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慈悲不等於放縱對方的欲望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33506) |
-- 作者:good -- 發表時間:2012/10/20 下午 12:26:36 -- 【轉貼】慈悲不等於放縱對方的欲望 假如我們對於佛教裡面的慈悲不是很了解的話,我們就會認為對別人慈悲就是同情對方幫助對方或者當對方提出你要在你家過夜的時候,你不能皺一下眉頭,否則你就很不慈悲。我們會認為慈悲就意味著不拒絕。那麼我們就會困惑於它的適用范圍。 應該說慈悲有很多種表現方式,通常我們見到最多的是那種慈眉善目的慈悲,不過有很多時候慈悲並不以這種方式表現出來。有的時候,真正的慈悲需要一副憤怒的面孔。還有些時候,真正的慈悲是打你的屁股而不是告訴你你做的非常對。當然,真正的慈悲的後台永遠是智慧。 在最初的時候,我們被告知要對別人慈悲,要對每個人都這樣,否則你就會給佛教丟臉。我們聽到了這樣的話,然後出去面對每個人,然後我們就開始困惑當別人要去砍人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提供給他們一把刀。 我們要知道慈悲不等於放縱對方的欲望,假如一個人告訴你自己要出去砍人,並且希望你為他提供一把好刀,以便他順利的把別人的腦袋砍下來,這個時候,你也許會想,我應該對每個人慈悲,應該滿足每個人的願望,那麼你就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教條主義者。你要知道假如你為他提供了那把刀,其實你等於同時害了兩個人。因為你提供刀的緣故,其中一個人要失去腦袋,而另一個人因為砍掉了前者的腦袋也將面臨很悲慘的境遇,至少他需要躲躲藏藏。所以你的慈悲完全使錯了地方。 真正的慈悲並不只是滿足暫時的安樂,而是立足於究竟的安樂。而上述的行為很可能連暫時的安樂都無法給予,一個人被關在監獄裡(或者躲躲藏藏)的時候,獲得暫時的安樂並非一件輕而易舉之事。 因此在我們借錢給別人之前最好了解一下他將用這些錢去幹些什麼。假如他是去怡紅院,那麼你對他最慈悲的方式就是告訴他你沒有錢。不過假如他是為人民服務,就可以考慮借給他。不過通常別人在找你借錢的時候很少會坦誠到告訴你自己是為了去怡紅院,所以你並不容易搞清楚他的真實意圖。這就像一個人準備去砍掉別人的腦袋之前需要一把刀,但是他去買刀的時候很可能告訴你他需要一把刀切菜而不是切掉別人的腦袋。 所以我們迫切需要智慧,缺乏智慧的結果是你常常把刀借給別人去砍人,當然從佛教的因果來說,一個人被砍和一個人砍人,這足以證明他們倆過去生肯定也不是睦鄰友好關系。你在其中只充當了提供菜刀的配角,假如你對此完全無知的話,那麼也許你沒有任何責任。否則菜刀也應該負法律責任。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在提供菜刀的時候並非無知,我們懷著僥幸的心理,認為自己所充當的只不過是菜刀的角色,這樣的話,我們就不能說自己無辜。 我們經常為了表現自己的慈悲而放縱別人的欲望,我們為行善而行善,為慈悲而慈悲。假如沒有行善的機會的話,我們甚至會自己製造行善的機會,以便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的悲心。這樣的結果就是制造了新的就業崗位,很多人為了滿足我們的行善需求,把自己打扮成丐幫弟子,然後我們就和他們展開交易,他們從我們這裡得到了滿足欲望的更多籌碼,而我們則得到了心理滿足。 真正的慈悲是智慧的抉擇哪些人是需要幫助的,哪些人是不需要幫助的。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需要幫助,因為每個人都有煩惱,而且多數人對於煩惱的欺壓表現的束手無策。你有必要告訴他們如何降服煩惱(前提是你自己不能是煩惱方面的弱勢群體)。不過幫助的方法各有不同,幫助所要達到的目標也不相同。有些幫助只是給予暫時安樂,有些則是給予究竟的安樂,不過最好的方法是你在給予暫時安樂的同時給他種下究竟安樂的種子。有些人你幫助他們的最好方法是給他們一塊麵包,而另一些人更需要其它東西,你不能給所有的人同樣的麵包,因為對於那些吃的很飽的人來說,給予麵包是多餘的。他們很可能拿著麵包去換錢,然後去怡紅院。所以你必需搞清楚每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
-- 作者:樵夫 -- 發表時間:2012/10/20 上午 07:33:04 --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 不究竟的利他就是愛見大悲,因為從客塵煩惱所生。 當你執著於慈悲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段經文。 當你自己能超越所謂的自我概念時,你就能見到一切眾生真正的需要, 就能給與眾生真正的安樂,不然所做的一切善行, 十之八九都是建立在自我的概念上。 為何我要做這件事?因為佛說要布施要行善啊! 所以我在行善。 而事實上這並不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善,因為它不是真正基於眾生的需要, 只是基於自我催眠式的自以為是的善,而這有很多時候反而會傷害了眾生, 有時候小孩並不缺錢,他需要的是關懷與鼓勵,而父母卻不斷給他金錢, 父母自己自以為對小孩是愛,結果養成了小孩依賴金錢的錯誤觀念與習慣。 因此金剛經說無相行善,沒有概念的行善,當眾生有需求(病)時,菩薩幫助眾生, 給眾生藥。但當眾生沒有需要了(病好了),也就沒有所謂的行善與所謂的善 (沒有藥也沒有醫生,自然也沒有病人)。 是善法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
-- 作者:小江 -- 發表時間:2014/3/7 上午 09:10: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