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行腳句親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1057)

--  作者:wsc
--  發表時間:2006/9/9 上午 04:57:12
--  行腳句親
行腳句親



《轉貼》


林谷芳  




談行腳,宋代默照禪的開山祖天童宏智有這樣的名言:「行腳句親,住山跡陳;默有餘味,言還失真。」的確,談實相,語言有其局限,所以維摩「一默如雷」;論認知,以為讀書可取代生命經驗,所思也就僅止於書齋;談鍛鍊,住山招式確易用老,行腳則能句句新鮮。

談江湖,飽讀詩書的人喜歡從莊子的「相忘於江湖」談起,溯源流,這說法沒錯,但如果不弔書袋,提起江湖,許多人想到的恐怕仍是對民間社會稍帶貶義的一種稱呼,所謂走江湖、江湖把式、江湖大老等等,當然,武俠小說的興起,也使江湖在一般人眼中成為武林的代稱。

江湖,若對它來個說文解字,許多人想必會將它拆解為三江五湖,這種拆解最適合民間的用法,把江湖直譯為三江五湖楔入文中,行氣文義往往不會有什麼改變。但話雖如此,江湖一詞之所以被大量運用,其實還源於禪宗。

禪宗在中國的出現始自菩提達摩,但真正將禪中國化的關鍵則在六祖慧能,他標舉「定慧不二」,使宗門之禪有別於教下諸宗。然而,由六祖變換其體質的「祖師禪」在當時雖已不似達摩、慧可前幾代的命如懸絲,卻依然僻處東南一隅,只能視為一個小而新興的宗派。真正禪風的大盛,還得等到他兩個弟子:南嶽懷讓、青原行思的法脈傳佈。南嶽顧名思義是湖南,青原則屬江西,他們座下各出了一個影響後世深遠的巨匠:馬祖道一與石頭希遷,這兩位是真正讓南禪大盛的功臣,而儘管互換了地方弘法:南嶽座下的馬祖到了江西,行思門下的石頭去了湖南,但依然是在「江、湖」,《景德傳燈錄》因此這樣地描述著當時的禪風:

江西主大寂(馬祖),湖南主石頭,往來憧憧,並湊二大士之門矣。

唐時禪子的「不入於江,即入於湖」,是江湖一語常被使用的濫觴,走江湖原先並不指在民間社會裡闖蕩,而是在各叢林中行腳,前者固不必然不好,後者卻是禪門修行必備的功夫。沒有行腳參訪,缺乏境界現前,就難免盲修瞎練,以盲導盲。

禪要行腳,意在叩訪明師,即便不然,也在變化環境,因為在禪而言,修行是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宗門常以「境界現前時,如何?」拈提學人,亦即只有狀況來了,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如何?然而,無明幽微,只要環境不改,人就流於慣性,難起覺照,無法真正返觀自身之不足,所以連以「無」字公案名垂禪史,生前已被稱為古佛的趙州從諗,也為禪門留下「趙州八十猶行腳」的典故。



行腳與旅行不同,旅行在放鬆身心,行腳卻在境界現前。但行腳也可以與旅行相同,因為山河大地,盡為法身,本不待人師說法,關鍵還在觀者的心。

觀者的心重要,這是旅行的關鍵,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只以己見觀物,乾脆不要出門。這幾年,我主持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有個學生喜歡的課「比較藝術」,課的內容就在移地教學,但說是教學,課卻講得少,主要是把這些再來進修的藝術家放到另外的環境,適時提醒他們換隻眼睛來看事物。而雖說只換隻眼,效果與反響卻往往比其他的課大。

就拿學水墨的同學來說吧!畫山水,不能不談皴法,斧劈皴、披麻皴、捲雲皴、雨點皴、荷葉皴等等,從小學來,隨手一劈,就是山石一塊,可畫來畫去,卻往往只在一個胡同裡轉,真正的「老死皴下」,而要如何讓他們跳出來呢?在此,什麼「無法為法」、「法無定法」都不管用,畫論看多了,筆下依然。可如果把學生丟到黃山,讓他直接面對黃山之石,而這石頭卻都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它想怎樣長就怎樣長」,千奇百怪,不按常規,所有皴法到此根本無用武之地,情況就變了,除非不畫,除非不凜於黃山之姿,否則,捨掉慣性的皴法,就是自然而然的選擇。許多學生到了黃山,除了驚訝於黃山之奇外,最大的感觸就在於此。

造型如此,表演也一樣。台灣文化界受明清江南文化影響很深,談美就極盡幽微,有人連京劇都看不下去,理由無他,比起崑曲那極致的「有聲必歌、無動不舞」,京劇的確還真粗了些。但粗有什麼不好?粗如果是豪放,如果是生命的底氣,如果是人到極處的吶喊,比起才子佳人,可能還讓我們要更珍惜些。而如果你到過黃土高原,尤其是陝甘的貧困地區,挑個山溝的水要走上一兩小時的地方,你聽他們唱高亢嘶喊的「信天遊」,聽他們聲聲摧淚的秦腔、碗碗腔,再反過來看有些我們追求的極致幽微,竟難免有「何不食肉糜」 之嘆。

藝術如此,生活也一樣,許多人喜歡到峇里島,在那裡享受熱帶風光,舉眼一望,但覺處處都是藝術,可問題是,峇里島的語言中並沒有「藝術」這樣的詞語,拿藝術來看峇里島的種種,恐怕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他們。

生活如此,生命的追求依然,二○○五年我帶著一團人從青海走天路到西藏,沿途不少人受困於高原反應,有人癱在車上,有人頭痛欲裂,有人小解而老半天逼不出一滴尿來,三天兩夜的天路真讓西藏比天還遠,但在途中,我們卻看到有人幾步一個大禮拜的,從青海走向西藏,走了多久?四個多月!還要多久?七個多月!平時,這樣的畫面透過攝影家只是個鏡頭,但再怎樣動人的鏡頭,也無法是當時天路心靈所感受的千百分之一,而在有了這樣的高原反應與目睹朝聖者的基礎上,你看的西藏也就跟別人不一樣了。



參訪行腳是為了打破自己的局限,旅行或者不必如禪子般的「訪盡叢林叩盡關」,但如果僅僅只是換個環境放鬆就可惜了些,中國人將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並稱,是最好的拈提,讀萬卷書是以書本開拓自己,行萬里路則是閱讀大地──讀一本更大、更實質的書。

是否讀書、行腳,決定了視野,讀怎樣的書、行怎樣的腳,決定了方向,而要怎樣去讀書、怎樣去行腳,就決定了境界。談行萬里路,先前讀萬卷書的準備當然重要,但行腳並不只是讀書的印證,它還具有書本未見的真實,許多人旅行像做田野,鉅細靡遺,掌握了部分,卻流失了全體。其實關鍵只有一個:把心打開。能相應的就相應,不能相應的也不必勉強,留下來的就是自己的。

用這樣的態度,這些年我的確也「行腳」了不少地方,有些還真是一去再去,譬如:每年春天我總會走一趟不同路線的江南,十年來我去過五次的內蒙草原,這幾年中國大西北是我常到的地方,而台灣人喜歡的雲南我也數度造訪。

會這樣常走大陸,當然跟我的背景有關。基礎不同,就不好應緣,去到一個極度陌生的地方,感受也常止於搜奇獵艷。反過來說,基礎太同,境界現前的意義也不可能太大。而這同與不同,與個人的認知覺察有關,過去我們談日本,一句同文同種就打死了許多東西,但如果能從同中看不同,日本對我們的參照意義就極大。例如:談日本藝術,許多人總覺得太工藝、太圖案,但當你看了日本楓葉,發覺它「真的那麼假,假的那麼真」時,那點工藝、那點圖案,竟就成為當下的真實,於是你儘管仍有臧否,卻絕不敢再說:「日本藝術太規則、太工藝」就將其打死。當然,同與不同的觀照也因人而異,所以,我常去大陸,有人常跑日本、韓國,除了情性外,關鍵正在這同與不同的參照。

從同看不同,在不同中觀照自己,就這樣,我在大陸回頭看看自己的海島,在少數民族地區回觀漢族不自覺的種種,由舞台藝術中的明清走訪現實中的江南,自漢傳佛教興盛之地看看藏傳勝地的傳承。過去所談、所想的東西,尤其有關中國文化的種種固因之愈形澄澈,在生命修行上,受益則更良多。



談行腳,宋代默照禪的開山祖天童宏智有這樣的名言:「行腳句親,住山跡陳;默有餘味,言還失真。」的確,談實相,語言有其局限,所以維摩「一默如雷」;論認知,以為讀書可取代生命經驗,所思也就僅止於書齋;談鍛鍊,住山招式確易用老,行腳則能句句新鮮。而生命修行既要「行腳句親,默有餘味」,就只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之事,因此這些年來,我跑了許多地方乃未曾稍著一字,不過,一些朋友得知我的一些經驗,總要我來談談這「行腳句親」的種種,因此,在這「人在新江湖」的稿中,我也許可以順勢地來說說自己的人在江湖,而如此緣起,那「言還失真」的局限應該也會較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