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什麼是法寶?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59719)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9/1/19 上午 05:51:46
--  什麼是法寶?

 

 

什麼是法寶?

 

  尊貴的上師 嘎瑪仁波切

 

    法寶,從本體來說,是道諦和滅諦所攝的一切法;從分類來說,分為言教和證教;從功德來說,能淨除輪涅的一切衰損,產生輪涅的一切圓滿。

 

一、法寶的本體

 

    成為斷或能斷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的一切方便,就是正法的本體。「斷」,是指聲聞、緣覺、菩薩斷除煩惱的滅諦,「能斷」是指道諦。也就是說,道諦和滅諦所攝的一切法,就是正法的本體。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9/1/19 上午 05:52:01
--  

 

二、法寶的分類

 

    從分類來說,法寶分為言教和證教。

 

    顯宗認為,言教是八萬四千法蘊、十二部或三藏的法義,只是存留在僧眾的心相續中,這是真正的言教。而外在的所有法本,不是真正的,只是言教的所依。密宗裡,言教分為詮法、詮相、詮稱三種。詮法是指佛典;詮相是指僧眾心相續中顯現的教法;詮稱是指所有語言文句。概括來說,不論顯密,所有能詮詞句的部分是言教,可歸納為經律論三藏,一切所詮意義的部分是證教,可歸納為戒定慧三學。

 

    三乘的言教和證教內容,略有不同。

 

    (一)小乘:能​​詮是小乘經律論三藏,所詮是小乘戒定慧三學。

 

    (二)菩薩乘:律藏是能詮,戒學是律藏所詮釋的大乘二十根本墮等;經藏是能詮,定學是經藏所詮釋的慈心、禪定等;論藏是能詮,慧學是論藏的廣中略般若等所詮釋的大中觀。

 

    (三)密乘:律藏是所有灌頂、戒律、儀軌,而律藏的教義——三昧耶誓言的一切次第,是戒學;經藏是四續部或六續部的法,而經藏的教義——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是定學;論藏是大圓滿的所有續部,而它的教義——本來清淨直斷和任運自成頓超,是究竟的慧學。

 

    修行者必須先聞思言教,再實修證教,才會有真實的成就。例如,「戒殺」這個詞,在心裡決定下來,就稱為言教。牢記在心後,實際修行它的意義,就稱為證教。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9/1/19 上午 05:52:14
--  

 

三、法寶的功德

 

    從功德來說,法寶能夠淨除輪迴和涅槃的一切衰損,產生一切圓滿。《寶性論》中說:「不思不二無分別,清淨顯現對治故,何法依何離貪欲,具二諦相是為法。」這個偈頌,總說法寶的八種功德:

 

    (一)不可思議:遠離一切戲論,不是分別心所能思維議論。

 

    (二)非二元:遠離了煩惱和業,亦即遠離了二元。

 

    (三)無分別(非概念):沒有非理作意的分別念。

 

    (四)清淨:遠離所有煩惱習氣,清淨無染。

 

    (五)顯現(明性):如實了悟萬法的本質和顯現,遠離了所知障。

 

    (六)對治力:能對治煩惱。

 

    (七)滅諦:作為遠離所有貪著之法,具有滅諦的功德。

 

    (八)道諦:作為能夠遠離貪欲之法,具有道諦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