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人人都需往生極樂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73262)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3/5/18 上午 08:36:03
--  【轉貼】人人都需往生極樂
唐朝唯識宗慈恩寺窺基大師在《法華玄讚》就說:

若佛正法,教行證三,皆具足有;
若佛像法,唯有教行,無證果者;
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證並無。

真正下功夫認真去做時,才知盡做些表面工夫。

搭衣持缽很難得,但須自問三聚淨戒能持否?七聚毘尼失守否?

律宗祖師弘一大師說:「就我自己而論,對於菩薩戒是有名無實,沙彌戒及比丘戒決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說完全,止可謂為出家多分優婆塞而已,這是實話。」(弘一大師講演錄)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三讀律藏,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歸。

戒是聖道門自力修行的基礎,此基礎祖師級的人物已自嘆不堪,何況一般人,更何況鈍根之輩?

次論禪宗,虛雲老和尚是近代禪宗代表人物,一九四七年春,朱鏡宙居士問:「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幾人?」虛老嘆息說:「現在連找一個看門人竟不可得,遑言其他。」

印光大師說:「今人稍聰明,便自大自是。末世凡夫欲證聖果,不依淨土,皆屬狂妄。參禪縱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地位,尚是凡夫,不是聖人。以煩惱惑業未斷,悟是悟,生死是生死。若謂明心見性,即無生死可得,此係門外漢,與狂禪者之所謬認者。然現時誰是明心見性之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乃見自性天真之名字佛,非究竟涅槃福慧圓滿兩足尊也。明心見性,是悟非證。悟後當須斷見惑證初信位入聖流,斷思惑證七信而了生死,八九十信破塵沙伏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秘藏而證初住位,即為法身大士,再歷十住,十行,十迴向,以迄十地,等覺,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秘藏而成佛矣。學者切莫妄會。」

倓虛大師說:「一輩子沒見到、沒聽說有開悟的。」

禪宗雖然在知識階層尚有市場,但真正開悟、能指導別人開悟的合格禪師,可以說沒有一個。

據估計,中國大陸為數不多的禪堂中,長期修持的僧尼不到五百人,其中真正參禪的人很少。可以說,禪宗名存實亡,只剩下禪寺、禪修儀式與禪宗文化。

佛教教理過於深奧,又缺乏普及性的佛學教育,難以遍及民間,何況修證難度更大。

蓮池大師說:「凡大徹大悟,須是三朝天子福、七代狀元才始得。無量劫來生死,今日要與和盤翻轉,豈易事哉?『三朝七代』猶近言之。」

楊仁山說:「震旦國中,凡夫而現證四果者,未之前聞也。自西竺來者,除迦葉摩騰外,餘僅三果耳。應化菩薩,往往有之,不在此例。」(楊仁山《評阿彌陀經衷論》)

以天臺宗開宗祖師智者大師為例,大師教修天臺而行歸淨土,臨終告訴弟子只證五品,五品即是六即佛中的觀行位,圓伏煩惱,而尚未斷除見惑,何況斷除思惑。論智者大師乃隋朝第一高僧,天臺宗第一祖師,善根最深厚,修行最精進,智慧如海,禪定功高,隋煬帝尊其為當代第一之智者,故稱智者大師,親自皈依其座下之剃度出家弟子一萬四千多人。如斯高僧,尚不能斷見惑,不確定永離三惡道,何況其他芸芸修行者。

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古來皆然。末法無證果人。

印光大師說:「一切法門,皆須自力修持到業盡情空時,方可了生死。否則任汝功夫深,見地高,功德大,倘有一絲一毫煩惱未盡,則仍舊仍是輪迴中人。既在輪迴中,則從迷入悟者甚少,從迷入迷者甚多。又不知還能遇佛法否。即遇佛法,不遇淨土之法,則仍舊出苦無期。仗自力則舉世難得一二,仗佛力則萬不漏一。淨土法門,以自己之信願持名感佛,佛則以誓願攝受。譬如乘輪渡海,非己力之所可比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喻提醒我們:越要往前走,發現水火越大;越要廢惡修善,制止煩惱,越發現煩惱難斷。

如果我們只在表面上作功夫,就看不到水火。自認賢善者,被救很難;畏懼水火者,才會聽到彌陀慈悲的呼喚:「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沒有看到自己的罪惡,所以聽不到彌陀慈悲的呼喚。

——摘錄自《淨土宗教理的核心》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5/18 下午 08:38:51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