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殊勝的懺罪法 三十五佛禮懺法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3678)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35:26 -- [轉貼]殊勝的懺罪法 三十五佛禮懺法 殊勝的懺罪法---三十五佛禮懺法教授 佛學導師 果碩仁波切講授開示 http://www.ucchusma.idv.tw/phpBB2/viewtopic.php?p=21373 【壹】
三十五佛禮懺法是四加行法之一,平日,我們即常修持此法,以懺除業障,此法至為重要。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37:10 -- 佛陀講述懺除罪業修持方法的經典中,以「金光明經」與「三十五佛禮懺法」,最為詳盡。今天,以講授三十五佛禮懺法為主。目前廣為流傳,以大禮拜結合三十五佛禮懺法的修持方法,其傳承開始於宗喀巴大師。依了義言,宗喀巴大師為至尊文殊菩薩的真實化身,本不須修持如此苦行,但為利益後世眾生,宗喀巴大師仍至「阿喀」地方,閉關作懺除罪業的修持,以大禮拜結合三十五佛禮懺法修持,勇猛精進,感得三十五佛現身,遂留下此殊勝教法之傳承。此法殊勝之處,在於同時具備身、語、意三門的修持,身行大禮拜,口誦佛號,意觀想三十五佛;故能對治行者過去生中,於身、語、意三門所造作的惡業。除能對治三門所造作的罪業,此法尚包含了四力的修持--- 一、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即為依止力。 二、唸誦三十五佛之佛號,即為對治力。 三、「如是等一切世界…我今誠心悉皆發露懺悔」,即為拔除力。 四、「不敢覆藏,從此制止,永不再犯」,即為防護力。 此外,「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回向圓滿大菩提」,此段經文,包含了七支供養---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回向;是故,此法亦為累積福德資糧的殊勝教法。 三十五佛禮懺法又稱為「菩薩懺悔文」或「菩薩墮懺」,包含了三個部份:一、懺悔罪業。二、善根回向。三、積福(七支供養)。故亦稱為「三聚經」或「三蘊經」。 經文一開始,為「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內涵為依止力,依止力包含皈依與發「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兩部份。吾人造作的惡業的對象,不外乎上師、三寶與眾生;對上師、三寶所造作的惡業,須以皈依對治之;對於眾生所造作的惡業,則須藉由發菩提心對治之。因此,依止力可說是對治惡業的根本。 對治力的修持方法,是以唸誦三十五佛佛號,與行大禮拜的方式修持;所觀想的皈依境,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尊,周圍有其它三十四尊佛圍繞,三十四尊佛外圍,有三世十方諸佛、菩薩、羅漢等聖眾圍繞,均具足莊嚴、圓滿,以及淨除行者業障的功德與能力。 三十五佛名號所代表的意義,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名號為代表,簡單解釋如下:釋迦牟尼佛的名號,於藏文中讀作:「迥顛迭 迭新謝巴 札炯巴 洋達巴卓比桑皆 貝嘉哇 夏迦突巴拉恰澈落」。「迥顛迭」中文譯為「薄伽梵」,此世以梵文直接音譯。「迥」為催壞之意,催壞死魔、煩惱魔、天子魔、蘊魔等四種魔。 「顛」為具足之意,具足六種功德----一、具足自在圓滿之功德:佛陀因能催壞四種魔,斷除一切煩惱、隨眠習氣,不隨他境所轉,故具足自在圓滿之功德。二、具足形色圓滿之功德:佛陀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莊嚴相貌之功德,故具足形色圓滿之功德。三、具足名譽圓滿之功德:佛陀以斷除一切煩惱、業障、習氣之種子,遠離一切惡名;且於三界中,轉大法輪,具足一切善名;故具足名譽圓滿之功德。四、具足吉祥圓滿之功德:佛陀具足初地、二地乃至十地菩薩與資糧道、加行道等一切出世間(超越世間)之功德,故具足吉祥圓滿之功德。五、具足智能圓滿之功德:佛陀對於任何存在的事物,均能如實觀照,遍一切知之功德,故具足智能圓滿之功德。六、具足精進圓滿之功德:佛陀證悟圓滿菩提果位後,無絲毫勉強、造作,時時刻刻所有的心念、行為均為利益有情眾生,故具足精進圓滿之功德。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37:36 -- 「迭」為超越之意,超越有寂,「有」指輪迴,「寂」為涅槃;不於輪迴中流轉,亦不如阿羅漢專注、等持於涅槃,而不再生起菩提心,廣度有情眾生;是故,其意涵為超越輪迴與涅槃。 「迭新謝巴」中文譯為「如來」,佛對於諸法真實性---空性,已完全證悟與了知,並安住於諸法真實性的內涵之中,故以「如來」讚歎佛的功德。 「札炯巴」中文譯為「應供」,若就藏文翻譯則為「滅敵者」,唯有佛能完全摧滅眾生最根本的敵人---煩惱,因此,尊稱佛為「滅敵者」。 「洋達巴 卓比」中文譯為「正等」或「正圓滿」,讚歎佛圓滿一切正真實的功德。 「桑皆」中文譯為「正覺」或是「佛」,就藏文的意涵,「桑」為清淨之意,讚歎佛已將煩惱障與所知障完全淨除,得到清淨;「皆」為增長、圓滿之意,讚歎佛對於了知諸法如所有性、盡取有性的智能,已經圓滿且不斷增長。 「貝」讚歎佛已圓滿「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功德。增上生意指人天,決定勝之內涵為解脫、成佛。 「嘉哇」中文譯為「超勝」,讚歎佛已超勝一切應斷除的違緣與逆緣。 「夏迦」為佛出生時的種姓---釋迦族。 「突巴」或稱為「牟尼」,意為「能仁」,讚歎佛能摧滅煩惱敵,令眾生入於寂靜。 「恰澈落」中文意為「頂禮」,對於具足上述不可思議功德的佛陀,我應當虔敬的頂禮。 行大禮拜時,除依照前段內容所述:觀想面前虛空有主尊釋迦牟尼佛,周圍有三十四尊佛圍繞,三十五佛外圍復有諸佛、菩薩、羅漢聖眾圍繞;三十五佛與諸佛菩薩羅漢聖眾,相好莊嚴圓滿,具足淨除行者業障的功德與能力。 吾人於輪迴中流轉了無數次,或投生地獄道、或投生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等六道;由取得生命所獲得之身體亦無量無邊,所造作之業障,亦復如是。因此,當行者作大禮拜時,應當觀想自己於無數次輪迴中所獲得的身體,均以人的形象示現,如此無量無邊的身體與自己同時行大禮拜;如是觀修。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記載:「願自身化作如同大地塵土數目之化身,每一身遍滿無數的頭,每一頭遍滿無數的舌;於三十五佛與諸佛菩薩羅漢聖眾面前,懺悔過去生中,所造作無量無邊之罪業。」將自己無數生中,每一世所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一起懺悔、淨除。 除了觀想有無量的自身,於皈依境前作懺悔之外;尚需觀想有無量有情眾生亦於自身周圍行大禮拜。行者觀待有情眾生,與自身相同,均深陷於輪迴之中,承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因此,心中生起堅定後悔與永不再犯的心念,「身」行大禮拜,「口」唸誦佛號,「意」思維諸佛的功德,如是懺悔與淨除業障。 修持本法,一開始唸誦「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時,即開始行大禮拜;念至「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時,因藏文中,此佛號較長,因此唸誦一次即可。其後,念至「南無金剛不壞佛南無寶光佛南無龍尊王佛…南無寶華游步佛」時,因佛號較短;因此,可唸誦三次佛號,行一次大禮拜。 念至「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時,因佛號較長,唸誦一次,行一次大禮拜。 三十五佛佛號唸完,若欲繼續行大禮拜,則從「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再開始唸誦,以上述方法,一邊唸誦佛號,一邊行大禮拜。 若唸誦完三十五佛佛號後,不繼續行大禮拜,則入座繼續修誦「如是等一切世界…」等儀軌。若無法將三十五佛佛號牢記於心,可藉由錄音帶播放佛號,自己隨之唸誦,不可只行大禮拜,而不唸誦佛號。 【貳】 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三者隨喜回向,以此三聚得名。宗喀巴大師修頂禮時,親見三十五佛現身空際,而後乃造此修觀儀軌。《入菩薩行論》說,要做這個課誦:《菩薩墮懺》,早晚各持誦三十五佛名三次,具足四力而懺悔。這樣一來,晚上造的惡業,早上加以淨除,白天造的惡業,晚上加以淨除,不再增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起碼一天終了時,應當用這個方法修懺悔,加以淨除。 宗喀巴實證了菩提道次第,達到圓滿正覺的境地,他完成了好幾十萬次的三十五佛禮拜,每天睡覺還是要拜三十五佛三十五輪。在他的傳記裡並沒有特別強調他修過幾十萬次的金剛薩埵,但是非常強調他拜了很多次十萬拜的三十五佛,可見這個法門是多麼強力的除障法門。 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解釋,宗喀巴大師之所以能夠帶給有情浩如虛空的利益,是得力於他在三十五佛除障法門上,下過非常深的功夫。不只宗喀巴大師是這樣,許多菩提道次第的傳承上師,包括阿底峽尊者在內,都每天修這個法好幾遍,加上禮拜。據說,甚至當阿底峽尊者示現老邁、衰弱相的時候,仍然每天做幾千次禮拜。宗喀巴大師的上師及其他許多碩學、證量高的傳承祖師也是這樣,做了許多禮拜而在菩提道中開展心性,獲得很高的證量與成就。 三十五佛禮懺法是非常具威力又很重要的淨罪法。如果你不想受苦,就要禮敬三十五佛來淨障。如果你沒有空間可以禮拜,至少可以合掌唸誦三十五佛的名號,萬一你有什麼疾病或缺陷,沒有辦法合掌,至少可以用嘴巴念。你一開始念三十五佛的名號,光是念就有非常大的利益。如果你希望修行上有所證悟、有所成就的話,一定要禮敬三十五佛。就算你不追求很高的成就,只是不想要受苦而已,禮敬三十五佛也非常重要。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38:03 -- 如果我們希求安樂,不想遭逢困境,修三十五佛法門十分重要。即使為了世俗的成功,獲得今生的安樂,避免困境,真正的解決之道是淨障集資。聰明才智和教育不保證你能成功,那僅是成功的助緣。當聰明而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卻事業失敗或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徵兆,顯示他們還沒有淨除惡業──那是障礙的肇因,而且他們沒有造善業、功德,以資獲得他們希求的成功。 即使為了得到世俗的成功,獲得現世安樂,究竟的解決之道也是淨除障礙的因──惡業,以及生起善良的心念,積集資糧──亦即安樂因。可見,毫無疑問地,成辦菩提道次第的證量,成功地開展心性,是何等重要! 基礎的修行法門是淨除惡業以及累積功德,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淨除惡業及累積廣大功德的各種方法。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提到,初學者應當下較多功夫在除障上面。除障法門很多,我們應當在最強力的法門上下功夫,使我們有機會盡速成佛。 菩提道次第中舉出六種除障技巧,持誦三十五佛是其中一種。除障的法門之一是持誦佛名,特別是念三十五佛,這是威力十分強力的法門。三十五佛的每一尊佛均示現來去除某一種我們通常會違犯的惡業,使我們的心淨化。持每一尊佛名,都會淨除好幾劫的惡業,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威力強大的法門。 持這些佛中的一尊佛名會淨除好幾劫的特定惡業,持一尊佛名一次就可以療除所有四百零四種疾病的肇因,無疑地,這個除障法太寶貴了。僅僅持一次佛名所淨除的惡業,便是所有疾病、困境的肇因。持一次佛名就可以淨除所有我可能必須生生世世,百千世不斷經歷的疾病、困難,以及修行的障礙。所淨除的不僅是一個惡業,而是好幾劫的惡業! 即使沒有持誦三十五佛名,光是念一遍發露罪墮的懺悔文,透過好好地發露懺悔罪墮,禪思懺悔文的意義,其威力就足以淨除甚至是五無間罪這種沉重的惡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宗喀巴大師每天睡覺前都持三十五遍的三十五佛名。宗喀巴大師往往說:「睡覺前持誦三十五佛名三十五遍,我這個比丘就會以舒坦、安樂的心上床睡覺。」這是指不必掛慮惡業或墮入惡趣。如果你每晚睡覺前都能唸誦三十五次的三十五佛名號的話,你每天都能以很歡喜、輕安的心入睡。 所以,人人都應該設法把三十五佛名和金剛薩埵的真言背下來。持誦三十五佛名這個修行法門非常重要,而且依宗喀巴大師的傳承,持誦名號是和禮拜一起做。而如果臨睡前能持誦金剛薩埵的真言,惡業就不會每天倍增。 如果沒有辦法持二十一遍的金剛薩埵長咒的話,建議大家要持二十八遍短咒,以便遏止當天造下的惡業加倍增長,否則,隔天黎明之際,惡業變成兩倍。金剛薩埵的咒不僅可以淨除當天的惡業及今生以來的惡業,還可以淨除過去生以來的諸惡業。 帕繃喀仁波切說,我們死的時候,應當使自己的心舒坦、安樂,這是指死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不必害怕墮惡趣的信心。使內心舒坦、安樂的方法是修三十五佛除障法。造惡業好比向銀行借款,必須付很高的利息。要遏止由惡業導致的一切苦難,令我們的內心舒坦、安樂,正如帕就喀仁波切說的,務必修三十五佛這個法門。 如果你是出家僧尼,藉著每天終了用三十五佛懺悔文做這個圓滿的懺悔,便可淨化當天所破任何戒或所累積的惡業。如果你是比丘,每天終了做這個圓滿的懺悔,你便成為一位清淨的比丘。 律藏中說過,積聚小水滴,可以盈滿一大壺,所以不應對微小的善行或惡行掉以輕心。不要認為微小的惡業沒關係,這相當危險。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如果認為一項微小的惡業太小了便不淨除它,由於一直倍增,它變得愈來愈嚴重,使我們必須受更多更久的苦,實際上,它可能會傷害我們好幾世之久。我們應該連微小的惡業都認出來,並留心加以淨除。教法告訴我們,「智者的惡業縱然重大,會變小,而愚者的惡業雖然微小,卻會變重。」 宗喀巴大師曾經開示:「眾生若欲獲得罪究竟的安樂---解脫成佛,必須具備充分的條件與因緣,其中,最為殊勝難得的,即為暇滿難得的人身;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能藉由修持解脫道,從而快速地到達解脫成佛的彼岸。」如同農夫今年受用著去年努力耕種的收穫;而今年辛勤的耕種,方能確保來年生活無虞。吾人此生能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皆根源於過去生中,曾累積殊勝的福德資糧。此生,更當努力令自身的福德累積與增長,來世方能得到更為殊勝的果報。 行者欲邁向解脫成佛的大道,必須圓滿積資淨罪的修持,並藉由虔敬的祈願,方能達成。「積資」即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此生與來世,欲獲得長壽、富貴、權勢與善好的名聲,乃至終究證得圓滿佛果,均需要累積圓滿的福德與智能資糧。「淨罪」即懺悔與淨除過去生所造作的業障,將累積智能與福德資糧的障礙去除,使各種道次第的證量,能於心續中生起。「虔敬地祈願」即是將自己所累積的智能與福德資糧,回向圓滿菩提,願自己能證得圓滿佛果,以利益無數的有情眾生。若僅是努力的累積資糧,而未能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願,則容易在受用福報的同時,卻造作了極大的惡業。此種情形,在行者周遭,有許多鮮明的例子。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39:34 -- 修持累積福德與智能資糧最完整的方法,為「七支供養」。在三十五佛禮懺法中,就完整地包含「七支供養」;最後,並將所累積的資糧,回向正確的方向---圓滿菩提。因此,三十五佛禮懺法,完整地涵蓋淨除業障、積聚資糧與發願回向,故亦稱為「三聚經」或「三蘊經」,即根源於此。 密乘行者,欲藉由修持密法,快速地成就圓滿菩提,其關鍵在於是否能精進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唯有將業障徹底淨除,心續中,方能產生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唯有累積圓滿的智能與福德資糧,方能證得圓滿的佛果。因此,行者殷重地作積資淨罪的修持,精進地修持三十五佛禮懺法,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拖延。 修持三十五佛禮懺法,須觀想面前虛空有一皈依境,主尊為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的寶座由大白象所擎舉的寶座(與修持別法,佛陀的寶座由獅子所擎舉,有所不同),其上有蓮花與月輪,周圍有綴滿珍珠的寶幔莊嚴,佛陀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全身散發如同十萬個太陽般的光芒,如是具足一切威儀,端坐於寶座上。此處觀想佛陀的寶座,由大白象而非獅子所擎舉的原因,在於修持本法的目的,乃是為了淨除業障,而大白象具足極大的力量,以此為修持本法,能淨除一切業障的緣起。珍珠寶幔象徵行者能將心續中的惡業淨除的緣起。 三十四尊佛,前三十尊佛,分別於釋迦牟尼佛的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圍繞三週,每一週有十尊佛;最後四尊佛,於圍繞佛陀第四周的東、西、南、北四方安住。諸佛安住的位置與持誦佛號的功德利益,簡列於下: 持誦諸佛佛號的功德利益,系以阿底峽尊者的傳承為依歸;三十五佛的形相,系以宗喀巴大師於「阿喀」地方,閉關修持時,親見三十五佛,遂將三十五佛的形相記錄下來。大師此舉,並非為炫耀自己能親見三十五佛,而是為利益後世眾生,方行此事。一位偉大的修行者,若為利益其它眾生,或許會於適當的時機,示現神通;但若僅以神通誑惑世人,甚至不具足證量,卻自稱有神通,欺騙他人;如此,與佛法大相徑庭,對於後世弟子的修持與佛法的弘揚,將造成極大的傷害。修行能否有成就? 關鍵在於心續中的貪、瞋、痴是否已日漸淡薄與清淨,各種道次第的證量是否已漸次生起;而非能看見佛菩薩,或能於天空飛行。宗喀巴大師一生所示現的偉大行儀,雖然具足極為深廣的證量,但大師所展現的外在行為,完全以戒律為依歸;大師的堅持,對於後世弟子的修持與佛法的弘揚,具有卓越且長遠的影響與貢獻。宗喀巴大師所記錄三十五佛的形相與所傳的口訣,完全與經典相符,沒有絲毫違背之處。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40:04 -- 一、「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釋迦牟尼佛」,身金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身穿比丘三衣,現梵行出家相,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金剛珈趺座於蓮花月輪寶座上。持誦佛陀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若行者除口唸佛號外,身能行大禮拜,心能憶唸佛陀的功德,所消除的罪業,當遠超過此。 二、 第一週: 1.「南無金剛不壞佛」位於佛陀的上方,其身黃色,雙手結說法印,身穿比丘三衣,現梵行出家相,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端坐於蓮花月輪寶座上,(諸佛的身相除顏色與手印不同,余均與釋迦牟尼佛相同)。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 2.「南無寶光佛」位於佛陀的東方,東方即佛陀的前方,其身紅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三萬劫的罪業。 3.「南無龍尊王佛」位於佛陀的東南方,面頸白色,身臂藍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八劫的罪業。 4.「南無精進軍佛」位於佛陀的南方,其身黃色,右手施護印,左手於胸前作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切口業。 5.「南無精進喜佛」位於佛陀的西南方,其身黃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切意業。 6.「南無寶火佛」位於佛陀的西方,其身紅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盜取三寶物的罪業。 7.「南無寶月光佛」位於佛陀的西北方,其身白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劫的罪業。 8.「南無現無愚佛」位於佛陀的北方,其身綠色,右手於胸前,作無畏印,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宣說四聖眾過失的罪業。 9.「南無寶月佛」位於佛陀的東北方,其身白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母(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10.「南無無垢佛」位於佛陀的下方,其身藍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父(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三、 第二周: 1.「南無勇施佛」位於佛陀的上方,其身黃色,雙手上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 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阿羅漢(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2.「南無清淨佛」位於佛陀的東方,其身黃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 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破和合僧(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3.「南無清淨施佛」位於佛陀的東南方,其身紅黃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 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出佛身血(五無間罪之一)的罪業。 4.「南無娑留那」位於佛陀的南方,其身白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 能消過去生中,擯棄、驅逐阿羅漢的罪業。 5.「南無水天佛」位於佛陀的西南方,其身白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的 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菩薩的罪業。 6.「南無堅德佛」位於佛陀的西方,其身黃色,右手施護印,左手說法印, 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弒阿阇梨或師長的罪業。 7.「南無旃檀功德佛」位於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藍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 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阻止齋僧的罪業。 8.「南無無量掬光佛」位於佛陀的北方,其身紅色,雙手結說法印,持誦佛號 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毀壞塔寺的罪業。 9.「南無光德佛」位於佛陀的東北方,其身藍色,雙手上下結說法印,持誦佛 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切瞋業。 10.「南無無憂德佛」位於佛陀的下方,其身淺紅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 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切貪業。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43:07 -- 四、 第三週 1.「南無那羅延佛」位於佛陀的上方,其身黃色,雙手上下結說法印,持誦佛 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 2.「南無功德華佛」位於佛陀的東方,其身黃色,右手拇指與食指相捻,置於 右膝,左手作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十萬劫的罪業。 3.「南無清淨光遊戲神通佛」位於佛陀的東南方,其身黃色,右手觸地印,左 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一千劫的罪業。 4.「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位於佛陀的南方,其身紅色,右手觸地印,左手 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七劫的罪業。 5.「南無財功德佛」位於佛陀的西南方,其身藍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 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由煩惱習氣所造作的罪業。 6.「南無德唸佛」位於佛陀的西方,其身黃色,雙手結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 能消過去生中,一切身業。 7.「南無善名稱功德佛」位於佛陀的西北方,其身白色,右手於胸前作說法印, 左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對於佛出世不歡喜所造作的罪業。 8.「南無紅焰幢王佛」位於佛陀的北方,其身藍色,右手持寶幢置於左肩,左 手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由嫉妒心所做的罪業。 9.「南無善游步功德佛」位於佛陀的東北方,其身藍色,右手持劍當胸,左手 定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教唆他人造作惡業的罪業。 10.「南無斗戰勝佛」位於佛陀的下方,其身藍色,雙手持盔甲置於胸前,持 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由傲慢所造作的罪業。 |
-- 作者:LEON -- 發表時間:2006/12/23 上午 07:44:10 -- 五、 第四周: 1.「南無善游步佛」位於佛陀的東方,其身藍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 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由兩舌(挑撥離間)所造作的罪業。 2.「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位於佛陀的南方,其身紅黃色,右手施護印,左手 說法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隨喜他人不善的罪業。 3.「南無寶華游步佛」位於佛陀的西方,其身紅黃色,右手施護印,左手說法 印,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去生中,毀謗佛法的罪業。 4.「南無薄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位於佛陀的北方, 其身黃色,雙手結定印,上托「妙高山」(須彌山),持誦佛號的功德,能消過 去生中,毀謗上師與違犯三昧耶戒(誓願)的罪業。 以上為三十五佛的形相與持誦佛號的功德,持誦諸佛佛號的功德,與所能消除的罪業,看似有所不同;然此,並非諸佛的證量與功德有所差別,而是由於諸佛往昔的願力,與對應眾生的根器與因緣,而有所差異。 行者修持本法,除了唸誦三十五佛的佛號之外,亦可再繼續唸誦「藥師七佛」的佛號(南無善名稱吉祥王佛 南無威音王佛 南無金色無垢佛 南無無憂最勝吉祥佛南無法海雷音佛 南無法海勝慧遊戲神通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此因,藥師七佛的願行,對於五濁惡世的眾生,具有特別殊勝的加持力。 行大禮拜具有極為殊勝的功德,主要用以對治「我慢」的惡習;行者心續中若存在我慢的習氣,將會障礙各種道次第證量的生起。 吾人只要看到佛像,無論佛像是由何種材質製成,或繪於牆壁上的畫像,即使以不甚正確的心念觀見,亦能種下將來值遇一千萬尊佛的因緣;若是見到佛像能合掌恭敬,則能種下將來成就圓滿菩提的因緣。如此輕易就能累積殊勝的因緣,若行者能於聖地或具加持力的佛像跟前,虔敬地禮拜,必定能累積更為殊勝與不可思議的功德。佛陀於寶積經中嘗云:「我在世的時候,在我面前做禮拜、供養的功德;與我入滅後,在佛像跟前禮拜、供養的功德,沒有任何的差別。」此因佛陀已證悟究竟圓滿的法身,並安住於空性法身之中,沒有住世與涅槃的差別;是故,於佛或佛像跟前,行禮拜、供養的功德是相同的。佛陀已累積圓滿的福德與智能資糧,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是眾生最殊勝的福田;因此,於佛像前行禮拜、供養,能累積殊勝與不可思議的功德,即源於此。 累積福報的方法,除了禮拜、供養之外,若能將佛塔、寺院打掃乾淨,將佛像擦拭潔淨,一樣能累積殊勝的福德資糧,並可去除心續中的貪心與愚痴。這些極為平常的灑掃工作,亦是累積資糧的殊勝修持,此為佛陀於經典中所親說,切不可輕忽怠慢! |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08/9/11 上午 07:34:44 -- 三十五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