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大寶法王噶瑪巴的歷史--11第七世噶瑪巴卻扎嘉措--法稱海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4729)

--  作者:梅
--  發表時間:2007/2/9 下午 12:18:37
--  大寶法王噶瑪巴的歷史--11第七世噶瑪巴卻扎嘉措--法稱海

  第七世噶瑪巴卻扎嘉措於西元一四五四年的元月生於西藏北部,父親名扎巴帕竹,母親名拉嫫吉。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被認為是一位成就上師的轉世。在一歲前,曾有一件事情顯出其特別早熟的氣質,使大家更確信他乃是一位上師的轉世。有一天,他自動唸「阿」、「吽」兩個種子字,並且說:「這個世界上除『空』以外,別無他物。人們也許認為有實質的東西存在,但他們都錯了!對我而言,既無生亦無死。」孩子被帶到傳承持有者--嘉察巴久敦珠的行營去。嘉察仁波切認出這個孩子就是噶瑪巴的轉世,乃為他舉行陞座儀式。據說在儀式中,噶瑪巴說:「我是金剛持。」

  此後年幼的噶瑪巴便和嘉察仁波切在一起。西元一四五八年當他四歲時,曾到藏南旅行。正如同其他歷代的噶瑪巴一樣,他也經由許多勝觀開啟了自己本然的明覺,而凡是和他接觸的人,都會感受到這位年輕孩童的天生威儀。

  當僧團行營經過藏南時,卻扎嘉措運用他的影響力消除了那嘎和不丹之問的部落戰爭,並安排釋放人質和政治犯。年幼的噶瑪巴是一位素食者,曾勸導許多人放棄捕魚和打獵。他保護飼養的動物和犛牛、綿羊等,並以帶子繫在它們身上,使免於遭受屠宰的命運。卻扎嘉措的另一項福利政策是免除過橋稅,並建立鐵橋。

  行營由藏南緩慢的進入西康。在噶瑪寺,嘉察仁波切為八歲的噶瑪巴授與在家戒和菩薩戒,而年幼的噶瑪巴則繼續在此寺接受教育。接著他由姜巴桑波喇嘛授予沙彌戒。姜巴喇嘛也是一位傳承持有者,並為前一世噶瑪巴的弟子。此時期噶瑪巴的教育著重在戒律,以及一般性的佛理和僧團生活的細節上。當時他的另外一位親教師是錫杜扎西南嘉。他從鍚杜仁波切得到很多噶瑪噶舉傳承的口傳教法。

  西元一四六五年秋,卻扎嘉措離開噶瑪寺,旅行至西藏東北的邊界。他平息了當地的佛教徒和苯教徒的紛爭。除了這項政治上的工作外,年輕的噶瑪巴還向當地的居民傳授基本的佛法。他將旅途中所收到的供養悉數分給經費不足的寺廟。卻扎嘉措自己的修行和利他事業是同時並行的。此生他最重要的修行之一是承自有名的瑜珈母瑪姬拉準瑪「覺宇--施身法」的修法。當噶瑪巴致力於這項修行時,他真正看到了自己身內的骨架。

  卻扎嘉措雖然非常年輕,但卻已是一位至高的學者。他在拉瓦岡寺和五位大論師舉行研討會。在這些討論中,噶瑪巴糾正了他們在哲理觀點上的矛盾之處。在聰巴祖古的蘇曼寺,卻扎嘉措撰寫了許多部討論有關佛法各個層面的著作。

  西元一四七一年當噶瑪巴十七歲時,他與僧團行營來到了上樂金剛的聖地卡瓦嘎波,並在此地進入密集的實修訓練有七年之久。

  和歷代其他的噶瑪巴一樣,卻扎嘉措對蓮師有一種自然的親切感。就某方面而言,噶瑪巴也可以說是蓮師的化身。長期閉關結束後,他又回到噶瑪寺。卻扎嘉措在一個勝觀中見到蓮師被釋迦牟尼佛、寧瑪傳承的本尊和噶舉傳承的上師所環繞者。由此勝觀的啟示,他找到了一些隱蔽的山谷做為日後戰爭中的避難處。他知道這些戰爭是無法避免了。

  接著他到藏南修復了幾所噶舉的寺廟,並改善其管理制度。然後又回到祖普,重修噶瑪巴西所鑄造的大佛像。卻扎嘉措非常重視經論法典的研究,因此曾在祖普創設一所很大的佛學院,十分有名。

  噶瑪巴曾受到扎西塔皆的邀請到其宮中,後者是藏南某省的地方政教領袖,卻扎嘉措為他廣傳噶舉的教法。臨行前,扎西塔皆將其領土、財物、房產、寺廟等,包括他私人所擁有的丘闊倫布寺(自生法輪寺)全部供養給噶瑪巴。在扎西塔皆的宮中,卻扎嘉措遇到了第一世的噶瑪聽列丘雷南嘉。

  噶瑪聽列將噶瑪巴尊為釋迦佛的化身。他向噶瑪巴請求授與噶舉傳承的密法,卻扎嘉措回答說:「如果你答應做此傳承的傳持者,我就將法教給你。」接著在其後的五個月中,噶瑪聽列在噶瑪巴的指導下修學那洛六法以及大手印,直至這些教法的真實內義在其心中生起。於是卻扎嘉措升任他為丘闊倫布寺的住持,並於該寺創設一所佛學院。

  學院的課程極為完整,包括佛教哲學、心理學、修法儀式及宗教戒律等。學僧在完成課業後並可授與三種學位,最高的是堪布(住持),其次為洛本(上座),最後則是帕司。這所在噶瑪聽列指導下的佛學院對佛法的傳承,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卻扎嘉措的聲名遠播至印度和中國。他曾收到菩提迦耶寺住持的供養,並有數位印度知名的大師前來拜訪他,包括羅睺羅基拉雅以及希拉撒嘎拉。中國皇帝亦曾禮請他前去訪問,然而噶瑪巴當時並無法成行。

  西元一四九八年,卻扎嘉措遊化至貢波地區。他在此建了一座茅蓬,並認出第三世錫度祖古--扎西巴久。然後他返回拉薩主持佛教會議,並在此受到哲蚌和甘丹等二寺之格魯派僧眾的歡迎。在林彭噶瑪巴教導了許多僧眾,包括大班智達薩迦卻滇。其中傳法的內容有佛經和龍樹、無著等的論著,而來自各傳承的論師都深知卻扎嘉措在佛學上的造詣極為深廣。

  第七世噶瑪巴的著作很豐富,有戒律、中觀和密續等方面的論著和法典。他的侍者達波拉將丘嘉曾記載卻扎嘉措在撰寫一部名為「理生海」的因明論著時(此書是針對陳那和法稱的七部因明法典所寫的釋論),他並未事先做研究,便直接口述此書的內容。他僅憑記憶來保持辯論的次序,以及做為經典和注釋的參考。他的思緒未曾間斷過,如果他的口述被某件事打斷,他可以在打斷處重新接上。有時他的侍者要求他解釋某個深奧難解之處,此時噶瑪巴往往會表現得似乎忽略了侍者所提出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卻很快就在後面的口述中出現。有時卻扎嘉措會加上一句:「你應對上師的話具有信心,解釋自然會在後面出現。」

  噶瑪巴的生活嚴格而簡樸,即使在旅途中,也沉默而專心。有時他由關房中出來接見訪客時,也是如此,對世俗的言談從不熱衷。但噶瑪巴的僧團行營卻裝飾得非常莊嚴華麗,和他自己的苦行生活恰成對此。佛壇的帳蓬以黃金為頂,並飾以最珍貴的舍利,其上還懸有十三層華麗的傘蓋。卻扎嘉措的法座上覆有珍珠,其後則懸著一幅鑲有珍珠的巨大壁飾。

  五十二歲時,噶瑪巴顯現自己即將圓寂的兆示,他囑咐貢波的居民修行佛法,然後自己開始閉關。此時有很多人來求見,於是卻扎嘉措由關房中走出,登上帳蓬中的法座。他以報身佛的裝飾出現在大眾面前。此時噶瑪巴將傳承託付與錫杜仁波切,並預示他的下一世將轉生於西康,同時寫下了雙親的名字。次晨,卻扎嘉措在禪定中圓寂。

  噶瑪巴將財物分給各噶舉寺院,而他的法體則被送回祖普荼毘。後來舍利及靈骨奉置於塔中。

  第七世噶瑪巴的弟子很多,包括嘉察祖古、扎西南嘉喇嘛、第四世夏瑪祖古、桑傑年巴、薩迦卻滇、噶瑪聽列、噶瑪卡丘、因明大師汪丘嘉晨、薩迦汪杜,以及寧瑪巖取者桑滇寧巴。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中華印經協會印行,寶鬘印經會出版,寶鬘印經會及全德文物廣場提供版權,藏文部份由張福成居士指導,原譯者孫一,校修者李宜臻。若有錯別字請告訴末學,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