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孩子混幫派 家長還在混什麼?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648)

--  作者:guest
--  發表時間:2006/8/19 上午 08:47:44
--  孩子混幫派 家長還在混什麼?


〈西街少年在我家〉 記者馮亦寧/台北報導
孩子混幫派 家長還在混什麼?

 「口麥惹我生氣,否則找人來揍你!」受到電影、電視的影響,青少年以為混幫派就是威風、講義氣。
 而前陣子破獲的美少女黑幫,讓各界開始關心幫派成員年齡層逐年降低, 身為家長的你,可知道自己的孩子最近過得怎麼樣?

〈家長睜大眼〉
孩子混幫派 有跡可循
 世界上所有的事件,在發生之前必有其徵兆。台北市少輔會主任督導汪季參表示,一般而言,受到幫派份子誘惑的青少年大多有以下情形發生。
 一、不肯上學:受到幫派份子誘惑的孩子,會因為生活作息出現劇烈變化而無心於學業,在他們眼裡,學校是說教、束縛、無聊的,外面的花花世界新奇、好玩,又有一群兩肋插刀的好朋友,加上貪玩,自然把學校拋到腦後。
 二、言詞閃爍:友緣基金會臨床中心督導林淑棻指出,當孩子會用「不知道」、「不要告訴某某」之類的言詞來閃躲問題的時候,就是有了祕密。林淑棻進一步指出,無論少男、少女,都非常重視父母對自己的觀感,因此,會以「父母想聽的標準答案」來代替「心中真正的想法」。
 三、裝扮改變:汪季參說,為了表現「我們都是同一掛的」,孩子會在服裝、用品上出現共同符號。幾年前曾經出現「奶嘴族」,就是時常攜帶奶嘴的嗑藥舞客。
 四、交友圈異常: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有好幾個二、三十歲的朋友?根據了解,當孩子交友圈變得複雜的時候,很可能是一個牽一個的間接認識,讓原本僅限於同學的交友圈,瞬間擴大成三教九流。
 五、電話量異常增加:汪季參認為,現在手機十分普遍,講幾通電話實在不足為奇,但是,如果一天到晚都在講電話,而且態度非常神秘,好像怕人聽到,那麼家長就有必要關心究竟是和誰講電話?內容又是什麼?
 六、出現神秘奢侈品:無功不受祿,但孩子卻常收到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當孩子身邊出現來路不明的手機、手錶,別以為是孩子太可愛,有人成天半路塞禮物給他,反而可能是幫派拉攏他們的手段。

〈孩子行為偏差〉
錯把損友當好友
 台北市少年警察隊隊長高壽孫分析,我們常講的幫派有兩種,除了成人幫派的有意吸收學生之外,也有三五成群的同學自己組成的自發性幫派。
 為什麼幫派不能是朋友?高壽孫說,人人都需要朋友,但是,這些幫派份子真的是朋友嗎?有些同學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幾個衝動的人吆喝著「討回公道」就出去逞兇鬥狠。為誰而戰?為什麼打架?出事怎麼辦?則一問三不知,難道,這就真是義氣?
 日前被破獲的虎鳳隊隊長王蘭,本身是個喜歡熱鬧、愛排場的人,有時一聲令下,就讓手下出去拉人來壯大聲勢。這些小弟小妹可能搞不清楚狀況就被拉上遊覽車,參加一些連主人都搞不清是誰的婚喪喜慶活動,事後給個幾百塊錢或發個便當。
 「說實話,幫派份子根本不像電影、電視上演得那麼風光,整天過著一擲千金的生活。」或許某些幫派真的是實力龐大、呼風喚雨,但大多數幫派還是過著滿拮据的生活。只是為了金錢誘惑就加入幫派是最不智的,而且,校園幫派通常都只是大家聚在一起鬼混、打架鬧事,那些披著「朋友」外皮的人也可能會唆使青少年從事恐嚇取財、討債或者在學校轉售藥物的行為。
 因為偏差行為鬧上警察局的青少年,回籠的機率大約為10﹪,有不少青少年事後對自己荒唐的行為後悔不已,他們發現自己根本不是當大哥,反而被人看成是一個小俗辣。

〈專家建議〉
同理心 才能一起解決問題
 青少年眼裡很容易只看到自己欠缺的,而看不見現實面。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建議,家長要從小就養成親子間可以分享、交心的習慣。「學習分享是年紀越小越好,當孩子不在乎真實被看見,那麼解決問題,就容易得多。」等到錯誤發生之後才想立刻導正,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重新再來過。
 大部分的專家會建議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黃倫芬則認為需要「有技巧」的溝通。她說:「我們常見到溝通時母子/女抱頭痛哭,當下都很感動,事後卻毫無幫助。」這是因為孩子的問題沒有被解決,只是給他很好的動機。
 一個良好的溝通技巧是需要學習的,黃倫芬建議父母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事情。有時候,事情發生了,父母反倒比孩子衝動,這時兩個衝動的人擺在一起根本對問題沒有幫助。她舉了個例子,孩子一犯錯,父親生氣的打罵,並且將他趕出家門,只會讓孩子將暴力轉嫁他人,並且留下負面的印象。
孩子需要的是正向的鼓勵,例如許多家庭爭執的染髮問題,不要急著質問他「為何染髮?」因為這句話已經透露家長先入為主認為染髮不對的訊息。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染這個顏色?」、「下回想染什麼顏色?」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被否定的,這樣就會有好的回應。
 林淑棻也強調,不要以一時論一世。父母放棄了自己的孩子,那麼,要期待誰來引導孩子走向正途?每個孩子生命中都會有一至多個重要的人,這個角色如果能由父母擔任最好,如果需要由他人扮演這個「重要他人」的角色,那麼大家步調必須一致。
 當然,做家長也需要學習,遇上困難孤軍奮戰很辛苦,不妨和專家談談,看看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讓孩子能夠找回自己的價值,化解困惑,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

〈防患未然〉
不良場所少出入
有效保護孩子
 台北市少年警察隊隊長高壽孫表示,其實,幫派份子很少預設要吸收怎樣的人,通常都是孩子出入幫派份子聚集的場所才搭上線。他舉例,像是網咖、撞球場、酒店都不適合未成年人出入。
 另外,台北市少輔會主任督導汪季參也指出,學習成就低的孩子因為在課業上無法得到認同,會轉而由其他方面挑戰權威,獲得成就感。
 高壽孫說,其實孩子與幫派份子發生關連不限於問題家庭,即便是健全的家庭也會遇上這種困擾,他建議讓孩子養成規律的良好生活習慣,盡量避免出入複雜場所,可以有效的保護孩子免於受到幫派份子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