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轉貼]經行──知足常樂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4149) |
-- 作者:愛麗兒 -- 發表時間:2007/1/15 上午 04:36:20 -- [轉貼]經行──知足常樂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經行為禪修方法之一,字面上就是經常地走路。最近作者東北出了一本書《走路的秘密》,引述了許多南傳佛教中走路成佛的經文,如「知足光明行」;作者一再強調要走路,但至於怎麼走,並沒有很詳細描述。 「知足常樂」是我們常常勸人的話,從字面上來解,就是「知道腳,常常就會快樂」,為什麼是用腳來表示快樂?中國老子提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足和止都是腳,做人處事,知所進退,就不會遭遇不必要的困惱,也就是滿足了。又戰國時期,周、韓、趙、魏、燕地鑄幣有尖足布、橋足布、方足布、圓足布等等,此足布有鏟形、也有像人的兩腳,這跟財物豐盛給人的滿足又有何關係呢?在文字學上,「足」字怎麼從頭、手、臉、耳朵等描述身體部位的名詞,轉用到動詞、形容詞,再轉到抽象的心理狀態,很值得玩味。 從演化發展的角度來看,人的演化是走路走出來的,人類是走了很多很多路的一種動物,從非洲一路走到歐亞,再走到美洲;台灣原住民的老祖先有許多也是走過冰河期的台灣海峽而來的。古時候,交通工具除了自己用腳走之外,也用野獸代步,像牛、馬,到最後發明車和船,但最直接、常用的還是走路。墨子努力排解戰爭,常是連夜趕路:「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墨子:公輸》),終於使楚國不再去攻打宋國。 走路的要領就是身體要挺直,全身要放輕鬆,讓重量掉落到腳掌前面三分之一的「湧泉」部位;感覺上,該處會有力量向上反彈,就像有一股泉水湧上來,因而得名。腳的關節,包括大腿骨與坐骨的球狀關節、膝蓋、腳跟及腳掌的湧泉處都要充分鬆開,以湧泉為主要的著力點來彎摺,將身體向前移動。手臂自然鬆開,隨之擺動;走得好時,全身輕鬆,如同鵝浮游在水面,只用腳掌撥水前進。 王唯工教授在《氣的樂章》一書描述湧泉的解剖及生理特色:腳心的湧泉、上焦的人中、手心的勞宮等,這些都是中醫的急救大穴,因為動脈到達頭、手、腳末端都形成一個個迴流圈圈。壓力波在一般血管內均會反射,但身體有避免反射的設計,當血壓自迴流圈兩端傳來便相衝、抵銷而避免了反射。又為了避免不能完全抵銷掉反射,便利用動靜脈間洩洪道將多餘的血液導走。腳背與腳掌結構不同,腳掌以平滑、無毛、微血管多、洩洪道特別多為特點。因此嘴唇、手、腳便是觀察我們頭、手腳循環好壞的最佳指標。因為流過來的血有餘,才自洩洪道流走;所以身體不好時,手、腳或嘴唇發冷、發紫,即是循環稍微不夠、血液壓力波傳不下來之故。此外,湧泉位於經絡裡的足少陰腎經,所以常常走路,刺激經絡,調整身體中血液的分配,身體就會健康。腳是最遠端的,血液最不容易分配到;腳不行了,身體也就不好了,所以俗語說「兩腳一蹬」,人就死了。 累積長遠的經驗,「走」大概可以歸納為幾個階程:(1)經行:走的時候只注意腳板的反應,很輕鬆自在的走,而不是一面焦慮,一面想事情,或者是一面走馬觀花左顧右盼。在走的過程中是心無所思,不語,只注意腳板的反應,很專注的走;(2)默照:在這樣走到一定程度,身體得到血液充分循環帶來的好處,頭腦放空,處於不思維的狀態,頭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接受外界的刺激而不做反應,進入默照的階段;(3)天人合一:再深入一個層級,人就會融入大自然,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自然的喜悅,生態旅遊之境界。另外如果有科學探索習氣與行為的人,會從所接觸到的自然訊息去追蹤思考,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就是科學的研究。 經行,確實有解剖學之基礎以及生理學之養生功能,更具有演化歷史淵源,在人類分布、生存策略、佛學及文化上都佔有深層的角色。人經過長期的走,達成身心合一,天人互動的實質效果。知道該停了就停,該走了就走,藉此安頓身心,禪悅不止。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