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跟妳說過幾千遍了?!雖然孩子很過分,但還是要保持冷靜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27450) |
||||
-- 作者:yikinki123 -- 發表時間:2011/6/13 上午 10:10:45 -- 跟妳說過幾千遍了?!雖然孩子很過分,但還是要保持冷靜 跟妳說過幾千遍了?!雖然孩子很過分,但還是要保持冷靜 難道,孩子就真的沒辦法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嗎?是他們太笨?年紀太小?覺得事情無關緊要?還是因為父母沒能好好讓孩子了解,他們要的究竟是什麼?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孩子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必需這麼做! 孩子不是存心找罵挨,而是需要試探!他們需要不斷測試那些父母昨天、前天或再更久以前禁止的事,現在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責罵要有合宜的理由
面對孩子這種心態,父母該怎麼處理呢?答案是:愈冷靜愈好。(不過,說的簡單,要做到可沒那麼容易。)對於孩子經常想試探父母的心態,其實沒什麼好生氣的。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希望父母在管教時,能維持一定的準則。要是孩子不肯讓步怎麼辦呢?比方說,雖然媽媽已經禁止過很多次了,但孩子依舊拿著玩具火車往玻璃櫃扔! 謹慎地作反應
對於孩子的挑釁,父母應該用一貫地原則做回應。就像蘇維亞的媽媽一樣。當她看到一歲的蘇維亞企圖把玩具火車往玻璃櫃丟時,媽媽會立刻抱起蘇維亞,帶她遠離玻璃櫃,用堅決的口氣對她說:「不可以!」然後,媽媽會耐著性子,不厭其煩地跟蘇維亞解釋,為什麼不能在玻璃櫃附近玩。單單上個星期,因為玩具火車跟玻璃櫃的事情,媽媽就不知道罵過蘇維亞多少次了。媽媽覺得很生氣,也很困惑,因為蘇維亞不知道是聽不懂她的話、還是根本不想聽懂! ----------------------------------------------------------- 在生氣前,應該要思考一下,事情真的嚴重到需要動怒了嗎?
----------------------------------------------------------- 孩子必須從重複的事情中學習
如果父母可以把孩子不斷重複相同的錯誤,當作是學習及發展的一個過程,父母想要保持冷靜,就會比較容易了。孩子是藉由不斷重複相同的事情,觀察父母的反應,來從中學習、成長的。不過,因為年紀小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不管父母說得再多遍、管得再嚴,他們還是會忘記,跑去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所以,父母也要不斷重複提醒才行。 把學習的時間盡量減短
要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孩子面對父母的禁令時最難跨越的障礙。一方面,孩子覺得玩泥土實在很有趣,另一方面,媽媽不斷地禁止孩子這麼做。但孩子通常都會把持不住,下一次,孩子同樣會順著自己的心意,做他們想要做的事,結果,當然又是討來一頓罵。但,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孩子會慢慢知道,他們應該要放棄這件常會讓他們挨罵的事情。 對父母來說,這是段漫長又辛苦的過程。而孩子年紀愈小,犯同樣錯誤的機率就越高。但重複出現這些不當的行為,可能導致父母的責罵,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功課之ㄧ。孩子這種當搗亂份子的過程,實在是成長必經之路。如果父母對於教育的立場能貫徹始終,這段路走起來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 相反的,如果父母有時候罵,有時候又放任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分辨什麼事情需要認真對待,什麼事又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不確定,孩子就得繼續一而再、再而三的測試父母的標準。 所以,父母責罵的原則一定要一致,這樣,便能縮短孩子學習的時間。如果孩子對父母的反應能有十足的把握,也就會很快學到什麼是可以做、什麼就千萬別碰啦! 這樣看來,這位曾經讓幼稚園老師很苦惱的小女孩的父親所說的,也就不難理解了。他說:「我今天總共禁止我女兒895次,叫她不要爬上幼稚園的屋頂。現在我知道,其實在我說了115次時,她就懂了。其他的,她都是在測試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這個小女孩就是那種在接受父母的說法前,要多次提出質疑的類型。面對這種小孩,父母愈有耐心,成效就會愈令人欣慰。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老是聽父母拿同一件事情發牢騷,他們也會感到很無聊。最後,乾脆就選擇不再犯錯啦! ----------------------------------------------------------- 對於孩子重複犯錯的情況,要仔細觀察。因為孩子能從父母對此所發出的禁令中,學習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要不斷提出禁令 孩子透過父母不斷發出的禁令來學習父母的標準。這些不斷重複的行為,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所以,父母要不厭其煩的,且態度一致地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有些事情他們絕對不能碰、他們不會處理,或者根本就是錯誤的。 要是孩子故意挑釁,他們只是要試看看,誰的權利比較大?
到底是誰搞不清楚狀況!? 即使父母要求過孩子不要拉桌巾,但是孩子還是可能一面竊笑,一面偷瞄父母,看看他們有沒有看到他的動作,然後故意用力扯!這根本就是故意挑釁。這個時候,責罵孩子明顯毫無意義。孩子反而可能立刻放慢動作,故意再拉一下桌巾,然後看看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噩夢何時才會結束呢?面對這樣的挑釁,父母該怎麼辦?對著孩子怒吼?罵個臭頭? 萬萬不可!絕對要保持冷靜! 要是感覺到自己的脾氣已經快爆發出來,可以立刻叫孩子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一下。 別認輸
在這種情況下,發脾氣是不智之舉。怎麼說呢?因為這樣ㄧ來,等於是讓想惹父母生氣的孩子詭計得逞。實際上,事情根本與桌巾無關,這是父母與孩子間的權力鬥爭,而且,孩子可能已經決定奮戰到底,看看誰先失去控制?看看有沒有辦法成功地把父母逼到情緒爆發的邊緣?看看父母會不會就此認輸? 這就是孩子想玩的把戲。他們一定得試試看,究竟父母的底限在哪裡,然後,盡量在底線內,達成自己的目的。非常讓人生氣,不是嗎?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之一。孩子一定要試看看,他們的權力是不是能夠凌駕在父母之上。如果可以,要以哪種方式才能成功?如果可以讓父母控制不了脾氣而發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贏了。然後,就會不斷用相同的方式,把無計可施的父母逼入困境。 ----------------------------------------------------------- 要是父母的反應與孩子所期望的相符,孩子會受到激勵,然後繼續完成及實踐他們的「試探行為」。他們就是想知道,父母對他們頒布的禁止令,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 孩子企圖透過挑釁的行為試探父母的極限。因為孩子想知道,究竟他們可以放肆到什麼程度。 難道,孩子就真的沒辦法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嗎?是他們太笨?年紀太小?覺得事情無關緊要?還是因為父母沒能好好讓孩子了解,他們要的究竟是什麼?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孩子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必需這麼做! 孩子不是存心找罵挨,而是需要試探!他們需要不斷測試那些父母昨天、前天或再更久以前禁止的事,現在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責罵要有合宜的理由
面對孩子這種心態,父母該怎麼處理呢?答案是:愈冷靜愈好。(不過,說的簡單,要做到可沒那麼容易。)對於孩子經常想試探父母的心態,其實沒什麼好生氣的。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希望父母在管教時,能維持一定的準則。要是孩子不肯讓步怎麼辦呢?比方說,雖然媽媽已經禁止過很多次了,但孩子依舊拿著玩具火車往玻璃櫃扔! 謹慎地作反應
對於孩子的挑釁,父母應該用一貫地原則做回應。就像蘇維亞的媽媽一樣。當她看到一歲的蘇維亞企圖把玩具火車往玻璃櫃丟時,媽媽會立刻抱起蘇維亞,帶她遠離玻璃櫃,用堅決的口氣對她說:「不可以!」然後,媽媽會耐著性子,不厭其煩地跟蘇維亞解釋,為什麼不能在玻璃櫃附近玩。單單上個星期,因為玩具火車跟玻璃櫃的事情,媽媽就不知道罵過蘇維亞多少次了。媽媽覺得很生氣,也很困惑,因為蘇維亞不知道是聽不懂她的話、還是根本不想聽懂! ----------------------------------------------------------- 在生氣前,應該要思考一下,事情真的嚴重到需要動怒了嗎?
----------------------------------------------------------- 孩子必須從重複的事情中學習
如果父母可以把孩子不斷重複相同的錯誤,當作是學習及發展的一個過程,父母想要保持冷靜,就會比較容易了。孩子是藉由不斷重複相同的事情,觀察父母的反應,來從中學習、成長的。不過,因為年紀小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不管父母說得再多遍、管得再嚴,他們還是會忘記,跑去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所以,父母也要不斷重複提醒才行。 把學習的時間盡量減短
要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孩子面對父母的禁令時最難跨越的障礙。一方面,孩子覺得玩泥土實在很有趣,另一方面,媽媽不斷地禁止孩子這麼做。但孩子通常都會把持不住,下一次,孩子同樣會順著自己的心意,做他們想要做的事,結果,當然又是討來一頓罵。但,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孩子會慢慢知道,他們應該要放棄這件常會讓他們挨罵的事情。 對父母來說,這是段漫長又辛苦的過程。而孩子年紀愈小,犯同樣錯誤的機率就越高。但重複出現這些不當的行為,可能導致父母的責罵,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功課之ㄧ。孩子這種當搗亂份子的過程,實在是成長必經之路。如果父母對於教育的立場能貫徹始終,這段路走起來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 相反的,如果父母有時候罵,有時候又放任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分辨什麼事情需要認真對待,什麼事又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不確定,孩子就得繼續一而再、再而三的測試父母的標準。 所以,父母責罵的原則一定要一致,這樣,便能縮短孩子學習的時間。如果孩子對父母的反應能有十足的把握,也就會很快學到什麼是可以做、什麼就千萬別碰啦! 這樣看來,這位曾經讓幼稚園老師很苦惱的小女孩的父親所說的,也就不難理解了。他說:「我今天總共禁止我女兒895次,叫她不要爬上幼稚園的屋頂。現在我知道,其實在我說了115次時,她就懂了。其他的,她都是在測試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這個小女孩就是那種在接受父母的說法前,要多次提出質疑的類型。面對這種小孩,父母愈有耐心,成效就會愈令人欣慰。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老是聽父母拿同一件事情發牢騷,他們也會感到很無聊。最後,乾脆就選擇不再犯錯啦! ----------------------------------------------------------- 對於孩子重複犯錯的情況,要仔細觀察。因為孩子能從父母對此所發出的禁令中,學習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要不斷提出禁令 孩子透過父母不斷發出的禁令來學習父母的標準。這些不斷重複的行為,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所以,父母要不厭其煩的,且態度一致地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有些事情他們絕對不能碰、他們不會處理,或者根本就是錯誤的。 要是孩子故意挑釁,他們只是要試看看,誰的權利比較大?
到底是誰搞不清楚狀況!? 即使父母要求過孩子不要拉桌巾,但是孩子還是可能一面竊笑,一面偷瞄父母,看看他們有沒有看到他的動作,然後故意用力扯!這根本就是故意挑釁。這個時候,責罵孩子明顯毫無意義。孩子反而可能立刻放慢動作,故意再拉一下桌巾,然後看看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噩夢何時才會結束呢?面對這樣的挑釁,父母該怎麼辦?對著孩子怒吼?罵個臭頭? 萬萬不可!絕對要保持冷靜! 要是感覺到自己的脾氣已經快爆發出來,可以立刻叫孩子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一下。 別認輸
在這種情況下,發脾氣是不智之舉。怎麼說呢?因為這樣ㄧ來,等於是讓想惹父母生氣的孩子詭計得逞。實際上,事情根本與桌巾無關,這是父母與孩子間的權力鬥爭,而且,孩子可能已經決定奮戰到底,看看誰先失去控制?看看有沒有辦法成功地把父母逼到情緒爆發的邊緣?看看父母會不會就此認輸? 這就是孩子想玩的把戲。他們一定得試試看,究竟父母的底限在哪裡,然後,盡量在底線內,達成自己的目的。非常讓人生氣,不是嗎?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之一。孩子一定要試看看,他們的權力是不是能夠凌駕在父母之上。如果可以,要以哪種方式才能成功?如果可以讓父母控制不了脾氣而發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贏了。然後,就會不斷用相同的方式,把無計可施的父母逼入困境。 ----------------------------------------------------------- 要是父母的反應與孩子所期望的相符,孩子會受到激勵,然後繼續完成及實踐他們的「試探行為」。他們就是想知道,父母對他們頒布的禁止令,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 孩子企圖透過挑釁的行為試探父母的極限。因為孩子想知道,究竟他們可以放肆到什麼程度。 難道,孩子就真的沒辦法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嗎?是他們太笨?年紀太小?覺得事情無關緊要?還是因為父母沒能好好讓孩子了解,他們要的究竟是什麼?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孩子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必需這麼做! 孩子不是存心找罵挨,而是需要試探!他們需要不斷測試那些父母昨天、前天或再更久以前禁止的事,現在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責罵要有合宜的理由
面對孩子這種心態,父母該怎麼處理呢?答案是:愈冷靜愈好。(不過,說的簡單,要做到可沒那麼容易。)對於孩子經常想試探父母的心態,其實沒什麼好生氣的。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希望父母在管教時,能維持一定的準則。要是孩子不肯讓步怎麼辦呢?比方說,雖然媽媽已經禁止過很多次了,但孩子依舊拿著玩具火車往玻璃櫃扔! 謹慎地作反應
對於孩子的挑釁,父母應該用一貫地原則做回應。就像蘇維亞的媽媽一樣。當她看到一歲的蘇維亞企圖把玩具火車往玻璃櫃丟時,媽媽會立刻抱起蘇維亞,帶她遠離玻璃櫃,用堅決的口氣對她說:「不可以!」然後,媽媽會耐著性子,不厭其煩地跟蘇維亞解釋,為什麼不能在玻璃櫃附近玩。單單上個星期,因為玩具火車跟玻璃櫃的事情,媽媽就不知道罵過蘇維亞多少次了。媽媽覺得很生氣,也很困惑,因為蘇維亞不知道是聽不懂她的話、還是根本不想聽懂! ----------------------------------------------------------- 在生氣前,應該要思考一下,事情真的嚴重到需要動怒了嗎?
----------------------------------------------------------- 孩子必須從重複的事情中學習
如果父母可以把孩子不斷重複相同的錯誤,當作是學習及發展的一個過程,父母想要保持冷靜,就會比較容易了。孩子是藉由不斷重複相同的事情,觀察父母的反應,來從中學習、成長的。不過,因為年紀小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不管父母說得再多遍、管得再嚴,他們還是會忘記,跑去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所以,父母也要不斷重複提醒才行。 把學習的時間盡量減短
要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孩子面對父母的禁令時最難跨越的障礙。一方面,孩子覺得玩泥土實在很有趣,另一方面,媽媽不斷地禁止孩子這麼做。但孩子通常都會把持不住,下一次,孩子同樣會順著自己的心意,做他們想要做的事,結果,當然又是討來一頓罵。但,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孩子會慢慢知道,他們應該要放棄這件常會讓他們挨罵的事情。 對父母來說,這是段漫長又辛苦的過程。而孩子年紀愈小,犯同樣錯誤的機率就越高。但重複出現這些不當的行為,可能導致父母的責罵,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功課之ㄧ。孩子這種當搗亂份子的過程,實在是成長必經之路。如果父母對於教育的立場能貫徹始終,這段路走起來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 相反的,如果父母有時候罵,有時候又放任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分辨什麼事情需要認真對待,什麼事又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不確定,孩子就得繼續一而再、再而三的測試父母的標準。 所以,父母責罵的原則一定要一致,這樣,便能縮短孩子學習的時間。如果孩子對父母的反應能有十足的把握,也就會很快學到什麼是可以做、什麼就千萬別碰啦! 這樣看來,這位曾經讓幼稚園老師很苦惱的小女孩的父親所說的,也就不難理解了。他說:「我今天總共禁止我女兒895次,叫她不要爬上幼稚園的屋頂。現在我知道,其實在我說了115次時,她就懂了。其他的,她都是在測試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這個小女孩就是那種在接受父母的說法前,要多次提出質疑的類型。面對這種小孩,父母愈有耐心,成效就會愈令人欣慰。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老是聽父母拿同一件事情發牢騷,他們也會感到很無聊。最後,乾脆就選擇不再犯錯啦! ----------------------------------------------------------- 對於孩子重複犯錯的情況,要仔細觀察。因為孩子能從父母對此所發出的禁令中,學習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要不斷提出禁令 孩子透過父母不斷發出的禁令來學習父母的標準。這些不斷重複的行為,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所以,父母要不厭其煩的,且態度一致地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有些事情他們絕對不能碰、他們不會處理,或者根本就是錯誤的。 要是孩子故意挑釁,他們只是要試看看,誰的權利比較大?
到底是誰搞不清楚狀況!? 即使父母要求過孩子不要拉桌巾,但是孩子還是可能一面竊笑,一面偷瞄父母,看看他們有沒有看到他的動作,然後故意用力扯!這根本就是故意挑釁。這個時候,責罵孩子明顯毫無意義。孩子反而可能立刻放慢動作,故意再拉一下桌巾,然後看看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噩夢何時才會結束呢?面對這樣的挑釁,父母該怎麼辦?對著孩子怒吼?罵個臭頭? 萬萬不可!絕對要保持冷靜! 要是感覺到自己的脾氣已經快爆發出來,可以立刻叫孩子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一下。 別認輸
在這種情況下,發脾氣是不智之舉。怎麼說呢?因為這樣ㄧ來,等於是讓想惹父母生氣的孩子詭計得逞。實際上,事情根本與桌巾無關,這是父母與孩子間的權力鬥爭,而且,孩子可能已經決定奮戰到底,看看誰先失去控制?看看有沒有辦法成功地把父母逼到情緒爆發的邊緣?看看父母會不會就此認輸? 這就是孩子想玩的把戲。他們一定得試試看,究竟父母的底限在哪裡,然後,盡量在底線內,達成自己的目的。非常讓人生氣,不是嗎?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之一。孩子一定要試看看,他們的權力是不是能夠凌駕在父母之上。如果可以,要以哪種方式才能成功?如果可以讓父母控制不了脾氣而發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贏了。然後,就會不斷用相同的方式,把無計可施的父母逼入困境。 ----------------------------------------------------------- 要是父母的反應與孩子所期望的相符,孩子會受到激勵,然後繼續完成及實踐他們的「試探行為」。他們就是想知道,父母對他們頒布的禁止令,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 孩子企圖透過挑釁的行為試探父母的極限。因為孩子想知道,究竟他們可以放肆到什麼程度。 難道,孩子就真的沒辦法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嗎?是他們太笨?年紀太小?覺得事情無關緊要?還是因為父母沒能好好讓孩子了解,他們要的究竟是什麼?其實,這些都不是原因。孩子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必需這麼做! 孩子不是存心找罵挨,而是需要試探!他們需要不斷測試那些父母昨天、前天或再更久以前禁止的事,現在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責罵要有合宜的理由 面對孩子這種心態,父母該怎麼處理呢?答案是:愈冷靜愈好。(不過,說的簡單,要做到可沒那麼容易。)對於孩子經常想試探父母的心態,其實沒什麼好生氣的。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希望父母在管教時,能維持一定的準則。要是孩子不肯讓步怎麼辦呢?比方說,雖然媽媽已經禁止過很多次了,但孩子依舊拿著玩具火車往玻璃櫃扔! 謹慎地作反應 對於孩子的挑釁,父母應該用一貫地原則做回應。就像蘇維亞的媽媽一樣。當她看到一歲的蘇維亞企圖把玩具火車往玻璃櫃丟時,媽媽會立刻抱起蘇維亞,帶她遠離玻璃櫃,用堅決的口氣對她說:「不可以!」然後,媽媽會耐著性子,不厭其煩地跟蘇維亞解釋,為什麼不能在玻璃櫃附近玩。單單上個星期,因為玩具火車跟玻璃櫃的事情,媽媽就不知道罵過蘇維亞多少次了。媽媽覺得很生氣,也很困惑,因為蘇維亞不知道是聽不懂她的話、還是根本不想聽懂! ----------------------------------------------------------- 在生氣前,應該要思考一下,事情真的嚴重到需要動怒了嗎? ----------------------------------------------------------- 孩子必須從重複的事情中學習 如果父母可以把孩子不斷重複相同的錯誤,當作是學習及發展的一個過程,父母想要保持冷靜,就會比較容易了。孩子是藉由不斷重複相同的事情,觀察父母的反應,來從中學習、成長的。不過,因為年紀小的孩子,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不管父母說得再多遍、管得再嚴,他們還是會忘記,跑去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所以,父母也要不斷重複提醒才行。 把學習的時間盡量減短 要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孩子面對父母的禁令時最難跨越的障礙。一方面,孩子覺得玩泥土實在很有趣,另一方面,媽媽不斷地禁止孩子這麼做。但孩子通常都會把持不住,下一次,孩子同樣會順著自己的心意,做他們想要做的事,結果,當然又是討來一頓罵。但,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循環,孩子會慢慢知道,他們應該要放棄這件常會讓他們挨罵的事情。 對父母來說,這是段漫長又辛苦的過程。而孩子年紀愈小,犯同樣錯誤的機率就越高。但重複出現這些不當的行為,可能導致父母的責罵,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功課之ㄧ。孩子這種當搗亂份子的過程,實在是成長必經之路。如果父母對於教育的立場能貫徹始終,這段路走起來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 相反的,如果父母有時候罵,有時候又放任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分辨什麼事情需要認真對待,什麼事又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不確定,孩子就得繼續一而再、再而三的測試父母的標準。 所以,父母責罵的原則一定要一致,這樣,便能縮短孩子學習的時間。如果孩子對父母的反應能有十足的把握,也就會很快學到什麼是可以做、什麼就千萬別碰啦! 這樣看來,這位曾經讓幼稚園老師很苦惱的小女孩的父親所說的,也就不難理解了。他說:「我今天總共禁止我女兒895次,叫她不要爬上幼稚園的屋頂。現在我知道,其實在我說了115次時,她就懂了。其他的,她都是在測試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這個小女孩就是那種在接受父母的說法前,要多次提出質疑的類型。面對這種小孩,父母愈有耐心,成效就會愈令人欣慰。因為對於孩子來說,老是聽父母拿同一件事情發牢騷,他們也會感到很無聊。最後,乾脆就選擇不再犯錯啦! ----------------------------------------------------------- 對於孩子重複犯錯的情況,要仔細觀察。因為孩子能從父母對此所發出的禁令中,學習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要不斷提出禁令 孩子透過父母不斷發出的禁令來學習父母的標準。這些不斷重複的行為,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所以,父母要不厭其煩的,且態度一致地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有些事情他們絕對不能碰、他們不會處理,或者根本就是錯誤的。 要是孩子故意挑釁,他們只是要試看看,誰的權利比較大? 到底是誰搞不清楚狀況!? 即使父母要求過孩子不要拉桌巾,但是孩子還是可能一面竊笑,一面偷瞄父母,看看他們有沒有看到他的動作,然後故意用力扯!這根本就是故意挑釁。這個時候,責罵孩子明顯毫無意義。孩子反而可能立刻放慢動作,故意再拉一下桌巾,然後看看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噩夢何時才會結束呢?面對這樣的挑釁,父母該怎麼辦?對著孩子怒吼?罵個臭頭? 萬萬不可!絕對要保持冷靜! 要是感覺到自己的脾氣已經快爆發出來,可以立刻叫孩子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一下。 別認輸 在這種情況下,發脾氣是不智之舉。怎麼說呢?因為這樣ㄧ來,等於是讓想惹父母生氣的孩子詭計得逞。實際上,事情根本與桌巾無關,這是父母與孩子間的權力鬥爭,而且,孩子可能已經決定奮戰到底,看看誰先失去控制?看看有沒有辦法成功地把父母逼到情緒爆發的邊緣?看看父母會不會就此認輸? 這就是孩子想玩的把戲。他們一定得試試看,究竟父母的底限在哪裡,然後,盡量在底線內,達成自己的目的。非常讓人生氣,不是嗎?但,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之一。孩子一定要試看看,他們的權力是不是能夠凌駕在父母之上。如果可以,要以哪種方式才能成功?如果可以讓父母控制不了脾氣而發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贏了。然後,就會不斷用相同的方式,把無計可施的父母逼入困境。 ----------------------------------------------------------- 要是父母的反應與孩子所期望的相符,孩子會受到激勵,然後繼續完成及實踐他們的「試探行為」。他們就是想知道,父母對他們頒布的禁止令,是不是已經失效了。 ----------------------------------------------------------- 孩子企圖透過挑釁的行為試探父母的極限。因為孩子想知道,究竟他們可以放肆到什麼程度。 |
||||
-- 作者:leemathew888 -- 發表時間:2011/6/14 上午 01:54:18 -- 隨喜讚歎大德的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