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勝利道歌淺釋》發出離心 ─ 索達吉堪布 開示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5599)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1/1/29 下午 12:15:52 -- 《勝利道歌淺釋》發出離心 ─ 索達吉堪布 開示 敬錄自《勝利道歌淺釋》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釋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2.pdf 乙三(發出離心)分二:丙一、護戒功德;丙二、破戒過失。 接下來講述學修密法的另一個基礎,即是要發起出離心。出離心與菩提心正是學修顯宗與密宗的共同基礎。法王如意寶從兩個方面論述了出離心,一是護戒功德,二是破戒過失。 丙一、護戒功德: 於諸輪迴之盛事,不起羨慕之心念, 當持人天供養處,殊勝嚴飾之淨戒。 於此輪迴中有著許多令人炫目的盛事與富足。如我們這個世間的人,多數追求生活於繁華都市,享受奢華的生活,有著良好的聲譽、顯赫的地位和一呼百應的威勢等財、色、名、食、睡的誘人「快樂」;在天人道,則更有無死甘露、各種寶飾天衣等更多的令人羨慕之處。 但是,無論何種貪執都會將人束縛,令人不能解脫。就像難陀的故事──無論貪著三界輪迴中的哪一種福報都得不到解脫。《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講:「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故應該生起出離心,特別是我們學佛之人,無論是居士,還是正學女、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凡守持小乘戒,首先要看破世間,如果沒有看破,戒律就無法守持。無垢光尊者強調指出:守小乘戒,必 所以,對三有輪迴中短暫快樂不生貪戀心,恆時希求解脫果,這便具有了清淨戒律的基礎。 「當持人天供養處」,此中的「供養處」是指持守別解脫戒以上的戒律,並且持戒清淨,他們是人天眾生的殊勝供養處。《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誠可笑,故於三有無希求,守護淨戒佛子行。」所以,已受戒之人,必須要守持好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是佛為追求自我個別解脫的小乘行人所制定的戒律,但它同時也是大乘菩薩戒與密乘三昧耶戒的基礎。如同龍樹菩薩所講:「戒如動靜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如果學修佛法不受戒,不可能產生很大的功德。如果受了相應之戒,則一切行持,皆有很大功德,而且功德自然而然增上。戒律是人天最殊勝的裝飾,釋迦牟尼佛曾在佛經中說:如果有了清淨戒律,即便沒有其他裝飾,也十分的莊嚴。 丙二、破戒過失: 一切增上定勝樂,悉皆依此而生故, 倘若破戒墮惡趣,切莫迷惑當取捨。 依據《寶鬘論》,一切人和天人的安樂都叫勝生之樂,這是暫時安樂;定圓樂則是解脫之安樂。解脫之樂也有暫時和究竟之分,暫時的解脫安樂,如聲聞羅漢、緣覺和菩薩;究竟的解脫安樂是成正等覺,即證最究竟之佛果。然而無論是勝生之安樂,還是定圓樂,皆是從守持清淨戒律中產生。正是這一緣故,我們應該持守好各類戒律,不僅增上人天福報,而且終獲解脫之安樂。 《寶鬘論》中並且論述了只有二地以上的菩薩才能真正持守清淨戒律。《入中論》中也說,二地菩薩即使在睡夢中也不會犯戒。然而對於一般的凡夫,別說睡夢中,就是在白天,也難以真正清淨戒律。在《菩提正道論》中,宗喀巴大師專門引用了佛經的一個教證,即在末法時代,哪怕守持一天的戒律,其功德比在千百萬劫中供養諸佛菩薩的功德還大。這也正顯出了末法時代持守戒律的難度與其可貴。因此,我們已決心荷擔如來家業的人,更要盡心盡力去持守戒律,一個具足正知正見的人,是不會也不可能犯戒的。 「倘若破戒墮惡趣」,在此指出了破戒的危險性。如果有人破了根本戒,或者破犯了相關重戒,於一生中也沒有懺悔清淨,那麼此人肯定會墮入惡趣,反覆漂流而無有出期。因此若稍有違犯,即應當盡快地按照儀軌,去真心發露懺悔。唯有這樣,才能遣除因破戒而招致的各種違緣障礙。 對於出家人來說,一定要清淨守持戒律。淨戒是生善趣之因,也是解脫的基礎,如果戒律不清淨,則反而轉生惡趣去了。《入菩薩行》中講:破戒之人即使多行布施,他的果報還是轉生到餓鬼中當護財鬼之類。 「切莫迷惑當取捨」,大家要注意,現在我們既有善知識的指導,又是自由自在有條件守持清淨戒的時候,應好好珍惜此機會,千萬不要迷失了,應該對自己的行為善加取捨,遠離一切破戒的因與緣,發願在此一生當中,清淨地守持好戒律。偶爾無意中犯了戒律,凡夫人在所難免,但此時應勵力懺悔。如果受了戒還不知戒律為何物,或明知戒律的學處,而故意去違反,則應反思自己是否已成了佛陀授記中在末法時代混入佛門中的魔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