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ccsmile2
-- 發表時間:2010/5/9 上午 04:31:41
-- 什麼人最容易犯謗法罪!
《彌勒發問經》中關於什麼人容易犯謗法罪的經文。
時諸菩薩聞是語已從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願為我等說此業障。我等知罪當自調伏。我從今日更不敢作。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曾往昔于俱留孫如來法中。出家為道。自恃多聞修持淨戒。常懷憍慢傲逸之心。又行頭陀少欲知足。於是功德復生執著。爾時有二說法比丘。多諸親友名聞利養。汝於是人以慳嫉心。妄言誹謗行淫欲事。是時法師親友眷屬。由汝離間說其重過。皆令疑惑不生信受。彼諸眾生於是法師。無隨順心斷諸善根。是故汝等由斯惡業。已于六十百千歲中。生阿鼻地獄。餘業未盡。復于四十百千歲中。生等活地獄。餘業未盡。復于二十百千歲中。生黑繩地獄。餘業未盡。復于六十百千歲中。生燒熱地獄。從彼歿已還得為人。五百世中生盲無目。以殘業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鈍。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醜缺。人不喜見。誹謗戲弄欺嫌。常生邊地貧窮下劣。喪失財寶資生艱難。不為眾人尊重敬愛。從此歿已。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還於邊地下劣家生。匱乏饑凍為人誹謗。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設欲修行。多諸留難。雖暫發起智慧光明。以業障故。尋復還沒。汝等從彼五百歲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於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時彼佛當為汝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諸菩薩等。聞佛所說舉身毛豎。深生憂悔便自抆淚。前白佛言。世尊。我今發露悔其過咎。我等常于菩薩乘人。輕慢嫉恚及餘業障。今於佛前如罪懺悔。 祖師大德講述:凡夫在網路上的造業運動! 文殊聖者索達吉堪布:網路造業 環顧我們周圍的生存現實,世間凡夫的愚癡可謂比比皆是。那麼佛教徒的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作用又體現在哪里呢?現在只要你打開電腦上網流覽一番就會發現,網上每天都集聚著一群皈依或未曾皈依過三寶的人在那兒吵得不可開交。沒有任何正知正見指導下的“辯論”,發展到後來往往演變成互相之間的謾駡、人身攻擊,這樣的論爭除了使相續不成熟之人造作惡業,廣積惡因以外,對自他、對社會又會有何幫助、教益?已然處在一個佛法衰微的時代,再要你打我鬧、互爭風頭,豈不有些太沒意義、太過無聊?
普 通 居士護法的弊端(祈竹活佛) 現今有不少在家人更喜歡自作聰明地對各派別作比較、批評,小乘的說大乘非佛說,自稱大乘的譏上座派為低等根器,自稱密法行者的看不起顯乘,顯宗卻罵密法為外道。我們自己想一想,成為三寶弟子本是為了要得益,若這樣做的話,卻反而令我們在入佛教後積來更大的惡業。如果你對各宗派法義有所通達,本人有證悟,能分了義與不義,又能作如理的比派,心亦遠離贊己貶他的宗派門戶之見,而且更身兼住持正法的責任,例如是三大寺中的大學者、長老等,為了辯論、抉擇正理等目的,則還可對這些方面發言。即使此等大德在作此類事業時,尚且如履薄冰。現今的在家人,卻狂妄地自以為代表了其宗派,學著先德般對各宗派妄加評論甚至攻擊,這只是宗派門戶之見,而且是十分笨的一回事!我們連自派細微之宗見尚且未曾掌握,何況比較諸派呢?我們連苯教、外道與內道之最細微法義分別也未搞懂,說甚麼評比內道各宗呢?所以,凡夫在家居士宜以清淨心修持,做好居士之本份,把住持正法的工作留予住持正法的大德來做,否則就會十分危險。 偉大的佛陀是如何與人辯論的! 又有一天,佛陀和侍者阿難走在路上,忽然看到提婆達多和他的弟子迎面走來,佛陀很快的避開道路,阿難怏怏不樂的問佛陀道: “佛陀!你為甚麼要避開提婆達多呢?他是佛陀的弟子,難道佛陀還怕他嗎?” 佛陀知道阿難心中的不平,就安慰他道: “阿難!我不是怕他,不過不要和他相逢,何必要同愚人見面呢?我們都不要同他在一起,也不要同他辯論,他現在滿懷著邪念,如同打惡狗,惡狗更加狂暴,所以不要觸犯他,一切麻煩就會減少。” 〖釋迦牟尼佛傳(摘)〗
晉美彭措法王:不要隨便否定大德 同樣,龍猛菩薩等很多得地的菩薩都要依*佛的教證,可是當今末法時代一些薄地凡夫在稍微知道一些佛理時,就自以為是,眼高過頂,然後輕易地對前輩高僧大德的觀點提出質疑,這種愚癡的做法確實是很可憐。對於前輩高僧大德的教言,我們作為後人為了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有益的增上,是可以進行詳細的分析觀察和學習研究,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凡夫妄圖否定前輩高僧大德的觀點,簡直是異想天開。 以前,不管是薩迦派還是嘎登派或寧瑪派的高僧大德,他們都是初地以上、功德巍巍的高僧大德,他們互相之間作一些有意義辯論,甚至作了針鋒相對的辯駁,這在聖者之間確是如理如法,其有甚深的密意,這對眾生具有深遠意義,但是我們作為凡夫就不能以那種方式隨便否定前輩高僧大德的觀點。 至於極樂世界有無凡夫,各大祖師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竹慶仁波切認為極樂世界有凡夫存在,而喬美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對此則持否定態度。麥彭仁波切是這樣解釋的:普通凡夫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通過阿彌陀佛的無上加持,立即就會成為登地的聖者。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以及各位祖師大德的究竟密意,我們都應予高度重視,並應通過精進聞思去深入理解。萬萬不可依*凡夫的分別念妄加揣測、隨意評價,以免由此造下無邊罪業,為自己往生西方設置障礙。 謗法的過患,嘎當派曾在其教言有所涉及。喇啦曲智仁波切和薩迦班智達都明確指出,普通人不可以犯謗法罪。恰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中,除詳細記述了如何辨別謗法罪與非謗法罪之間的界線以外,還論及了五無間罪、近無間罪的諸多過失。其中,盡無間罪並不容易違犯,而在五無間罪中,殺父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在一般情況下也很難觸犯。至於謗法罪的情況就不盡相同了。一方面稍有不慎就易違越;另一方面,多數情況下又很難確認謗法與否。至於謗法與非謗法的界限,在《彌勒菩薩請問經》中有較詳盡的開示。 六祖慧能大師講解“無諍”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