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無言之美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2611)

--  作者:godaikin2003
--  發表時間:2010/7/10 上午 03:19:09
--  【轉貼】無言之美

無言之美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釋迦牟尼一生說法,臨滅度時,

文殊請他再為大家說法一次。

佛說:“我說法49年,又何嘗說過一句法!

現在你讓我再講授一次,

難道我曾經講授過什麼嗎?”

禪,正發生於不立文字的拈花微笑。

相傳,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

當時大眾都不曉其意,面面相覷,

唯有迦葉尊者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於是,釋迦便將這“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道傳給了他。

有僧問靈山:“佛祖拈花是什麼意思?”

靈山說:“一言方出,駟馬難追。”

僧又問:“迦葉微笑是什麼意思?”

靈山即答:“口是禍門。”

口是禍門者,一落言筌,便成謬誤;

駟馬難追者,若經道破,即乖真實。

所以禪宗傳法,每每用無言的方式。

有次眾人請惟儼上堂說法,惟儼勉強答應了,

可大眾剛剛聚集起來,惟儼便一言不發地回房。

院主追在后面說:“你同意上堂說法,

為什麼又急急回房?”

惟儼說:“講經有講經的法師,

說戒有說戒的律師,我是禪師,而禪是不能講的,

講了也是白搭,這怎能怪我呢?”

順德問雪峰說:“教門先輩們豈不是以心傳心?”

雪峰說:“兼不立文字語句。”

順德說:“既然不立文字語句,又怎麼傳法呢?”

雪峰沉默了好一陣子。

順德於是作禮致謝。

云門文偃也曾傚法維摩詰在“說”不二法門時的沉默,

有時乾脆連“一字禪”也不說了。

相傳方主劉王詔文偃等人到宮內過夏,

禪師門交遊頻繁,問訊說法。

唯有文偃不與人交往,無言無語。

宮內有一名直殿使,

看出云門的默然乃是高深莫測的“最上乘禪”,

遂書一偈貼在碧玉殿上:

大智修行始是禪,

禪門宜默不宜喧。

萬般巧說爭如實,

輸卻云門總不言!

一夫摘自《新聞出版報》

快樂肥妞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