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白話藏傳法句經22--、貳拾、瞋怒品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6737)

--  作者:梅
--  發表時間:2007/5/21 上午 07:09:28
--  白話藏傳法句經22--、貳拾、瞋怒品

貳拾 瞋恕品

1.捨棄瞋怒與自大,超度一切諸結使,便不再愛執名譽和色相,那麼「執取」就再地無從生起了。

 

2.於瞋怒剛剛生起時就將它捨棄,對於愛執亦復如是,堅定的智者消除無明,得見真諦才是真樂。

 

3.拋棄了瞋怒,可得安眠,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4.比丘能摧毀瞋怒,蓋瞋怒是毀滅安樂的根本大毒,若能如此,則能了結痛苦,並獲得聖賢的讚美。

 

5.若某人被激怒了,並喊道:「我做得很對:並沒有犯錯啊!」像這類瞋怒中的言行,在事後怒氣消退後,必會帶來如火熾燃般的痛苦。

 

6.無慚無愧,又復易怒;被瞋怒降服的人,不會得人信任。

 

7.強壯的幼稚者根本沒有絲毫威力,沒有修持的幼稚者,毫無成就的希望。

 

8.具大力的仁者,對於贏弱的劣者仍常安忍,他們的忍力是最好的,他們經常關愛並尊重弱者。

 

9.地位尊貴的人對贏劣者仍常安忍,他們的忍力是最好的,他們經常關愛並尊重弱者。

 

10.縱然受到大量刺激仍能安忍的強者,他們的忍力是最好的,他們經常關愛並尊重弱者。

 

11.縱然是當面的辱罵而能安忍的強者,他們的忍力是最好的,他們經常關愛並尊重弱者。

 

12.見到他人發怒,而自己仍能保持寧靜的人,能保護自己和他人免於所有重大的憂傷。

 

13.見到他人發怒,而自己仍能保持寧靜的人,是做著自利利人的工作。

 

14.不懂修行的人反而認為這些能安忍、能自利利他的人是幼稚者。

 

15.然而聖賢則強調,對於卑下者辱罵的安忍,更應超越對師長的責備和同輩挑戰的安忍。

 

16.幼稚的人總認為當他們對對方施以憤怒的辱罵後,他們贏了;其實能安忍這些惡言的人才是真的勝利者。

 

17.不要發怒、說真實語、不論多少而施乞食的修行人,此三者是生天的基礎。

 

18.被瞋恚降服的人,甚至看不見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輛迴中的人們應謹慎!避免說憤怒的言語。

 

19.若以瞋還瞋,則成邪惡之人;若以無瞋報瞋,必能勇敢地贏得勝利。

 

20.無瞋勝瞋怒,善良勝不善,而施勝慳貪,真實勝虛偽。

 

21.依正命而活的寧靜智者那裡會發怒呢?因為見到了「真實」而獲解脫,智者無嗔。

 

22.賢善之人總是致力於無瞋、無害;瞋怒邪惡的人,則如倔強的高山般地聳立著。

 

23.當憤怒生起時,猶如被激怒的雄馬將前兩腿高舉,只以後腿站立,此時仍能駕御該馬的人,是「最好的調御師」,如果不能,那還是平凡人。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中華印經協會印行,法救尊者著,葛雷.斯帕漢藏譯英,孫一居士英譯中,若有錯別字請告訴末學。謝謝!阿彌陀佛!


--  作者:梅
--  發表時間:2007/5/21 上午 07:13:10
--  

南傳法句經新譯

法增比丘譯

第十七  忿怒品(Kodha Vagga)

 221、

應棄忿怒心,應棄我慢心,

解脫一切縛,不執著名色(Namarupa精神與物質),心中無一物,解脫於眾苦。

 222、

能抑止發怒,如止疾行車,

是名真御者,餘為執韁人。

 223、

以慈制忿怒,以仁制粗暴,

以施制慳吝,以實制虛假。

 224、

實語不忿怒,物少仍施贈,

以此三善行,得生於天上。

 225、

聖者不殺生,常攝護根門,

到達不死境(涅槃),彼處無憂苦。

 226、

常警惕覺醒,晝夜勤修習,

志向於涅槃,息滅諸煩惱(欲,有,邪見,無明)。

 227、

阿杜羅(Atula在家眾名)應知,古來已如此,

非是今日事,默然受人謗,

多言受人謗,適言受人謗,

不為誹謗者,此世未曾有。

 228、

全被誹謗者,全被讚揚者,

過去將來無,現在亦無有。(227,228兩偈合誦)

 229、

朝朝勤檢點,無過且賢明,

具智慧戒行,彼為智者讚。

 230、

閻浮檀金幣(Jambonada喻阿羅漢純淨),

誰能挑瑕疵?清淨為天讚,亦為梵天讚。

 231、

防範身惡行,調御於身行,

捨棄身惡行,應修身善行。

 232、

防範口惡行,調御於口行,

捨棄口惡行,應修口善行。

 233、

防範意惡行,調御於意行,

捨棄意惡行,應修意善行。

 234、

智者身調御,亦復語調御,

亦復意調御,實為善御者。(231,232,233,234四偈合誦)

原始位置:報佛恩網--般若文海http://book.bfnn.org/books3/2075.htm#a117


--  作者:梅
--  發表時間:2007/5/21 上午 07:16:36
--  

北傳法句經

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

第二十五  忿怒品,二十有六章

 忿怒品者,見瞋恚害,寬弘慈柔,天佑人愛。

 

405 忿怒不見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隨身。

406 貪淫不見法,愚癡意亦然,除淫去癡者,其福第一尊。

407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

408 忍辱勝恚,善勝不善,勝者能施,至誠勝欺。

409 不欺不怒,意不多求,如是三事,死則上天。

410 常自攝身,慈心不殺,是生天上,到彼無憂。

411 意常覺寤,明暮勤學,漏盡意解,可致泥洹。

412 人相謗毀,自古至今,既毀多言,又毀訥忍,亦毀中和,世無不毀。

413 欲意非聖,不能制中,一毀一譽,但為利名。

414 明智所譽,唯稱是賢,慧人守戒,無所譏謗。

415 如羅漢淨,莫而誣謗,諸人咨嗟,梵釋所稱。

416 常守慎身,以護瞋恚,除身惡行,進修德行。

417 常守慎言,以護瞋恚,除口惡言,誦習法言。

418 常守慎心,以護瞋恚,除心惡念,思惟念道。

419 節身慎言,守攝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強。

420 舍恚離慢,避諸愛會,不著名色,無為滅苦。

421 起而解怒,淫生自禁,舍不明健,斯皆得安。

422 瞋斷臥安,恚滅淫憂,怒為毒本,軟意梵志,言善得譽,斷為無患。

423 同志相近,詳為作惡,後別餘恚,火自燒惱。

424 不知慚愧,無戒有怒,為怒所牽,不厭有務。

425 有力近兵,無力近軟,夫忍為上,宜常忍羸。

426 舉眾輕之,有力者忍,夫忍為上,宜常忍羸。

427 自我與彼,大畏有三,如知彼作,宜滅己中。

428 俱兩行義,我為彼教,如知彼作,宜滅己中。

429 苦智勝愚,麤言惡說,欲常勝者,於言宜默。

430 夫為惡者,怒有怒報,怒不報怒,勝彼鬥負。

原始位置:報佛恩網--般若文海http://book.bfnn.org/books3/2075.htm#a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