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3)
----  【轉貼】怎樣減少臨終死苦折磨?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75516)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4/3/10 上午 06:33:18
--  【轉貼】怎樣減少臨終死苦折磨?
❓❓❓問:

法然上人說,本願念佛之人亦難逃死苦折磨。有人依此說,只有精進念佛、謹慎三業者才能免此痛苦,斷氣前見佛接引;大多數念佛人,會在斷氣之神識離體這一階段蒙佛接引,因為這一階段也屬臨命終,這一階段往生者乃念佛懈怠或者不慎三業,將遭死苦折磨。不知此說是否有佛言祖語的依據?

🏮🏮🏮淨宗法師答:

首先,法然上人說「本願念佛人也難逃死苦折磨」。

一、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死亡時的必然過程;

二、讓我們加強機深信,不要僥倖;

三、既然有機深信,就更加仰賴阿彌陀佛,蒙佛接引去往生。

至於說「精進念佛,謹慎三業」,這是自然的、必然的,也是每一個具有正知正見的念佛人應該做的。

倒未必僅僅限於為了回避死亡的痛苦,因為如果有了這樣一個固定的目的,恐怕會落在一個不正確的觀念,或者強化心中某種糾結的心理,這樣可能對於臨終還有障礙。

再來就是時間段。一個人到臨終的時候,你讓他再怎樣精進念佛、謹慎三業,可操作的空間就小,這應該是平常念佛人應當做的。只有平常做好了準備,臨終就會自自然然順利達成往生。

關於臨終的狀態,有所謂臨終三位,就是有三個時間段,分別是:

明瞭心位、自體愛位、不明瞭心位。

明瞭心位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感覺器官還是清楚的,對周圍的人事都能辨別、認識。

接下來,漸漸心就不明瞭了。先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漸次地失去作用,眼睛看不見人了,耳朵聽不見聲音了……,這個時候就進入自體愛位。

自體愛位又分前中後,前就是境界愛,中就是自體愛,後是當生愛。

境界愛是執取境界,比如妻子兒女、房產,人們都割捨不下。但是割捨不下也要割捨,沒辦法了,心就收縮到自體,就是對自己身體的執著。

再來,身體也執著不了了,將要投胎的中陰身現前,他就轉移到當來的生命形態,對中陰身的執取,這叫當生愛。當然,這種執取還是第六意識的一種作用。

接下來,第六意識也消失了,沒有做主的了,這個時候就進入了不明瞭心位。

不明瞭心位就是不清楚、不明瞭,也叫亂心位。這個時候,心的狀態是混亂的,因為沒有第六意識做主。

第七意識是執取前面六識的,六識不起作用,第七意識也不起作用,只剩下第八阿賴耶識。

第八阿賴耶識是沒有主宰和執取的,它叫藏識,種種善惡業因緣的種子都藏在裡面。

所謂一切業相一時翻騰,沒有做主。就好像國家平常有國王治理,井然有序;如果沒有國王,就會盜賊蜂起,哪個賊力量大,他就吆喝一陣,佔一個山頭。

到亂心位或者不明瞭心位的時候,就像天下大亂一樣,這個時候根本不能分辨好壞,也根本沒有一個集中的力量作出選擇、決定,沒有這個概念,連「我」的這個概念都是亂的。隨著業力流,哪個力量強就往哪邊墮落。

🔮這是臨終的心理狀態。

🔮還有就是臨終人的感受。

在明瞭心位、自體愛位的時候,是有苦樂受的。正當命終的時候,就是神識離體剎那之間,是非苦樂受的,沒有苦或者樂,是捨受。這是就一般狀態來說的。

念佛人,被彌陀的大願加持接引,又不一樣,這些比較細微。

阿彌陀佛來接引是在臨終三位的哪一位呢?

是在明瞭心位,六根還能正常起作用,提早到這個時候來。

不會等到自體愛位,更不會等到亂心位、不明瞭心位,那個時候就不存在所謂接引了。所以是在明瞭心位來接引的。

看《觀經》的九品往生就能看得很清楚。經中往往說「歡喜踴躍、心大歡喜」,見佛來接引,聽到佛勸慰他,見佛大光明等等,他是在很歡喜的狀態下蒙佛接引往生淨土的。

即使在這之前有身心的苦惱,佛來接引的時候,自然就轉變了,成為踴躍大歡喜。

我們瞭解這個過程,就不必過於顧慮。

當然,在佛接引之前有病苦,身心折磨,我們總是希望少一些。那怎麼做呢?

一個就是剛才講的「精進念佛,謹慎三業」,這個有作用。

不過觀念一定要正確,剛才稍微提到一下,如果觀念不正確,我覺得反而可能會形成某種糾結,甚至障礙。

🔮怎樣叫觀念正確呢?

「精進念佛,謹慎三業」,這無論如何都是我們應當做的。

正確的觀念就是歸命,要在歸命阿彌陀佛的前提下,一切任運阿彌陀佛的救度;歸命還要認命,不要預設立場。

我們看到的,往往都是那些傻乎乎的,並不是很聰明的人,好像比較愚痴,老實念佛的人,走得非常好。

🔮他們為什麼能走得好呢?

就因為他不聰明,就一心靠倒阿彌陀佛,就這樣念佛,甚至也不懂得要規避臨終的痛苦、折磨,也不曉得有這件事,也沒有預設這個立場,他就是念佛形成習慣,心地比較淳樸。

如果因為害怕死苦折磨,現在就定下一個目標,「我多念佛,我謹慎三業」,這些都是聰明人的想法。

聰明人的想法裡面就加了自己的東西,不夠淳樸、天真。這就有所謂的機心和偽心,就是機巧的心、虛偽的心。

臨終減少病苦,我們淨土的有關經教當中說得不那麼詳細。

最大的仰靠就是第十九願阿彌陀佛臨終來迎,還有觸光柔軟願,這是阿彌陀佛的誓願給我們的依靠。

綜合多方面的信息,要減少臨終的死苦逼迫,應該注重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平時要強化機法深信,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一心靠倒阿彌陀佛。

第二,要懂得任運隨緣,一切靠佛。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養成這樣的觀念和行為,知道隨緣,不太執著。

第三,隨之而來的,就是平常要少情緒,少執著。情緒化嚴重,執著心很堅固,都是因為不懂得隨緣,不懂得仰靠阿彌陀佛。

情緒嚴重,一定會在我們身心形成巨大的障礙;執著也一定會盤踞,堅固地糾結。這些積累到了臨終,就好像泡茶的茶壺有很深的茶垢,到臨終再來除,哪除得了?平時就要預先把這個打磨了。

第四,不要抱聰明人的想法,作自我的計劃、打算,用機巧來應對;反而要守愚念佛,一向專念。

🔮什麼叫「守愚念佛」呢?

「我是一個愚痴人,我是一個苦惱人」,也不曉得,也不認為自己應該或者有可能避免死亡的折磨,甚至認為自己歹死也是應該的,甚至都不太瞭解這一方面。

抱定這樣的想法,就是一句佛號往下念,念到底。

這樣的人往往不必等待臨終,現生就能看出他的一些氣分。佛經里說觸光柔軟、身心柔軟,這個身心柔軟未必要等到臨終。

像我們修養不好,涵養不夠,心地就不夠柔軟。有的人很淳樸,很善良,為人處事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少情緒,少執著,心多平靜,心多平安,念佛形成習慣,他死的時候怎麼會不好死呢?

他現在就這樣了,一塊大石頭砸下來,一棵樹壓倒他,當下死了,當下就是身心柔軟,很好的。

所以,平生就能看到臨終。

其實生命的過程,就像自然界,我們講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瓜長熟的時候,蒂自然就落了,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並不是很困難的樣子。

水果、植物為什麼能這樣呢?因為它們沒有執取,沒有堅固的我執,也沒有情緒化。

還有在動物界,大象走的時候都能預知時至,自己找一個地方;還有不少動物都能這樣,自己就去了,很安然地度過了生命的最後關頭。

一頭大象有念佛嗎?它有什麼功夫嗎?它怎麼能預知時至呢?這就是生命自然的信息,自然的運作,也是因為它們少情緒,少執著。人的生命,反而走的時候多是顛三倒四、呼爹叫娘。

問題不是出在生命本身,問題是出在我們自己,人類的執取心,人類的顛倒知見,強烈的我執,那種複雜糾結的情緒,就像癌細胞一樣灌滿了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過程,走的時候當然就痛苦糾結。

所以,平常養成多念佛,少情緒,少執著,一種善軟的心態。這樣走的時候,自然就會走得好。

這些供大家參考,我絲毫沒有經驗,也絲毫沒有做到這些,可能走的時候也不敢指望能怎麼樣。

南無阿彌陀佛。

Facebook : 淨土宗林口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