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轉貼】跳級生的背後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19369) |
-- 作者:小師兄 -- 發表時間:2009/10/27 上午 10:00:01 -- 【轉貼】跳級生的背後 文:陳安儀 蔡爸爸與蔡媽媽本身都是相當高水準的知識份子,蔡爸爸是光武工專電機助教、留美高材生,蔡媽媽本身是家管,師範大學公民教育系畢業。三個孩子中,老大佩真今年以十六歲的年紀,拿下大學指考第四高分,錄取台大電機系,在就學過程中,她兩度跳級,國小跳一次、國中跳一次。老二也是跳級生。 蔡爸爸、蔡媽媽與大家分享他的「學齡前教育法」。他們說,兩個大的一出生,24小時內就抱回來餵母乳,還未滿月前,她就開始「字卡教學」。蔡媽媽手繪各式各樣字卡,還有由圓點點組成的「數目圖卡」,從1到99,在每次餵奶前,寶寶哭鬧、最有精神時,在寶寶眼前晃過卡片,告訴寶寶相關的字、數目,然後再餵奶。蔡爸爸說,三歲前的寶寶有大腦有百分之七十的未開發區域,先給予字卡再給予喝奶,就是教導他「學習」跟給予「獎勵」。 接下來,寶寶還未學會走路,家中牆壁就貼滿了數字、九九乘法表,以及國小國語課本裡的課文。家中所有的家具都貼上中英文字卡,隨時隨地不忘教學。因此,在蔡媽媽的耐心教育下,蔡佩真一歲就已經識得數字及國字,會用手指出正確位置,兩歲會說話時,就已經會背完九九乘法表,三歲已經可以自行閱讀中英文故事,並在鄰居教導下,學會基礎日文。她中班以前已經把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上完。於是,她小學二年級就隨著媽媽到師院附小上六年級的數學課,四年級時跳級至五年級。國二下再跳國三下,隨即考上北一女中。 蔡爸爸並分享孩子們生活的點滴,包括喜歡打球、打撲克牌,以及他自創的「十分鐘預習法」及一些聯想記憶術等等。節目結束後,他並送我一張他個人印製的「學齡前教育」的演講DVD。 我當場只能不停的搖頭讚嘆。我看到的是,一個優秀的媽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兒女的教育上,將所有自我的成就都擺在成就兒女上。但是,我也看到,蔡家父母將所有的心力放在智育的教育下,三個孩子在優秀課業表現的同時,顯然在人際關係上都有極大的問題。不斷的跳級,導致的是在學校裡的寂寞,沒有朋友,還有,人生閱歷顯然較同年紀的孩子貧乏。 陳美儒老師對於這樣的教育行徑十分不贊同,在錄影現場就不停的開砲,導致對方有點小尷尬,因此我的角色其實比較像潤滑劑 一般,偶爾開個玩笑,嘲笑自己很懶,沒有辦法這樣教小孩。不過,私底下,我很認同美儒老師的看法。 美儒老師在建中任教三十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她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趣。她說,有一年建中將所有數理資優的孩子集中在一個班上,那年,那個班上考上了六個台大醫科,十幾個台大電機。其中有一個「考壞」了的孩子,考上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放榜當天人就消失不見,大家嚇壞了,後來陳老師在碧潭橋畔找到了他。她想說的是,一路順遂、超人一等、資賦優異的孩子,並不見得是快樂的孩子。大家在一味追求學業的資賦優異過程中,不該忽略的是孩子的體能教育、品格教育、愛情教育、財物教育、人際關係、以及各種各樣生活中的歷練。 最好笑的,是二十年後,陳老師去參加這班同學的喜酒。在喜宴兼同學會上,眼看當年資賦優異、人人稱頌的這一群大男孩,分坐了兩桌,變成醫生、工程師,並為人夫、為人父,喜酒的菜一上,大家不約而同,紛紛低頭不停的剝蝦殻。其中最優秀的那一個男生,自顧自的吃蝦,結果被老婆狠狠的踢了一腳之後,也開始低頭幫孩子剝蝦殼! 哈哈!我在一旁,忍不住大笑!陳老師的意思是,「資優又SO WHAT?20年後,他跟一般頭腦普通的男人,並沒有兩樣!他仍然要在社會上生存,跟家人相處,結婚生子、養兒育女。」 今天我去上MOMO親子台時,忍不住跟現場兒童心理師分享昨天的錄影經過。他說了一句話我覺得超棒!他說:「人生的風景有多少?值得我們慢慢享用。何必急著把它壓縮著過完?」 沒錯啊!就是這種感覺! 我並不否定蔡爸爸、蔡媽媽的心血,也認為他們全心為兒女的付出非常值得讚美,但我相信,以他們夫妻倆資質的優秀,即使不在寶寶滿月前就開使用「閃卡」、「字卡」,奮力的教學,他們的孩子一定也可以順利考上北一女、台大電機!我相信,優秀的父母培育出的孩子,在學業上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只是或許多用了一、兩年的時光。 但是,童年的時光何其珍貴? 與其辛辛苦苦的製作閃卡、字卡、數目圖卡,為何不用這樣的時間多跟孩子去溪邊散散步、看看美好的晨光?與其花費時間教他「媽媽起床、爸爸讀報」的國語課文,為何不多講幾個好聽的故事、讀幾篇優美的詩歌?與其花時間背九九乘法表,為何不帶孩子看一場好看的電影,看一齣有趣的話劇?與其讓孩子先讀他還不需要知道的知識,何不帶孩子一起粉刷油漆、擦地洗碗、種花除草,或是去一趟育幼院、幫忙照顧其他失去父母的幼兒,讓他懂得關心這個社會?與其在十五歲時就在大學選修課程,為何不鼓勵她多交幾個閨中好友,去逛個街、打個工,讓她培養正常的社交關係? 在全力追求智育的時刻,我看不到的是強調孩子品格的教育、藝文的欣賞與正常的社交培養。最重要的並且是:生活的歷練缺乏。一個十六歲的女孩,正是最甜美的時刻,她應該要有她這個年齡所該有的青春、愛情,擁有運動與社交、懂得追求自己所愛,享有秘密與夢想。 我期望我的女兒十六歲時,除了唸書之外,看到人會主動的打招呼、微笑,對於長輩展現出應有的禮貌,進退得宜,而不是當別人向妳問好時,只知道直楞楞的瞪視對方、沒有任何反應。我希望我的兒子十四歲時,對於沒看過的環境充滿好奇,到了攝影棚會問東問西,而不是呆若木雞。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爬山涉水,懂得探詢世界,求知慾不僅僅限於學業。我希望她在苦讀ABC時,除了用來看TIME雜誌,更能領略毛姆、莫伯桑筆下的人生縮影。 是的,生命何其珍貴?求知何其快樂?我並不急得他們跳躍度過,也不在意是否速成有效,我只希望他們慢慢享受、領略其中美的世界。 |
-- 作者:靜涵 -- 發表時間:2009/11/5 上午 01:24:57 -- "資優生"或許可憐,可是更可憐的是,全國眾多父母望子女成龍鳳的心態。受過高等教育,也受過技職教育,兩相比較以後,才知道,高中聯考,大學聯考,不見得適合人人都去走的路線,讀高中,念大學出來,更不見得比較優秀。我們的國中老師,很多人不是技職教育出身的,所以造成了父母與孩子們的錯覺-認為考五專,高職是"成績比較差的人"才去考,更糟糕的是許多人對技職體系有錯誤的認知,認為是"不會唸書"的小孩才去唸的。事實上,今年台灣接受世界評比出來的五大大學,台大,清大,陽明,成大,第五名是誰?不是交通大學,是台灣科技大學,前身就是台灣技職教育龍頭,歷史最悠久的工業技術學院。而最新資料顯示,在大學生畢業普遍憂慮出路的這幾年,像台北科技大學,竟然平均一個畢業生有四個工作選擇機會。而聯合報在民國九十六年更報導,開始出現了建中,北一女畢業生報考科技大學唸四技的訊息,北科大也為他們開設特別班級。還有今年最近更報導,台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校願意接受四技二專統測成績單入學。 這難道是趨勢改變了?我不這麼認為!這是一個存在已經的事實,請看大學入學考試,不正分成:文,法,商,理,工,農,醫這幾組?除了文,法,理,還有醫學(護理不在此限)部分,工科,農科,還有護理,這些科系不是都有高職,高工,五專,也有技術學院,甚且有技職院校的研究所,體系非常完整。相形之下,高中教育,受過多少類似的專業訓練呢? 別的不講,講一下機械學系好了。機械學系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使用車床,銑床,沖床等這些重要的機械製作工具,一般高工多半都有這樣訓練,加上四年技術學院的訓練,所以是完整的七年專業教育,相形之下,高中生甚麼訓練也沒受過,考進台大機械系,還不是要從人家高工一年級的基礎機械原理念起,你四年的訓練真的可以比人家七年訓練還紮實嗎? 再講商科好了。報載北一女考學測滿分者,很多人都把台大商學院系列入第一志願。不禁令人覺得好笑,想念商科,為什麼國中畢業不去唸五專呢?商業專科五年的訓練,難道會比大學四年還差嗎?大一學的科目,還不是要從基礎的五專一年級科目學起?人家五專三年級念的東西,可能就是大學三年級在唸的東西啊! 今天大學生們普遍為自己前途憂慮,想想看,一切不就是錯誤的認知造成的嗎?很多人喜歡拿五專來比擬高職,事實上這樣的比較是錯誤的。五專一年級,事實上等同於大學一年級的教育,只要老師是用大學方是教學,有實務,也有理論方法,五專五年級的程度絕對不輸給大學四年級。相形之下,專心準備聯考的高中,在專業的訓練上,事實上是落後五專三年,也落後了高職三年。五專與高職畢業後都可以就業,可是高中畢業生只能參加聯考,無法就業。 所以,認清形式後,大學生們實在沒辦法玩。當你大一時,五專朋友,高工職朋友,已經領先你三年了。所以千萬別以為大學畢業生在就業上的對手是研究所,這是錯的。真正的答案是:大學畢業生的對手是五專生,高工與高職生。 學校本身沒有好壞,優劣的是個人的學習能力。請大家想一想,工,商,農,醫這類專業訓練,國中畢業生就能夠接受,為什麼你要讓那些"優秀的孩子"留級完三年後才讓他們接觸?難道就沒想過,那些"不優秀"的孩子,如此幸運,受過了七年的完整專業教育,結果是比你這個當年成績好,被看作是優秀的孩子,在職場競爭力上還要優質。這個現象,尤其從專科普遍升格為技術學院後,不同的形勢就日益明顯。 特別是今天台灣人力市場上如此競爭,升高中大學,不見得吃香。唸高職四技,或是五專二技,其競爭力不在傳統的升高中大學之下,更不要講很多技術學院有多年經營的實務教育的基底,那是過去的大學教育所忽視的。 |
-- 作者:靜涵 -- 發表時間:2009/11/5 上午 01:50:55 -- 台灣的教育對於資優的定義很窄,停留在腦力活動。殊不知,學術圈的思考是分析,實務上的問題解決能力是靠整合與綜合。但是沒有進入業界的人,是難以體會這種情況。這兩種思考也沒有孰是孰非的問題,但是這就影響了教育政策。現在台灣的產業面對的問題,不是擴大,也不是縮小,而是"應變"。許多企業需要的人才,恐怕不是學歷就能解決,而是需要熟知產業資源,與整合運用的才幹,而且還要低薪,這才是符合他們用人的條件。難怪一般企業不敢用大學剛畢業的,除非你之前有打工,或是有工作經驗才行。因此,高職,高工或是五專在此方面會比較受到歡迎。 升學主義固然是病態,解決升學主義,不是增加大學的數量,也不是增加學校的數量,是必須認清一個現實:不論受多少教育,最後都是要就業。所以,你想做哪一種行業,要比你要念哪一所學校要重要得多!不是每個人都能做電子業,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公務員,就別提更慘的,考上公務員以後才發現自己不合適而辭職的現實。要應付當前全世界這種經濟局勢,我們要多花點時間了解產業才行。告訴孩子,他必須多花時間去關心社會,了解大家的生活方式,謀生方式,及早為職場做準備。 想升學,則應等到工作了以後,認清自己的需求後再去準備。只要年輕,總是有機會。最要緊的是,別為了升學而升學,到最後進了大學,努力地翹課,感覺沒學到甚麼就畢業了。這只會讓用人的企業單位對大學生感到心寒而已,阻斷了後來學弟妹求職的機會。 |
-- 作者:靜涵 -- 發表時間:2009/11/5 上午 01:57:26 -- 現在電視上,報紙上常常在談ECFA,出現了很多爭論的聲音,也有人大力反對。我認為反對是無效的,零關稅已經是潮流趨勢,擋也擋不住了。台灣人趁早覺悟,努力把卡債降低,消除,才能在ECFA的時代裡生存。奢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努力尋求節儉之道,還有覺悟自己未來工作的地點要遠離家鄉,要忍受民情,風俗與觀念上的差異,盡早學習忍耐,不必要的發聲就別出聲。總而言之,沒有必要當個草莓國的國民就是了。 |
-- 作者:小師兄 -- 發表時間:2013/4/19 上午 11:24: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