無餘地將身心融入於佛法的修行。所以,上師告誡我們「乞丐流浪之行應希求」,實際是欲令我等能充分體現暇滿人身的價值。

於他如心守護合意之密友,

於自當面背後無有高興時,

其心之中唯有新交之女友,

無友獨自心喜安住正是時。

此頌前三句是講對世間朋友當生厭離,第四句是大恩上師勸誡我等應獨自安住修行。

如心臟般關心、愛護的密友,無論是在自己的面前還是背後,皆無有令他高興之時,面對自己為他所付出的一切,其心中不但無有絲毫感恩圖報之想,反而唯一惦念新交的女友。所以,好心對待朋友而作的一切世俗法,亦無任何實義。若能看破這種世俗有情的虛假,便應捨棄世俗朋友,獨自一人在內心喜悅的境界中安住。

以上三頌,是大恩上師在教誡我等要遠離今生一切世俗人事的牽纏,作清淨的捨事者,從而成為釋迦佛教下下乞飲食資養色身、上乞妙法成就法身的沙門乞士。這才是我們需要安住的清淨生活。

以下五頌是講對於末法時代眾生惡相的厭離。所謂惡相即善惡不分、是非顛倒、真假不辨、虛實不明等佛法的衰微之相。其中每一頌,皆是用對比的手法來突顯眾生的惡相。

雖遇具足戒智利生善知識,

然初見時一切恭敬又歡喜,

若常相聚則唯精進宣過失,

濁時利益眾生自利難成辦。

此頌是對於在濁世時利益惡劣弟子的厭離。

「具足戒智利生善知識」,是指具足清淨的戒律與智慧,亦具足利益眾生之菩提心的具相善知識。若真是法器,值遇如是既有利他之發心、又有利他之能力的善知識,一定能夠得到殊勝的利益。但是對於非法器者來講,值遇如是善知識,不僅不能引生自相續的功德,反而會引生過失,此種情況即大恩上師所言:

「初見時一切恭敬又歡喜,若常相聚則唯精進宣過失」。非法器者遇到善知識,開始與後來的行為會有很大的反差。最初拜見善知識時,無論在態度上、還是語言行為上皆恭恭敬敬,表情上亦流露出很大的歡喜心,如同見到佛陀般激動異常。

親近善知識的時日稍長一點,則不僅當初的所謂恭敬與歡喜皆蕩然無存,反而唯一只是精進宣說善知識的過失,如是善知識在其心目中一改昔日的形象,不僅不是佛陀,反而成為充滿過失的凡夫。由於相續中不再有清淨的信心與恭敬心,所以即使是具足戒律、智慧與菩提心的善知識,對於他亦作不到任何利益。見到如是的惡相,大恩上師便發出感歎道「濁時利益眾生自利難成辦」,意思是於五濁惡世中,由於眾生的根性下劣,導致利益眾生起不到明顯的作用,且連自利亦難以成辦。

讚頌具德大士之語不欲說,

微細惡行聞時不作少觀察,

遇到何人即便精進廣宣說,

於此眾生秉性如何不生厭。

此頌是講對眾生剛強難化的惡劣秉性生起厭離。其中前三句亦是以對比的方式,以語業為例描述末法時代眾生的惡劣秉性,即以應當讚歎的不作讚歎、不應宣揚的反而極力宣揚的兩方面對比,來顯示惡習成性之相。

「讚頌具德大士之語不欲說」:對於具功德的士夫,本應多說讚頌的語言,相反,若面對此等不欲讚頌,則是善根被障蔽之相。本來一切真善美的事物,皆應頌揚;一切高尚的品德與行為,皆應讚歎;一切六度萬行的菩薩功德,皆應隨喜。只有如是行持,才能激發自相續的善根,令其穩固增上,以至漸趨圓滿,此亦是佛性如來藏本有的作用。但末法時代的眾生,由於業障過於深重,導致本有的善根完全被障蔽,幾乎變成一種麻木病態的心理,乃至對於具德大士,連一句讚歎的話亦講不出口。

「微細惡行聞時不作少觀察,遇到何人即便精進廣宣說」。此二句是從三個方面描述眾生具有造惡的深重習氣:

1)「微細惡行聞時」:即以樂聞他人之短的心態聽到少許他人的微細惡行之時。

2)「不作少觀察」:即聽到時,不作觀察、分析。說明連基本的取捨智慧亦不具有。

3)「遇到何人即便廣宣說」:即逢人便講,且是「添枝加葉」地廣作宣揚,說明眾生對於惡法的邪精進。

之所以此處以語業來表述眾生的秉性,是因為語言是內心的流露,通過外在明顯的語言表相,便可以反映內在隱秘的內心世界。心態無有大小、形相、顏色等的相狀,一般無法觀察,但通過外在的語言,便可以了解到心識的狀態,如聽某個人講話,便可了解此人的秉性是善良還是邪惡等。

所以,通過頌詞中所描述的語業,便反映出濁時眾生惡習堅固的秉性,已至剛強難化的地步,對於功德無有絲毫的隨喜心,亦無有半點意樂,反而對於惡業,有一種無法控制之隨喜與造作的慣性。體現在語言上,便是開口即言過失,如是善根完全被障蔽壓制,幾乎成為斷種性的闡提。如一般的冰雪,在陽光照射之時,便可融化,但對於堅硬的頑石,即使是烈日亦不可能令其少有融釋。見到末法眾生如此剛強難化的惡劣秉性,大恩上師便感歎地說「於此眾生秉性如何不生厭」。

自境所住智者看亦不欲看,

他處而來精通欺騙手段者,

老奸巨滑敬如天尊思此景,

佛教真實接近隱沒之徵兆。

此頌是講佛教接近隱沒的惡相,即在眾生普遍喪失分辨邪正能力之時,皆遠離善知識而趨附邪師。

首先講一比喻,如某一時代,世上有兩種果。一種是藥果,雖然看起來非常平實,但無論是誰,只要食用這種藥果,便能遣除各種疾病,令身體當下受益。另外,還有一種果是毒果,雖然看似色澤鮮豔、非常誘人,但食後便會毒害身心。雖然如是,但愚癡的人們卻競相求取虛假的毒果,對於真正有利益的藥果反而不欲接近。結果,食用毒果的世人便在毒害中死去。了知此喻之後,再看頌詞中的意義:

「自境所住智者看亦不欲看」:人們對於安住在自己附近的智者,看亦不想看,這說明不具智慧眼,導致連安住自境的智者亦視而不見,則更無法見到智者相續中的功德。如是自然不會去恭敬承事智者,當然更談不上依止智者而尋求真正的智悲精華。

「他處而來精通欺騙手段者,老奸巨滑敬如天尊」:此四面八方來的騙子,精通各種欺騙手段,會作各種具誘惑性的表演,如是狡詐的騙子,相續中清淨的智慧與修行的功德可謂點滴無有,所以根本不可能對眾生作任何利益,但愚癡的眾生,對他們卻如同天尊般恭敬頂戴。

「思此景,佛教真實接近隱沒之徵兆」:因為世上的眾生已經到了如是不辨邪正的地步,所以在此世界中,便自然會現前普遍性的惡相。即真正的持教大德無人恭敬護持,致使真實的教法與證法無法弘揚於世、相繼承傳。人們也不懂得尋求清淨的正法,反而盲從邪師、醉心於邪法,最終連最基本的因果觀念亦會於相續中徹底消失,佛法就此便會於世間隱沒。

戒律智慧雖為持教之勝飾,

然今眾人不敬具有功德者,

綢衣嚴飾唯得活佛名字者,

雖無一絲功德然居顯赫位。

此頌是講眾生不重視真實功德,反而重視虛假外相的顛倒惡相,並且依然是用對比的手法作描述。對比的方面有三處:

1)「戒律智慧雖為持教之勝飾」對比於「綢衣嚴飾」:戒律與智慧等功德,本是持教者最殊勝的莊嚴,是真正值得人們恭敬、讚歎之所在。而華麗的綢衣僅僅是由絲線編織所成的假相,只能作為外表的裝飾,絕非恭敬供養之處。

2)「具有功德」對比於「唯得活佛名字,無有絲毫功德」:前者具有實際的學修功德,所以即使名聲全無、地位卑微,亦應恭敬讚歎;而後者則浪得虛名,本無實際功德,所以即使名滿天下、地位顯赫,亦非恭敬供養之處。

3)「眾人不敬」對比於「高居顯赫位」:此處反映出眾生極其顛倒的行為。即雖無有虛名,但相續中具有清淨戒律與殊勝智慧之實際功德的持教大德,本是無上的莊嚴。但對如是殊勝的對境,今日卻無人去恭敬承事,相反,對於徒有虛名,無有實際功德的名字活佛,人們只要耳聞動聽的美名、眼見黃色的綢衣,便馬上表現出無比的恭敬,將其供在顯赫的高位頂禮膜拜,奉若真佛。

當今的時代便是如此,人們已經喪失辨別真假、正邪的能力,已經開始將絲線顏色等的聚合物與虛假的名聲當作自己恭敬的對象,從而無法分清智者與愚者的差別。面對如是之時代,又怎能不令人生起厭離心?

如大恩上師在《智悲精滴》中云:「現在的世間人就是這樣愚癡,他們不懂得恭敬那些有智慧、戒律清淨的善知識,卻對虛偽、狡詐的人非常信任,這種現象非常令人遺憾而傷心。如同至尊密勒日巴對日瓊巴開示的那樣:『在藏地,智者不會受到恭敬,愚人卻很受擁戴;了義的佛法不會受重視,對於不了義的法門卻倍加奉行,所以你應當努力追隨智者與真正的善知識,去尋求了義的法要。』如今,如是的教誨對我們依然有效。」

自己充滿十萬過失亦不觀,

於他過失明裡暗裡精進宣,

見到與我相同此等朋友時,

厭離之心於己心頭久縈繞。

此頌是講第五種顛倒惡相。即自己的過失本應精勤內觀,卻不作內觀,他人的過失不應外觀反而精進觀察,將「唯見己過、莫視他非」顛倒成「不見己過、唯視他非」,如是的結果,最終會導致喪失反省的能力。當人們皆不檢點己過、處處宣揚他非之時,相互之間便不會再有寬容與安忍,如是此世界將會成為充滿鬥爭的世界。

大恩上師於頌詞中講到,人們自己相續中即使充滿十萬種過失,亦不作任何觀察。相反,他人即便僅存少過,亦會於當面揭露,背後廣傳。見到如是惡劣朋友時,厭離心便於自己的心頭久久縈繞。

以下四頌皆是講無常方面的內容。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8/9/14 上午 09:33:48
--  

所積五穀春天播撒於田中,

心思秋季果熟收穫雖如此,

然而人壽無增漸減之顯現,

豈有於前無滅存在之把握。

春天,農民將積累的五穀種子播撒於田中,播種時心中便想「待秋收之時,定會是五穀豐登、富饒有餘」。雖然對於未來充滿如是美好的希冀與幻想,但殊不知人的壽命刹那都在無間減少,無有分秒的增加,並且死期不定。面對如此無常的顯現,又怎能決定在秋收之前自己一定能夠始終存活於此世間呢?既然生存的把握都沒有,則憧憬著對生存的點綴又怎能可靠?

頌詞中前二句是講對於未來的希望,後二句則是講現實因緣的顯現。若能將此中的兩個側面認知清楚,便可了知所謂今生的理想與追求實乃妄想幻夢的真相。

在認知如上的兩個側面之前,首先要了知:一切身口意的造作,必然會受到相續中固有觀念的影響。而此相續中的固有觀念──所謂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又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種是耽著今生,即以常執心的的支配,一切皆著眼於今生的觀念;另一種則是希求後世,即以無常想的推動,一切皆著眼於後世的觀念。下面結合第一種觀念來分析此中的兩個側面。

第一個側面:對於未來的妄想。

以前一種觀念的推動,三門的造作皆傾向於追求今生。這種追求今生的妄想,乃至沒有通過對治力轉變耽著今生的觀念以前,會一直不斷的持續發展。如農民於播種之時,便會打如是的妄想:「時至秋日,定會是五穀滿倉,待賣糧攢錢之後,便可興建新的家園。屆時雇工多少、建材質量、新樓幾層等都要仔細地盤算籌畫。」同時,還會聯想到明年、後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後的打算。如是的妄想可以一直持續,因為對於今生有強大的貪執習氣,所以以此貪執心的推動,甚至日日皆可以醉心地去打如是的妄想。

並且,在此世間,不僅是辛勤勞作的田間農民,包括富於幻想的的童生學子、欲壑難填的商賈巨富、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以及野心勃勃的黨要政客等,又何嘗不是展開貪執今生的碩大羽翼於妄想無盡的長空中癡迷地盤旋不已。

通過例喻,應當了知,只要尚未放捨對今生的貪執,則癡狂追求的欲望便永無止境,其根源即是執無常為常、執苦為樂的非理作意。

第二個側面:現實因緣的顯現。

述說完對人生美好的幻想之後,後二句又突然峰迴路轉,描述許多人視而不見但實際中卻又是千真萬確的現實因緣的顯現。通過此轉折說明,妄想並非現實,而唯一只是以分別心虛設的幻夢而已。

雖然人們欲望多多,但能夠主宰命運的並非自己的妄心,一生中種種順逆的遭遇亦絕不可能按照妄想的方式隨心所欲的顯現。事實上,三有中一切有情的相續前,皆只能依循往昔的業因,以緣起力的方式不斷的顯現苦樂憂喜、悲歡離合,任誰亦無法改變或遮止。於此緣起的顯現中,有一種雖然與人的妄心直接相違,但又任誰亦無法逃避,雖然令人滿懷遺憾恐懼,但又無可奈何的顯現──死亡的顯現。若能仔細思維最終的死亡,則不難發現,幾乎每個人對於未來的幻想與現實的因緣,都有無法避免的矛盾。由於這種矛盾的存在,便注定任何耽著今生的執戀現在、憧憬未來之人,終歸陷入痛苦深淵的結局。

矛盾何在呢?即妄想虛設的雖然是長久持續的計畫,但現實中,人生只不過短暫的數十載而已。如是欲望的綿延無盡與生命的短促有限,便構成一種永遠無法避免的矛盾。雖然人生短暫如朝陽,世事難料如煙雲,但人們卻總是面對短暫無常的人生而妄想永遠享有美貌健康、名望財富,又總是面對變化莫測的人生而幻想時時處處心想事成、一帆風順。想像雖然美好,事實終歸殘酷。如幾乎每一位已至垂暮之年的老人回首往事時,都會發現,由於煩惱與業力的支配,致使整個一生皆是在困苦源源相繼、艱辛處處林立的人生道路上飽經風雨滄桑、歷盡人間坎坷。所以,執著幻夢的妄想所感召的最終結果,只有今生失落的遺憾與來世墮落的痛苦而已。除此之外,別無所得。

再者,以比喻來講,執著今生的欲望如同奔馳的飛車,雖然妄圖超越一切,但卻不曉得不遠處便是萬丈懸崖,如是飛車依然滿載迷夢肆無忌憚地狂奔如初,如此而為的結果便可想而知。並且,即使在尚未到達懸崖之前的路途中,亦處處皆有車禍的危險,如可能出現泥石坍方、兩車相撞等的情況。所以,誰又能夠絕對保證在此迷惘的路途中,不隨時現前車毀人亡的無情悲劇。而在當今人心不古、物欲橫流、金元崇拜高於一切的現代社會中,絕大多數人由於常執的推動,導致執著今生的念頭異常粗猛,貪欲亦與日俱增。如是駕馭欲望的飛車,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上,義無反顧、快馬加鞭地朝三惡道的深淵中狂奔。最終的下場,不僅帶不走今生芝麻許的虛名浮利、假親幻友,而且還要隨今生為求取護持、增上發展此等所造作的深重惡業,於惡道中感受無量的痛苦。

如是反觀,一切有關今生五欲六塵、聲色犬馬的所謂宏偉計畫、光彩藍圖,唯一只是顛倒妄想的深重愚癡而已。如薩迦無著菩薩云:「未來生計如旱地撒網,捨棄不能實現之希望,若念當思死期無定也,何有非法空閒嘛尼瓦。」

心中雖有人生定死之信念,

然而未於死時無定精進修,

從生至今之間多年已逝去,

修此聖法成就心中無把握。

自然而然之中造下諸多罪,

漸積各種惡行心中無處容,

若於今日死主閻羅忽降臨,

去處唯有惡趣此外更無有。

此二頌是總的講「不修死期不定」的過患。

關於此二頌,首先要懂得「心念左右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的基本道理。此處便以「心念」、「行為」、「結果」三個要點來解釋頌詞含義。即其中前二句是講心念,中間四句是講行為,末後二句是講結果。

心中雖然有人生決定會終結的信念,但是對於「死期不定」卻尚未精進修持,因為總想著今日不會死,以此耽著今日不死的念頭,導致從出生直至今日,雖彈指揮手間數十寒暑已過,但對於修持聖法的成就,心中卻無有絲毫把握。相反,每日於不知不覺中造下諸多罪業。如此於一生中日積月累的惡業,多至「心相續中」已無處容納,倘若今日死主閻羅王忽然降臨,則未來的去處,除惡趣以外,決無可能再有其他的去處。

以心念左右行為:

此處的心念可分為兩種,即一種是今日不死的念頭,另一種則是今日會死的念頭。

問:此二種心念又如何左右行為呢?

回答:以今日不死的念頭便會引起放縱三門、追求欲塵的行為;相反,以今日會死的念頭則會引發收攝根門、尋求解脫的行為。

以比喻說明:

如某監獄中的所有犯人皆即將要被處決,並且犯人中的一部分已經獲悉最終的判決,而另一部分對此則一無所知。於此同時,又為全體犯人提供種種欲妙的享受,如飲食方面的豐盛酒席及視聽方面的歌舞戲劇等。面對如是相同的欲塵誘惑,兩種人便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其中不了知自己已是死囚的犯人,當六根觸遇如此具誘惑力的外境時,很快便沉醉於欲塵中放縱散亂。他們盡情吃喝、身搖體動、手舞足蹈、口吐粗言、戲說綺語、心生貪執、癡狂迷亂,如是身心相續造作諸多染污的穢業。

另一部分已了知自己將要面對人生末日的犯人,心念絲毫未被珍饈美味、狂歌勁舞所牽動。因為整個身心皆在恐懼死亡的狀態中顫抖不已,所以雖然眼前有如此誘人的境界,但可謂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心只想:有何辦法,能逃過此難。同時又一心繫念,若能逃過死苦,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皆心甘情願。此時若有一怙主相告:若能夠如何如何作,便可保證遠離死苦,則他們一定會不作二想而全力以赴地去爭取。由於心力完全集中在迫切求生的念頭上,所以歌舞酒肉等自然會變得索然無味而不具絲毫誘惑。

通過此喻,便可體會「以心念如何左右行為」的道理。即以今日決定會死的念頭,導致一切的行為皆投注於「準備死亡的方面」;以今日決定不會死的念頭,導致六根完全隨著「現前的欲塵散亂」。

比喻表達的意義:

比喻中的「監獄」是指三界六道。三界中的所有凡夫,包括一切尚未超越分段生死所繫縛的修行人,皆是輪迴牢籠中的死囚,而修行人當中從某個角度又可分為兩類,即一類是「念今日必死」的修行人,另一類則是「念今日必不死」的所謂修行人。前一類念念望後世,後一類則念念求今朝。

行為決定結果:

前一種人,由於對於死期不定精進的觀修,所以以念今日會死的強大正念,時時都會遮止緣現前欲塵的散亂,處處皆會將心轉入於求解脫的正道。故以此念死正念的推動,致使身口意的所作所為皆是在為死亡而作準備積累解脫的資糧。如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則必然會於一生中積累眾多善法資糧,所以臨終自然會遠惡道而趨善趣,甚至可即生成就。求生淨土亦可如願往生。

以藏地的修行人為例。如噶當派的格西們,常常在臨睡之前於心中作意:「不知躺下之後,明日是否能夠起來?」在行為上亦復如是的繫念無常,如用完飯後,皆將碗反扣,表示不知能否活到下一次重新再用之時。另外,按照西藏的習慣,一般人家晚上都要蓋火,以便明日生火。但噶當派的修行人,由於憶念晚上會死,所以連火亦不蓋。

有一位喀喇共穹格西,在山洞中修行時,洞口有一些荊棘,常常掛到他的衣服,他便生起砍掉這些荊棘的念頭。但轉念一想:生死無常,在洞中是否能再出來,出來後是否能再重新進去皆難以預料。由於如是念死無常,所以即使對於妨礙進出洞口的荊棘亦聽之任之。如此於山洞中修行多年,終獲成就,而荊棘猶在。

如是可見,若心中常存今日必死的念頭,則便可遮止一切追求今生的作業,甚至包括明日的瑣事,亦不希求。因為乃至連砍荊棘這樣的小事都無心去作,更何況其他追求今生的繁雜作業,又怎能給予理睬?

相反,若對「死期不定」沒有精進觀修,則會因為耽著今日不死的分別念,導致許多所謂的修行人,從朝至夕身心完全投入於追求今生的作業,於貪執現世五欲的散亂中空過。所以,執著今生的所謂修行人,僅能勉強稱之為影像修行人而已。因為其身心根本不相應於佛法的修行。如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僅沒有積累善法資糧,反而在積聚無量罪業的過程中,生命亦不知不覺的悄然速逝。若閻羅死主忽然降臨,則只有背負深重的黑業速墮惡趣。

下面,繼續從「空耗人生的角度」宣講不念死、不觀修死期無定的過患。

雖獲暇滿未得佛法精華義,

雖遇上師未勤習學密意行,

雖獲甚深教言煩惱未對治,

一生空過生起猛厲悔恨心。

此頌的意義可通過三個不空過與相反的三個空過來解釋。

三不空過,即念死的修行人,會獲得佛法精華義而不空過;會精勤修學上師的密意行而不空過;會以甚深教言對治煩惱而不空過。而追求今生的所謂修行人則會有相反的三種空過:雖然獲得暇滿人身,但因沒有得到佛法精華義而空過一生;雖然值遇殊勝上師,但因沒有精勤學習上師的密意行而空過一生;雖然聞到甚深教言,但因沒有以教言對治煩惱而空過一生。由於三種不空過,便會有臨終無悔的成就。而因為三種空過,則臨終必定會生起猛厲的悔恨心,於追悔莫及中死去。

時時念死之人,必定會倍加珍惜暇滿人身,而珍惜暇滿又必定會引發超乎常人之勇猛精進的行為,而勇猛精進所帶來的結果又必定是通達顯密教法。如此的人生不僅可以產生大乘的正見,乃至可以窮徹頂乘究竟圓滿的義理。依靠如是的正見串習,相續中的功德亦會與日俱增,結果便是逐漸通達,乃至成就一切佛法的精華要義。相反,若耽著今生,則即使得到暇滿人身,亦會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於對世間法的追求上。雖然看起來忙忙碌碌、不亦樂乎,但究其本質,皆是在庸庸碌碌、徒耗光陰中度日,充其量亦只能勉強稱得上是表面學佛的影像修行者。如是的人生連最基本的佛法義理尚且不會通曉,何況說獲得佛法的精華要義則更是絕無可能。

依止上師方面,若時時念死,則便會珍惜因緣。因為想到在有限無常的生命歷程中,能夠值遇此殊勝稀有之機緣,實屬難中之難,所以便會用心修學上師的密意,效仿上師的言行。如是在上師的薰陶與教化之下,亦能較快產生上師相續當中所擁有的智慧與慈悲等的功德。這便是善學者不空過的結果。相反,若耽著今生,貪戀輪迴的安樂,則即使遇到具有德相的上師,心思亦不會用於修學上師密意的方面。如是雖然有與上師值遇相聚的因緣,但上師相續中的智慧、慈悲以及度化有情之善巧方便等的功德卻絲毫亦不能融入自相續。並且,不僅學不到上師身口意的功德,反而會在社會惡友的影響下,身體去學殺盜淫,語言去學各種綺語、妄語,心亦會變得愈發狡詐自私。這便是耽著今生的結果。

在尊重教言方面,若時時念死,則對於法必然會殷重恭敬。

即使僅得一句教言,亦會馬上運用於自己的心中,不斷衡量檢點自相續,以教言來調整指導自己身語意的行為。如是句句教言皆是照見自相續的明鏡,皆是對治煩惱的良藥。如此運用教言修正自己,久而久之,煩惱會逐漸得以對治,身心會逐漸趨於清淨,心與法會愈發相應,功德亦會不斷的出生。如是念死無常的善學者,便會有一生不空過,臨終無悔的結果。相反,若耽著今生、追求現世,則即使耳聞甚多教言,但亦不可能滲透融合於自相續中,因為心中並沒有真正去重視教言。如引導修行的教言與攢錢方法的邪說相比,此種人更關心的必定是後者。所以,雖然聽過甚深教言,但卻從未將教言用於對治煩惱,如是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昔業依舊,新惑又生」,回望一生,只能哀歎自己是浪費生命的可憐眾生,臨終時亦仍然只是業惑充滿的下劣凡夫。

通過如上的對比,應當了知:凡耽著今生者,一生只會空過,不可能獲得任何實義,最終亦必定於悔恨莫及中憂恐而亡,因為凡是能引起凡夫貪著的今生種種顯現,皆是不得解脫的繫縛因緣,所以應徹底厭離對今生的一切耽著去尋求佛法的真義,如是方能使人生的大義得以實現。

最後四頌,屬於第四層,是講大恩上師發願的內容。

其中第一頌是祈求加持願,第二頌是不離上師願,此二頌是有關上師方面的發願,此處的「上師」即是指全知米滂仁波切。第三頌是攝引淨土願,第四頌是道歌加持願,此二頌是有關眾生方面的發願。

1、祈求加持願。

現今風燭殘年修持善法後,

昔日所造墮罪異熟淨無餘,

祈願大恩上師如雨而降下,

臨終無悔聖法成就之加持。

大恩上師說:如今已至風燭殘年之時,自己在修持善法之後,往昔所造的墮罪異熟已經完全清淨無餘,祈願大恩上師──全知米滂仁波切如雨般降下臨終無悔、聖法成就的加持。

由於大恩上師對於全知米滂仁波切具有與佛無二的信心,便從如是的信心中流現出如此猛厲的祈禱,因為大恩上師的信心已至極深的程度,所以與全知米滂仁波切的智慧──二者相應的程度亦是常人無法想像。故此處是以圓滿的信心祈願文殊上師降下如雨般的加持。

2、不離上師願。

淨與不淨浩瀚刹土範圍中,

依於人與非人等等無定身,

文殊怙主上師利生行者前,

我亦不離而住發此吉祥願。

在此頌中,大恩上師發願生生世世不遠離全知米滂仁波切,其中第一句是講「於何處亦不離」,第二句是講「於何身亦不離」,而第三句中的「文殊怙主上師」即指全知米滂仁波切。上師兒時便得到全知米滂仁波切智慧身的攝受。

淨與不淨浩瀚刹土範圍中:意思是於浩瀚無邊的十方刹土中,文殊怙主上師無論是示現在清淨的刹土,還是示現在不清淨的刹土,我皆不遠離上師而安住在上師的身邊。

依於人與非人等等無定身:意思是於各種刹土中,無論是示現人的形相,還是示現非人的形相,乃至於示現地獄、餓鬼、旁生等惡趣眾生的形相。總之,在上師「依於人與非人等各種不定的身相」利益眾生時,我皆不遠離上師而安住在上師的身邊。

「文殊怙主上師利生行者前,我亦不離而住發此吉祥願」:如是在文殊怙主上師利生行者面前,一切時處皆不遠離而安住,我已發下如此生生世世不離上師的吉祥願。

由於大恩上師對文殊怙主──全知米滂仁波切的信心無比清淨,所以在如是清淨的信心前,無論文殊怙主示現何種身相皆誠信此乃怙主不可思議的智慧遊舞;又無論怙主於何處示現,皆誠信此乃怙主周遍法界之大悲的流現。以清淨至極的信心便發出如是與怙主上師融合相應永不分離的大願。

3、攝引淨土願。

無始以恩養護慈母眾有情,

無有遺餘大樂清淨刹土中,

容易引導威力吾身獨獲得,

願能成辦文殊上師所欲義。

願我獲得,將無始以來一切以大恩養護自己的慈母有情,無有剩餘且很容易的引導至大樂淨土中的大威力,願我能夠如是成辦文殊上師所欲的大義。

頌詞前三句實際發了極圓滿的願菩提心,因此中圓滿含攝七支,所謂七支即「知母」、「念恩」、「報恩」、「平等」、「慈」、「悲」及「增上意樂」。

無始慈母眾有情:即了知無邊無際的有情,皆曾作過自己的母親,所以是「知母」。

以恩養護:即了知無始以來的慈母皆曾對自己以大恩養育,慈愛呵護不已,所以是「念恩」。

無有遺餘大樂清淨刹土中:此句當中含攝「報恩」、「平等心」、「慈心」、「悲心」共四支。其中「無有遺餘」,即是指無有任何親怨的偏袒,對周遍法界的一切慈母有情,無有剩餘的皆安置於淨土,所以是「平等」。因為給予的是淨土的大安樂,所以是「大慈」。又因為拔除一切由雜染所引生的痛苦,所以是「大悲」。而此句總的意思即是「報恩」。

容易引導:「引導」表示不僅僅是發願心而已,亦包括自己以種種善巧方便親身攝受慈母有情,引導他們入於大樂淨土的實際行為。此即是「增上意樂」。

吾身獨獲得:即是指欲成就他利究竟,亦是「誓取無上菩提」的弘願。

所以,此三句圓滿具足願菩提心的七支成就。

願能成辦文殊上師所欲義:此句意義甚深,因為一切依止上師的修行皆可攝入此句當中,即攝入「成辦上師所欲義」──成辦上師最希欲、歡喜之事中。既然如此,那麼何為文殊上師所欲義呢?即攝引一切慈母有情,將他們皆安置於大樂淨土,便是文殊上師所欲義,亦是一切上師所欲義。關於此理,可引《普賢行願品》中的經文來作說明,如《普賢行願品》中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而將無始以來的慈母有情,皆無餘攝入大樂清淨刹土中,可謂是真正的「隨順眾生」,亦可謂是對眾生尊重承事已至極點。由於令眾生獲得無上歡喜,所以就是供養諸佛、尊重承事如來以及令諸佛歡喜。而上師又是十方諸佛的總集,所以如是作,就是在真正供養上師、尊重承事上師,令上師歡喜。如是可知,攝引眾生入於大樂淨土,才是文殊上師真正所欲之義,即文殊上師真正歡喜之事。

此攝受眾生引入淨土的大願,亦是大恩上師一生最大的心願。如上師於《勝利道歌》中云:「以此善根願諸眾,超越輪迴之深淵,令諸心子皆歡喜,往生西方極樂刹。」於《願海精髓》中云:「凡結善惡之緣諸有情,此生命終往生極樂刹,獲得阿彌陀佛親授記,祈願圓滿智悲力威德。」於《懷業時語》中亦云:「今起我等師徒之會眾,依於稀有總集之事業,懷柔心境善巧之方便,令眾往生樂國我心語。」

大恩上師還曾經說:「我今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將凡是與我結過善緣或惡緣的所有眾生,都接引到極樂世界。雖然也有東方現喜刹土、鄔金銅色吉祥山刹土等諸多清淨刹土,但是如極樂世界般功德圓滿,又極容易往生的淨土卻絕無僅有。而且往生之後,可以成就一切所願,無勤救度一切眾生。」

大恩上師於一九八九年朝禮拉薩覺沃佛像時,覺沃佛像放光,對上師如意寶授記:「善男子!以後凡是與你結緣的眾生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大恩上師不只一次對我們說:「凡是能夠念誦一百萬遍阿彌陀佛名號的人,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4、道歌加持願。

何者耳聞此歌願與吾一同,

消淨耽執今生如霧分別念,

無勤作中自在菩提三十七,

成就究竟二利十力功德主。

此頌是大恩上師發願加持所有聽聞此道歌者,皆能夠有殊勝的成就。

無論是誰,只要聞此道歌,願他與我一同徹底清淨如霧般的耽著今生的分別念,能夠於無勤作之中,自在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最終成就十力功德圓滿、二利究竟的佛果。

「消淨耽執今生如霧分別念」:此句可謂是對整個道歌的總結,道歌正文的所有內容皆可攝入此句當中。

「耽執今生的分別念」,包括對今生的名聲財富、親怨朋敵以及衣食房舍等耽著的分別念,之所以比喻為霧是因為霧有籠罩、遮障與虛妄之義,而耽著今生的分別念亦有此三方面的弊病。

首先,因為此種分別念能夠罩住有情的身心,令有情的一切心意言行皆在其支配下迷茫行事,所以說如霧。其次,因為耽著今生的分別念一旦生起,便會遮障相續中本有的智慧,令耽著者處於愚癡的狀態中而無法認知萬法的實相,所以說如霧。再者,又因為此耽著今生的分別念虛妄不實,僅是虛假的妄想,無有絲毫實體可得,當智慧生起徹見其虛妄時,它便會蹤影全無,如太陽一生起,霧便消散一般,所以說如霧。

此道歌的法音,就如森林杜鵑的妙音般微妙悅耳。具善根之人,聞此杜鵑妙音,心中定會豁然開朗,會忽然間覺醒到:昔日一切追求今生的想法,皆只是顛倒的妄想而已。如是,如霧的分別念消散之後,便如從夢中猛醒般,不再受迷夢的繫縛。所以,只要有緣者對大恩上師具有信心,以大恩上師願力的加持,一定可以通過如是的杜鵑妙音消淨一切如霧般耽著今生的分別念。同時,要深深銘記,乃至相續中產生刹那頃的厭離今生的智慧,皆是大恩上師以智悲力加持自相續的結果。

以上四頌發願文之金剛句的詞句雖然不多,但可謂詞淵句奧、理義深邃,盡攝一切佛法修行的關要。對此我們可引傳承上師的教言來作證明。如全知米滂仁波切於《文殊上師歡喜教言論》中云:「一切出世的無漏功德都源於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在輪迴中修積的一切福報都源於對眾生的大悲心。」而發願文前二頌中所發的祈求加持願與不離上師願,恰恰體現出大恩上師對文殊怙主──全知米滂仁波切的不可思議之信心。後二頌的攝引淨土願與道歌加持願,又體現出大恩上師對一切眾生的不可思議之慈悲。所以,此道歌中的大恩上師的發願文可以說是一切佛法關要的精髓。

作為弟子,當隨學上師發如是的勝願。即一方面要發起祈求大恩上師加持的願,時時處處祈禱大恩上師加持自己清淨一切墮罪異熟,獲得臨終無悔的聖法成就。亦要發起生生世世不離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的大願。如是以無偽的信心,最終定會獲得法身的成就。另一方面,當隨學上師,發願將無始以來的慈母有情攝引到大樂淨土,同時亦發願以智慧的法音,驅散一切眾生耽著今生的如霧分別念。如是以大慈悲的願力,最終定能現前色身的成就。

道歌最後的兩個大願,是對有緣弟子而發。即攝引有緣弟子,往生大樂的清淨刹土與加持有緣弟子消除耽著今生之分別念的兩大勝願。之所以如是發願加持吾等,是因為往生淨土的正因即是與淨土相應的願。而此願又分為兩個方面,即欣求極樂與厭離娑婆。所以,首先以大恩上師願力的加被,有緣者皆會隨上師願力的感召,發願往生極樂國,對於極樂世界自然生起無比希欲的欣求之心。再者,以此道歌的加持,又能夠生起真實的厭離心。如是真實按照大恩上師的教言去修習──持誦阿彌陀佛名號與心咒,再加之以上師真實無偽之大願的加持,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

具三十七菩提分數之頌文,勝生木龍年七月三十日,阿旺洛珠宗美口中流出未作絲毫修改瞬間而成。芒嘎郎!

二○○五年藏曆八月十六日於雪域喇榮聖地通過錄音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