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轉貼】第一個:敢於給皇帝吃瀉藥的鄉鎮醫生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22444)

--  作者:craig204310
--  發表時間:2010/7/1 上午 09:45:04
--  【轉貼】第一個:敢於給皇帝吃瀉藥的鄉鎮醫生

点击:次今天的佛經故事來自雜寶藏經,是一個有關悔悟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國王得了一種怪病,他總是莫名其妙的出現頭痛腦熱的症狀,而且這一病就病了十二年。

這十二年間,國王也做了不少努力去治療疾病,他派人在各大城市四處貼下告示,懸賞重金召集名醫來替他診治,四方的名醫們一茬接著一茬的進了宮,求醫懸賞告示上的賞金也越來越高,可是國王的病情卻一點不見好轉。

國王很鬱悶也很傷心,想想自己應是榮華富貴之命,生活本可過的浪漫又有情趣,卻攤上了這種病,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品質。

不久,國王的病況被傳到了臨近的小國,小國裡有位醫術不錯的鄉鎮醫生,鄉鎮醫生平時愛看各種醫學書籍,這一天,鄉鎮聽說了國王的症狀,他仔細回想,忽然想到這個病情自己在限量版的《藥王神篇》上看過,雖然不敢肯定就是書裡的那種疾病,但是應該可以試試用中醫傳統的療法治療一下。

由於路途遙遠,出診的成本太高,鄉鎮醫生猶豫了好些日子,但是他最終下定了決心,要去鄰國走一遭,因為他覺得,一來國王的診金數量大的驚人,若是自己成功,後半輩子就不愁了。二來他也認為這是一個成名立腕的好機會,自己醫術再高,如果一直在家鄉看病人,就算治療好一萬人,也只能算是一個傑出的鄉鎮醫生,若僥倖治好了國王,便可一躍成為國手級醫仙,國際級大師了。

去鄰國並不簡單,不僅僅是差旅費,一路上過橋過路費也挺多,鄉鎮醫生東家一點西家一點的借了不少錢,最後還賣了自己妻子的幾件陪嫁首飾,才籌集齊了路費。

鄉鎮醫生就這樣上路了,路上很辛苦,風餐露宿,還輾轉了許多種交通工具(牛車、馬車、驢車、板車等)才來到了領國的京城。

鄉鎮醫生揭了皇榜,進了宮殿,國王本來看他長的氣質很一般,從業經歷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對他並不是太信任,可是後來居然聽說他懂得中醫,便高興的接受診治了。

鄉鎮醫生仔細詢問了病情,然後根據《藥王神篇》所寫的開了幾幅方子。僅僅幾天後,國王的症狀就減輕了,又過了些天,長期困擾國王的症狀徹底消失了。

國王很高興,天天好吃好玩的款待鄉鎮醫生,鄉鎮醫生初始幾天也很得意,可是慢慢的又疑惑起來了,因為他發現國王雖然對他和顏悅色的,平時甚至和他親熱的稱兄道弟,可是卻從來不提懸賞告示中那筆龐大的診金的事情。

鄉鎮醫生心想自己怎麼也算是個知識份子,當面談錢也不好意思,只是找機會暗示了國王幾次,付錢的時刻到了,可是國王總是裝傻充愣的把話題打岔掉了。

鄉鎮醫生有些恐慌了,他失眠的時候就想,難道國王想賴帳?但是他又安慰自己說,對方堂堂一個國王,也不至於拖欠自己那麼點診金吧。

鄉鎮醫生等了好一段時間,停藥後的國王,病情再也沒有復發,鄉鎮醫生知道,國王這是徹底好了。

鄉鎮醫生向國王告辭,國王盛情的挽留了他,但是鄉鎮醫生去意很堅決,於是國王送了他一匹瘦馬給他當腳力。

鄉鎮醫生看看小小的馬,身上顯然沒有地方放任何財物。

前來送別的國王緊緊的抓住鄉鎮醫生的手,他深情的對鄉鎮醫生說:兄弟,多虧了你,解決了我十二年的病痛,如果沒有你,我……,國王忽然激動的說不出話了。

鄉鎮醫生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他看著傷感的國王,他期待著國王忽然唉呦的叫一聲,接著他的身後出現了一群內侍,抬著裝滿財寶的小箱子,堆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後,國王對自己說,兄弟,我知道這一點點小小的身外之物,是無法表達我對你的感激之情的,可是你一定要收下它們。

再然後,矜持的自己再三的推辭也不能動搖國王的決心,最後只得非常無奈的收下了這些財寶。

可是,鄉鎮醫生等了好一會,這一切也沒有發生。

鄉鎮醫生心涼了,要知道當時媒體資源很不發達,是沒有辦法召開什麼記者招待會揭發國王騙局的,而且在別人的一畝三分地上開這種會議,只怕最後反而被當作非法集會抓起來了。

鄉鎮醫生不死心,他很想哭,自己大老遠的跑過來,花了那麼多積蓄,最後空手而回。

鄉鎮醫生想不能就這樣放過國王,於是他拿出一大包藥給國王說:大王呀,雖然你的身體是好了,可是為了防止病情反復,要長期對你的身體進行滋補,我這裡有一包中國特產的藥材,叫巴豆,你以後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搭配吃幾顆,這樣堅持上幾個月,我看就差不多了,這種藥材有些點副作用,你一定要挺住呀,千萬不能停呀。

國王千恩萬謝的接過藥材,親自把鄉鎮醫生扶上了馬。

鄉鎮醫生告辭出了城,一路往家趕,雖然因為受騙,心情不好受,不過想到臨走前給國王的那包瀉藥,想像中那個小氣鬼國王就要一連拉幾個月肚子了,鄉鎮醫生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安慰的。

一連走了幾個月,鄉鎮醫生回到家,他居然迷路了,一年沒有回來,以前的老宅居然變成了一座豪宅,鄉鎮醫生的妻子迎出了門,把他拉進了家裡,家中奢華的程度難以想像,妻子說,前不久,鄰國的國王派了許多人過來送了許多許多的財物,這房子這裝修,都是他們弄的,國王還說,那些財物怕你路上帶著不安全,所以還是先派兵送過來吧。

鄉鎮醫生站在屋子裡面,他想起了,自己後期在皇宮裡對國王病情並不很認真的態度,又想起了,自己最後送國王兄弟的那包藥,不由得悔恨起來。

用力摔打過的瓷器,無法復原。

生活中很多事情亦是如此。

我們錯誤決定所帶來的後果,就像碎石間流淌過的溪水,漂過便不會歸來。

我們常常以為,以惡治惡,本是天經地義,但不要忘記,很多錯誤就是這樣發生,做錯了便無法回頭,無論我們當初覺得多麼的理所當然。

故事裡的那個醫生,一定為自己的行為得意過,但從這種得意中獲得的越多,將來的困惱便越多。

邪念生出的惡之花,足以讓我們追悔莫及。

過錯的背後,不僅僅是悔恨,可能會是邪念籠罩心靈的開始。

當邪惡在心頭滋生,氾濫,良知便無處容身。

佛經說,我們做任何過激的言行之前應該告訴自己,我們三思過沒有?我們是否真的沒有對別人寬容的理由了嗎?

心中保存一份忍讓與為善之心,便似夜晚在房間裡點起的火燭,夜色再黑,周遭卻處處有光。

不會為踏錯腳步而後悔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不要邁出明知有錯的步伐。

誰說我們僅僅在寬容別人,我們一直在拯救自己的心而已。

 

雜譬喻經

昔有一大國王,身得重病十二年不差,一切大醫無能治者。

時邊方小國統屬大王,有一醫師善能治病。王即召來令治己病,未久之間即蒙除降。王便念欲報此師恩,屢遣使者宣令彼國,此師治王病差,應有大功宜應賞賜,象馬車乘牛羊田宅青衣直人嚴飾之具,皆給與之。彼小國王奉宣上命,為設舍宅高堂重閣,給其師婦衣裳飲食珠環嚴具,及象馬牛羊一切備足。師在王邊無有語者,師便思惟我治王病大有功夫,未知王當報我與不,複經數日王轉平復,其師請辭欲還本國。王便聽之給一羸馬乘具亦弊,師大歎恨我治王病大有功夫,而王不識恩分不相料理令我空去。循道愁歎以為永恨。適至本國見有群象,問象子曰此誰家象。象子答曰:此是某甲師象。複問象子曰:某甲師何從得此象。象子答曰:某甲師治大王病差功報所得也,小複前行見有群馬,問馬子曰:此誰家馬馬子答曰:某甲師馬。小複前行見有群牛羊,問群牛羊子曰:此誰家牛羊,羊子答曰:某甲師牛羊。小複前行見其本舍高堂重閣殊異本宅,問門人曰:此是誰舍。門人答曰:此是某甲師舍。便入其閤內,見其婦形色豐悅身服寶衣,怪而問曰:此誰夫人。直人答言:此是某甲師夫人。從見象馬及入舍內,皆知是治王病功報所得,便自追恨。

本治王病功夫少也,喻福德也,福德留難如王病也,醫師喻修福人也。治王病者,喻如行人能修福事也。王病差者,如福德已成也。王宣令賞賜象馬室宅者,言福積于此報成於彼也。夫望速者,常患應遲也。如人少信有時作福便望朝夕報也,老病死至便謂自然無善報也。得天中陰善應具至,如彼醫師見象馬也。乘此中陰既到天宮,受彼生陰,目見天堂種種嚴飾,乃知追恨往昔不多作也。如彼醫師既見賞賜,恨其治病功夫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