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親友書略釋》調伏諸根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開示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4416)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0/11/7 上午 11:05:44 -- 《親友書略釋》調伏諸根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開示 敬錄自《親友書略釋》 龍樹菩薩 造頌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 譯 索達吉堪布 釋講 http://www.zhibeifw.com/book/qysls/default.htm 壬二、調伏諸根: 如聞子藏命,防持躁動心, 獸藥刀怨火,無令欲樂侵。 一個修行者時時刻刻都應該觀察身心調伏諸根,防止自己對外境的色聲香味等生起貪執。因為貪執外境有雙重過患:今生中產生多種煩惱痛苦,來世被業風鼓動,輾轉受苦。調伏諸根,必須要保持警覺,靜下心來詳細反覆地觀察,牢牢控制住諸根使不外散,就如同對待聞、子、藏、命四種情況一樣。 「聞」,是指聽聞佛法。聽聞佛法不同於聽聞一般世間的言論,絕對不可以馬虎,聞法時是否聚精會神地聽聞,關係到接下來的思維、實際修持的質量,以及最後的結局──解脫還是繼續輪迴。因此,我們應像聞法一樣護持六根,使不外散。 「子」指孩子,父母親片刻也不會離開自己的幼子,因為小孩看管不善,很容易出危險,比如掉進河裡或被人偷去等。諸根就像小孩一樣,很容易受到外境引誘而走失,因此正知正念的父母不能有片刻放鬆,須時刻小心照看,不要讓它隨外境轉啊! 「藏」指寶藏,擁有寶藏就不會貧窮,所以擁有者對它謹慎小心地保護,怕被小偷偷去,修行人對諸根的態度也應如此。 「命」指生命,我們的生命是非常寶貴的,如若失去則無法復得,故每個人都非常重視,時刻保護,我們護持諸根時,也應當有這樣的慎重態度。 世間色聲香味的欲妙好比猛獸、毒藥、刀刃、怨敵、火炕,修行人稍加接觸就會感受巨大傷害,而更為嚴重的是世間「獸藥刀怨火」只能使我們喪失生命,而對於欲樂的貪執卻會將我們的解脫慧命斷盡。而我們凡夫人的心桀驁不馴如同野馬,片刻難安如頑童,如果不以對聞法般的專心、對幼子般的愛護、對寶物般的謹慎、對生命般的珍重去護持自己的諸根,很難防止對六欲的貪著。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0/11/7 上午 11:07:17 --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8&ID=16998&page=1 解釋題目:《親友書》 「親友」,是指釋迦教法弘揚者龍猛菩薩的親密摯友──樂行國王。當時他們沒有見面,龍猛菩薩以書信的方式為其宣說解脫道,這些竅訣集成一部論典,就取名為「親友書」。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0/11/7 上午 11:11:11 -- 敬錄自《量理寶藏論》講記 薩迦班智達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tudy1.htm 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在整個世間當中,弘揚釋迦牟尼佛教法的論師當中出現過「六大莊嚴」,我們以前也給大家做過介紹。首先是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等有關經典裡面,親自授記的龍猛菩薩──登地的龍猛菩薩,他造了《中觀》的相關論典;第二個是彌勒菩薩親自攝受的無著菩薩,也即開顯廣行派的無著菩薩;第三個是文殊菩薩親自攝受、獲得戰勝一切悉地的陳那論師。此三大論師人們稱之為「三大造論者」:《中觀》的造論者龍猛菩薩;《大乘俱舍論》的造論者無著菩薩;《因明》的造論者陳那論師。後來弘揚他們的教法、解釋他們論著的有三大論師,也即在蓮花當中化生的聖天論師解釋了龍猛菩薩的觀點;能背誦九十九萬部論典的世親論師解釋了無著菩薩的觀點;勝服一切外道、抨擊一切外道的法稱論師,他解釋了陳那論師的究竟意趣。一般來講,人們稱這六大論師為「六大莊嚴」:三大造論者、三大釋論者,總共有六大論師。有關「六莊嚴二殊勝」也有不同說法:有些說無著菩薩和龍猛菩薩為二大殊勝論師,加上功德光尊者和釋迦光尊者兩位論師作為「六大莊嚴」。 不管怎樣,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大乘小乘教法,依靠這六大論師而進行弘揚的,這一點無論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還是其他傳承的佛教都是公認的。所以我們要學習釋迦牟尼佛的真實密意,必須要依靠這些論師們特別珍貴的論典。 |
-- 作者:吉祥勝幢 -- 發表時間:2010/11/8 上午 11:5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