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雜寶藏經卷第一慈童女緣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4048)

--  作者:denchown
--  發表時間:2010/10/18 下午 12:06:12
--  雜寶藏經卷第一慈童女緣



昔佛在王舍城。告諸比丘。於父母所。少作供養。獲福無量。少作不順。獲罪無量。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罪福之報。其事雲何。

佛 言。我於過去久遠世時。波羅奈國有長者子。名慈童女。其父早喪。錢財用盡。役力賣薪。日得兩錢。奉養老母。方計轉勝。日得四錢。以供於母。遂復漸差。日得 八錢。供養於母。轉為眾人之所體信。遠近投趣。獲利轉多。日十六錢。奉給於母。眾人見其聰明福德。而勸之言。汝父在時。常入海采寶。汝今何為不入海也聞是 語已。而白母言。我父在時。恆作何業。母言。汝父在時。入海取寶。便白母言。我父若當入海采寶。我今何故。不復入海。母見其子慈仁孝順。謂不能去。戲語之 言。汝亦可去。得母此語。謂呼已定。便計伴侶。欲入海去。莊嚴既竟。辭母欲去。母即語言。我唯一子。當待我死。何由放汝。兒答母言。先若不許。不敢正意。 母已許我。那得復遮。望以此身立信而死。許他已定。不復得住。母見子意正。前抱腳哭。而作是言。不待我死。何由得去。兒便決意。自掣手出腳。絕母數十根 發。母畏兒得罪。即放使去。共諸商賈。遂入於海。達到寶渚。多取珍寶。與諸同伴。便還發引。時有二道。一是水道。一是陸道。眾人皆言從陸道去。即從陸道。 時彼國法。賊來劫奪。若得商主。諸商人物。皆入於賊。不得商主。雖獲財物。商主來還。盡歸財物。以是之故。是慈童女。恆出營別宿。商人早起。來迎取之。一 夜大風。商人卒起。忘不迎取。商主於後。即不得伴。不識途徑。見有一山。便往至上。遙見有城。紺琉璃色。飢渴困乏。疾走向之。爾時城中。有四玉女擎如意寶 珠。作倡伎樂。而共來迎。四萬歲中。受大快樂。於是自然。厭離心生。便欲舍去。諸玉女言。閻浮提人。甚無反復。共我生活。經四萬歲。雲何一旦舍我而去。不 顧其言。便復前行。見頗梨城。有八玉女。擎八如意珠。亦作伎樂。而來迎之。八萬歲中。極大歡樂。生厭惡心。復舍遠去。至白銀城。有十六玉女。擎十六如意 珠。如前來迎。十六萬歲。受大快樂。亦復舍去。至黃金城。有三十二玉女。擎三十二如意珠。如前來迎。又三十二萬歲。受大快樂。亦欲舍去。諸玉女言。汝前後 所住。常得好處。自此已去。更無好處。不如即住。聞是語已。而自念言。諸玉女等。戀慕我故。作是語耳。若當前進必有好處。即便舍去。遙見鐵城。心生疑怪。 而作是念言。外雖是鐵。內為極好。漸漸前進。並近於城。亦無玉女來迎之者。復作念言。城中甚似極大快樂。是故不及來迎於我。轉轉前進。遂入鐵城。門關已下 中有一人頭戴火輪。舍此火輪。著於童女頭上。即便出去。慈童女。問獄卒言。我戴此輪。何時可脫。答言。世間有人。作其罪福。如汝所作。入海采寶。經歷諸 城。久近如。然後當來代汝受罪。此鐵輪者。終不墮地。慈童女問言。我作何福。復作何罪。答言。汝昔於閻浮提。日以二錢。供養於母。故得琉璃城。四如意珠。 及四玉女。四萬歲中。受其快樂。四錢供養母故。得頗梨城。八如意珠。八玉女等。八萬歲中。受諸快樂。八錢供養母故。得白銀城。十六如意珠。十六玉女。十六 萬歲。受於快樂。十六錢供養母故。得黃金城。三十二如意珠。三十二玉女。三十二萬歲。受大快樂。以絕母發故。今得戴鐵火輪。不曾墮地。有人代汝。乃可得 脫。又問言。今此獄中。頗有受罪如我比不。答言。百千無量。不可稱計。聞是語已。即自思惟。我終不免。願使一切應受苦者盡集我身。作是念已。鐵輪即墮地。 慈童女語獄卒言。汝道此輪。不曾有墮。今何以墮。獄卒嗔忿。即以鐵叉。打童女頭。尋便命終。生兜術陀天。欲知爾時慈童女者。即我身是。諸比丘當知。於父母 所。少作不善。獲大苦報。少作供養。得福無量。當作是學。應勤盡心奉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