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梅
-- 發表時間:2007/5/30 上午 06:50:25
-- 白話藏傳法句經33-參壹、心品
參壹、心品 1.心隨欲奔走,輕躁註一難護持,若能將心調伏寧靜是最好的,因為寧靜的心能導致安樂故。
2.當我努力擺脫魔境界註二時,我的心是如此戰慄,猶如海中的魚被拋棄到陸地上,宛轉翻跳一樣。
3.心到處奔馳,猶如太陽放出的光明一樣,然而好比以鐵鉤來制止惡象,若以善巧方便,心也能被調伏。
4.此心一向恣情遊逸,為所欲為,我今定要正確的方便註三調伏你,猶如御象者以鐵鉤調伏野象。
5.是那個「造屋者」一再地造成受胎之苦,那是你從無始以來至今的無量生生死死。
6.當你這個造屋者被洞悉之後,房子的大樑就折斷了,整個結構摧毀了,不再造屋矣!心已離於意志、取捨,此生是最後一生註四。
7.此心輕躁多變,向外奔逸,甚難制服,我今將以至誠將它調直,猶如箭匠以火將箭溺直註五。
8.此心住於內,非形亦非色,獨自遊行與遠行註六,誰能將它調伏的,將解脫於大恐懼。
9.若心生邪惡的目標,將給自己帶來痛苦,此痛苦要比怨家和敵人造成的痛苦更大。
10.若心生善美之目標,將給自己帶來喜悅,這樣的喜悅不是父母、朋友所能給的。
11.猶如雨水會不斷地經由破漏的屋頂漏入屋中,欲望將徹底擊敗沒有修行的心註七。
12.猶如雨水根本不會經由嚴密的屋頂漏入屋中,欲望不能戰勝有修行的心。
13.猶如雨水會不斷地經由破漏的屋頂漏入屋中,憤怒會徹底擊敗沒有修行的心。
14.猶如雨水根本無法經由嚴密的屋頂病入屋中,憤怒不能戰勝有修行的心。
15.猶如雨水會不斷地經由破漏的屋頂漏入屋中,愚癡會徹底擊敗沒有修行的心。
16.猶如雨水根本不會經由嚴密的屋頂漏入屋中,愚癡不能戰勝有修行的心。
17.猶如雨水會不斷地經由破漏的屋頂漏入屋中,傲慢會徹底擊敗沒有修行的心。
18.猶如雨水根本無法經由嚴密的屋頂漏入屋中,傲慢不能戰勝有修行的心。
19.猶如雨水會不斷地經由破漏的屋頂漏入屋中,執取會徹底擊敗沒有修行的心。
20.猶如雨水根本不會經由嚴密的屋頂漏入屋中,執取不能戰勝有修行的心。
21.猶如雨水會不斷地經由破漏的屋頂漏入屋中,貪愛會徹底擊敗沒有修行的心。
22.猶如雨水根本無法經由嚴密的屋頂漏入屋中,貪愛不能戰勝有修行的心。
23.「想心」在一切法之前,它是快速而首要的,不論言或行,若出於邪惡的動機,會帶來苦報,如頭被輪斬註八。
24.「想心」在一切法之前,它是快速而首要的,不論言或行,若出於虔誠的動機,會帶來福慶,如樹影隨形。
25.正法不是一般喜歡爭論的人所能理解的,他們以煩惱的心企圖偶然地佔到上風。
26.沒有信德或憤怒激動的心,是無法領會圓滿佛陀所傳授的聖教的。
27.若具信德,平息我慢,摒棄惡意,這樣才能領會佛陀的正法。
28.心意經常遷流變化缺乏堅定性的人,不能領會神聖的正法,信心會退失,智慧不能圓滿。
29.若執取意識心,依於想心之流湧出的三十六種可怕邪見,那麼他的名聲必定退墮註九。
30.著於粗重感覺性享受和心力薄弱的人,他的好名譽必會衰退,蓋福盡罪至,猶如群鳥集聚的果林,花果落盡,群鳥各自散去。
31.心啊!切莫貪逐毀滅性的慾望,常當謹慎戒懼,精進端正其心意;否則因放逸故,將入地獄中燒煮,屆時吞燒鐵塊莫啼哭!
32.應起而行之時不起而行,年輕力壯時不努力,心意成熟時卻懶惰,這樣不能了悟智慧之道。
33.由於玩忽、輕率的小意識心註十,行者的內在心念會向外攀緣,如果未能識破這些心念,錯誤的心將再度進入輪迴。
34.具有辨識力、不忘念、堅毅並善巧於意識心念註十一的行者,能夠洞悉每一個等持層次中的每一個向外攀緣的內在心念,便能將它們完全摒棄。
35.觀此身如一陶瓶,安心如守紫禁城,以慧劍擊敗魔羅,守勝勿復失。
36.觀五蘊猶如陶瓶,安心如守紫禁城,以慧劍擊敗魔羅,守勝勿復失。
37.觀此身猶如泡沫,安心如守紫禁城,以慧劍擊取魔羅,守勝勿復失。
38.觀世間猶如泡沫,安心如守紫禁城,以慧劍擊敗魔羅,守勝勿復失。
39.精通於七覺支的人,厭惡、摒棄執著,能終止染污,除去一切瑕疵,超越所有世間的痛苦。
40.當守護自心,如犛牛愛護牠的尾巴一般,於可憎之人起慈心,如此可常得安樂。
41.象中之象王,具大長牙者,皆樂獨遊於林野,佛心與牠的心相似註十二。
42.不懷惡意,隨喜他人之樂,悲愍造惡有情,慈心普及一切,如此則無有怨恨。
43.視一切有情如親如友,悲憫造惡有情,深修於慈心,如此安樂增長。
44.若能慈心憫一人,便已獲得善本;若能慈憫一切有情,則獲聖賢之善德。
45.若以歡喜和無畏的心,修行諸善法,當獲安樂與成就。
46.由正定、正觀所得的正解令人獲得解脫,讓人脫離悲愁,能淨化吾人的心意和身、口的行為。
47.縱是一首五個樂章的小夜曲,所帶來的享受,也比不上能明見一切現象的專一之心。
48.喜樂禪定的人,不喜欲事,救渡者絲毫沒有痛苦,會得安眠註十三。
49.喜樂禪定的人,不喜玩弄欲事,最勝者絲毫沒有痛苦,啊!他們獲得安樂。
50.其心堅定如山巖不可動搖,於欲境無染,於瞋境無瞋,那裡會有痛苦呢註十四?
51.這是佛陀的教法:勿妄語、勿傷害,護持別解脫戒,於食知量知足,靜居於城市之外圍(阿蘭若),修習增上心之瑜伽。
52.對於「心的徵兆」註十五深具善巧的行者,能嘗到「無執」的甘露滋味,全然的謹慎「止觀」,帶來非財富的享受。
53.喜愛且追求「真實」的真誠行者,經常善護他們的身、口、意、行,會拋棄悲哀,永不再遭痛苦。
54.若不慎護自心,那麼它(心)會被邪見摧毀,會被睡眠降伏,於是落入魔的掌握中註十六。
55.是故若能善護其心,恆依止正見為引導,做正確的思惟,深明法之生滅,並克服睡眠,這樣的比丘可以達到苦之終結。
56.安樂來自於調伏的心和清淨戒,應該謹慎、善護此心,那些在地獄中燒煮的眾生,就是因為誤用了此心的緣故。
57.安樂來自於調伏的心和清淨戒,應該謹慎、善護此心,那些在畜生道中受苦的眾主,就是因為誤用了此心的緣故。
58.安樂來自於調伏的心和清淨戒,應該謹慎、善護此心,那些在餓鬼道中煎熬的眾生,就是因為誤用了此心的緣故。
59.安樂來自於調伏的心和清淨戒,應該謹慎、善護此心,能護持其心的有情,可享人道中的歡樂。
60.安樂來自於調伏的心和清淨戒,應該謹慎、善護此心,能善護持其心的有情,享受高道中的安樂。
61.安樂來自調伏的心和清淨戒,應該謹慎、善護此心,能善護持其心的有情,達於涅槃的境界。
註釋: 註一:「輕躁」易動如同猴子在樹林中跳躍。
註二:「魔境界」是指煩惱情緒。
註三:「正確的方便」是修習正確的對治法來克服煩惱。
註四:「造屋者」是指趨向或願意再去取一組新的五蘊之心態(即再去投生之心態);「大樑」代表無明,「結構」表貪愛。
註五:因為心要習慣於「道德之路」而離開「邪行」是相當不容易的;心的邪曲特性猶如一支彎曲的箭,若不以正確的禪修之火將它調直,只是硬將它拉直,那麼它還會返回原本彎曲的形貌,相反地,若以至誠和禪修之火調之,如彎箭以火搦直,則其形可常保矣。
註六:「獨自遊行」是說每一個眾生的連續皆是與其他有情分離的或各自獨立的,「遠行」是指想心。
註七:心必須經由不斷地修習來習慣於「道德之路」,直到能夠造成煩惱的最小裂縫也被堵起來為止,這樣的心名為「等持」,它不受一切煩惱情緒之染污。
註八:佛陀教導僧眾先說「勸食偈」,然後乃食,一時,舍衛城中有兩個乞丐來到僧眾中乞食,正值僧眾未說勸食偈。其中一個乞丐心生瞋怒,發惡願說若未來我能當國王的話,一定要以車輪輾斷這些僧人的頭。他乞到食物,吃完後就在一棵路旁的大樹下睡著了,這時有一個車隊通過將他的頭輾斷。另一個乞丐則發願道,假若我能成為國王,一定要好好供養這些僧眾,令他們無有匱乏。他吃完後,也在另外一棵樹下入睡,這時恰逢該國國王去世,無人繼承王位,群臣乃出外尋找,希望找一位福祿威德俱足的人來承繼王位,正好看到此乞丐臥於樹下,雖然太陽已西移,然而樹影卻未移動,仍蔭蓋著這個乞丐,群臣大惑驚奇,覺得此人必非常人,應該紹繼王位,乃將他迎回宮中,立為國王。
註九:蘇瑪伽王子問佛:「什麼人的名聲會退墮?」佛陀以此偈回答他。
註十:這是指在深禪定中的錯誤小意識心。
註十一:是指深知那種念頭是正確的,那種是不正確的。
註十二:吠舍梨的僧眾經常爭吵,令佛陀感到十分厭倦,佛陀乃騰空飛去,他看到野外有一隻象王也因領導一群年輕好鬥的象而感厭倦,獨遊於此,當時佛陀說了此偈。
註十三:桑得利卡(Sundarika)去逝,阿難深感悲痛,當時佛陀宣說此二偈。「救度者」是心有定力,不動搖者。「最勝者」是在「無學道」上的人。
註十四:在舍利弗禪修的地方有幾個魔正在那兒打鬥,因而影響了他的三摩地,舍利弗叫他們安靜勿鬥。那幾個魔很不高興,為報復故,他們以劍擊舍利弗的頭,佛陀因此宣說此偈。
註十五:「心的徵兆」:譬如怎樣的心態是已認為對象可慾而執取了;什麼樣的心是煩惱情緒,什麼樣的心只是赤裸的意識等等。
註十六:「邪見」是在見道位時除去的,「睡眠」則是在修道位時才能除去。「魔」是煩惱情緒。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中華印經協會印行,法救尊者著,葛雷.斯帕漢藏譯英,孫一居士英譯中,若有錯別字請告訴末學。謝謝!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