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如何與佛願相應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73962) |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23/8/1 上午 01:43:50 -- 如何與佛願相應 如何與佛願相應 傳印長老 佛,梵語具云佛陀,譯為覺者。覺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實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出生於公元前五六五年,入滅於公元前四八六年,虛歲八十。釋迦:意為能仁;牟尼:意為寂默。釋迦牟尼佛,即釋迦族的聖人。 佛並非高不可攀。《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因此說,佛性是一切眾生永不變異的且能夠覺悟成佛之性。佛法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應該成佛。「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日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吾等凡夫眾生與釋迦牟尼佛一樣,都是擁有「明珠」的人,關鍵看我們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充分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以堅強的意志,遵循釋迦牟尼佛經過覺悟所發現的人生宇宙真理實相的規律去做,改造自己。這個規律便是「緣起性空」與「因果相續」。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現前一念靈知的精神活動在主宰著自己。就是這個現前一念心性活動——為善為惡、為公為私等等,首先是發端於心念,其次是付諸行為活動;這便是每個人締造自己人生的出發點,同時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落腳點。於日常生活中,一念心起,名曰「緣起」,在個人的精神世界裡,如同投下一粒種子,叫作因。 有因則必定有果,如人們所熟知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謂性空,是說這種因果相招、纖毫不爽的力量不是任何個人的主觀意志所能主宰它、左右它,名曰「無我」。因果定律,法爾如是,即使是三世諸佛也無能改易,諸佛正是遵循這一規律修證成佛,教化眾生,也無非是宣示這一規律,勸導人們遵循這一規律去做,別無他法。 落實到當下,我們就要把自私自利、貪瞋癡慢的心逐步收斂,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放下一些,時時觀照並提醒自己的修養與智慧有沒有增長,煩惱有沒有平息。逐步做到一分知足,少一點貪婪;多一分關愛,少一點瞋怨;多一分智慧,少一點愚癡;多一分謙虛,少一點傲慢;多一分包容,少一點自私;多一分感恩,少一點不滿。這樣,開始實踐慈悲智慧、平等圓滿的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鍥而不舍,日久功深,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將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放在胸中,淨念相繼,與佛願相應,萬善同歸,莊嚴淨土,便是最終的安身立命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