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轉貼】格局決定結局、 態度決定高度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24501) |
-- 作者:善達 -- 發表時間:2010/11/14 上午 01:33:39 -- 【轉貼】格局決定結局、 態度決定高度 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 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到了學期末了,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諾貝爾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最後更發明了火藥而成為鉅富。當他死後,並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獎勵在國際上對於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經濟及致力於人類和平有所貢獻的人。 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他不但創造了偉大的事業,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最後在歷史上,大家都認識考第二名的諾貝爾,但鮮少人知道,永遠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 從諾貝爾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諾貝爾的成功,絕非只靠他的聰一明才智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氣度與分享的態度。真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是也! 人猿泰山為什麼被稱為森林之王呢?論力氣,它比不過大象;比速度,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比靈敏,猴子有過之而無不及。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稱王,不是依賴武力與體力,他靠的是關係!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所以大家都喜歡他。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大叫一聲:「喔耶喔!」每隻動物都出來,樂意幫忙他。 泰山的叢林法則,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成功的人,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進而創造更多價值。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去發展良好的關係。一旦整合發揮,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終身義工孫越的名言:「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正是建立人際關係,整合力量的最大元素啊! 態度決定高度(The attitude determines the altitude)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林啟禎 對於此句話也著有一篇文章 我一直相信良好的格言有助於每個人的身心發展,因為簡單的一句話如果就能抓住許多人生考驗的核心價值與關鍵思維,拿來當作座右銘並終身信奉的話,必然是受用不盡的。 「態度決定高度(The attitude determines the altitude)」這句話是個很有趣的格言,因為在英文裡,態度與高度只差一個字母(從t變l),有一點像是基因排序,差之毫釐卻失之千里,但又緊密相依。 我對這句話很有感覺,因為如果這句話的後面再加上一句「格局決定結局」,對所有正在積極奮鬥卻孤軍無援的人,毋寧是個莫名的鼓舞。一輩子聽到無數人引用這句話,但最有感觸的有兩個場合,茲分享給好朋友們。 第一次是在我自己也是會員的北美小兒骨科醫學會年會,於加拿大渥太華舉辦的大會請來了加拿大全國首位女飛官來做特別演講,而她的講題就是「態度決定高度」。還記得她描述為何她從小想飛的夢想由來,而社會陳腐觀念與制度如何對她在努力的過程造成障礙,而她又如何努力克服困難。當她達到目的時,如何飛翔在天際時經驗了新的考驗,而反省與沈思的過程同時又如何開展了她的視野與格局,因而激勵了她更加努力,並做了許多鼓舞後進的事,於是才有機會拿來與大家分享。當時令我敬佩「態度與高度」的,不只是女飛官,更是這個醫學會,竟然有如此的格局邀請「高來高去」的女飛官來勉勵一群在地上手拿著手術刀又自以為無人能比的菁英醫師們。 第二次是在我自己手術病人的手上看到以這個格言作為書名的中文書。這位病人的年紀很輕,在轉診來接受我的治療之前,根據他自己的計算卻已經歷有13次手術了,因為他在車禍造成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後,不幸在治療過程中併發多次的神經損傷、血管不通、軟組織壞死、細菌感染與骨折癒合不良等不在預期之內的併發症。他換過許多醫師,最後輾轉在一年半前過來就診。 一年半前在成大醫院的第一次手術很成功,解決了當時列入優先次序最高的第一個殘留問題,也因此帶給他很大的信心,所以在一年半之後,他又接受第二次手術來解決第二優先的殘留後遺症。 開刀第三天查房時,就看到他手上拿著這本書。為什麼會喜歡這本書呢?「說的很有道理呀!人生的考驗就是這樣。」我回到辦公室立刻上網看這本書的簡介,又學習到卡內基說的:「人生最大的生活價值,就是對工作產生興趣」,美哉斯言。 看到一個開了十五次刀的病人,竟有看如此有深度書籍的態度,真是令人佩服。當我鼓勵他可以寫文章與病友分享經驗時,他說他已有一個部落格,而且很受歡迎,交了許多好朋友來分享心得與收穫。而且,他已打算出書,希望出書時找我寫序。 我這才發現,人生的學問,真的不是在說什麼?而是做什麼。我懷疑如果我自己生病或骨折必須接受這麼多手術時,是否仍能如此豁達,是否仍笑得出來,是否仍然說得出「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我也才發現,原來病人之可以成為醫師的老師,不只是他的病情,還包括切身體驗的人生哲理。 |
-- 作者:AI -- 發表時間:2010/11/14 上午 07:4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