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仍住世作大福田的阿羅漢—賓頭盧尊者的召請與供養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52345)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17/8/6 上午 02:27:02
--  仍住世作大福田的阿羅漢—賓頭盧尊者的召請與供養

作者:傾蓮池

•顯神通取檀缽

 

據《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四分律·卷五十一》中載,賓頭盧尊者因非法示現神通,遭到佛陀的呵責。

 

昔王舍城有一位樹提長者,得大段旃檀木,即用作缽。以寶作珞囊盛之(珞囊指鑲嵌各種寶物之口袋)。

 

于中庭,豎高標(高木杆),將缽安著其上,唱曰:“若此王舍城,有沙門,婆羅門。是阿羅漢,有大神力者,取此缽去”。但其取法是,不以梯杖而得之,若取,即與之。

 

諸外道知此事,雖欲取,因無神通而無由得取。

 

爾時,賓頭盧、大目犍蓮,共在一大石上禪坐。

 

賓頭盧語於目蓮:“汝是阿羅漢,世尊記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

 

目蓮言:“我未曾白衣前現神足,汝亦是阿羅漢,有大神力,世尊記汝師子吼最為第一,汝可往取”,賓頭盧聞目蓮語,合石踴身虛空(人于石上坐,石與人同上虛空),繞王舍城七匝。

 

國人皆東西避走,言石欲墮,時彼長者(指樹提長者)在閣堂上,遙見賓頭盧在虛空中,即合手作禮,作如是言:“取此缽,賓頭盧”,賓頭盧即取缽。

 

(樹提)長者複言:“小下住(下來小住一會)賓頭盧”。賓頭盧即小下住。時彼長者,從(賓頭盧)手中取缽盛滿美食,與之(賓頭盧)。賓頭盧已取缽,還以神足力乘虛而去。諸比丘聞此事後,將此事具白世尊。

 

世尊呵責賓頭盧:“雲何于白衣(居士)前現神足,猶如淫女,為半錢故,於眾人前自現,汝亦如是。汝不應為弊木缽故,于白衣前現神足,若現,突吉羅(輕垢罪)”。

 

•世尊敕不入涅槃

 

又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中賓頭盧長老自述往事雲:

 

昔世尊住舍衛國,五百阿羅漢俱,孤獨長者女適在,于富樓那跋陀那國,彼女請佛及比丘僧。時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運用神足通淩空而去)。

 

我以神力合大山(雙肩挑著兩座山)往彼受請。世尊責我曰:“彼時汝現神足,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

 

《要解》雲:“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

 

賓頭盧尊者由於在白衣前顯神通,被佛呵斥,罰他不能入於涅槃,護持佛陀正法,為末法時代佛門四眾作大福田,直到彌勒佛出世。

 

亦即賓頭盧尊者,現在還活在世上。雖然距離距離佛在世的時間2500年了,但是他還住在天竺。若是有眾生供千僧,或者至心請他,他會降臨受供。

 

阿育王曾經供養過尊者,他問尊者:尊者您現在住在哪?尊者說:我和諸梵行僧住在北邊的犍陀摩羅山。如果想召請尊者,面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稱名祈請。

 

世尊住世時,有很多大阿羅漢成就者,但是佛入涅槃後,很多阿羅漢也入涅槃,很多菩薩回到他方淨土。

 

《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中說:“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堪任遊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雲何為四。所謂大迦葉比丘。屠缽歎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

 

羅雲比丘即羅睺羅,本師出家之前的兒子。佛陀在世時的四大弟子,迦葉尊者、屠缽歎尊者、賓頭盧尊者、羅睺羅尊者,受佛囑託,不入涅槃,常住世間,現在還在世,護持佛法,利益眾生。

 

迦葉尊者,如今肉身仍住在雲南雞足山,待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出定將袈裟交與彌勒佛,宣說釋迦佛曾說過的經藏,然後入涅槃。

 

當然,如今住世的大菩薩、大阿羅漢還有很多,不僅是這四位尊者。

 

根據道宣律師《道宣律師感通錄》所載,中國的終南山、四川一帶,還有一些迦葉佛時代的菩薩和羅漢常住。

 

時間對於凡人來說很漫長,億萬年的時光,地球不斷變遷,人類興衰存亡。但對於他們,只是三昧遊戲中的一瞬間而已。

 

凡夫肉眼無法看到他們,他們在在一些洞窟中修行,有時亦會乘願以種種化身救度眾生。

 

虛雲禪師當年在泰國入定9天,出定時全身乾枯不能動,他暗禱于迦葉尊者,獲得尊者之顯現加持。後以中藥調理身體逐漸好轉。

 

為何虛雲老和尚入定9天會如此?而迦葉尊者入定幾十億年,肉身不壞?因為他們入的是不同的三昧。

 

據《付法藏因緣傳》所載,世尊住世時,傳授了無量三昧行法,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三昧行法逐漸失傳。

 

讓肉身不壞,長生不老之類,佛法中必然有相關的三摩地,只是法流漸弱,眾生自不知而已。

 

說到供僧,現世能見福報,因此我常建議人們多供養僧團,回向發願,會令所願成辦,僧團加持力,緣起力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對於我們居士眾而言,供養清淨的比丘僧團,如供養某個寺院的僧眾,由於與他們結緣,會獲得他們持戒、誦經咒、禪修的功德加持。

 

這是一種法界之緣起。華智仁波切要超度一位亡者,他要接受亡者眷屬供養的一點食物,以此結緣才能超度成功。

 

同樣的,要獲得佛菩薩、僧團的加持力,也需要結緣。雖然佛菩薩和諸聖僧眾是無分別心地加持眾生,但是現實的情況是遇緣得度,具緣解脫。

 

平常寺院超度亡靈,需要眷屬供養,有的是標價多少,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超度的師父們,需要付出的是自己修行的功德,至於能否超度成功不一定,但是要想令亡者或益,需要先與主持超度的師父結緣。

 

古代的案例中,有些居士平常不怎麼修行,就是經常供養和信奉某位出家大師。後來死亡在中陰階段,獲得了出家師父的加持而還陽,或生天生淨土。

 

從世俗的角度而言,你不斷供養一位大德,他會欠你,以法界的緣起力,將會來度化你。猶如鏡子一般,你對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不斷供養付出,憶念供養,會獲得兩位菩薩的加持力。

 

菩薩無分別,斷一切執著習氣,他們不會因為你供養了才加持你。但是法界的緣起故,你需要與他們結善緣方能獲得加持。

 

提到供養,於我們而言,發心、恭敬心、無住心等因素都會令功德增益廣大。而另一個客觀因素,是對境的證量、福德威力越大,功德越大。

 

供養之果報,要學會全面瞭解,既與內在之發心有關,亦與對境有關。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雲: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

 

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阿底峽尊者在西藏時,迎請他的人家,現世吉祥富貴,後代興盛。

 

在《付法藏因緣傳》中,魔王波旬因為往昔供養一辟支佛,以功德力故,在六欲天成為天主。

 

依《四分律·卷五十三》所載,優陀延王因為賓頭盧尊者不起來迎接他,想殺了尊者,尊者有他心通,因此迎了優陀延王七步,導致優陀延王折福,因此失去了國王之位,受了七年囚禁,後來趁機逃跑才得以脫身。

 

對於成就的尊者,他們威德甚大,是不可以向凡人禮拜的,否則凡人會嚴重折損福報。優陀延王因為尊者不起身迎接他而不高興。

 

次日國王去見尊者,心想如果他不起身相迎接就殺了他。

 

尊者有神通,知道國王心懷惡意,如果殺了自己會墮入無間地獄。為了不令國王造惡業,自己應起身相迎接。

 

於是國王前來時,尊者起身相迎,走了七步,嚴重折損國王的福德,他七日之後失去王位,被囚禁七年。

 

這一切不是哪個神在安排,而是國王折損了自己的福報所致,依報隨正報轉,以是之故,葬送了王位。

 

別說是世間的帝王,哪怕像毗沙門天王這樣功德巍巍的天王,他也曾請一女居士,在供養僧團時,請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為自己咒願祝福,以尊者的語加持力,能令天王福德威力增益,速證菩提。

 

賓頭盧尊者還沒有涅槃,為世人作大福田,若欲種福田,亦可敦請賓頭盧尊者,按《請賓頭盧經》所說的去做即可!

 

《賢愚經.迦旃延教老母賣貧緣品第二十二》記載,一位元一無所有的奴婢,因為去河裡面為迦旃延尊者裝了一缽水供養尊者,死後升到忉利天。供養阿羅漢的功德甚大。

 

據《印度佛教史》所載:有兩造惡的兄弟,供養了阿羅漢僧人一頓午齋,發願往生成為大力藥叉,以此功德,如願以償。

 

華智仁波切有一世曾為妓女,因供養大成就者黑行,此後歷代轉生,都不受愚癡及畜生報。

 

因此,如果我們若能供養到真正的阿羅漢僧,功德巨大,此福令你世世受用,子孫昌盛,若能回向菩提,則能見佛菩薩等聖者,圓滿菩提資糧,能證果出生死。

 

•道宣律師

 

據《高僧傳》,哀帝興寧二年(西元364年),道安法師窮畢生精力注解完佛經後,在佛菩薩前誓願說:“如果我的批註的經文還算合理的話,請佛菩薩顯示瑞相做個證明。”

 

誓畢,當天晚上道安法師就夢見一個滿頭白髮、眉毛垂肩的老和尚來到他面前說:“你批註的佛家經典,都是合乎佛理的。”道安法師問:“您是哪位菩薩呢?”老和尚說:“我不過是一個不入涅槃的和尚,棲身在西域,只是你肯為我準備些食品,我就會來幫你。”

 

道安法師聽後喜形於色,急忙問道:“大師,您還沒有吃飯吧?我立刻叫人送飯給您。”道安法師連著叫了幾聲:“廚司!廚司!”卻把自己給叫醒了。後十誦律至,乃知所夢賓頭盧尊者也,於是立座供養尊者。

 

傾蓮池:由此可知,賓頭盧尊者真如世尊的囑託一般,守護正法。

 

道安法師經常和弟子等,在彌勒菩薩像前立誓願生兜率天。到了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的時候,忽然有異僧,相態和樣子看上去庸俗醜陋(此應該亦為賓頭盧尊者),來到道安法師所在的寺廟寄宿。

 

但寺內的房已滿,就安排到講堂上休息。這時,有個僧人夜晚見到這個怪異的僧人從窗隙出入,就報告給了道安法師。道安法師吃驚地起來問他其來意。

 

這個怪異的僧人回答道“為了你而來”。道安問:“我罪業深重,可以得到度脫嗎。”他回答說:“完全可以度脫,但是需要去浴聖僧,所願的必然可以實現。”

 

並且告訴了道安浴僧的方法。道安法師請問這位異僧自己死後會去哪裡。異僧就用手指撥了一下天的西北,忽然見雲開了,可以看到兜率天的殊勝情景。

 

不但道安法師,當時在場的人都看到了。道安法師之後就準備洗浴的東西,看到有數十個小孩來到寺廟裡面遊戲洗浴,果然都是聖人。到了二月八日。道安法師忽然告訴大眾要圓寂。然後平靜地走了,往生了兜率天。

 

傾蓮池:由於賓頭盧尊者現在就住在世間,為末法時代眾生作大福田,根據《請賓頭盧經》所載:

 

"天竺國有優婆塞國王長者。若設一切會。常請賓頭盧頗羅墮誓阿羅漢賓頭盧者字也。頗羅墮誓者姓也。其人為樹提長者現神足故。佛擯之不聽涅槃。敕令為末法四部眾作福田。"

 

尊者因為為一位長者現神足神通,佛罰他不許涅槃,為末法四部眾作福田。當然,這是尊者的一種示現。

 

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居士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

 

若是你能夠供養一位大阿羅漢尊者,功德甚大,以此功德,你發願回向於脫離貧困,婚姻幸福,乃至往生淨土,都決定成辦。

 

若是想供養,可以在家立一個牌位:賓頭盧·頗羅墮之位。或者列印尊者的圖像。

 

然後放上素食供品,總之把尊者當作一位出家師父般供養。

 

接著燒香,至心念誦三遍:

 

大德賓頭盧頗羅墮誓。受佛教敕。為末法人作福田。願受我請。於此處食。

 

如果能夠連續每天上供,日日不間斷,至誠一心,尊者必會應供。可能他會化身為一個衣衫襤褸的僧人來你家,可能是一位陌生人,可能是夢中的一位白眉和尚……

 

若是尊者真來應供,以此功德力,受用廣大,可以向尊者祈願,以此供養大阿羅漢之功德回向世間出世間所求,決定成就。

 

如果是新的房子,也可以將一個房間打掃好,然後燒香,祈請尊者降臨受供:

 

大德賓頭盧頗羅墮誓。受佛教敕。為末法人作福田。願受我請。願受我請。於此舍床敷止宿。

 

要有至心求解脫的誠心,不疑不昧,信心清淨,然後才可以請得尊者來。

 

如果新建了房舍,鋪好了床榻,想請賓頭盧尊者時,都應當用調有香料的香水灑地,點亮香油燈。新床新褥用非常柔軟的綿鋪好,再用白綢鋪在綿上。

 

初夜時分,如法請他,然後關上房門,千萬小心,不能輕視、怠慢、偷看。各人都至心相信,他必然會來的。精誠所至,感應徹達,他沒有不到的。

 

如果尊者來過,褥子上,就會發現有臥過的地方;浴室裡也會發現,有用過熱水的地方……

 

當然,若是尊者真來過你家受供,對你自己和全家的加持力是不可思議的,類似於密法中連接本尊法流一般,一旦與尊者結緣,尊者如師,必常受指引。現世福德增長,種子解脫之因緣。

 

可以列印尊者的像,然後擺放在缽裡,或者碗裡放米飯、淨水、糖果、錢等供養出家師父的供品,再念誦上面的召請詞三遍,連續供養三年,若能至誠,這過程中尊者必前來應供。

 

供完後食物不能吃,可以拿去佈施給他人,或者動物,供養的錢也不能再拿來使用,可以拿去佈施。

 

泰國人將阿羅漢希瓦裡尊者當成財神來供養,現實中增長財富和人緣,事業興隆,靈驗非凡。

 

而賓頭盧尊者是末法第一福田,受佛囑託住世,供之功德不可思議。以功德力故,凡有善願,皆可圓滿。

 

若是不方便,沒有牌位和畫像,也可以直接以食物來供養,在乾淨的桌子上,放置飯菜,筷子等,初一十五時,祈請尊者來應供。

 

毗沙門天王曾祈請舍利弗尊者為自己咒願。若是你供養尊者相應,也可以請尊者為你咒願,祝福你的婚姻幸福,富饒豐足,或者持咒證得悉地。

 

尊者的語加持力不可思議,說出的話,如摩尼寶珠一般,會成為現實。


•地藏菩薩的靈感

 

留言:

 

傾師兄,您好,看了您的很多文章,很受益,我也一直沒有發言,我受益于地藏菩薩。

 

曾在地藏相前,聲淚懺悔不孝和邪淫,並祈求賜如意眷屬,2個月後,我太太便在網上加了我。向菩薩所求的21個擇偶條件全部符合,現在我們已經結婚兩年了,真實不虛。

 

傾蓮池:這師兄曾于地藏菩薩像前懺悔,聲淚俱下,求如意眷屬,兩個月後如願,且21個條件全部符合。

 

于對境而言,地藏菩薩是末法時期受佛囑託救度眾生的聖尊,具有疾速不共的加持力,若眾生內心懇切至誠祈願,有求必應。

 

若是求而無驗者,不要抱怨,當反思自心,是否至誠無妄。智者大師曾回答為何有人念觀音多年效驗不明顯時,他的解釋是未能一心,何由感聖。

 

願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