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凡夫的世界─妄想心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2860) |
-- 作者:godaikin2003 -- 發表時間:2010/7/26 上午 10:55:39 -- 【轉貼】凡夫的世界─妄想心 凡夫的世界─妄想心
淨界法師 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念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想法、一個感受,有——快樂、痛苦的感受;由這快樂、痛苦的感受當中,又產生一個想法出來,而這個想法是從你生生世世、你生命的經驗累積而成的。 那麼我們的目標,就必須把這無始劫的顛倒想,要轉成一個清淨的真如。整部《楞嚴經》就是做這件事情─把心帶回家,或者說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二個是同時存在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兩個隨時隨地都是同時存在,但不幸的是,我們永遠跟著妄想走,我們總是覺得跟著妄想走是對的,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所以我們無始劫來,忽略我們真實主人的存在,就是忽略了真如的存在,因為我們沒辦法迴光返照。那怎麼辦呢?【楞嚴經】告訴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 淨界法師 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念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想法、一個感受,有——快樂、痛苦的感受;由這快樂、痛苦的感受當中,又產生一個想法出來,而這個想法是從你生生世世、你生命的經驗累積而成的。
那麼我們的目標,就必須把這無始劫的顛倒想,要轉成一個清淨的真如。整部《楞嚴經》就是做這件事情─把心帶回家,或者說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二個是同時存在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兩個隨時隨地都是同時存在,但不幸的是,我們永遠跟著妄想走,我們總是覺得跟著妄想走是對的,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所以我們無始劫來,忽略我們真實主人的存在,就是忽略了真如的存在,因為我們沒辦法迴光返照。那怎麼辦呢?【楞嚴經】告訴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 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正的在生活! 淨界法師 在商朝,商朝最後一個皇帝商紂王,商紂王有一天,有一個諸侯供養他一雙象牙做的筷子。這雙筷子紂王非常歡喜,心中就住在這個筷子。我們一個人歡喜一個東西,心有所住─筷子要是好好的,他就歡喜;筷子要是損傷了,他就痛苦,所以我們的心就隨這筷子起伏!有一天,他有一個很有智慧的大臣叫箕子,這箕子有一天看到商紂王吃飯的時候,他感覺這商紂王看筷子的眼神不太對勁,就有一種不祥的徵兆。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從小事情體會出大道理─會事入理。他就跟商紂王說:你這筷子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商紂王說:這是諸侯供養我的啊!他說:這個筷子不吉祥,你要趕快把它舍掉、把它丟棄,否則你有亡國之患。商紂王說:這不就是個筷子,有這麼嚴重嗎?箕子說:你今天你愛著這個筷子,你用象牙筷子吃飯,吃久了以後,你覺得這個碗不對勁,跟這筷子不相配,你總有一天要找一個象牙的碗,來跟這個筷子相配;再過一段時間,你覺得這桌子也不對勁了,桌子怎麼可以用普通的桌子呢?要找一個象牙的桌子來跟這個碗相配;再過一段時間你覺得這房子不對,這房子跟桌子不相配,你要蓋一個更莊嚴的房子,來配合這個象牙的桌子;所以總有一天,你就是因為這樣的欲望輾轉增勝而亡國。果然商朝就被箕子不幸而言中。 妄想的可怕─不僅是會帶動我們產生欲望、去造業,而是它會輾轉增勝;你滿足它一次,它下一次要求更多,就像滾雪球一樣,會不斷的輾轉增勝!剛開始你不覺得它的存在,但是等到你覺得它的勢力強大的時候,你沒辦法了,你一定要跟它走,這就是生死輪回的根本。 在讀者文摘中,有一段小公案對於妄想的描述很貼切: 有一個母親跟一個女兒在一起生活,這個女兒長大了、也找到了工作。有一天,這個女兒就領了薪水,她覺得這一個月的辛苦,應該給自己一些犒賞。經過百貨公司的櫥窗,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帽子,她就把她薪水的錢,拿了一部分,買了一頂帽子戴上,看了,欸!越看越滿意就回去了。回去以後,她跟她的母親感情很好啊,她希望她的母親給她讚歎幾句,就跑到她母親前面,她母親剛好忙著在做菜,沒有注意到她的帽子;她看不對,跑到前面晃沒有用,就把帽子放在冰箱上面,她母親開冰箱的時候只是注意她的菜,也沒看到帽子,這時候這小女孩就生氣了,吃飯的時候悶悶不樂啊!她母親說:你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啊?她說:對啊!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帽子要給你看,你都不看,所以我心情不好啊!這個母親說啊:你心情不好,我心情也不好啊!我今天做了新的頭髮,你也沒有看到啊! 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當中,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正的在生活! 從唯識的角度,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只有第一念,我們瞭解外境是怎麼回事,第二念開始妄想活動,我們開始活在妄想中。比方說你吃榴?: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吃到榴?,你第一口咬下的時候,感受到榴?的味道,但是第二念以後,你就活在你的妄想當中─這個榴?是很好的、是怎麼樣的;其實你第二口以後你沒有再吃到榴?。妄想活動的時候,我們已經不知道外面是怎麼回事了,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了,就是妄心攀緣妄境→產生欲望→開始造業。 【楞嚴經修學法要】---精選篇006 MP3下載地址:http://prajna-pureland.com/download-sub_index.php?module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7/26 下午 11:16:03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