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中觀四百論廣釋》於樂趣亦應厭離 ─ 索達吉堪布 開示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5300)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1/1/10 上午 03:02:45 -- 《中觀四百論廣釋》於樂趣亦應厭離 ─ 索達吉堪布 開示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book/zhongguansblgs/default.htm http://www.zhibeifw.com/book/zhongguansblgs/main.htm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7.htm http://211.72.163.194/pdf/31.pdf 辛一、(於樂趣亦應厭離): 問曰:惡趣是無暇處,有眾苦逼惱,所以應厭離;但是人天善趣是安樂生處,不應厭離。 地上惡異熟,唯見為損惱, 聖者觀三有,等同備宰處。 凡是地上的眾生都受著惡業異熟果,唯有見到他們都在為各種痛苦所損惱,因此聖者們觀看三有世間與待宰處等同。 三惡趣是充滿痛苦的無暇之處,而人天善趣有許多欲樂,因而有人以此對善趣生起愛執,不欲出離,這也是不明善趣真實面的非理愛執。生活在大地以上的人天有情,無一不在受著前世不善業的異熟果報,都在時刻不停地為行苦、變苦、苦苦所損惱。具體來說,人道有情是以貪欲惡業而投生於人趣,阿修羅以嫉妒惡業感生為非天,天人以傲慢惡業而投生於天趣,既然各個都在感受惡業異熟果,那怎能稱之為安樂生處呢?縱然善趣有情表面上在享受一些有漏安樂,然而稍加觀察,有情都在受著惡業異熟果的逼惱,任何時任何處都沒有離開過三苦煎熬,只不過是因愚癡麻木,眾生顛倒地執苦為樂,才現起了一些安樂的假相。在徹證苦諦的聖者看來,三界如同火宅,如同屠宰場一般,有情陷於其中,都在為無常死主逐個宰殺,時刻都在為業力煩惱魔所折磨,對如是痛苦之淵藪,實應生起極大怖畏而厭離。 譬如說,昔日有一名大臣,深受國王寵愛,久之他對國王也無有畏懼,隨意做一些非法行,後來終於觸犯了國王,慘遭殺害。同樣,投生於善趣中的有情,表面上看也是為輪迴死主所寵幸的大臣,有著較好待遇,但實際上仍在死主統治下,隨時都會被殘害至死。月稱菩薩言:「地上世間眾,感召前世業,種種異熟果,唯見損惱矣。」故有智者,當反覆觀察思維善趣的痛苦,於此應斷愛執而修厭離。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1/1/10 上午 03:03:33 -- http://www.zhibeifw.com/book/zhongguansblgs/00.htm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法輪,其中第二轉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涅槃後,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觀莊嚴論》為宗綱,開創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於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因而若欲修持了悟般若空性,於《四百論》尤應深加研習。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1/1/10 上午 03:05:57 -- 敬錄自《量理寶藏論》講記 薩迦班智達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tudy1.htm 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在整個世間當中,弘揚釋迦牟尼佛教法的論師當中出現過「六大莊嚴」,我們以前也給大家做過介紹。首先是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等有關經典裡面,親自授記的龍猛菩薩──登地的龍猛菩薩,他造了《中觀》的相關論典;第二個是彌勒菩薩親自攝受的無著菩薩,也即開顯廣行派的無著菩薩;第三個是文殊菩薩親自攝受、獲得戰勝一切悉地的陳那論師。此三大論師人們稱之為「三大造論者」:《中觀》的造論者龍猛菩薩;《大乘俱舍論》的造論者無著菩薩;《因明》的造論者陳那論師。後來弘揚他們的教法、解釋他們論著的有三大論師,也即在蓮花當中化生的聖天論師解釋了龍猛菩薩的觀點;能背誦九十九萬部論典的世親論師解釋了無著菩薩的觀點;勝服一切外道、抨擊一切外道的法稱論師,他解釋了陳那論師的究竟意趣。一般來講,人們稱這六大論師為「六大莊嚴」:三大造論者、三大釋論者,總共有六大論師。有關「六莊嚴二殊勝」也有不同說法:有些說無著菩薩和龍猛菩薩為二大殊勝論師,加上功德光尊者和釋迦光尊者兩位論師作為「六大莊嚴」。 不管怎樣,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大乘小乘教法,依靠這六大論師而進行弘揚的,這一點無論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還是其他傳承的佛教都是公認的。所以我們要學習釋迦牟尼佛的真實密意,必須要依靠這些論師們特別珍貴的論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