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4) ---- 【轉貼】嚴長壽痛心揭台灣教育害慘技職生...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66487) |
-- 作者:貞子 -- 發表時間:2020/6/6 上午 08:54:58 -- 【轉貼】嚴長壽痛心揭台灣教育害慘技職生... 把專科升成學院、再改成大學,就叫「重視技職教育」?嚴長壽痛心揭台灣教育害慘技職生... 升格糖衣下的教育危機 以高餐大為例,嚴長壽當年就反對改制為「學院」,然而終究不敵社會上普遍重學歷、輕技術的傳統價值觀,以致現今高等技職體系膨脹,升格糖衣下的教育危機,無以迴避。 嚴長壽看見危機,餐飲專科升格成學院,甚至又改制成大學,「要升格成大學,至少要擁有三個學院,但是學校的核心是餐飲,投資成本最高,在各學院互相搶資源的情況下,餐飲科系的資源就這樣被瓜分掉了;學校以為增設科系有利招生,最後自己變成自己的敵人,」嚴長壽痛心指出。 再者,大量開放專科升級,加上升等評鑑政策的誤導,一時間創造了短暫的「博士假性需求」,職業學校率先迷信學術及博士,勝過日積月累鍛造出的實做技術。嚴長壽舉例,他曾運用個人資源送種子教師去國外餐旅學校進修,又安排在國內五星級飯店實習兩年,進入學校後竟為了保全教職,而必須埋首寫論文、修博士。 理當講求實做的最高學府,教導實際技能的技職老師,比例正逐年下降,所有職缺幾乎被學術教授所取代。然而,學生不管學什麼科系,最終仍要離開學校到社會就業,這些學術界的老師,如何提供學生真正的技術訓練?「產業的尖端技術,無法普及到學校教育;而證照考試又無法因應產業的實際需求,將來的就業和教育如何銜接?」嚴長壽擔憂的表示。 據統計,台灣餐飲科系學生畢業後進入職場,有超過八成學生轉行,但餐飲業卻是缺工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顯示學生入學前並不了解這個行業,在校期間又無法模擬出業界實務營運的學習模式,因而造成巨大的學用落差。
高學歷通膨貶值的情況下,已有不少學生與家長體認到,並非每一個人都需要大學文憑,重要的是擁有謀生能力與扎實的專業技術。於是,這幾年技職教育重新受到肯定,而教育部今年也核准了10所科大增設五專部,以彌補企業中階技術人力的缺口。 這確實是好的開始,不過嚴長壽強調,大量學生回到技職學校的同時,過去因無知而淘空的技術內涵和設備,如今都已不符合需求;如果師資和設備沒有更新,根本不足以應付科技快速發展之後對技職的需求。 嚴長壽舉台東最具代表性的公東高工為例。該校木工科曾停招多年,這幾年恢復招生,但技職教育面臨時代的關鍵點是,傳統木匠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學生的思惟必須從「匠」提升到「藝」,老師也必須向上提升過去停留在技術的思惟,朝向結合「藝」的階段,培養學生未來的美學能力,產出一代代廚藝達人、工藝達人。
|
-- 作者:貞子 -- 發表時間:2020/6/6 上午 08:55:21 -- 「職業結構應該是『正金字塔』,也就是基礎、中階的技術人力占大部分,做為社會運作的堅實基礎;然而我們的高等教育呈現的卻是頭重腳輕的『倒金字塔』結構,每一個科系都被冠上『管理』的帽子,沒有人願意做『被管理』的工作。」嚴長壽表示,台灣社會需要不同結構與領域的人才。以下是他接受《未來Family》專訪談技職教育的精華: Q:20年前廣設大學的後遺症,我們付出的代價要怎麼修復?
Q:長期關注台灣的技職教育,你認為技職教育的復興之路應該怎麼走? 未來回歸職業學校時,技術、學術、藝術缺一不可。下一個階段的技職教育,如果沒有美學觀念,最後只是變成「齊一」──整齊劃一的me too產品,或其中之一,全世界哪裡工資低往哪裡去。台灣必須創新、有特色,做到唯一、獨一,例如瑞士、丹麥、荷蘭這些小國在做的事情,包括連英國都開始發展文創。 Q:已有高科技企業參與教育工作如IBM,這種趨勢會對技職教育帶來哪些影響? A:以IBM為例,企業已有新思惟,體認到公司基礎員工並非全要頂尖大學畢業不可。公司情願招募扎扎實實、本來就自認是專業導向的人,安於這份工作。因而IBM也創了一個新名詞new collar(新領),介於藍領和白領之間的群體。 這也是非常好的機會,不全然只對學校,這種力量也應該回歸產業面,是一種產業自覺運動,要讓不同領域的人持續精進,然後形成一股穩定的力量。所以我認為,產業也必須趁這次機會,積極與學校技職教育密切配合,否則技職教育不進步,會是企業的包袱,因為要重新訓練新人。不過,要慎選產業,必須與台灣未來大的發展方向有關。 教育的五個新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