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淨宗法師談法滅與特留念佛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75119)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4/1/28 上午 06:26:01
--  【轉貼】淨宗法師談法滅與特留念佛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南無阿彌陀佛。

看了你的修學安排,很好,很緊湊,很豐富。解行並進,主線分明,就是以淨土為主,可以的。

其中說到《楞嚴咒》,我想跟你多分享,交流一些想法。

《楞嚴咒》功德很大,主要是護法、破魔,有助於得定。你希望透過讀誦《楞嚴咒》,對佛法正法流行世間做一點微薄的、力所能及的事。

這個發心很好,就如同所說的“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這種心是應該永遠住在我們佛弟子心中的。

至於方法,是不是一定要讀誦《楞嚴咒》才能達到這個效果?或者說是不是一定要讀誦《楞嚴咒》才能滿足這個心願?

那是不一定的。

佛不管說哪一部經,在大乘經典當中,往往都會讚歎這部經典如何超勝、優越;這當中的經咒法門,佛都很慈悲地付囑我們要如何做。

你現在讀的經法還少,如果讀得多,每一部經典都非常讚嘆,我們看了會很法喜。如果每一部都要普遍受持,可能我們讀得越多,複習也複習不過來了。

◇ 一個是困難,不可能達到;

◇ 再一個也顯示我們失去了修學的宗旨,沒有達到所謂「一以貫之」。

我個人覺得《楞嚴咒》比較長,比較拗口,也比較花時間,似乎暫時不必唸誦。《楞嚴經》的義理非常好,如果將來有條件,有興趣,有能力,我覺得可以研讀《楞嚴經》的義理——當然不是現在,現在主要還是先求生淨土,安心。

以我個人來說,我修入佛法接觸的第一部經典是《金剛經》,它讓我了解了佛法所說的「空」到底是什麼。

第二部經典是《首楞嚴經》,我當時讀了非常法喜。雖然我們是凡夫,沒有得證,但是它在我們這種生滅無常的身心當中揭示出不生不滅的本性,感到非常安定。

當然,《楞嚴咒》是出家人早課必須誦念的,所以也必須背誦。我以前也背得很熟,但現在都忘了。因為很久沒有背了,即使一段時間不背也會陌生的。

《楞嚴經》我也曾經非常工整地抄寫。因為我看的那部經本是金陵刻經處木刻版的,我也仿著那樣的字體一筆一劃很認真地抄寫過《楞嚴經》。

由《楞嚴經》,衍生出關於法滅、如何護法、跟念佛的關係等問題,往往在一般的佛弟子心中,這些概念都不太清楚。我也想跟你交流一下,然後你再決定。

首先,佛說法滅,是什麼意義呢?有這幾個方面。

◇ 第一,讓弟子們起珍重心,對於如法修學作難遭想。

◇ 第二,佛陀如實宣說,不加人為的一些情感造作。

比如說,從春夏到秋冬,四季變化,百花依序開放,依序凋落,這都是自然的規律。

當春天百花開的時候,我們就享受春光,欣賞花的美麗;當它凋謝了,夏天有蓮花開了,我們可以欣賞蓮花;秋天有菊花;冬天有梅花。

佛法流行在世間,從小乘到大乘,正法、像法、末法、滅法,有它必然的時序關係,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如果我們凡夫的主觀意志都能轉移它,那諸佛菩薩的神通道力不更能夠轉移嗎?所以佛說這些,是客觀表達,如實宣說,也是對眾生共業──這一期佛法大規律的一個預判。

目標是讓我們順勢而修,要去求那個不滅之法來修行,而不是「這個法要滅了,那我就讓它不滅吧」。

大自然秋天萬木凋零,你讓它不凋零,不可能。所以,佛說這些也是預先告訴我們,某某法在某某時段盛行,某某時段就要凋零。

我們如法修學的人,應該尋找跟自己相應時段的法來修學。

比如說,夏天有荷花看,到秋天沒有了。你要到秋天去看荷花,這就是不得時、不得機,沒有智慧。

再來,關於法滅的內涵,它是什麼意思呢?

◇ 第一,表面淺層次的意思就是它的經文文句是不是流行在世間;

◇ 第二,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句能不能落實在修行者的心中。

因為佛說一切正法,都是讓我們解脫成佛的,如果不能依此修行達到解脫成佛,即使經文法卷擺在你的書櫃裡,存在你的電腦裡,放在雲空間,那還是沒有用,也就算是滅了。

唯有我們能夠如實修行,依之解脫,這個法就是正法流行。

所以,綜合以上的幾點,最終的結論就是要選入念佛。

因為念佛法門,佛不滅則法不滅。只要有佛,不愁佛不會說法。一切萬法都是佛所出生、佛所宣說。所以,念佛法門是護持正法、令法不滅的根本。這就是佛在經中為什麼說特留念佛。

◎《無量壽經》就說:「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 萬年法滅之時,經道滅盡了,善導大師說:“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念佛法門當然是正法,念佛法門“皆當得生彼”,都能往生極樂世界,能到極樂世界都能成佛,所以不存在法滅不法滅的問題。

「經道滅盡」是指聖道法門的經典,依照自力修行法門的經典。為什麼這個會滅呢?

因為沒有人能夠修行了。經中都預言了《楞嚴經》先滅,因為《楞嚴經》是自力修行特點非常鮮明的一部經典,要破五十種陰魔,要入楞嚴大定。眾生如果做不到,沒有這樣的根機,這部經典自然就滅了。

就好像現在做市場產品的,沒有市場、沒有消費者,這個產品自然就淘汰了。

為什麼《無量壽經》特留念佛呢?

是因為這個法門是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任何時代任何根機的眾生都可以接受,都可以奉行。是說它這個市場是永遠繁榮的,永遠有消費者,永遠有相應的根機。萬年法滅之時都可以,更何況是現在呢。所以釋迦牟尼佛說特留念佛。

「佛有偏心啊,為什麼特留這部經,不特留那一部經呢?”

其實佛是沒有這種偏心的。這個法門的特質,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本願力成就,釋迦牟尼佛只要說出來了,就是特留這個法門了。不是說他另外再起一個偏心來特留它,這是法門的特質所決定的。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發,我們要如何護持正法、令法不滅呢?就是要如法修行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

其實我們個人是沒有能力來護持正法的,哪有護法的力量呢?

在諸大經典當中,像《法華經》《華嚴經》,無量無邊、地下地上、十方虛空的諸佛、諸大菩薩,他們都來護持正法;而我們罪業的凡夫,是要靠諸佛和諸大菩薩來護念的。所以《阿彌陀經》說,六方恆沙如來證誠護念佛之人。就像一個嬰兒,需要母親的慈悲呵護,並不是說他自己能夠護到母親的家產、大宅子,那個都說得太大了。

所以,一般的佛弟子,聽到法要滅,「那我趕緊來護持正法吧」。

◇ 這個一方面是​​他的善意、善心,值得肯定和鼓勵;

◇ 另一方面把自己看得太大了,把諸大菩薩、佛看得太輕了;

◇ 再者也是缺乏智慧,對於法的內涵,如何是護法、修法,沒有正確認識。

所以身為一個念佛人,所謂的護持正法就是要專修念佛,讓念佛法門在我們心中活躍。

《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當我們心中想佛念佛的時候,阿彌陀如來就在眾生心中而為道場,入我們眾生心。那你還說法沒有護持嗎?

阿彌陀佛是無量壽、永遠常住的佛。念佛法門也是永不滅的法。由這一法,一切眾生都得希望。

所以,佛說其他法門的經典、經法會滅盡,目的就是顯示淨土法門彌陀本願救度可以普攝一切機,普適一切時,能夠得一切利益。

目前你所處的環境比較特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自己修法,甚至弘法利生,要效法地藏王菩薩。這裡邊的眾生也是特別苦惱,特別需要佛法滋潤和安慰的,盡量和他們結緣。宗昭法師給你帶的這幾本書,還是先專注於安心的。就是對念佛法門,心中盡快知道「我念佛必定往生」而穩定下來。

有了安心之後,再對整個淨土宗教理的框架,比如《淨土宗概論講記》,厚厚一大本,再慢慢研讀。

這樣就會理路特別清晰,能夠安心,又特別法喜。這時候你行有餘力再看其他大乘經典,就能找到一個著力點。

佛法說“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第一就是信根。信心紮根了,信心有力量了,它才可以轉換一切資源為我所用。

就像一棵葡萄樹,它必須紮根,根紮穩了,它就有力量生長。陽光、雨露、土地、肥料,所有這些資源,天上、地下,都能被這棵葡萄樹所用,然後結出甘美的葡萄。我們也是一樣。我們念佛的信心一旦在心中紮根,上到諸佛菩薩的護念,下到我們的煩惱——煩惱就是土壤,煩惱本來是解脫的障礙,但是淨土念佛法門殊勝,所謂「出淤泥而不染」。就像葡萄紮根於糞壤當中,它可以長出甘美的葡萄。

我們念佛,六字名號的種子如果在心中紮根了,這一切煩惱都會把它吸收過來,變成念佛的動力,轉化成佛法的智慧,轉成大慈悲的營養。

更何況我們讀《金剛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這些諸大乘經典都會融入我們的心中,成為念佛的一種浩浩的動力,成為對佛法的一種不可抑制的嚮往、菩提心。

如果你念佛的信心沒有紮根的話,你讀這些,基本上都是文字的東西多,當然,功德、福德是有,可是要結出菩提的果實還是差得太遠。

就像剛才的比喻,葡萄不紮根的話,陽光、雨露,這一切的資源都閒置著;一旦紮根,天地所有一切是為你配置的。

所以,念佛人在念佛法門中得到法義,你會發現一切諸大乘經典、一切佛法,乃至世間一切世間法,都是為我們配置的,都能夠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4/9/29 上午 10:08:55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