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5)
----  【轉貼】 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5&id=40716)

--  作者:linuxman
--  發表時間:2014/3/28 上午 03:56:50
--  【轉貼】 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

蔡禮旭老 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飽學之士,對弘揚傳統文化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那充滿智慧和哲理的《細講〈弟子規〉》和《幸福人生講座》,以及在世界各大學殿堂的精彩演 講早已深入人心。現在,世界知識出版社將陸續出版他的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作品,又一次給全國人民送來福音,值得稱讚,值得祝賀!

「蔡禮旭文集」系列圖書準備將蔡禮旭老 師的歷年精華作品整理出版,整套書包羅甚廣,每部書又各有側重。作者告訴我們:孝順與行善,上可慰親心,下可免災殃,人生無常,行孝行善不能等,須速從當 下做起。作者還講了如何行孝、如何行善的方式方法,娓娓道來。作者尤其針對家長講了如何讓孩子接受品德教育。教育的成敗是看孩子一生的成就,著眼在他的一 生——家業能不能成就?事業能不能成就?更重要的是,德行能不能成就?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著想,德行的根基得要早早紮下去才行。

「蔡 禮旭文集」的每本書、每個觀點、每個例證都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傑作,「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人之初,性本善。」所謂善, 就是道德仁義,就是人的孝心、恭敬心、真誠心,是一個人本有的真心。「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第一善,是大善。除此之外,還有中善、小善,都是善,都要修 持,「勿以善小而不為」。作者在這套書中,要求我們從小培植自己的真心,做一個至善至美的人,這是真正抓住了做人的根本。一門深入,長期熏俢,結果一定能 夠圓滿。

中 國傳統文化丟棄了一百多年,中華民族因此而備受屈辱,吃盡了苦頭。現在,中華民族覺醒了,舉國上下出現了認祖歸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從上到下,不 論以什麼方式、以什麼語言傾吐心願,人人都希望做一個光榮的中國人。以學習《弟子規》為中心內容的「做有道德的人」的大型公益論壇陸續在多個地方舉辦,教 化一方,影響深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要通過學習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經典,把被西方文化污染了的真心恢復起來,把長期忘失的真心、孝心、恭敬心以及關懷 他人的仁慈之心找回來。此時此刻,「蔡禮旭文集」的出版,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套好教材,我們一定要珍惜它,關愛它,認認真真地閱讀它。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德要道。以人為本,首要的任務是把人教育好。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把人教育好了,一切皆好,社會和諧,百事如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的老祖宗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正是出於這種考慮。五千多年來,中國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盛世,這些盛世的出現就是貫徹「教學為先」的結果。

人 有德、才兩個方面。對人的教育,應該以什麼為主呢?中國的老祖宗一貫把德行的教育放在人的教育的首位。孔夫子的教學有四個科目,首先是德行,其次才是言 語、政事、文學。中國古聖先賢為什麼如此重視人的德行教育呢?這是因為有沒有德行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我們知道,人的需求有三個方面:第一,求食, 以維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續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與動物相同。求仁,為人類所獨有,動物是沒有的。一個人如果迷戀於食色,不 修持倫理道德,那就同動物一樣了。人以德為本,是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沒有德行的人,雖然披著人皮,實際上不能算是人了。

德以孝為本,說的是孝順父母、尊重師長是德行的根本。孔夫子在《孝經》中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就是說,孝是德行的根本,不孝,就是沒有德,就是缺德,這是其一;其二,德行的教育要從行孝開始,「孝門開,百門開」。

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中國傳統文化實質上就是孝文化。以孝治天下,就是以中國傳統文化治天下,這是可行的大道。「蔡禮旭文集」抓住了根本,其系列圖書的出版正逢其時,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