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般若攝頌淺釋》有境智慧不可得:攝義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8788)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1/9/13 上午 02:15:37
--  《般若攝頌淺釋》有境智慧不可得:攝義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敬錄自《般若攝頌淺釋》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卯三、攝義:

非色非受非想行,於識不行無住行,

彼不緣行智慧堅,具無生智勝寂定。

以上分析了有境智慧和所知對境不可得,現在講它們的攝義。本頌是說,任何一個人若不把色執著為色,受執著為受,想行識也沒有執著為它們的本體,那麼這就是無住之行,而且它就是最殊勝的行持。比如,如果有人對色法也沒有執著,對苦樂的感受也沒有執著,乃至對整個五蘊都沒有執著,那這就是毫不執著之行。這樣的行者也自然擁有極高的境界。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一切執著相。那他為什麼能如此而行呢?其實這完全是一切無執著的智慧得以穩固的緣故。而獲得這種無生智慧的菩薩,將得到勇行三摩地等許許多多三摩地。

其實,這一頌也在提醒我們:安住在單空的境界並不究竟,必須再以智慧抉擇,進而安住在對色受想行識五蘊皆不執著的境界中而行持。可能很多道友因為以前沒有學習過甚深的中觀,或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所以現在聽起來好像找不到什麼感覺。的確,般若波羅蜜多非常甚深。於此而言,想也不是究竟的境界,非想也不是究竟的境界,它是除了想和非想以外的不可思議境界,即諸佛菩薩的智慧。一旦擁有這種智慧就不會退轉,而且還將得到勇行三摩地在內的諸多三摩地。

關於勇行三摩地,菩薩依靠它能摧毀一切魔眾,修行過程中也不會有退失、煩惱和違緣。有些人說,釋迦牟尼佛在十地的時候獲得了勇行三摩地。也有人說,佛陀在因地時曾依靠勇行三摩地調化六萬嬪妃;本來當時佛陀沒有貪心,但他卻在每一個人面前都顯現自己的身相來度化她們。在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佛說首楞嚴三昧經》中,對勇行三摩地(即首楞嚴三昧)的作用、威力、功德、加持以及度化眾生的方式有詳細宣講,大家可以參閱。但這部經並不是《首楞嚴經》,《首楞嚴經》是唐朝時候翻譯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混為一談。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時,執著色等相也不對,執著非色等相──空相也不對,只有遠離了相和非相才是智者的境界,所以有相和非相的執著就是淺慧者。《中觀根本慧論》云:“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意思是說,智慧淺薄的人所見的諸法,要麼是有的相、要麼是無的相,其實這並不能見到摧滅一切見解的諸法實相。

大家還應清楚,只要不緣一切而行持的智慧得以堅固,勇行三摩地等最勝寂靜等持就將開啟,在那個時候就能無有任何困難地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而我們想獲得這樣的境界,首先必須了解遠離一切戲論的中觀,(當然這一點,學過《中觀根本慧論》、《入中論》和《中觀莊嚴論》等中觀論典的道友在理論上都能了解。)因為在摧毀實執、破壞三有的根本方面,中觀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以希望大家經常串習。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1/9/13 上午 02:30:22
--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9.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30.pdf

中觀根本慧論講記

龍猛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1/9/13 上午 02:32:12
--  

敬錄自《量理寶藏論》講記  薩迦班智達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kc/html/20101231123_7.php

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在整個世間當中,弘揚釋迦牟尼佛教法的論師當中出現過「六大莊嚴」,我們以前也給大家做過介紹。首先是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等有關經典裡面,親自授記的龍猛菩薩──登地的龍猛菩薩,他造了《中觀》的相關論典;第二個是彌勒菩薩親自攝受的無著菩薩,也即開顯廣行派的無著菩薩;第三個是文殊菩薩親自攝受、獲得戰勝一切悉地的陳那論師。此三大論師人們稱之為「三大造論者」:《中觀》的造論者龍猛菩薩;《大乘俱舍論》的造論者無著菩薩;《因明》的造論者陳那論師。後來弘揚他們的教法、解釋他們論著的有三大論師,也即在蓮花當中化生的聖天論師解釋了龍猛菩薩的觀點;能背誦九十九萬部論典的世親論師解釋了無著菩薩的觀點;勝服一切外道、抨擊一切外道的法稱論師,他解釋了陳那論師的究竟意趣。一般來講,人們稱這六大論師為「六大莊嚴」:三大造論者、三大釋論者,總共有六大論師。有關「六莊嚴二殊勝」也有不同說法:有些說無著菩薩和龍猛菩薩為二大殊勝論師,加上功德光尊者和釋迦光尊者兩位論師作為「六大莊嚴」。

不管怎樣,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大乘小乘教法,依靠這六大論師而進行弘揚的,這一點無論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還是其他傳承的佛教都是公認的。所以我們要學習釋迦牟尼佛的真實密意,必須要依靠這些論師們特別珍貴的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