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清涼法語-「執著」諸病叢生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1743) |
-- 作者:hcj256 -- 發表時間:2006/10/8 上午 10:11:09 -- [轉貼]清涼法語-「執著」諸病叢生 主題發表人: 紫衣 Buddhanet淨化情慾版--來自220.139.78.252 貼於 2005/4/11 上午 10:23:26 清涼法語-「執著」諸病叢生 釋性航/整理 人活在這個世間,只要是凡夫眾生,沒有不執著的、無掛礙的,所以常聽人說「牽腸掛肚」,這對凡夫來講實在是名副其實,而執著往往會為自己增加痛苦,因此帶來無量無邊的煩惱,導致身心俱疲,而感召諸病叢生。是故「病由業生,業由惑生,惑由執我為本故生。我既實無,妄執故起,妄心為本,遂有病生。」 在醫學界上也證實人一旦對內外在環境產生某種變化或要求,且程度超過個人能力與可用資源所能解決因應之時,就會產生種種的壓力,而承受過度壓力時的警訊會出現「身心症狀」,導致使人容易致病。在心理上的影饗會造成不安、侵略性、缺乏興趣,乏味、憂鬱、疲勞、挫折、罪惡感、羞愧感、易怒、壞脾氣、喜怒無常、悶悶不樂、緊張、孤獨感等。在行為上的影饗會造成人際關係不良、高轉業率、工作效率低、士氣低落、工作不滿、意外事件的發生、藥物濫用、暴飲暴食或無食慾、酗酒及過度抽菸,過度興奮等。在認知上的影饗會造成無法做決策、無法集中精神、易忘、過度敏感、忽然忘卻一切等。在生理上的影饗會造成小便急促及頻數增加,心跳急快、口乾流汗、呼吸困難、四肢無力、麻痺、凍僵感等。在健康上的影饗會造成頭暈、偏頭痛、神經質、惡夢、失眠、高血壓等。所以學習如何放下,不要太過執著,這是擺脫壓力的一種法門,因此執著外在的種種人事物皆是一切病的根源,如果能將執著降低到最低限度,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善待。 今節錄上人之演講: 如果一個人在這世界上,為了一些沒必要的執著而執著,這樣只會給自己增加痛苦而已,一件事情想不開,一件事掛礙著,一件事無法放下,一切病就由此而生,所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意思就是說,人無法活到一百歲,就煩惱一千年以後的事情,這是很愚癡的,庸人自擾之,沒有智慧。所以有很多事情不必太在意,要活在當下,佛門有句話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要你活在當下,如果你在當下活的不好,心態上都是想著過去或是盼望未來的事情,難怪會得到以現代的名詞稱作妄想症、自閉症、憂鬱症等等…,不是嗎?所以佛云:「三心不可得。」現在這一念不可得,你動了一個念頭,這一念馬上就過去了,不動念頭便罷,一動念則構成過去式了,所以過去現在未來,哪一個心是永恒不變的呢?當下即是如幻如化,緣起緣滅。我來做個譬喻:一個人如果常期性的執著他的身體,想要永遠健康,這會帶來執著的痛苦。你不要小看了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做個分析,一個人一直祈求、一直盼望,希望一輩子都不要有病苦,這有可能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身體是四大五蘊之體-色受想行識,五蘊之體是不能自在的,是無常法、是因緣法,因緣剎那生剎那滅,是故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所以身體不是永恆不壞的,要執著它不壞、不病,這是永遠辦不到的,世間是無常,而要將無常變為常,有可能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以身體來說,它是可壞法的,是生滅法的,你希望它不生滅,要它永恆不變,這是違反常理,將無常變為常,這是絕對做不到的事,也不是你能夠主宰的。 要了解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緣法,佛法講因緣,離開因緣無一切法,一切法皆是因緣法,既然諸法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一切法,皆是無常的,既然是因緣所和合的一切法,當下是空無自性,幻化無常的,所以,以無常去觀諸法的話,就不會對一切法產生強烈的執著、掛礙、貪戀。是故佛陀告訴弟子們要時常觀看世間無常。世間無常,你不可能將無常變為常,無常是世間的真相,若如是觀則此人則能漸漸入道。不執著一切法,慢慢就自性解脫了。 又如開悟聖僧云:「執相心著魔,離相心自在,一切平等觀,無取亦無捨。」意思就是如果在修道的過程當中,對一件事情,耿耿於懷,一直放在心裡頭,執著一切相的話,你就著魔了-心魔。貪著一切境界的當下,就是心魔,你有辦法將一切虛妄幻化的境界不執著,這樣就能自性解脫。如同「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這就是不執著一切相,自性當下就解脫,好比在公園裡,花花草草,非常的鮮艷、美麗,不過當你走過後,不會將那艷麗的花草放在心裡,當下自性解脫,這就是離相心自在,若執著一切相,一切情境放不下,淨化不掉,心就著魔了。佛教說是住相的意思,有染污的意思。 一切平等觀,無取亦無捨,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平等觀?諸法是因緣法,因緣法當下是無常空性,哪一個東西,不是經過這樣的程序,法都是因緣和合,單因單緣都無法成為法,需要因緣和合,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的,當下是空性,這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平等的。如果了解一切法是空性的話,那麼執著心從何而來呢?會執著的人往往將無常當常,把它當成實有。譬如一間房子,蓋得很莊嚴,你放心,經過一百年,甚至五百年,它漸漸會風化、會腐化,甚至垮下來,可見一切法是不自在的,一切法不是獨立性的,既然不是獨立性,既然是空性的,就不自在,此刻我們的心自然對一切法,就不會產生執著,因此自性就解脫了,無取亦無捨,這是解脫的話,因為心無取無捨,心如如不動,當下自性涅槃就現前了,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修道若能夠面對世間的一切人事物,了解其無我因緣法,這樣的話,心裡絕對不會執著外在,而能自性解脫。 如是正觀世間真相,運用起無常的大刀,智慧的利劍,面對財色名食睡,乃至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則無一不迎刃而解,業盡情空,瀟灑自在,笑傲人間,做個無修無證之無事道人。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1條 ,第:1 頁/共 1 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