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wsc
-- 發表時間:2006/7/27 上午 02:23:24
-- 芬蘭的基礎教育
(轉貼) 作者: 文/何淑真
前 年底,也就是公元2000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針對義務教育最後一年的學生做研究,測試這些十五歲的孩子們:怎麼運用他的「讀寫能力」、「數學能力」和「科學能力」,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
這個研究對象是三十二個國家,共二十六萬五千名(265,000)學生,持續作了三年。報告的結果,在中學生的讀寫能力評鑑上,名列第一的國家就是芬蘭,還有,在數學能力和科學能力上,芬蘭中學生分別名列第四和第三。
英國媒體把這個報告比喻成--「教育界的世界盃」競賽。這項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跨國調查,被視為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和未來人才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芬蘭為什麼能夠名列世界前矛呢?他們自己怎麼看待這個成果?
芬蘭的教育部長認為,影響芬蘭的基礎教育成功的原因,有三個,哪三個呢?讓我們慢慢說給你聽。
芬蘭的教育部長認為,芬蘭教育之所以成功,最大的功勞是,芬蘭教育開放給全民,讓每個人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機會,從學前教育到終身教育都有的平等機會。
1998年芬蘭新訂的基礎教育法裡,明確的說,九年義務教育目標是--教導兒童生活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成為熱愛生活、樂於探索、有基本知識和技能、有道德的社會人。
芬蘭老師在任何假期裡,都不給學生留任何作業。並且,在國中畢業時,也不進行全國考試。每個學生可以根據各學年成績和面試結果來申請高中。
聽起來很輕鬆、沒有壓力的學習方式,為什麼會讓芬蘭孩子在學科能力上的展現驚人的成績呢?
芬蘭學生成績驚人,意思是什麼?我們再說清楚一點。
在OECD的研究報告中,測驗結果把閱讀能力分為五級。在所有參與測驗的學生裡,只有將近十分之一的學生到達最高的、第五級閱讀能力。而讓人驚訝的是,芬蘭竟然有18%(將近五分之一)的學生達到第五級閱讀能力,只有2%的學生在第一級以下。
而根據這個研究的定義,閱讀能力越強的人,越有能力蒐集、理解、判斷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增進知識、開發潛能,並運用資訊,有效參與現代社會的複雜運作。也就是說,當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越高,這個學生在數學、或科學等領域的學習成就,也就相對的比較高。
所以,芬蘭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名列前矛,數學科學表現也傑出,是很自然的結果。
那麼,芬蘭學生為什麼閱讀能力強呢?
因為,芬蘭學生真正樂於閱讀。研究顯示,有18%的芬蘭中學生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單純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不是為了升學考試,而只是純粹的興趣。
研究中同時顯示,升學壓力沈重的日本學生把讀書當成一件恐怖的事,有高達一半(約莫是五成五)的日本15歲青少年,從來不為了興趣而閱讀。
這是台灣長大的我們很難想像的成果,一個沒有太多作業、沒有升學壓力、給予平等機會的學習環境,學生的能力卻比較好。
為了切實作到人人有免費接受教育的平等機會,學校堅持不把學生分成資優班、或放牛班,不辦「明星學校」。教師沒有權力挑選學生,每個老師有義務和責任教育好不同類型的學生。
芬蘭人重視全民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讓每個人都能順利進入知識領域,政府投入大量的經費在教育裡。幾年前,當芬蘭經濟衰退時,政府的預算刪減的是軍事經費,不是教育經費,相反的,教育和研發經費卻增加了,政府希望透過教育來挽救經濟危機。而當經濟復蘇以後,政府堅持維護教育和科學研究經費持續成長。
這是芬蘭教育部長所提到的,第一個成功的原因--在重視教育機會平等的前提下,所發展出來的好的機制。
另外,芬蘭教育部長提到的第二的原因,是芬蘭教育重視教師團隊的素質。
芬蘭的老師的學歷要求很高,教育法規定,所有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老師,都必須具備碩士以上學歷,並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才能申請成為老師。
為了不斷提高老師專業素質和新知識,各教育機構鼓勵老師開展積極的自主學習和研究,免費為他們提供在職培訓,鼓勵老師攻讀學位。並且根據教育改革需要,提供老師教育的諮詢服務。
最後,教育部長提到芬蘭教育成功的第三個原因,是因為芬蘭有豐富的圖書館資源。芬蘭全國總共有989個公共圖書館,平均250多人就擁有一個圖書館,這樣的比例是世界少有的。如果你借不到書,圖書館會根據讀者的要求,從另一個圖書館借調圖書。每週有流動圖書館免費到農村學校服務。這麼完善周到的免費圖書館服務,保持了芬蘭人喜愛讀書的傳統,也完成了他們的求知欲望。根據芬蘭教育部統計,平均每年每個芬蘭人從圖書館借20本書。
總的來說,芬蘭人重視教育機會均等、重視教師的素質、並且提供民眾便利的知識網路,為基礎教育打下了一個健康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