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經典選讀(普賢行願品第一願)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6451)

--  作者:喵喵熊
--  發表時間:2007/5/2 上午 09:26:17
--  經典選讀(普賢行願品第一願)

淨空法師講普賢行願品

 

第一願:禮敬諸佛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孝敬;孝敬做到究竟圓滿,就是禮敬諸佛。佛在大乘戒經裡明白開示:「孝順父母師僧,孝順一切眾生,孝名為戒。」大乘戒律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孝」字屬會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合在一起是孝。孝裡頭沒有代溝,老一代與下一代是一體。老一代之上還有老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之下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整體。由豎的方面看,祖先跟後世的子孫是一體。由橫的方面看,兄弟、親戚、朋友、兄弟的兄弟、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是法界的全體。「孝」字是個符號,代表法界全體。唯有成佛,才能把孝道盡到圓滿。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我們要盡圓滿的孝道,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因此,禮敬諸佛,普賢菩薩自己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願才能做得圓滿。普賢菩薩是十方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個代表人物。普賢菩薩尚且如是,何況我們呢?我們要想盡圓滿的孝道,只有跟著普賢菩薩走;不跟著走,自己想成佛,是沒指望的。佛在經上講,從初發心至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我們過去生中修了無量阿僧祇劫,為什麼成不了佛?因為煩惱沒斷,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我從華嚴經認識淨土,知道華嚴到最後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度了我。

 

禮敬諸佛,諸佛指誰呢?佛明白開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凡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做眾生。我們想想,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只有虛空不是眾緣和合而生。我們的身體、毛巾、講堂,皆是眾緣和合而生,皆名眾生。華嚴經上還有一句重要的話:「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有情眾生,指動物、十法界的有情眾生。無情是無情眾生,指植物、礦物。同圓種智是成佛。有情眾生會修行、會念佛、會成佛,無情眾生怎麼能成佛呢?毛巾、桌椅,它們幾時成佛?今天,我們在行願品得到這個消息,有情眾生是諸佛,無情眾生也是諸佛。無情眾生什麼時候成佛呢?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成佛的那一天,會發現山河大地、一切草木、微塵,統統成佛了,這是成佛的現象。如果某一天,覺得自己已成佛了,認為別人都還沒成佛,說老實話,你是在作夢、是在打妄想,決定沒有成佛。華嚴經所說,完全是佛與大菩薩們的現量境界,眼前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完全是事實真相,不是凡夫境界。

 

這個法門怎麼學習呢?這個法門是法身大士所修,我們是凡夫,一品煩惱也沒斷,我們能修嗎?能。佛門博士班的教科書,我們幼稚園小小班也能適用,很奇妙。佛教經典不可思議,是圓融的經典。初學的課本就是成佛的經典。這個法門從恭敬學起。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恭敬心,看待一切人,這是禮敬諸佛。我對佛菩薩非常恭敬,對別人則差一點,就不是普賢行。普賢行是平等行。我們每天早課以最虔誠恭敬的心禮佛,然後用這種心來對待人。無論對待父母、家親眷屬、朋友、同事、社會上一切善人惡人,統統用一個真誠清淨平等恭敬心來對待,這是普賢行。除了人,也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恭敬心對待一切萬物。毛巾是諸佛,毛巾使用完不能揉成一團亂丟,要洗淨晾乾疊好,這是對它的恭敬。桌椅也是諸佛,要擦乾淨擺整齊,這是對它的恭敬。對事,任何事情承擔了,就要盡心盡力做圓滿,這是對事之恭敬,不可敷衍塞責,不可互相推讓。

 

這法門難,不易修。原本是等覺菩薩修的,我們是幼稚園小小班。要勉勵自己,雖達不到圓滿,學一分就得一分利益。利益之大,不可思議。舉個例:能用真誠、清淨、平等、恭敬心對待人事物,你永遠不生煩惱,心裡快樂無比,馬上得到幸福快樂。你今天為什麼不幸福不快樂?因為你心中分別這是好人、那是壞人,一天到晚分別執著,煩惱妄想不斷,你怎麼會快樂幸福?要想修快樂幸福,普賢行是最有效最快速的。你不妨試試,把心量拓開。只要你真正發心,普賢菩薩會加持你。經上言:「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普賢菩薩神力加持,我們努力點,勉強點,也能做到幾成。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禮是禮貌、禮節。不但對人要有禮,對物對事也要有禮。心要至誠恭敬,外表要合乎禮節。清淨心就是真心,清淨心裡沒有是非人我、分別執著。菩薩用清淨心常修禮敬,不間斷。

 

佛法修學成敗關鍵在耐心,有許多人開始發心時很勇猛,過了幾天就退心。如果能保持初心不退轉,沒有一個不在一生成佛。普賢菩薩在此做榜樣,勸勉我們要保持初心。他說:「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虛空界不可盡,我們發願修普賢大行,就不能退轉。又說:「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世界人口天天增長,眾生界不盡。眾生煩惱也一天比一天多。唯有學佛得力者,煩惱會減少;煩惱少,智慧就增長。眾生煩惱不可盡,我們效法普賢菩薩的禮敬,當然也沒有窮盡之日。

 

普賢菩薩更勉勵我們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是做功夫的祕訣。念佛者,做到這兩句,三個月至半年的時間,念佛功夫就得力,決定可以得到功夫成片。這兩句與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意思完全相同。「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身,是要去做的,我們見到人要有禮貌;言語有分寸;心要真正清淨平等恭敬。普賢菩薩用的是清淨心,所以不疲倦不厭煩;我們用的是分別心、染污心,時間長就疲倦。日常工作用清淨心、歡喜心、利益眾生的心去做,工作量雖多且繁重,也不覺疲倦厭煩了,這就是普賢行修學的功夫你得了幾分利益。

 

普賢菩薩廣大的境界,這是與其他菩薩行不相同的地方。普賢行是稱性之行。真如本性非常廣大,佛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普賢行每一個行願都與自性相應,所以每一行願都包含虛空法界。普賢菩薩不但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慈悲,而且是無量的廣大,這樣的心來修行,這個行門就叫做普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