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般若攝頌淺釋》宣說不住:彼之功德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31905)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5/20 上午 08:43:12
--  《般若攝頌淺釋》宣說不住:彼之功德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敬錄自《般若攝頌淺釋》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癸二、彼之功德:

前面從意義與比喻兩個方面講了不住之住,現在講不住的功德,頌詞是:

思成善逝之聲聞,欲成獨覺成佛陀,

不依此忍不能得,如同不見此彼岸。

大家也清楚,對基道果所攝的一切萬法,如果我們去耽著,真正的勝妙菩提就不可能得到。佛經也說:有緣者不可得三菩提。(但大家千萬不要解釋為有緣分的人不可得三菩提,若是這樣,那就成了沒有緣分的人才能獲得三菩提了。)所謂“有緣者”就是有執著的人,所以唯應依無緣來獲得菩提。頌詞也說,如果我們想成就善逝的聲聞,即從預流向到阿羅漢之間的聖果,以及想獲得獨覺和圓滿正等覺佛陀的果位,那就要依靠般若波羅蜜多。若不依靠這樣的堪忍法──空性法門,就絕對不可能獲得三菩提的果位;就像不依靠船隻,就不可能越過大海,或見到大海的此岸彼岸一樣。可見空性法門非常重要!

但因眾生的根機不夠,所以我們暫時著重提倡大家行持有緣善法、積累福德資糧,然後再逐漸趨入真正的空性,當然這也是我著重以《入行論》、《大圓滿前行》等法來引導大家的原因。佛陀在轉法輪時,為了攝受外道,也未首先就說萬法皆空,而是從不了義的角度說:如來藏是常有不變的,它基本上與你們的大自在相同。可見,雖然我們暫時對有緣法應該重視,但要獲得真正的成就,就一定要學習空性法。

而對空性證悟的程度不同,就分出了三種菩提:證悟人無我就獲得聲聞菩提,證悟人無我的全部和法無我的一半就獲得緣覺菩提,而圓滿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就獲得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三界導師的佛菩提。所以,證悟空性的境界不同,所獲得的成就也不一樣。在道友當中,有些因為對空性法門學得比較好,或者說空性法門的境界比較高,他們對世間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就看得很淡;相反,若對空性的境界沒有提高,那再怎麼樣修、再怎麼樣學,也不可能斷除執著。當然,若我們清楚《現觀莊嚴論》所講的佛陀的遍智、菩薩的道智和聲緣的基智的差別,就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證悟空性的重要性。

《現觀莊嚴論》云:“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既然空性是四聖眾的母親,那來源沒有的話,一切聖者就不可能存在,所以無論我們想獲得密宗的成就,還是顯宗的成就,最後肯定要有空性的證悟。就像不依靠船隻,就不可能到達大海的彼岸一樣。而我們這些凡夫眾生一直在輪迴大海中苦苦掙扎,若沒遇到空性,或沒了解空性的法義,那要獲得解脫也有很大的困難。

因此,當我們聽聞到空性法門時,千萬不要產生懷疑,因為這是許許多多大成就者和智者們通過智慧再三觀察過的。就像世間的純金,若專家通過高級儀器已經做過檢測,那我們就沒必要再懷疑,因為這樣的懷疑根本鑒定不出什麼,也得不出正確的結論。所以大家對空性法門一定不要有任何懷疑。第二,對空性法門也不要有恐慌。比如,既然萬法是空性,那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或者,到時候會不會墮入一種空空蕩蕩的境界當中?沒有必要這樣。我們唯應做的,就是要按佛經的內容去實修,除此之外沒有必要以分別念胡思亂想,從而編造出各種各樣的虛幻世界。

現在末法時代,眾生的分別念各種各樣。昨天有個人給我說:“我造了一個與以往完全不相同的《極樂願文》。”我問:“你怎麼造的?”他說:“憑我的想像力造的。”我說:“你想像力真豐富,超過高僧大德!”其實他只是胡思亂想。因為這樣的解脫法和空性法,根本不是凡夫人憑想像就能作的。而聖者因為有超越凡夫的智慧和能力,所以能造出來。因此凡夫最好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中,不然明明是凡夫還想裝聖者,那就會像話都不會說的小孩還想裝博士生導師一樣荒唐可笑。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當然,在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因種種原因自己也會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後來自然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就像《二規教言論》中所說那樣[1]:在思想不成熟、學問不到位等條件下,所作出的結論或所作的事情,到思想比較成熟或境界有所提高時,自己也會覺得可笑。比如:我剛來學院時在上師面前也這樣問過,在某某道友面前還大聲宣揚過,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可見聞思非常重要。

前段時間,一位知識分子的父母到學院聽了兩堂課,他們在離開時對我說:“本來我們來這裡有很重要的三個問題要問,但其中兩個問題在聽了兩堂課後就解決了,剩下的一個問題也不用問了,因為我們基本上能自己解答。”對有智慧的人來講,聽兩堂課也能將終生不能解決的疑團解開,而其他問題也能自己解答。可見大家首先要有聞思的智慧,在此基礎上還應好好觀察。

當然,這裡講的是空性方面的道理,即不依空性就不能獲得解脫。關於這一點,龍猛菩薩云:“何人不知空性義,彼者不能得解脫。”既然所有聖者皆依靠般若空性而獲得解脫,那我們凡夫人就應把空性當作超越三界輪迴大海的船隻那樣來對待。比如《般若攝頌》,這就是我們超越輪迴的大船,所以大家一定要隨身攜帶這部經函。雖然我們現在要依靠它來直接渡越輪迴有一定的困難,但若沒有它,那也絕對不可能擺脫極為恐怖的生死苦海。所以大家一定要對般若生起信心和歡喜心,在修學過程中,也應把它當作殊勝的對境來作供養、頂禮和祈禱。

而自己在上師或諸佛菩薩前祈禱、供養時,也應這樣想:諸佛菩薩,請加持、垂念、攝受我!讓我相續中的實執盡快泯滅,也願諸佛菩薩和傳承上師相續中的不住智慧盡快在我相續中生起來。若能這樣虔誠、恭敬地祈禱,相續中的實執和貪執就會逐漸滅掉。當然,這從很多高僧大德的傳記中也看得出來,也即他們經過一生的努力,很多境界最終都得以現前。也許他們前世曾積累過無數資糧,但在顯現上卻跟我們差不多,因此大家也不能脆弱:我根機那麼劣、記性那麼不好,人又長得難看,所以沒有希望,因為諸佛菩薩肯定不喜歡我。不能這麼想,因為解脫與長相、財產等並沒有關係。在漫長的佛教歷史中,很多大成就者的長相並不一定都非常美,甚至有的還很醜,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其實,信心乃修行的動力,如果一點信心也沒有,除了吃飯睡覺以外什麼都沒興趣,那也不行。當然作為凡夫人,有時候不想看書、磕頭、打坐,這樣的現象應該有。尤其前世業障重的,比如一直住於惡道當中,那聞思修行的習氣就很難成熟。若以前兩三百世一直當犛牛,即生對吃菜就會很有興趣,除此之外,可能一聽到聞思就不舒服。如果前世一直當班智達,或當修行人,那一接觸佛法,馬上心裡面就會生起歡喜心。正因為人的前世並不相同,所以今生的習氣也就不一樣,即使我們以前一直當惡趣眾生,那從這一輩子開始,也應有大的改變。



[1]  《二規教言論》云:

       “所謂妙慧即智慧,即是無誤取捨者,若無如眼此智慧,則彼無有其餘德。

           彼亦取捨一切事,須先詳細而觀察,世間眾生之遭殃,皆從未知未察來。

           或由年齡未成熟,或是孤陋寡聞者,自己往昔所做事,亦有眾多自所笑。

           是故於諸善惡事,見多識廣極為要,尤其大國大政規,廣見多聞亦為要。”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5/21 上午 08:48:49
--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大家也清楚,本經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具有不可思議加持的、闡述甚深空性的大乘經典,它總結了廣、中、略三大般若的甚深意義,故極其殊勝。對在座的各位道友來講,在短暫的一生中想全部學完所有般若經典,這也有一定的難度。而我們相續中的種種實執又不得不根除,所以這樣的經典非常值得修學,或者說學修這部經典非常有必要。

至於佛經,則有七類。一是佛陀身體加持的經典,如佛身加持金剛藏菩薩宣說的《十地經》;二是佛陀語言加持的經典,如佛語加持文殊菩薩宣說的《未生怨王懺悔經》;三是佛陀意加持的經典,如佛意加持觀世音菩薩和舍利子尊者宣說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四、五是佛陀功德、事業加持樹木、虛空、凡夫、聲聞、緣覺等宣說的經典,如由樹林、虛空中所傳出來的四法印等法音。現在很多善知識之所以能為有緣眾生傳講佛法,這也源於佛陀功德和事業的加持。以前有一位道友對我說:原來我對佛法一點都不懂,但通過上師和佛陀的加持,我現在講經說法一點困難都沒有,講什麼經典都沒問題;其實這也是佛陀功德和事業的加持。六是佛陀開許的經典。佛陀在接近圓寂時曾對阿難尊者這樣說:我圓寂後經藏可以結集,在結集時可根據不同情況加上“一時”、“如是我聞”、“須菩提言”、“佛告言”、“皆大歡喜”等詞句。所以它們也是真正的佛經。七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經典。至於此類佛經,自古以來無數高僧大德在舉例時都說“如《般若攝頌》”。可見我們有緣學習這部經典,確實非常有福報。

對藏民族來講,大家有這樣一種傳統:在磕頭或修加行時,都喜歡將《般若攝頌》作為殊勝的對境;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設法找這部經典,希望能將之長期供奉在家中。在漢傳佛教中,很多人對《金剛經》非常重視,可能就像藏傳佛教對《般若攝頌》的重視程度一樣,這非常好;但對《般若攝頌》,很多寺院和居士團體都很陌生。所以我非常希望通過這次因緣,能讓這一代乃至未來世世代代的漢地有緣眾生皆能奉行《般若攝頌》,因為《般若攝頌》的確是釋迦牟尼佛所有了義教法的精華。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5/24 上午 01:32:17
--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法輪,其中第二轉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涅槃後,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觀莊嚴論》為宗綱,開創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於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2/5/24 上午 01:33:18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lunshi/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6.pdf

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

全知米滂仁波切 

索達吉堪布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9.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30.pdf

中論講記

龍猛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30

入中論廣釋.日光疏

月稱論師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益西彭措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zyl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20.pdf

中觀莊嚴論釋.文殊上師歡喜之教言

全知米滂仁波切 

索達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