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5)
----  審視所有強烈的愛、憎之感,否則就會被它們囓咬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5&id=59031)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8/12/15 上午 03:12:08
--  審視所有強烈的愛、憎之感,否則就會被它們囓咬

 

審視所有強烈的愛、憎之感,否則就會被它們囓咬

 

  阿姜查尊者

 

    偉大的導師教我們的「法」和「律」,不但完整且深具啟發性。它無與倫比,沒有必須改變或調整之處,因為它是究竟的。它是圓滿的,所以是我們可以駐留的所在。因為它是自然之法,所以不須增、減,它是恰到好處、真實不虛的。

 

    我們佛弟子因此聽聞佛法、學習真理。我們一旦認知「法」,心便將進入法;法也會進到我們的心。一旦進入到法中,此人便得安樂,心亦得平靜。心從此具備解決困頓的辦法,不再退轉。當病痛影響色身時,心有許多離苦的方法。它可以迎刃而解,明白這是很自然的事,而不落入悲傷和恐懼之中。有所得時,別迷失在快樂之中;失去時,莫過度悲傷,要明白一切生起的,就會敗壞、消失的本然。有了這種態度,我們便能在世間遊刃有餘,成為所謂的「世間解」Lokavidu——透徹明白世間。於是,不再造「苦因」samudaya,貪愛也不再生起。「明」vijja——明白事物的本然——於是產生,進而照亮世間。「明」照亮了毀譽、照亮了得失、照亮了貴賤,更照亮了修行者心中的生、老、病、死。

 

    這是一位證得「法」的人。此人的生活不再艱困,也不須急於求取脫困之道。他們處理所能處理的,且行所當行。佛陀是這麼說的:他教導能受教者;不能受教者,他捨下、放棄。即使佛陀不摒棄他們,他們也會被自己所摒棄——他為此捨他們而去。你們可能聽到這裡便認為佛陀不夠慈悲,才會捨眾生而去。嘿,如果你把一顆爛掉的芒果丟掉,這算沒慈悲心嗎?你無法讓它成材成器,如此罷了。這種人是教不來的。佛陀之所以被譽為最上智慧之人,並非因為他胡說將所有人、事湊合在一塊兒,而是他具備慧眼,能徹見一切事物的本然而得享大名。他是「世間解」。

 

    既是「世間解」,他洞見輪迴的危險,我們身為佛弟子亦然;如果能看清事物的本然,就能為我們帶來安樂。究竟是什麼造成我們有苦、有樂?好好地想想。它們只是我們所創造出來的東西。只要我們心想某物是我們或我們的之時,我們隨即受苦。事物是會帶來傷害或利益,全憑我們的領悟而定。佛陀因此教我們要注意自己,留意我們的行為和心裡的造作。當我們對某些人、事產生極度的愛、憎,或異常渴望時,就會把我們拖進痛苦深淵之中。這很重要,所以請好好看清楚;審視這些強烈的愛、憎之感,然後再退一步出來。若太靠近,會被它們囓咬。你們聽見了沒?如果你緊抓著又在意這些東西,它們可是連咬帶踢的。你拿草餵水牛的時候要留神。當它踢腿的時候,你若小心就不會被踢到。你得餵牠、照顧它,可是做時可也要放聰明點,別被咬著了。對小孩、眷屬、財產的愛戀是會咬人的。這你可明白?你餵牠時,別太趨近;給它水喝,也別太靠近。需要時就將牛繩拉緊。這才是「法」的方式:明瞭無常、不滿足和無我;認清危險,再正念地加以謹慎和收攝。

 

    阿姜通葛拉教的並不多,他總告誡我們要「非常小心!非常留意!」他就是這麼教的。「你若不謹慎小心,是會慘遭教訓的。」事情真是這樣。就算他沒說過這樣的話,道理依舊不變。如果你不小心,就會受到教訓;這點請各位要明白,它不干別人的事。問題不在於別人愛或恨我們。遠在他方之人並不能使人們造業或受苦,我們得留心的其實是我們的財產、家庭和家人。你們認為呢?這些時日,你是在哪裡經驗到苦?在哪裡受到愛、憎和恐懼所困?收斂、看顧你自己,小心別讓自己被咬了;就算它們不咬也會踢。莫以為這些東西不咬或踢你。如果被咬了,要確定只被咬了一小口,別被踢了還被咬得支離破碎。千萬不要安慰自己這當中並沒有危險性,只要一失念,財產、富貴、名望、愛人等都會踢你、咬你的。只要有正念就能自在無慮;要警覺、收攝。留神當你開始執取事物,並藉此小題大作時,要立即終止它。它會跟你抗爭,可是你的態度要堅定。心再怎麼來去往返,只管安住於中道就好;將感官的耽溺放在一邊,把自我的苦行擱置一旁;讓愛在左、恨在右;樂在此、苦在彼,心保持在中間,不令它趨向任何一邊。

 

    猶如我們的身體,除地、水、火、風外,「人」在哪裡?無有任何人存在。少許幾種元素湊合在一塊就叫做「人」,那是虛妄的、不真實的,只有在世間法中才能成立。當時間一到,四大就會還其原貌。既然我們只是來和它們暫住一會兒,就必須放手讓它們回去。地的部分,送它歸地;水的部分,送它歸水;火的部分,讓它歸火;風的部分,讓它歸風。還是你想追著它們不放?我們已依靠它們多時了,該放下的時候就放下罷。這些現象(實相sabhava)都會生起和消失,如此而已。我們要明白:這一切所有,都是不停在生起和消失地遷流變化著的。