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聖天菩薩《四百論》教言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56808)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8/8/15 上午 08:36:51
--  聖天菩薩《四百論》教言

 

བཞི་བརྒྱ་པ་ལས།ཕལ་མོ་ཆེར་ན་མི་རྣམས་ནི།།དམ་པ་མ་ཡིན་ཕྱོགས་ཡོངས་འཛིན།།དེས་ན་སོ་སོའི་སྐྱེ་བོ་རྣམས།།ཕལ་ཆེར་ངེས་པར་ངན་འགྲོར་འགྲོ།།ཞེས་གསུངས།

《四百論》:

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藏文化微博

http://weibo.com/sdjzwh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8/8/15 上午 08:37:12
--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s://www.zhibeifw.com/vb/sblgs/

https://cloud.zhibeifw.com/s/xu3cx6sl

癸二、遮止不於現世努力而希求後世之諍:

問曰:現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還會住世,宣說教法的善知識也會不斷出世,所以我在後世努力修法斷生死亦不為遲。

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

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

由於在南贍部洲的人道有情,大多數行持不善惡業,以此諸隨業流轉的異生,多半會墮於惡趣。

以佛法尚有住世期而寄希望於後世者,應思自己作為凡夫,後世生處難定,而且於濁世之中,人們多半決定會墮入惡趣,難以具足聽聞佛法的暇滿條件。生活在南贍部洲的人們,由於惡業串習,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大多數是十不善業,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所言:“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對此各人皆可以現量了知,由於五濁惡世這種環境,人們相互感染,造惡業現象越來越嚴重,以此諸隨業流轉毫無自在的異生凡夫,多半決定會墮入惡趣,感受惡業果報。今生若不依止善知識精勤斷惡修善,後世要得到人天善趣,定會如同撒豆留壁一樣困難。寂天菩薩言:“憑吾此行素,復難得人身,若不得人身,徒惡乏善行。如具行善緣,而我未為善,惡趣眾苦逼,彼時復何為?”因此,現世有條件遇到法寶和善知識,自己也具足修學佛法的閒暇者,應該抓住機遇,如救頭燃般精進求解脫。如果寄希望於後世,多半會如同旱地撒網,不會有收穫的可能,甲操傑大師於注疏中也言:若不精進,就像國王於大臣灌頂一樣的空無所得。

譬如說,以前有兩個窮人,擔著麻線趕路,中途遇到了一些棉花,有一個人了知棉花比麻線值錢,便將麻線丟棄,挑上棉花往前走,而另外一個捨不得麻線,沒有換。後來兩人在路上見到一堆黃金,挑棉花的人又棄掉棉花,換上更珍貴的黃金,而挑麻線者仍捨不得換,繼續挑著麻線往前走。結果兩人雖然是同時做事,而撿回黃金者從此過上了富裕安樂的生活,另外一個仍像以前那樣,過著窮困的日子。同樣,陷於三界中的有情,秉持邪見惡業者如同執麻線不捨;而漸次改變凡夫惡習,皈依佛門修持五戒十善,乃至發起殊勝菩提心者,如同將麻線扔掉,依次換為棉花、黃金者,如是才能得到安樂,否則仍會像往昔那樣,沉溺於輪迴苦海之中。月稱菩薩言:“眾生趣異處,或諸各自行,眾多趣行者,此名為異生。”因此,諸有緣遇到解脫輪迴的福緣者,當深思自己的機遇難得,而徹斷懈怠耽擱惡習,以精進行持正法而趨向解脫之彼岸也。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8/8/15 上午 08:38:02
--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s://www.zhibeifw.com/vb/sblgs/

https://cloud.zhibeifw.com/s/xu3cx6sl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法輪,其中第二轉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涅槃後,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觀莊嚴論》為宗綱,開創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於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因而若欲修持了悟般若空性,於《四百論》尤應深加研習。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8/8/16 上午 04:38:08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