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隨智者見智,思維甚深六度意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62458) |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9/6/22 上午 09:10:34 -- 隨智者見智,思維甚深六度意 隨智者見智,思維甚深六度意 六度展開,就是十度。對於這十度,密勒日巴尊者說: 「斷除我執外,無餘佈施度」:因為斷了我執以後,就沒有不能施捨的東西,圓滿了佈施度。 「斷除狡詐外,無餘持戒度」:因為有狡詐心,才會導致不如法、違犯戒律的念頭和行為。 「不畏深義外,無餘安忍度」:除了不畏懼甚深空性之義以外,再沒有其他的安忍度。 「不離修行外,無餘精進度」:行住坐臥都住於修行狀態,就圓滿了精進度,沒有什麼比這更精進的了。 「安住本性外,無餘禪定靜慮度」:除了安住在如如不動的境界中,再沒有其他禪定度。 「證悟實相外,無餘智慧度」:除了證悟一切萬法的實相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智慧度。 「所做如法外,無餘方便度」:除了行事如法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方便度。 「摧伏四魔外,無其餘力度」:除了摧毀死亡魔、天子魔、煩惱魔、蘊魔等四魔之外,沒有其他的大力度。 「成辦二利外,無其餘願度」:除了成辦自利、利他之外,沒有其他的大願度。 「知惑自過外,無其餘智度」:除了了知煩惱的過患以外,沒有其他的大智度。 阿底峽尊者的三位弟子問尊者:「所有正法中,哪些最殊勝呢?」尊者回答:
「最殊勝的了達,是證悟無我。 最殊勝的敦厚恭敬,是調柔自相續。 最殊勝的功德,是廣大利益眾生的心。 最殊勝的教言,是長時間內觀自心。 最殊勝的對治力,是了知一切無自性,通達所有諸法,本來無實有。 最殊勝的行為,是不隨順世間,和世間法背道而馳。 最殊勝的成就,是煩惱日漸減少。 最殊勝的修道成就征相,是貪念欲望越來越少。 最殊勝的佈施,是心中毫無貪著。 最殊勝的持戒,是心安,寂靜,調伏自心。 最殊勝的安忍忍辱,是身居卑位。 最殊勝的精進,是放棄世間瑣事。 最殊勝的禪定,是自心不改造、不作意,安住在本來面目。 最殊勝的智慧,是不執著一切。」 吉美林巴大師開示六度說: 「知足是佈施度,彼之本體乃舍心」:知足、不貪的本體都是舍心,所以知足是佈施度。 「無愧三寶持戒度」:一個人在三寶前面發誓,所受的菩薩戒等一切戒律,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約束自己,因此無愧於三寶,就表示沒有破戒,是持戒度。 「不失慧念勝安忍忍辱」:心中持守正知正念,是最殊勝的安忍忍辱,因為隨時觀察自己在做什麼,不會被煩惱業力牽引。 「一切助伴需精進」:修行人修持任何善行時,都需靠精進來推展。 「執現觀聖禪定靜慮度」:把現實中所執著的一切顯現,觀想成遍滿法界的上師、本尊或諸佛菩薩,就是禪定度。 「貪執自解智慧度」:對任何事物生起貪執時,只要觀其本性,貪執便會自解自脫,這就是智慧度。 「無有能思所思境,並非俗念離定解,乃為涅槃勝寂滅」:究竟的勝義實相,沒有能思之心,也沒有所思之境,也不是世俗的分別意念,又遠離了定解與非定解之相,這就是真正的涅槃解脫、殊勝寂滅。 「此等一切不可說,願汝銘記於心中」:而以上的道理,無法以文字語言表達,需靠自心去實證體會,因此大師希望弟子們能夠牢記在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