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轉貼】陸媒:台灣是大陸的鏡子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32509)

--  作者:小龍女
--  發表時間:2012/7/16 上午 09:20:14
--  【轉貼】陸媒:台灣是大陸的鏡子

(中央社記者蕭保祥台北16日電)廣東媒體「新週刊」昨天最新一期雜誌的封面故事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執行總編輯封新城今天接受訪問時表示,台灣是中國大陸的鏡子,很多可以參考、學習的地方。

封新城晚間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這期封面故事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決定,而且標題就決定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封新城說,每個社會都有好有壞,對台灣來說,「特別是善的一面,對我個人衝擊很大。」

1996年創刊的新週刊,算是在中國大陸南方具有話題性的雜誌,幾個月前開始規劃這個專題,來台灣取材前就已經準備大量邀稿。

新週刊6月初有70幾名員工到台灣採訪,這期的台灣專題大約有200頁、超過15萬字、幾百張相片,等於整本雜誌都在寫台灣。

封新城說,這是創刊以來最大的專題,他們用101的概念來寫,包括訪問台灣101個民眾、101件需要知道的事情等等,讓台灣民眾說寶島、也聽中國大陸民眾講台灣,試著找出兩岸人民愛、恨台灣的理由。

「老實說,台灣的名山大水不比中國壯觀,人文才是我們覺得最美的。」封新城說,台灣人的生活型態,體現自己如何看待生命,「社會文化的載體終究是人,台灣民眾選擇了自己要的生活。」

對比中國大陸的社會矛盾與衝突,封新城認為,台灣是中國大陸的鏡子,很多可以參考、學習的地方,包括台灣社會如何民主轉型、人文氣質的社會教育等等,對於中國大陸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新週刊在2010年刊出專題「民國範兒」,當時也引發話題,封新城解釋,「我們用意不是緬懷民國初期,而是懷念那種文化氣質。」他感嘆,一些文化氣質逐漸在中國大陸消失,文化大革命與改革開放消磨中國大陸的文化內涵。

近年來,兩岸交流更熱絡、自由行開放之後,大陸民眾對於台灣的想像已經化作真實的感動。


--  作者:小龍女
--  發表時間:2012/7/16 上午 09:20:44
--  陸媒: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旺報【記者陳筑君╱綜合報導】

大陸頗具話題性的雜誌《新週刊》最新一期內容,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作封面故事今天出刊,介紹台灣善良、熱情的民情。《新週刊》執行總編輯封新城,日前在自己微博貼出該期封面圖片,並評價說「幸好還有台灣」。

《新週刊》近日在自己官方微博上介紹說,「1998年8月,在《新週刊》第45期的『城市魅力排行榜』專題中,台北被評為『最陌生的城市』。多年以後,台北街頭已成為人們最感親切的地方;想像的彼岸變成了真切的對岸。」

對《新週刊》的預告,大陸網友紛紛表示,一定會去購買這期的雜誌,想知道大陸媒體眼中的台灣人文特色為何;有網民就說,「感慨良多啊,去台灣旅遊過的人,都讚嘆那裡的人兒很美、很親切。」

另有大陸網民認為,「台灣人25年前其實跟我們一樣。儘管小蔣有推動,但美麗島世代的犧牲坐牢抗爭才是主因。套用胡適之的話,爭每個人的自由,就是爭國家的自由。如果一直跪著,那麼你們的下一代仍會跪著生活。」

不過,也有網友質疑,「台灣就真的什麼都好嗎?已經變成烏托邦了嗎?」一名自稱在台居住過半年的大陸網民回應說,台灣也非啥都好,經濟發展不斷衰退,「人民心態普遍島國小民、不夠寬廣,也就是小家子氣」。但它(台灣)有很好的傳統文化,「人與人之間比我們不知道真誠多少倍,環境保護比我們好很多」;他並補充說,「最令我們羨慕的是民主制度」。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2/7/17 上午 08:27:24
--  【轉貼】小溝渠上的絲瓜棚

鞭鼓生


臺灣經過五十來年的長治久安,也算是史上少見的安和樂利。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一談起幼年時期政治的紛亂,物資的匱乏,都一臉的驚恐與滿腹的辛酸。「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是多少人血淋淋的痛。因此老人家一看到政爭,就惶恐地說:「千萬不要再製造混亂了。」「平安就是福。」看到年輕人不知愛物惜福,更感慨道:「暴殄天物很快就會淪為臺勞。」

臺灣能有今日,是許許多多善良、勤奮百姓努力的成果。早年每個家庭的客廳就是加工廠,只要有工作,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可以加班。走到農村,每吋土地都是綠油油的作物,連小溝渠上都架滿了絲瓜棚,來到這塊土地的人們,憑著旺盛的生機,耐苦的張力,安分守己,力爭上游。

高樓不是一夕變幻出來的。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為官的如果是貪官,民必是暴民;官是清官,民才會是順民。雪公曾說道:「民國三十八年,我逃難到臺灣的時候,發現臺灣民風十分純樸,百姓心地非常淳厚。向人問路,路人個個再三指點,有的乾脆自己帶路。遇到民間地方拜拜請客,即便是陌生人,也無不熱誠邀宴。」這樣的民風,老人家感慨地說:「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在這塊土地上,卻保住了中國文化。」

文化的美質,必得深入了民心,才叫經世致用。老百姓受到教化薰陶,表現於行為舉止,處處先人後己,尊賢禮讓。然而,大地起高樓,是一磚一瓦仔細堆砌而成的,要摧毀卻是一剎那就可以化成灰燼的。雪公說:「我來臺灣三十多年,受臺灣這塊土地的滋養,食其毛,踐其土,我比臺灣人還愛臺灣,我愛的不是臺灣的阿里山,或日月潭,而是臺灣老百姓的民心。」更撰聯云:「寶島有人皆上善,慧心無日不長春。」民心善根的增長,是用互信、包容、智慧、忍讓、誠敬等美德護養生成的。民主的長河,必以公理、正義為堤防,吾等修行人走在佛道上,要善護自己的法,要成為社會安定的力量,慧心才可以長春向榮。

                   明倫月刊 第343期 93年4月發行


--  作者:scottboy1119
--  發表時間:2012/7/29 上午 10:46:07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