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3 10:13 記者龍宗緯、許家驥、追追追小組/調查報導
早起的清晨與熬夜的時光,來一杯香濃的熱咖啡是人生一大享受。然而網路上卻有信件流傳說,盛裝咖啡杯的塑膠容器含有致癌的苯化合物,尤其是裝過熱咖啡後的杯蓋,苯化合物的含量更是暴增數倍,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看原信:【毒】咖啡「杯蓋」
根據關鍵字初查,可以發現這封信的內容來自華視的新聞報導。(參見:塑膠杯蓋遇熱飲 致癌苯下肚)
事實上,塑膠容器會溶出「苯化合物」的謠言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所謂使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製成之咖啡杯蓋,與曾經喧騰一時的「塑膠6號杯」實為相同材質。關於6號杯一案可參考我們的報導:網路追追追/塑膠6號杯有毒? 環保署:安啦
而針對「毒咖啡杯蓋」一案,衛生署食品資訊網也有做出聲明,歸納其說明有兩個重點:
1.一般食品若使用符合衛生標準之塑膠容器盛裝,並遵守正確使用方式設定加熱溫度及時間等,就不會有有毒物質溶出之疑慮。
2.一般市售熱咖啡或其他飲料產品,溫度多未超過100℃,且杯蓋非直接接觸熱飲,並不致有因使用此類材質杯蓋,導致所喝之飲料有致癌之疑慮。
根據這個說法,我們先請教了星巴克的店員,他們表示「一般在沖泡咖啡時的溫度都控制在攝氏96度」,也就是在正常情況下咖啡溫度並未超過衛生署規定之PS容器的耐熱溫度。
不過,光是這樣還不夠,我們回頭來分析這則傳言的文本,其結構是這樣的: 1.「杯蓋含苯化合物」 2.「分析裝過熱飲的杯蓋上的水蒸氣,苯化合物更暴增17 倍」 3.所以「一個小小的熱飲杯蓋,成了身體健康大大的危害。」
首先就一點來說,對,以聚苯乙烯(PS)為材質之容器,若是內容物的熱度超過PS容器的耐熱度,致癌的苯化合物會被溶出。問題在於:
1.杯蓋上的水蒸氣所含的苯化合物是來自於杯蓋,還是來自於咖啡,還是來自於水蒸氣接觸到咖啡?還是來自於咖啡碰觸到杯蓋後變成的水蒸氣?
2.所謂苯化合物增加17倍,其實是一個不精確的說法,例如,從百萬分之1增加到百萬分之17,也是增加17倍,但顯然,這樣的增加與所謂致癌風險的增加是否呈正相關,就值得商榷。
簡而言之,整篇文章的邏輯是跳躍的。我們重新整理其主張應該是像下面這個式子:
熱咖啡+PS杯蓋→苯化合物=致癌
這個敍述預設隱含了一個未被討論的前提是:苯化合物是來自於PS杯蓋。但,假若咖啡(或說咖啡揮發物)就有苯化合物呢?
在《蘇老師化學聊是非:懂4點化學很有用》一書中,提到「一杯咖啡裡,包含了大約 10 毫克的已知致癌物,如:咖啡酸(C9H8O4)、苯(C6H6)、苯乙烯(C8H8)、甲醛(HCHO)和糠醛(C5H4O2)。但是沒有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說,咖啡會使人類的癌病發生率增加。」 (可參見,另一篇我們找到關於咖啡揮發成分的分析研究:《Fingerprint developing of coffee flavor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combined chemometrics methods》Analytica Chimica Acta, Volume 588, Issue 2, 11 April 2007, Pages 216-223)
換言之,杯蓋上的水蒸氣中的苯化合物是來自杯蓋還是來自咖啡本身呢?從研究本身,我們並沒有得到解答。
第二個問題,假設咖啡杯蓋與熱咖啡接觸,會造成更多苯化合物的釋出,那麼,又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把杯蓋拿掉再喝,一種是只撕開一角,就著缺口喝。第一種情況,咖啡可能在走動時接觸到杯蓋,因而造成苯化合物釋出,但這種情況下會釋出平均多少百分比?第二種情況又會增加多少百分比?一樣,從研究中也看不出來。
進一步來看,文中提到「沒有裝過熱飲就已經有微量苯化合物,裝過熱飲的杯蓋,苯化合物更暴增17 倍」,按照衛生署塑膠類容器的規定,PS容器的溶出試驗合格標準為「揮發性物質:苯乙烯、甲苯、乙苯、正丙苯、異丙苯之合計」在 5,000 ppm以下,備註「以聚苯乙烯為材料之餐具,不適合盛裝 100℃以上之食品」。該則新聞中並未提到原本微量苯化合物之數值,以及所謂暴增後的苯化合物數值為何,因此我們無法從中判斷是否有超過標準。
換言之,由於研究本身存在著諸多未確定的前提與問題,因此光是就這樣的報導,並沒有辦法讓我們無法判斷裝過熱咖啡的杯蓋,苯化合物含量上升是由容器溶出還是咖啡本身的揮發物所致,當然,更不可能因此得出致癌風險增加多少的結論,詳細的數據其實有待相關的學者專家做進一步研究,但在考慮到可能的風險時,我們僅能謹慎的建議對此有顧慮的朋友在使用外帶杯時,盡量將整個杯蓋拿掉再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