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般若攝頌淺釋》教誡以清淨心勤行般若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37317)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1:58 -- 《般若攝頌淺釋》教誡以清淨心勤行般若 ─ 索達吉堪布 譯講 敬錄自《般若攝頌淺釋》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子三、教誡以清淨心勤行般若; 故欲證佛最勝智,於此佛母當起信, 猶如商人至寶洲,蕩財返回非應理。 前面講了,如果對般若生起信心,則功德很大;如果對般若產生邪見或不起信心,則過失很大。在懂得了這樣的道理之後,若想證得佛陀最殊勝的般若智慧,就應對般若產生信心。為什麼呢?因為對般若法門生起信心後,在很快的時間中必將獲得聖果。所以在獲得人身之際,一定要對這樣的深法產生信心。《金剛經》云:“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所謂“實相”,就是萬事萬物的真相或本體。意思是說,在聽聞般若法門後,對它產生清淨的信心,就能生起實相,也即現前證悟。 既然對般若空性法門生起信心,就會獲得聖果,那我們值遇般若法門後,既沒有生起信心,又沒有去行持,就非常可惜。就像商人到了珍寶洲後,本來應該帶回來許許多多如意寶,但有些愚笨的商人不但沒有帶回珍寶,反而還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全部用完,那就非常遺憾。所以,在值遇這麼好的般若法門後,如果根本不聞思修行,只看一些武打、色情之類的小說,或看其他沒有任何價值、只增長貪嗔癡的書籍,就太愚癡了!其實,這就像本有美味佳餚的食品而不享用,反而去享用不淨糞一樣。 的確,眾生的根機不相同。有些人對般若空性的意義非常有興趣,得到法本也歡喜若狂、喜不自勝,那他們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而有些人的歡喜心和信心始終提不起來,那就不可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寶藏。《大智度論》云:“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意思是說,信心或興趣就像手一樣,依靠它就能在佛法的寶藏中有所收穫。如果沒有手,雖然你已到了有各種金銀財寶的寶山中,也沒辦法拿回一件珍寶。所以,若我們對般若法門和上師三寶沒有信心,雖然他們有很多功德,或有很多能讓人受益匪淺的、非常有意義的知識,但因自己沒有信仰,也不可能得到。《心地觀經》亦云:“入佛法海,信為根本。”可見,要入佛法大海,而沒有像船隻一樣的信心,也不可能。我遇到過很多博士,雖然他們智慧很不錯,但因對佛法沒有信心,所以也沒辦法領悟佛法的真諦。 的確,有時候我覺得,很多有智慧的人都活得沒有意義。因為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而面對生老病死時,除了佛法之外其他任何知識都無濟於事。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若想從三界輪迴中獲得解脫,如良醫般的善知識和妙藥般的正法就必不可少。就像病人想獲得痊癒,就必須依靠醫生和醫生所配的藥一樣。遺憾的是,很多盲目者都不知這個道理。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2:54 --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3 大家也清楚,本經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具有不可思議加持的、闡述甚深空性的大乘經典,它總結了廣、中、略三大般若的甚深意義,故極其殊勝。對在座的各位道友來講,在短暫的一生中想全部學完所有般若經典,這也有一定的難度。而我們相續中的種種實執又不得不根除,所以這樣的經典非常值得修學,或者說學修這部經典非常有必要。 至於佛經,則有七類。一是佛陀身體加持的經典,如佛身加持金剛藏菩薩宣說的《十地經》;二是佛陀語言加持的經典,如佛語加持文殊菩薩宣說的《未生怨王懺悔經》;三是佛陀意加持的經典,如佛意加持觀世音菩薩和舍利子尊者宣說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四、五是佛陀功德、事業加持樹木、虛空、凡夫、聲聞、緣覺等宣說的經典,如由樹林、虛空中所傳出來的四法印等法音。現在很多善知識之所以能為有緣眾生傳講佛法,這也源於佛陀功德和事業的加持。以前有一位道友對我說:原來我對佛法一點都不懂,但通過上師和佛陀的加持,我現在講經說法一點困難都沒有,講什麼經典都沒問題;其實這也是佛陀功德和事業的加持。六是佛陀開許的經典。佛陀在接近圓寂時曾對阿難尊者這樣說:我圓寂後經藏可以結集,在結集時可根據不同情況加上“一時”、“如是我聞”、“須菩提言”、“佛告言”、“皆大歡喜”等詞句。所以它們也是真正的佛經。七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經典。至於此類佛經,自古以來無數高僧大德在舉例時都說“如《般若攝頌》”。可見我們有緣學習這部經典,確實非常有福報。 對藏民族來講,大家有這樣一種傳統:在磕頭或修加行時,都喜歡將《般若攝頌》作為殊勝的對境;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設法找這部經典,希望能將之長期供奉在家中。在漢傳佛教中,很多人對《金剛經》非常重視,可能就像藏傳佛教對《般若攝頌》的重視程度一樣,這非常好;但對《般若攝頌》,很多寺院和居士團體都很陌生。所以我非常希望通過這次因緣,能讓這一代乃至未來世世代代的漢地有緣眾生皆能奉行《般若攝頌》,因為《般若攝頌》的確是釋迦牟尼佛所有了義教法的精華。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4:43 -- 般 若 讚 龍樹菩薩 造 索達吉堪布 譯 梵語:札匝巴繞莫達多章 藏語:西繞戒帕如德辛莫多巴 漢語:般若讚 頂禮出有壞般若佛母! 您身皆無過,無過者得見, 無量無分別,般若我禮敬。 無染如虛空,無戲無文字, 誰見無邊您,彼即見如來。 富德聖母您,佛陀眾生師, 有別不可知,如月及月光。 佛法之先行,堅信慈母您, 順利成悲主,無等大至尊。 一次正思維,如理慧觀您, 彼亦定得見,有義之悉地。 現喜他利尊,一切諸勇士, 生育養育者,您是仁慈母。 因佛世間主,悲尊悉汝子, 是故善妙您,眾生之祖母。 無垢波羅蜜,一切悉圓滿, 諸時隨從您,如眾星捧月。 依於所化眾,所有諸如來, 眾理種種名,唯一稱讚您。 猶如諸露珠,值遇太陽光, 反方之辯難,逢汝則滅亡。 您令眾凡愚,聞而生畏懼, 智者得慰藉,現見是寂靜。 誰依怙主您,於汝尚無執, 何況於他者,焉能起貪嗔? 您不從何來,亦非有所去, 故於一切處,智者皆不緣。 如是了知您,思維而修行, 由修得解脫,此是大稀奇! 見您則束縛,不見亦束縛, 見您則解脫,不見亦解脫。 奇哉稀有母,具名賢良母, 難悟如幻術,亦現亦不現。 佛陀辟支佛,聲聞定依母, 唯您解脫道,如是餘定無。 為利眾有情,而於名言中, 慈悲世怙主,亦說不說汝。 於此誰讚汝,無相無染污, 超越語境母,您終無所依。 如是於世俗,我等語如是, 您雖無所讚,稱讚極涅槃。 由此讚般若,我積諸福善, 願世無有餘,同趨智慧度。 般若讚,阿闍黎聖龍樹造圓滿。 克什米爾班智達特列布巴和羅匝瓦智慧由梵譯藏。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5:15 -- 頂禮、供養、皈依聖者龍樹菩薩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5:40 --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庚二、(略示善說)分二:一、正示;二、外道不敬信佛法的原因。 辛一、(正示): 問曰:若婆羅門和離繫裸形派的生和苦是非法,那麼什麼是釋迦如來所說的法呢? 如來所說法,略言唯二種, 不害生人天,觀空證涅槃。 釋迦如來所說的法,簡略總結而言只有兩種,即不損害其他眾生而上生人天善趣,觀諸法空無自性而證涅槃解脫。 本師釋迦牟尼佛應各種眾生的根機意樂,廣轉了三次大法輪,三轉法輪中包括著八萬四千法門。如是廣大的法門,如果依簡略竅訣總結而言,可以歸納為兩類:第一即不損害眾生,以此意樂而斷損害他眾等十惡業,修持十善業道,這些以不害為發心而修的善業,是上生人天善趣的增上生法。不損害眾生是內道最基礎的入門法,釋迦如來曾金口親宣:“損害他眾非沙門。”過去七佛也曾說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自許為信奉佛法者,於此基本要求應當細細省察,若此尚不能做到,即無法得人天善趣之果,也非真正的佛教徒。釋迦如來所宣說的法,另一類可歸納為觀諸法自性本空而現證涅槃。觀諸法自性空,此即勝義諦修法,是一切眾生獲證離垢涅槃的不二法門。在大乘諸經論中,有關不害眾生的法包括在慈悲方面,有關觀空證涅槃的法包括在智慧方面,若將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再攝略深入而言,即是悲智雙運,此二不可偏廢,如同薩Ra哈尊者所言:“空性離開悲心,或悲心離開空性,此二皆非正道。” 故諸修學佛法者,必須融匯不害眾生與觀修空性二種正法,此如鵝王雙翼,欲赴解脫光天道者,切切不可忽略此義。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5:59 --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法輪,其中第二轉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涅槃後,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觀莊嚴論》為宗綱,開創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於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因而若欲修持了悟般若空性,於《四百論》尤應深加研習。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6:22 --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一時佛在王舍大城靈鷲山中,與大比丘眾滿百千人,菩薩摩訶薩七萬七千人俱,其名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以為上首。皆得三昧總持,住不思議解脫。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彼敷坐,於其眾中即從座起,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願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祕法要。」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 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於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從彼三昧安詳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作是語已。慧命舍利弗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唯,大淨者!願為說之。今正是時。」 於斯告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識性是空,空性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及菩薩眾,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6:50 --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得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心善解脫,通達智慧;如大龍王,斷諸有結去除重擔;所作已辦,逮得己利心得自在。 爾時,佛告尊者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諸聲聞、緣覺,愛樂修學無上菩提者,汝等之人,於此般若波羅蜜經,聽受、讀誦、分別演說,速獲正覺。 「須菩提!此般若波羅蜜經,具足方便,通達一切諸佛菩薩甚深法藏,應如是學、如是修行。 「須菩提!若有菩薩摩訶薩,於此般若波羅蜜經,隨喜、聽聞、受持、讀誦,應如是學、如是修行。何以故?此經廣說一切諸佛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深法藏。 「須菩提!又此般若波羅蜜經,所有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菩提分法,及一切諸佛、一切般若波羅蜜法,聚集攝受,平等如一。」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所有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菩提分法,及一切諸佛、一切般若波羅蜜法,聚集攝受,平等如一?」 佛告須菩提:「所有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智慧波羅蜜,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變異空、無相空、自相空、有際空、無際空、性空、本性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一切法空,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四聖諦,四無色、八解脫、九分法,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一切三摩地總持門,四智、五通,一切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緣覺果、菩薩一切道智,如是一切善法,一切般若波羅蜜,悉皆聚集,平等攝受,如一無異。」 爾時,須菩提聞佛所說,白世尊言:「今此經典,聚集攝受一切善法,一切般若波羅蜜多,平等如一,甚深微妙,意趣深遠,難解難知。」 佛言:「須菩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須菩提!若有不種善根諸惡朋友,鈍根懈怠,無智愚癡,少解少聞,初學淺識,及樂小乘,智慧狹劣者,於此般若波羅蜜經,難解難入而不信受。汝等當知。 「復次,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羅蜜經,隨喜、聽受、讀誦、演說,如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久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是經已,尊者須菩提及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7:08 -- 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當知,諸有菩薩摩訶薩,樂欲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者,當於諸法如實了知,諸有所作離一切相。」 是時尊者舍利子,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言,諸有菩薩摩訶薩,樂欲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者,云何了知諸法自性?於諸所作云何離相?」 佛言:「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訶薩,樂欲圓滿相應勝行,及於諸法離所作相者,當了諸法住無所住,即能圓滿相應勝行。 「復次,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行施行者,無能施、無所施、施無所得。若如是者,即能圓滿施波羅蜜。又復修習諸戒法者,無能持、無所持、無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圓滿戒波羅蜜。又復修習忍辱法者,於諸法中無所動轉、離諸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圓滿忍波羅蜜。又復當於相應行中精進修習,若身若心,無有懈倦、無起作相。若如是者,即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又復於諸法中無有散亂,離所得相。若如是者,即能圓滿定波羅蜜。 「舍利子!若諸菩薩摩訶薩,樂欲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者,應當圓滿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法。 「又復觀想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地,四禪定法,四無量法,四無色定法,八解脫法,九先行法,九想法。何名九想?所謂:內法想、尾布野迦想、離赤想、離青想、尾佉禰多想、無住想、離散想、無熱惱想、離飲食想,如是名為九想法。 「又復念佛想、念法想、念僧想、念戒施天等想,離煩惱想,念生滅想,念無常苦無我等想,念諸世間不究竟想,念苦智想、集智想、滅智想、道智想,盡智想,無生智想,法智想,無我智想,和合智想,如實智想,語言分別想、離語言分別想,未知當知根想、已知根想、具知根想,不淨想、清淨想,奢摩他毘鉢舍那想,三明想,四了知想,四無畏想,五神通想,六波羅蜜想,七種住心想,八大人法想,九眾生住想,如來十力想,十八不共法想,大慈想、大悲想,乃至一切智智想,於如是等法當作如是想。 「又復,諸菩薩摩訶薩,樂欲圓滿一切智、一切種智者,當於般若波羅蜜多如實觀想。 「又復若欲圓滿道相智、一切相智,了達一切眾生心行相等,斷除一切眾生諸雜染者,應當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勝行。 爾時,尊者舍利子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者,當斷何法?」 佛言:「舍利子!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當斷除十種疑惑。何等為十?所謂:有性疑、無性疑、諸法差別疑、毀謗疑、一法疑、多法疑、同異疑、上品疑、如名疑、如名義疑。此等十疑應當除斷,若如是者,即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相悉無所觀。以相無所觀故,名亦無所觀;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所觀,諸行無所觀,色無所觀,受、想、行、識皆無所觀。何以故?色自性空,空離性故。色體即空,離色無別空,空體即色,離空無別色。是義云何?名分別故。 「舍利子!當知色法自性,不生不滅、非染非淨。彼名自性,亦非緣法,離諸疑惑,無所從來亦無所住,如實所生,離三際故。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菩薩摩訶薩,於諸名相皆無所觀,以無所觀故而無所入,無所入者,即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勝行。」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7:24 --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一時薄伽梵,在名稱大城,戰勝林施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薩眾。爾時,世尊於日初分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於先設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時諸苾芻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爾時,具壽妙生,在大眾中,承佛神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利益,益諸菩薩;能以最勝付囑,囑諸菩薩。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佛告妙生:「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如來以勝利益,益諸菩薩;以勝付囑,囑諸菩薩。』妙生!汝應諦聽,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若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攝伏其心。」妙生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妙生:「若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盡諸世界所有眾生,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雖令如是無量眾生證圓寂已,而無有一眾生入圓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薩有眾生想者,則不名菩薩。所以者何?由有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故。 「復次,妙生!菩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不住隨處,應行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妙生!菩薩如是布施,乃至相想,亦不應住。何以故?由不住施,福聚難量。 「妙生!於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知量不?」妙生言:「不爾,世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虛空,可知量不?」妙生言:「不爾,世尊!」「妙生!菩薩行不住施,所得福聚不可知量,亦復如是。」 「妙生!於汝意云何?可以具足勝相觀如來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不應以勝相觀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說勝相,即非勝相。」 「妙生!所有勝相,皆是虛妄。若無勝相,即非虛妄。是故應以勝相無相觀於如來。」妙生言:「世尊!頗有眾生,於當來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聞說是經,生實信不?」 佛告妙生:「莫作是說:『頗有眾生,於當來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聞說是經,生實信不?』妙生!當來之世,有諸菩薩,具戒具德具慧,而彼菩薩,非於一佛承事供養,植諸善根;已於無量百千佛所,而行奉事,植諸善根。是人乃能於此經典生一信心。 「妙生!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彼諸菩薩當生當攝無量福聚。何以故?由彼菩薩,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 「彼諸菩薩,非法想,非非法想,非想,非無想。何以故?若彼菩薩有法想,即有我執、有情執、壽者執、更求趣執。若有非法想,彼亦有我執、有情執、壽者執、更求趣執。妙生!是故菩薩,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密意宣說筏喻法門,諸有智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於無上菩提有所證不?復有少法是所說不?」妙生言:「如我解佛所說義,如來於無上菩提實無所證,亦無所說。何以故?佛所說法,不可取,不可說,彼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諸聖者,皆是無為所顯現故。」 「妙生!於汝意云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此福聚者,則非是聚,是故如來說為福聚、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能於此經乃至一四句頌,若自受持,為他演說,以是因緣所生福聚,極多於彼無量無數。何以故?妙生!由諸如來無上等覺,從此經出;諸佛世尊,從此經生。是故妙生!佛法者,如來說非佛法,是名佛法。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預流者頗作是念:『我得預流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諸預流者,無法可預,故名預流。不預色、聲、香、味、觸、法,故名預流。世尊!若預流者作是念:『我得預流果。』者,則有我執,有情壽者更求趣執。」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一來者頗作是念:『我得一來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由彼無有少法證一來性,故名一來。」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不還者頗作是念:『我得不還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由彼無有少法證不還性,故名不還。」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由彼無有少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果。』者,則有我執,有情壽者更求趣執。世尊!如來說我得無諍住中最為第一。世尊!我是阿羅漢離於欲染,而實未曾作如是念:『我是阿羅漢。』世尊!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者,如來即不說我妙生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以都無所住,是故說我得無諍住、得無諍住。」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頗有少法是可取不?」妙生言:「不爾,世尊!如來於然燈佛所,實無可取。」 「妙生!若有菩薩作如是語:『我當成就莊嚴國土。』者,此為妄語。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如來說非莊嚴,由此說為國土莊嚴。是故,妙生!菩薩不住於事,不住隨處,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應生不住事心,應生不住隨處心,應生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心。 「妙生!譬如有人,身如妙高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妙生言:「甚大,世尊!何以故?彼之大身,如來說為非身。以彼非有,說名為身。」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數,復有如是沙等弶伽河,此諸河沙,寧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河尚無數,況復其沙。」 「妙生!我今實言告汝。若復有人,以寶滿此河沙數量世界,奉施如來,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一頌,并為他說,而此福聚,勝前福聚無量無邊。 「妙生!若國土中有此法門,為他解說,乃至四句伽他,當知此地,即是制底,一切天、人、阿蘇羅等,皆應右繞而為敬禮;何況盡能受持讀誦,當知是人,則為最上第一希有。又此方所,即為有佛,及尊重弟子。 「妙生!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是如來所說不?」妙生言:「不爾,世尊!無有少法是如來所說。」 「妙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塵,是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諸地塵,佛說非塵,故名地塵。此諸世界,佛說非界,故名世界。」 「妙生!於汝意云何?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觀如來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不應以三十二相觀於如來。何以故?三十二相,佛說非相,是故說為大丈夫相。」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弶伽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一頌,并為他說,其福勝彼無量無數。」 爾時,妙生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我從生智以來,未曾得聞如是深經。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妙生:「是經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如是應持。何以故?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則非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若復有人,聞說是經生實想者,當知是人最上希有。世尊!此實想者,即非實想,是故如來說名實想、實想。世尊!我聞是經,心生信解,未為希有。若當來世,有聞是經,能受持者,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彼人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所以者何?世尊!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即是非想。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離諸想故。」 「妙生!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第一希有。何以故?妙生!此最勝波羅蜜多,是如來所說諸波羅蜜多。如來說者,即是無邊佛所宣說,是故名為最勝波羅蜜多。 「妙生!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多,即非忍辱波羅蜜多。何以故?如我昔為羯陵伽王割截支體時,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我無是想,亦非無想。所以者何?我有是想者,應生瞋恨。妙生!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我於爾時,無如是等想。是故應離諸想,發趣無上菩提之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都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應住法,不應住非法,應生其心。何以故?若有所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 「妙生!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此眾生想,即為非想;彼諸眾生,即非眾生。何以故?諸佛如來離諸想故。妙生!如來是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妙生!如來所證法及所說法,此即非實非妄。妙生!若菩薩心住於事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不住事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故菩薩不住於事應行其施。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為他演說。如是之人,佛以智眼悉知悉見,當生當攝無量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不生毀謗,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妙生!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他說,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不可思議福業之聚。當知是人,則為以肩荷負如來無上菩提。何以故?妙生!若樂小法者,則著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是人若能讀誦受持此經,無有是處。 「妙生!所在之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是制底,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所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香花供養其處。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典受持讀誦演說之時,或為人輕辱。何以故?妙生!當知是人,於前世中造諸惡業,應墮惡道,由於現在得遭輕辱,此為善事,能盡惡業,速至菩提故。 「妙生!我憶過去過無數劫,在然燈佛先,得值八十四億那庾多佛,悉皆供養承事,無違背者。若復有人,於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能於此經受持讀誦,解其義趣,廣為他說,所得功德,以前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算分勢分比數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妙生!我若具說受持讀誦此經功德,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妙生!當知是經不可思議,其受持者,應當希望不可思議所生福聚。」 復次,妙生白佛言:「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佛告妙生:「若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我當度脫一切眾生,悉皆令入無餘涅槃。雖有如是無量眾生證於圓寂,而無有一眾生證圓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薩有眾生想者,則不名菩薩。所以者何?妙生!實無有法,可名發趣菩薩乘者。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頗有少法是所證不?」妙生言:「如來於然燈佛所,無法可證,而得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妙生!實無有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所證悟,得大菩提。若證法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摩納婆!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無所得故,然燈佛與我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妙生!言如來者,即是實性真如之異名也。 「妙生!若言:『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者,是為妄語。何以故?實無有法如來證得無上正覺。妙生!如來所得正覺之法,此即非實非虛。是故佛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來說為非法,是故如來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若菩薩作是語:『我當度眾生令寂滅。』者,則不名菩薩。妙生!頗有少法名菩薩不?」答言:「不爾,世尊!」 「妙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無更求趣。』 「妙生!若有菩薩言:『我當成就佛土嚴勝、佛土嚴勝。』者,如來說為非是嚴勝,是故如來說為嚴勝。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性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菩薩。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妙生言:「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數,復有如是沙等弶伽河,隨諸河沙,有爾所世界,是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此世界中所有眾生,種種性行,其心流轉,我悉了知。何以故?妙生!心陀羅尼者,如來說為無持,由無持故,心遂流轉。何以故?妙生!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妙生。於汝意云何?若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是人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於汝意云何?可以色身圓滿觀如來不?」「不爾,世尊!不應以色身圓滿觀於如來。何以故?色身圓滿、色身圓滿者,如來說非圓滿,是故名為色身圓滿。」 「妙生!可以具相觀如來不?」「不爾,世尊!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何以故?諸具相者,如來說非具相,是故如來說名具相。」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作是念:『我說法。』耶?汝勿作是見。若言:『如來有所說法。』者,則為謗我。何以故?言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妙生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頗有眾生,聞說是經,生信心不?」 佛告妙生:「有生信者,彼非眾生,非非眾生。何以故?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妙生!於汝意云何?佛得無上正等覺時,頗有少法所證不?」妙生言:「實無有法是佛所證。」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此中無有少法可得,故名無上正等菩提。妙生!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無更求趣性,其性平等,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法皆正覺了,故名無上正等正覺。妙生!善法者,如來說為非法,故名善法。 「妙生!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妙高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一四句頌,若自受持,及為他說。以前福聚比此福聚,假令分此以為百分,彼亦不能及一分,或千分億分算分勢分數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一。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度眾生不?汝莫作是見:『如來度眾生。』何以故?曾無有一眾生是如來度者。若有眾生是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妙生!我等執者,如來說為非執,而諸愚夫妄為此執。妙生!愚夫眾生,如來說為非生,故名愚夫眾生。 「妙生!於汝意云何?應以具相觀如來不?」「不爾,世尊!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 「妙生!若以具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 「妙生!『諸有發趣菩薩乘者,其所有法是斷滅不?』汝莫作是見。何以故?趣菩薩乘者,其法不失。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滿弶伽河沙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於無我理、不生法中,得忍解者,所生福聚,極多於彼無量無數。 「妙生!如有說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者,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妙生!都無去來,故名如來。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土地碎為墨塵。妙生!於汝意云何?是極微聚,寧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聚性是實者,如來不說為極微聚極微聚。何以故?極微聚者,世尊說為非極微聚,故名極微聚。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說為非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如來則有聚執。佛說聚執者,說為非聚執,是故說為聚執。」 「妙生!此聚執者,是世言論,然其體性,實無可說,但是愚夫異生之所妄執。 「妙生!如有說云:『佛說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者,是為正說為不正耶?」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若有我見如來說者,即是非見,故名我見。」 「妙生!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解。如是解者,乃至法想亦無所住。何以故?妙生!法想、法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故名法想、法想。 「妙生!若有人以滿無量無數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能於此經,乃至受持讀誦四句伽他,令其通利,廣為他人正說其義,以是因緣所生福聚,極多於彼無量無數。云何正說?無法可說,是名正說。」 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爾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具壽妙生,及諸菩薩摩訶薩、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3/9/18 上午 03:27:55 -- 能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蒭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尒時世尊於日初分整理常服執持衣鉢入室羅筏大城乞食時薄伽梵於其城中行乞食已出還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於食後時敷如常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時諸苾蒭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具壽善現亦於如是眾會中坐。 尒時眾中具壽善現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宋-木+取]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宋-木+取]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作是語已。 尒時世尊告具壽善現曰善哉善哉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宋-木+取]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宋-木+取]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是故善現汝應諦聽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攝伏其心具壽善現白佛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所有諸有情有情攝所攝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乃至有情界施設所施設如是一切我當皆令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所以者何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尒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都無所住應行布施不住於色應行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何以故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取量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善現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周遍十方一切世界虛空可取量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亦復如是善現菩薩如是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說是語已佛復告具壽善現言善現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說是語已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佛告善現勿作是說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然復善現有菩薩摩訶薩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具足尸羅具德具慧復次善現彼菩薩摩訶薩非於一佛所承事供養非於一佛所種諸善根然復善現彼菩薩摩訶薩於其非一百千佛所承事供養於其非一百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能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當得一淨信心善現如來以其佛智悉已知彼如來以其佛眼悉已見彼善現如來悉已覺彼一切有情當生無量無數福聚當攝無量無數福聚何以故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无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法想轉無非法想轉無想轉亦無非想轉所以者何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有法想轉彼即應有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若有非法想轉彼亦應有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何以故善現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故如來密意而說筏喻法門諸有智者法尚應断何况非法。 佛復告具壽善現言善現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是所說耶善現答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少法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說何以故世尊如來應正等覺所證所說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說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寧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來說為非福德聚是故如來說名福德聚福德聚。 佛復告善現言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他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何以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諸佛世尊皆從此經生所以者何善現諸佛法諸佛法者如來說為非諸佛法是故如來說名諸佛法諸佛法。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預流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果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預流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何以故世尊諸預流者無少所預故名預流不預色聲香味觸法故名預流世尊若預流者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一來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果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一來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一來性故名一來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不還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果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不還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不還性故名不還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阿羅漢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名阿羅漢由是因緣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所以者何世尊如來應正等覺說我得無諍住[宋-木+取]為第一世尊我雖是阿羅漢永離貪欲而我未曾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欲世尊我若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欲者如來不應記說我言善現善男子得無諍住[宋-木+取]為第一以都無所住是故如來說名無諍住無諍住。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於少法有所取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如來昔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都無少法而有所取佛告善現若有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如是菩薩非真實語何以故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是故善現菩薩如是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 佛告善現如有士夫具身大身其色自體假使譬如妙高山王善現於汝意云何彼之自體為廣大不善現答言彼之自體廣大世尊廣大善逝何以故世尊彼之自體如來說非彼體故名自體非以彼體故名自體。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假使有如是沙等殑伽河是諸殑伽河沙寧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諸殑伽河尚多無數何况其沙佛言善現吾今告汝開覺於汝假使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妙七寶盛滿尒所殑伽河沙等世界奉施如來應正等覺善現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寧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 佛復告善現若以七寶盛滿尒所沙等世界奉施如來應正等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他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復次善現若地方所於此法門乃至為他宣說開示四句伽他此地方所尚為世間諸天及人阿素洛等之所供養如佛靈廟何况有能於此法門具足究竟書寫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如是有情成就[宋-木+取]勝希有功德此地方所大師所住或隨一一尊重處所若諸有智同梵行者說是語已。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當云何奉持作是語已佛告善現言具壽今此法門名為能断般若波羅蜜多如是名字汝當奉持何以故善現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如來說為非般若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如來可說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無有少法如來可說佛告善現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微塵寧為多不善現答言此地微塵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善現大地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故如來說名大地微塵諸世界如來說非世界是故如來說名世界。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應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世尊三十二大士夫相如來說為非相是故如來說名三十二大士夫相。 佛復告善現言假使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日日分捨施殑伽河沙等自體如是經殑伽河沙等劫數捨施自體復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他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无量無數。 尒時具壽善現聞法威力悲泣墮淚俛仰捫淚而白佛言甚奇希有世尊[宋-木+取]極希有善逝如來今者所說法門普為發趣[宋-木+取]上乘者作諸義利普為發趣[宋-木+取]勝乘者作諸義利世尊我昔生智以來未曾得聞如是法門世尊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生真實想當知成就[宋-木+取]勝希有何以故世尊諸真實想真實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是故如來說名真實想真實想世尊我今聞說如是法門領悟信解未為希有若諸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當於如是甚深法門領悟信解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當知成就[宋-木+取]勝希有何以故世尊彼諸有情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所以者何世尊諸我想即是非想諸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是非想何以故諸佛世尊離一切想作是語已。 尒時世尊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不驚不懼無有怖畏當知成就[宋-木+取]勝希有何以故善現如來說[宋-木+取]勝波羅蜜多謂般若波羅蜜多善現如來所說[宋-木+取]勝波羅蜜多無量諸佛世尊所共宣說故名[宋-木+取]勝波羅蜜多如來說[宋-木+取]勝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宋-木+取]勝波羅蜜多。 復次善現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忍辱波羅蜜多何以故善現我昔過去世曾為羯利王断支節肉我於尒時都無我想或有情想或命者想或士夫想或補特伽羅想或意生想或摩納婆想或作者想或受者想我於尒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何以故善現我於尒時若有我想即於尒時應有恚想我於尒時若有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於尒時應有恚想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五百生中曾為自號忍辱仙人我於尒時都无我想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无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我於尒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是故善現菩薩摩訶薩遠離一切想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何以故善現諸有所住則為非住是故如來說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為諸有情作義利故應當如是棄捨布施何以故善現諸有情想即是非想一切有情如來即說為非有情善現如來是實語者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 復次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即於其中非諦非妄善現譬如士夫入於闇室都無所見當知菩薩若墮於事謂墮於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善現譬如明眼士夫過夜曉已日光出時見種種色當知菩薩不墮於事謂不墮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則為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則為如來以其佛眼悉見是人則為如來悉覺是人如是有情一切當生無量福聚。 復次善現假使善男子或善女人日初時分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日中時分復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日後時分亦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由此異門經於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以自體布施若有聞說如是法門不生誹謗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尚多於前無量無數何况能於如是法門具足畢竟書寫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復次善現如是法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應當悕冀不可思議所感異熟善現如來宣說如是法門為欲饒益趣[宋-木+取]上乘諸有情故為欲饒益趣[宋-木+取]勝乘諸有情故善現若有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即為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即為如來以其佛眼悉見是人則為如來悉覺是人如是有情一切成就無量福聚皆當成就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无邊福聚善現如是一切有情其肩荷擔如來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現如是法門非諸下劣信解有情所能聽聞非諸我見非諸有情見非諸命者見非諸士夫見非諸補特伽羅見非諸意生見非諸摩納婆見非諸作者見非諸受者見所能聽聞此等若能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無有是處。 復次善現若地方所開此經典此地方所當為世間諸天及人阿素洛等之所供養禮敬右遶如佛靈廟。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若遭輕毀極遭輕毀所以者何善現是諸有情宿生所造諸不淨業應感惡趣以現法中遭輕毀故宿生所造諸不淨業皆悉消盡當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於無數劫復過無數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先復過先曾值八十四俱胝那庾多百千諸佛我皆承事既承事已皆無違犯善現我於如是諸佛世尊皆得承事既承事已皆無違犯若諸有情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我先福聚於此福聚百分計之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若計分若筭分若喻分若鄔波尼煞曇分亦不能及善現我若具說當於尒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生福聚乃至是善男子是善女人所攝福聚有諸有情則便迷悶心或狂亂是故善現如來宣說如是法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應當悕冀不可思議所感異熟尒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佛告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我當皆令一切有情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雖度如是一切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所以者何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尒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作是語已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是語已佛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現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若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如來應正等覺不應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善現以如來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所以者何善現言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如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無生法性增語言如來者即是永断道路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畢竟不生增語何以故善現若實無生即[宋-木+取]勝義善現若如是說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此言為不真實所以者何善現由彼謗我起不實執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即於其中非諦非妄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善現一切法一切法者如來說非一切法是故如來說名一切法一切法佛告善現譬如士夫具身大身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士夫具身大身如來說為非身是故說名具身大身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諸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滅度無量有情是則不應說名菩薩何以故善現頗有少法名菩薩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無有少法名為菩薩佛告善現有情有情者如來說非有情故名有情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有有情无有命者無有士夫无有補特伽羅等善現若諸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亦如是說何以故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善現若諸菩薩於無我法無我法深信解者如來應正等覺說為菩薩菩薩。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肉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肉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天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天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慧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慧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法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法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佛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佛眼。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諸沙如來說是沙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如來說是沙。 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假使有如是等殑伽河乃至是諸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假使有如是等世界是諸世界寧為多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是諸世界其數甚多佛言善現乃至尒所諸世界中所有有情彼諸有情各有種種其心流注我悉能知何以故善現心流注心流注者如來說非流注是故如來說名心流注心流注所以者何善現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是因緣所生福聚寧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彼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善現若有福聚如來不說福聚福聚。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色身圓實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可以色身圓實觀於如來何以故世尊色身圓實色身圓實者如來說非圓實是故如來說名色身圓實色身圓實。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可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何以故世尊諸相具足諸相具足者如來說為非相具足是故如來說名諸相具足諸相具足。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頗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我為非善取何以故善現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尒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頗有有情聞說如是色類法已能深信不佛言善現彼非有情非不有情何以故善現一切有情者如來說非有情故名一切有情。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現證無上正等菩提耶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現證無上正等菩提佛言善現如是如是於中少法無有無得故名無上正等菩提復次善現是法平等於其中間無不平等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我性無有情性無命者性無士夫性無補特伽羅等性平等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法無不現證一切善法無不妙覺善現善法善法者如來一切說為非法是故如來說名善法善法。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集七寶聚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妙高山王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乃至四句伽他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前說福聚於此福聚百分計之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若計分若筭分若喻分若鄔波尼煞曇分亦不能及。 佛告善現於意云何如來頗作是念我當度脫諸有情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無少有情如來度者善現若有有情如來度者如來即應有其我執有有情執有命者執有士夫執有補特伽羅等執善現我等執者如來說為非執故名我等執而諸愚夫異生強有此執善現愚夫異生者如來說為非生故名愚夫異生。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 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善現若以諸相具足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如是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尒時世尊而說頌曰。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應正等覺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覺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如來應正等覺不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現如是發趣菩薩乘者頗施設少法若壞若断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諸有發趣菩薩乘者終不施設少法若壞若断。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若有菩薩於諸無我無生法中獲得堪忍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彼。 復次善現菩薩不應攝受福聚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應攝受福聚佛言善現所應攝受不應攝受是故說名所應攝受。 復次善現若有說言如來若去若來若住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善現言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如增語都無所去無所從來故名如來應正等覺。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大地極微塵量等世界即以如是無數世界色像為墨如極微聚善現於汝意云何是極微聚寧為多不善現答言是極微聚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何以故世尊若極微聚是實有者佛不應說為極微聚所以者何如來說極微聚即為非聚故名極微聚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世尊若世界是實有者即為一合執如來說一合執即為非執故名一合執佛言善現此一合執不可言說不可戲論然彼一切愚夫異生強執是法何以故善現若作是言如來宣說我見有情見命者見士夫見補特伽羅見意生見摩納婆見作者見受者見於汝意云何如是所說為正語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如是所說非為正語所以者何如來所說我見有情見命者見士夫見補特伽羅見意生見摩納婆見作者見受者見即為非見故名我見乃至受者見。 佛告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應如是見應如是信解如是不住法想何以故善現法想法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是故如來說名法想法想。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以無量无數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乃至四句伽他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及廣為他宣說開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云何為他宣說開示如不為他宣說開示故名為他宣說開示尒時世尊而說頌曰。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尊者善現及諸苾蒭苾蒭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并諸世間天人阿素洛健達縛等聞薄伽梵所說經已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敕彫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