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11069)
|
-- 作者:愛麗兒
-- 發表時間:2008/2/25 上午 10:11:33
--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文/黃美湄 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天空落水,你可曾感謝老天滋潤大地? 夏日冬陽,你是否滿心歡喜接受它的溫暖? 讀一本好書,嗅得到作者畫者及印刷師傅的徹夜守候? 吃好米、喝好水,是哪些人為這一切付出心血?
天地之大,值得感恩的人與事,數說不盡,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從何感動、從何學起 ?
感恩不只是表面上的禮貌,學會把謝謝掛在嘴上而已。如何打心眼裡體會及欣賞別人所做的事、一個舉動、一個善念……,表達內心的真誠,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養分。這個養分得從爸媽身上散播出去,從一個家的沃土開始萌發。
前往動物園的捷運線上,一位年輕媽咪帶著一個約莫5歲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時向窗外張望,經過萬芳醫院站,上來了一位老爺爺,看起來有點步履不穩,小女孩沒等媽咪開口就將起身把座位讓給爺爺,爺爺笑了笑坐下,小女孩挨著媽咪低聲地說:「老爺爺跟我笑耶!」媽咪摟著小女孩:「對呀!老爺爺覺得你很懂事,他用微笑跟你說謝謝呢!」
小女孩很幸福,有個懂得回應的媽咪,不像總怕孩子吃虧的爸媽,看到孩子把得手的位子讓人,就責怪孩子笨,還警告等一下活該跌倒。
「感恩」這兩個字,比「謝謝」來得更深入,在牛津字典上,它的含意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回饋他人。是一份施與受的互動關係。社會環境的改變,讓孩子漸漸失去了珍貴的學習機會。康寧護專幼保科講師呂素美指出:「當孩子無法瞭解大人的辛苦付出,自然就無法產生感恩心。」
許多媽媽習慣等孩子睡了,或家人上班上學才做家事。如果你也是這麼做,那可得改變一下囉!有些事要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做,尤其是小小孩需要看到具體的行動,在孩子面前做更有意義。如果時間安排上必需等孩子睡了才做,也要讓孩子知道,等一下媽媽還要做些什麼,或為什麼要做,例如跟小小孩說:「媽媽要把衣服洗乾淨,這樣明天姊姊上學才有乾淨的運動服穿。」
付出關心,孩子耳濡目染
孝順親長是平常生活裡讓孩子體會感恩的根本做法。平常沒有和長輩住一起,打電話請安是最具體的表現? F帶孩子探望長輩時,主動做家事,並且告訴孩子:「阿公阿媽年紀大了自己煮飯、打掃都很辛苦,平常我們都沒有幫到忙,所以回來時要多盡點力。」這樣一來,孩子看到了行動,也瞭解了背後的意義。
親人間養成隨時體察彼此的付出,孩子也學會想要盡一份心力。有一年除夕,呂素美發完兒子的壓歲錢後,繼續整理要給其他親友小孩的紅包袋,兒子看到了,問媽媽為什麼還在準備,於是她一一告訴孩子這些是要給誰的,孩子聽完之後,把原先收好的紅包袋拿出來,跟她說:「媽媽!那我這個給你。」當然,做媽媽的還是讓孩子安心地保有自己的壓歲錢,但也領受了孩子的心意。
讓心變柔軟,孩子就更堅強 如何引導學齡前的孩子感恩
從小的生活紀律和生活的鍛鍊很重要,baby階段就能跟著家中的儀式學習,從具體的動作、言語去感受;2歲掌握喜歡當小幫手的年紀,在舉手之勞中,讓孩子學到責任,不會對別人的付出與服務感到理所當然。例如:把衣服分類,自己收拾碗筷。
2、3歲開始能學習關心別人的喜好。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提醒孩子「爸爸也很喜歡喔!」或是炒菜時,不要只顧著準備孩子喜歡! 吃的菜餚,即使孩子不愛吃,也讓他知道,這是爺爺喜歡吃的。」好吃的東西,孩子埋頭吃完了,別跟他說:「不要讓姊姊知道。」而是「姊姊也很喜歡耶」,問問他怎麼辦。
中班以後的社會能力發展達到能瞭解別人的意圖,動機,例如:積木弄垮,知道對方是故意或不小心,雖然會哭和生氣,但學習接受別人的道歉,而道歉的人也學習體貼對方的感受。此外,中班的孩子也能學習看事情背後的原因與心意,看到對方的好。例如:阿媽來家裡玩,要挪出一個房間給阿媽住;如果孩子抱怨阿媽來我們就要擠在一起,這時就該引導孩子:「阿媽太想你,所以就來看你囉!」
如何引導上小學的孩子感恩
進入學校以後,孩子已經發展到具體運思期,能夠體認自己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後果。例如:當上學爬不起來,或拖拖拉拉,爸爸送孩子上學要冒著飛車和自己遲到的危險。這時要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他自己的責任,應該要感激爸爸帶他,而不是理所當然享受一切。孩子學會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才不會老覺得欠缺,不能滿足。
教導時機也! 很重要。在正向情緒之下才有學習效果,例如:孩子表現不好時(考試考不好,或做錯事),爸媽一面打罵孩子,一面訴說自己辛辛苦苦為了誰,這時,因為打罵帶來的是負向情緒,孩子也就無從體會爸媽的辛勞與付出,留下的多半是身上的痛、內心的憤怒、羞愧或不服。善用教導的情境還可效法國外常見的讓孩子跟到爸媽上班的場所參觀,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具體看到爸媽上班時的行為,而不只是看著爸媽拎著筆記型電腦或工具箱出門,晚上又回家了。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8/2/28 上午 03:47:12
--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htm http://211.72.163.194/pdf/34.pdf 《二規教言論》講記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譯講
正士高尚行為者 樹根妙慧與穩重 樹莖有愧不放逸 樹枝正直誓堅定 樹葉知恩為利他 樹花信心發放施 樹果安樂及聲譽 此等缺一不可也 ─《二規教言論》─
|
-- 作者:蓮子
-- 發表時間:2008/3/17 上午 09:19:17
--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08/3/18 上午 02:11:01
-- 【轉貼】便當風波
每天準備晚餐,會把老公和孩子的空飯盒,預先裝妥飯菜。而我自己的飯盒呢?總在全家用膳完畢,再將殘餘菜餚撥入。
一日清晨,我的便當與兒子的拿錯。我心想,同一菜色應無傷大雅。傍晚,兒子放學歸來,我關心問他:「媽媽便當容量較小,你一定吃不飽哦!」兒子怒氣沖沖說:「我吃到媽媽的餿水便當。」我心情頗為受挫,無言以對。
我是職業婦女,雖然對家中收入略盡棉薄之力,卻捨不得瓜分有限經濟資源。景氣差的今日,夫妻兩人工作所得,只圖安定溫飽,何況家中尚有三個青少年的兒女,學雜費、補習費……都是一筆鉅額開銷。
我克勤克儉儘量滿足孩子們需求,他們近視眼鏡一副四仟多元,一雙鞋子起跳二仟多的品牌。而我替自己添雙鞋僅區區幾佰元,還得盤算再三,躊躇不決。
如此用心良苦,犧牲自我,凡事以家人至上,無奈惹來孩子一句無情批判。
從那日起,我終結餿水便當,既然委屈難求全,何苦再扮演可憐兮兮小媳婦角色。若是我都不疼愛自己,如何讓家人珍惜我呢?
|
-- 作者:小師兄
-- 發表時間:2010/1/16 上午 06:40:36
--
|
-- 作者:amy2006
-- 發表時間:2010/10/17 上午 11:10:47
--
|
-- 作者:小師兄
-- 發表時間:2016/1/2 上午 11:39: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